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3 ,大小:69.36KB ,
资源ID:1140657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4065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绿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绿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docx

1、绿色农业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成功案例,最新归档。授权本站,请勿外传!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实 施 方 案第一章 项目概述及实施方案编写依据 1 项目概述1.1 项目名称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1.2 项目主管单位XX市人民政府1.3 项目承担单位XX市农业局1.4 项目实施地点XX省XX市所辖XX县、XX县、XX县、XX区、XX区。1.5 项目建设期限:2006年2010年。1.6 项目建设内容XX市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主要以提高绿色农产品质量水平为目的,全方位实施国家绿色农产品技术质量标准,围绕开展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工程、环境净化工程、农产品优良品种繁

2、育应用工程、农机现代化装备工程、农民培训工程、农业信息工程、绿色农业监测体系建设等八大工程,全面提高辖区内农产品生产水平,达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环保、安全的目标。1.6.1 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完成水利修复配套工程733.73平方公里,其中:渠系配套工程500平方公里,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滴灌、微灌工程100平方公里,干旱山区喷灌、滴灌工程133.73平方公里。建设修复渠系30公里,为3万座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配套滴灌、微灌设施;在浅山干旱地区建设喷灌、滴灌工程250处,配套滴灌、喷灌设施1200套。完成农田建设或改造73333公顷。其中:建设水平梯田、增施农肥、磷钾肥改良土壤1000

3、公顷,完成农田改造工程63333公顷(配方施肥40000公顷,化肥深施10000公顷,生物有机肥8000公顷,新型肥料示范5333公顷)。1.6.2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工程建设30000公顷绿色蔬菜示范基地、30000公顷绿色水果示范基地、10000公顷绿色中药材示范基地、50000公顷绿色粮油示范基地(其中:20000公顷绿色优质小麦示范基地、10000公顷绿色优质玉米示范基地、10000公顷绿色优质马铃薯示范基地、10000公顷绿色优质油菜示范基地)、1000公顷绿色花卉示范基地、绿色养殖基地(其中:5000头绿色肉牛养殖基地、1000头绿色奶牛养殖基地、40000头绿色生猪养殖

4、基地、300000只绿色蛋鸡养殖基地)和12个农产品加工企业。1.6.3 环境净化工程建设以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主的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和“四位一体”沼气户50000户和4个有机肥无害化处理厂,尽可能提高区域内农民用能、养殖、培肥水平,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1.6.4 农业现代化装备工程配置各类农机具6918台。年机械深松15万亩、旋耕50万亩、秸秆粉碎还田12万亩、病虫害防治225万(次)、小麦机械播种20万亩、机械高茬收割25万亩、玉米机械铺膜播种10万亩、马铃薯机械种植和收获各10万亩。1.6.5 农业优良品种繁育应用工程示范推广粮食、油菜、蔬菜、中药材、果树、花卉等农作物优良品种13

5、0个,奶牛、肉牛、生猪、家禽等优良品种20个。1.6.6 农民培训基地建设工程建设绿色农业农民技术培训基地12个,其中市级2个、县(区)级8个,培训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兴农民34万人。1.6.7 农业信息工程完善XX市农业信息体系网络,开设绿色食品网站,在8个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建立信息网点40个。1.6.8 绿色农业检测体系建设工程建立6个绿色农业检测站(其中:市级1个,县级5个)、60个绿色农业检测点(其中:市级10个,XX区、XX区各10个,XX县、XX县各12个,XX6个)。1.7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建立健全XX市绿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广泛推广应用各项绿色农业科技成果,提高绿色

6、农业产量和质量,使农业投入品自身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秸秆、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得到良性循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探索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途径,为国家、省、市指导绿色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1.8 项目总投资项目计划总投资35465万元。1.9 资金来源申请国家投资10450万元,地方配套投资4115万元,银行贷款2611万元,企业自筹5252.34万元,农民自筹13036.66万元。1.10 效益分析项目建成后,总增产绿色粮食6.97万吨、绿色油料0.66万吨,绿色果品7.32

7、万吨、绿色蔬菜12.92万吨。农林牧总增产值12.23亿元。2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2.1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关于同意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区的批复(中绿协20065号)2.2 XX省XX市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建议书第二章 项目区基本情况及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1、项目区基本情况本项目以XX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和XX、XX、XX、XX、XX五县区为核心区,以XX、XX两县为辐射带动区。项目区现有人口347.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0.97万人,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区内及周边区均无污染源,有利于绿色农产品生产。项目区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水系,位于陇东黄土高原与西秦岭山地交接地带,北部为黄土梁峁沟壑区,南部为西秦

8、岭山地。渭河横贯中部,地势西高东低,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特点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0.7,年活动积温3000-4000,年日照时数20002200小时,无霜期140200天,年降水量480610毫米;气候条件及土壤环境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蔬菜、林果、畜牧是当地的主导产业。改革开放以来,项目区农业及农村经济发生了五大历史性的变化。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大宗农产品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从种植业为主转变为农、林、牧共同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三是农业及农村经济体制发生

9、了重大变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四是农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农村面貌发生实质性变化,农村社会得到了全面发展。五是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身的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内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2、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2.1基础设施比较完善近年来,项目区广大干部群众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全面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道路交通、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水利设施:项目区

10、有机电井数1925个,总动力19103千瓦,万亩以上的自流灌溉区9个,千亩以上灌溉区29个,加上井灌、提灌,总灌溉能力25.49万亩,为项目实施创造了有利条件。交通设施:区内陇海铁路横贯全境,310、316国道沿渭河干流东西穿过,保证了各类农产品运销畅通无阻。电力设施:村村通电、户户用电、电力供应总量达到21亿千瓦时,供应充足。通讯设施:项目区固定电话容量20万门,移动电话全球能通,XX农业信息网已建成运行,全市及主要乡镇、批发市场、优质农产品基地信息实现了互联互通。市场设施:项目区内有XX瀛池、XX洛门、XX北大三个国家级重点蔬菜和果品批发市场,市场网络较好,市场体系建设完备。2.2 农业产

11、业化格局初步形成项目区除过3个国家重点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外,还建有专业蔬菜批发市场11个,集贸市场24个,产地市场55个,各类蔬菜中介组织36家,农产品加工、运销企业30多家,并以XX昌盛食品有限公司、XX脱水蔬菜厂、XX鸳鸯四达淀粉厂、XX淀粉生产厂、XX众兴菌业公司、XX全录王辣椒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企业为龙头,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这些均为本项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条件。2.3 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健全XX市设有农业科学研究所和果树研究所,主要承担农作物和果树新品种的研制和改良培育工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设有市、县两级农技、经作、土肥、植保、种子、农机、畜牧、园艺站和农

12、广校等机构。近年来,XX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及项目区各县区农业技术示范园区和示范基地的建设,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的转化力度,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2.4 农业生产环境清洁项目区无污染企业,空气、水质、土壤均达到清洁无污染水平。据XX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005年对项目区示范基地环境现状评价,大气综合指数P综=0.5,属一级水平,空气清洁,未受污染,灌溉用水综合指数P综=0.3,属一级清洁标准,未受污染;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综=0.2,属一级水平,未受污染,产地环境符合国家标准NY/T3912001(产地环境技术条件)。2.5 优质农作物品种资源丰富XX市通过多年来实施

13、种子工程、积极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引进、培育、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现已具备了一定数量的优质品种资源,农作物优质品种有小麦:中梁系、天选系、清农系等系列品种,鲜食玉米品种有津鲜1号等,马铃薯有高淀粉的21610,陇薯3号,渭薯8号等,蔬菜品种已发展到9大类27种,100多个品种 ,除叶菜类、茄果类、西甜瓜类等传统品种外,还成功引进了荷兰豆、西兰花,荷兰温室彩椒、日本黑田五寸人参等名、优、新、特蔬菜;水果有驰名中外的“花牛”苹果,“大地湾”蜜桃,“下曲湾”葡萄;中药材品种:XX以党参、红芪、黄芪为主,XX以百合、黄芩、甘草为主,XX以板兰根、贯仲为主,XX以柴胡、天麻为主;花卉品种:XX以鲜切花和加

14、工型月季为主,XX、XX以鲜切花和高档花卉为主。以上这些优势农作物品种为XX市发展绿色农业奠定了基础。2.6 品牌认证发展迅速和科技创新步伐加快2005年,蔬菜面积55.5万亩,总产141.9万吨,商品率达到74%,精细菜比重达50%,总产值达到9.45亿元,蔬菜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近60%来自蔬菜。XX市已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高原夏菜“西菜东调”基地,蔬菜面积已居全省第三位、总产在第二位,无公害基地建设、市场建设、品牌认证等重要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全市已建设绿色食品A级产品和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35.5万亩;XX、XX、XX、XX被命名为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制定和发布无公害蔬菜生产技

15、术XX省地方标准17项、XX市企业标准10项;全市获国家有机食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A级产品认证28个、无公害产地认定7个、无公害产品认证1个,国家商标总局注册商标14个;XX瀛池、XX洛门和XX北大三个果蔬批发市场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上的价格信息通过全国农情信息网向全国公布,良好的市场信息传播为农产品促销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市连续四年实现蔬菜产销两旺。“十五”期间,通过广泛的技术交流与协作,区内已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1000多个,小麦锈病综合防控技术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与中科院遗传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建立了中国西部第一个航天育种基地,成立了XX航天育种研究所,开

16、展了国内外及我市160个地方品种的搭载、选育和示范,有8个航天新品种通过了省科技厅的鉴定,分别达到了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航天品种选育已成为XX市农业科研上一个很有影响和发展潜力的知名品牌,以此为主导的科技创新对农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批新的科技成果正在推广普及。中高档花卉品牌也表现出了明显优势,在第六届中国花博会上,荣获9个奖项,其品质享誉中外。这些成绩的取得,均为本项目的顺利开展创造了条件,积累了经验。第三章 项目实施计划1、项目建设内容XX市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主要在XX县、XX县、XX县、XX区、XX区开展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环境净化、农业优良品

17、种繁育应用、农业现代化装备、农民培训基地、农业信息和绿色农业检测体系建设等八大工程,带动XX县、XX县绿色农业工作的全面开展。2、项目建设目标2.1 产业目标项目建成后,总增产绿色粮食6.97万吨、绿色油料0.66万吨,绿色果品7.32万吨、绿色蔬菜12.92万吨。农林牧总增产值12.23亿元。2.2 科技目标通过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全市绿色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广泛推广应用各项绿色农业科技成果,提高绿色农业产量和质量,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目标,探索出黄土高原沟壑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农业发展的技术途径和操作规程,为国家、省、市指导绿色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2.3 环境目标通过项目

18、建设,使农业生产投入品自身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农业秸秆、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土壤肥力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3、项目实施方案3.1 绿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3.1.1 水利工程建设3.1.1.1 分布范围:主要在XX、XX、XX、XX、XX五县区绿色蔬菜、绿色粮油和绿色果品示范基地开展水利修复工程和节水技术示范。3.1.1.2 实施期限:2006年至2010年。3.1.1.3 建设内容:完成水利修复配套工程733.73平方公里,其中:渠系配套工程500平方公里,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滴灌、微灌工程100平方公里,干旱山区喷灌、滴灌工程133.73平

19、方公里。主要工程有:建设修复渠系30公里;开展3万座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滴灌、微灌设施示范;在浅山干旱地区建设喷灌、滴灌工程250处,配套滴灌、喷灌设施1200套。3.1.1.4 实施计划2006年,完成调研论证和工程施工设计;2007年,建设修复渠系15公里,开展5000座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滴灌、微灌设施示范,完成滴灌工程20处,配套滴灌、喷灌设施80套;2008年,建设修复渠系15公里,开展5000座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滴灌、微灌设施示范,完成滴灌工程50处,配套滴灌、喷灌设施220套;2009年,开展10000座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滴灌、微灌设施示范,完成滴灌工程80处,配套滴灌、喷灌设施38

20、0套;2010年,开展10000座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滴灌、微灌设施示范,完成滴灌工程100处,配套滴灌、喷灌设施420套。3.1.2 农田建设或改造3.1.2.1 分布范围:XX、XX、XX、XX、XX五县区绿色粮油、绿色蔬菜、绿色水果、绿色中药材示范基地。 3.1.2.2 实施期限:2006年至2010年。3.1.2.3 建设内容: 在项目区完成农田建设或改造73333公顷。其中:建设水平梯田、增施农肥、磷钾肥改良土壤1000公顷,完成农田改造工程63333公顷(配方施肥40000公顷,化肥深施10000公顷,生物有机肥8000公顷,新型肥料示范5333公顷)。3.1.2.4 实施计划200

21、6年,完成农田建设或改造9000公顷。水平梯田增施农肥、磷钾肥改良土壤1000公顷,农田改造工程8000公顷(配方施肥6000公顷,化肥深施1000公顷,生物有机肥1000公顷)。2007年,完成农田建设或改造17500公顷。水平梯田增施农肥、磷钾肥改良土壤2500公顷,农田改造工程15000公顷(配方施肥10000公顷,化肥深施2500公顷,生物有机肥2000公顷,新型肥料示范500公顷)。2008年,完成农田建设或改造35000公顷。水平梯田增施农肥、磷钾肥改良土壤达到5000公顷,农田改造工程达到30000公顷(配方施肥20000公顷,化肥深施5000公顷,生物有机肥4000公顷,新型肥

22、料示范1000公顷)。2009年,完成农田建设或改造58000公顷。其中:水平梯田增施农肥、磷钾肥改良土壤达到8000公顷,农田改造工程达到50000公顷(配方施肥30000公顷,化肥深施12000公顷,生物有机肥6000公顷,新型肥料示范2000公顷)。2010年,完成农田建设或改造73333公顷。其中:水平梯田增施农肥、磷钾肥改良土壤达到9500公顷,农田改造工程达到63833公顷(配方施肥43000公顷,化肥深施10000公顷,生物有机肥8000公顷,新型肥料示范2833公顷)。3.1.2.5 经济效益项目区目前累计完成农田改造192833公顷,总增产值6201.5万元。4、农业经济结构

23、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工程4.1 示范基地建设4.1.1 绿色蔬菜示范基地4.1.1.1 项目实施范围本项目主要在XX市XX县、XX县、XX县、XX区、XX区5县区所辖的藉河、牛头河、葫芦河、榜沙河、大南河、山丹河及其支流的川道地区实施。4.1.1.2 项目建设期限在2006年至2010年5年内完成4.1.1.3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以XX县、XX县、XX县、XX区、XX区海拔1400米以下川水地区为重点,集中示范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反季节蔬菜(瓜果)、春提早、秋延后技术和露地高原夏菜生产技术。其中XX县7500公顷,XX县8500公顷,XX县3000公顷,XX区5000公顷,XX区6000公顷。计划建

24、设和改造塑料大棚30万座,示范推广反季节韭菜、春得早、秋延后番茄、黄瓜、甘蓝、辣椒、茄子、菜花、架豆等蔬菜优质、高效生产技术;建设和改造节能日光温室1万座,示范推广辣椒、茄子、番茄、黄瓜、菜花等反季节生产技术,示范推广粮菜、菜菜等立体种植550公顷。4.1.1.4 项目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4.1.1.4.1 项目示范区内绿色蔬菜生产必须符合NY/T3912001(生产环境技术条件)、NY/T3932000(农药专用准则)、NY/T3942000(肥料使用准则)及NY/T26995等产品标准要求技术指标。4.1.1.4.2 经济指标项目到2010年完成后示范区绿色蔬菜面积达到3万公顷,每公顷产量达

25、到28149.3公斤,增幅18%,每公顷新增收入达到4416.8元,总增销售收入1.325亿元。4.1.1.5 项目年度实施计划2006年:基地面积4000公顷,在项目区确定基地、农户、面积与农户签订绿色蔬菜种植合同。2007年:基地面积5500公顷。以示范推广反季节韭菜、春提早、秋延后番茄、黄瓜、甘蓝、辣椒、茄子、菜花、架豆等优质、高效生产技术为主,建立以日光温室绿色蔬菜生产基地300公顷,建塑料大棚4000公顷;建立洋葱、胡萝卜等高原夏菜绿色蔬菜生产基地1200公顷。2008年:基地面积6000公顷。以优质抗病良种,优化栽培技术,建设优质高产、高档精细蔬菜基地4000公顷;建立以优质早熟马

26、铃薯、优质线椒为主的瓜类、茄果类蔬菜基地2000公顷。2009年:基地面积7000公顷。建立地膜果菜、地膜结椒为主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3000公顷;建立粮菜、菜菜立体种植基地4000公顷。2010年:基地面积7500公顷。建立加工型绿色蔬菜生产基地3500公顷;建立生产外销型特色商品蔬菜生产基地4000公顷。4.1.1.6 主要措施4.1.1.6.1 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研究4.1.1.6.1.1 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引进新品种必须与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爱程度相结合,在注重产量、质量的同时,必须考虑蔬菜产品的外部形态美观效应。通过试验,从中科学筛选出优质抗病良种进行示范推广。4.1.1

27、.6.1.2 建立良种繁育基地,充分发挥种质资源优势。依据基地区域特色,建立以透心红胡萝卜、早熟优质马铃薯、葱蒜类、春萝卜等蔬菜为主的良繁基地。通过提纯复壮,选育等科技手段,为全市绿色蔬菜产业开发提供优质良种。4.1.1.6.1.3 引进新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充分体现科技创新。结合基地建设,引进先进加工型食用菌、蕨类蔬菜良种和技术进行试验研究,引进金针菇良种,生物肥、生物农药、防虫膜等,进行试验研究;总结经验,为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4.1.1.6.2 大搞科技培训,示范推广重点技术4.1.1.6.2.1 狠抓技术培训,培养一批进行该产业开发的骨干技术力量。在5年内,每年根

28、据基地建设特色,突出重点,分门别类有计划地进行形式多样的县、乡、村三级培训。达到绿色蔬菜生产技术普及化、群众化、高水平社会化的培训目标。4.1.1.6.2.2 示范推广重点技术,发挥其在该产业开发上的巨大作用。在基地建设区内,着重示范推广农家肥的科学处理和合理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绿色蔬菜管理技术。重点示范:良种与种植类型与科学管理优化,种植模式前后茬种植种类优化;种植模式与配套技术优化,生物肥、有机肥、配方肥技术与土壤特性、蔬菜种类、目标产量化;抗病良种与综合防治技术优化。4.1.1.6.3 建立监测机构,实现产品达标认证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生产、流通、包装、加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对生态

29、环境土壤、水质、空气等进行监测,对符合绿色环境条件的给予认证,以及报上级主管部门对全市绿色食品蔬菜产品的达标认证。4.1.1.6.4 建立规模化包装、加工型企业,为绿色蔬菜大幅度获得产品附加值奠定基础。4.1.1.6.4.1 蔬菜产品包装上要具有时代意识,富于创新,在统一商标的基础上,要突出各种蔬菜的特色,包装要设计精美,新颖,多样化,系列化。4.1.1.6.4.2 在蔬菜加工上要向食用菌、蕨类、金针菇等种类扩展,并从粗加工向精细菜加工方向发展。加工企业一定要有规模,达到品种类型多样化、系列化、适应人们消费的各种需求。4.1.1.7 资金筹措及使用项目总投资606.7万元,其中申请国家补助投资

30、406.7万元,地方配套200万元,主要用于节能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建设、技术引进及技术体系建设所需投资。4.1.1.8 效益分析4.1.1.8.1 经济效益分析到2010年项目结束年,3万公顷绿色蔬菜基地示范区生产绿色优质蔬菜8.4亿公斤,新增产量1.28亿公斤,新增销售收入1.325亿元。4.1.1.8.2 社会效益分析项目实施后,项目区可直接增加2万多个劳动力就业机会,通过辐射扩散和产业链拉动,与绿色蔬菜产业相关的劳动力就业可增加6万个左右。项目区科技贡献率由目前的50%提高到56%以上,绿色蔬菜产品受检通过年达到100%。通过该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业结构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的高效化

31、将会得到进一步实现,产品产量和品质将得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将较大幅度的增加,形成特色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实现专业化、品牌化、标准化生产的目标。4.1.1.8.3 生态效益分析本项目是以绿色产业为主体的生产过程,对项目区周边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4.1.1.8.3.1 本项目实施后,通过用抗病新品种以及采用低毒农药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等绿色产品生产技术手段,将会大大消除农药残留对食品的污染以及农药对周边地区大气、水体和土地的破坏。同时采用保护地栽培以及大量施用有机复合肥等技术,可减少化肥中氮、磷、钾的流失造成对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4.1.1.8.3.2

32、 项目区节水灌溉措施以及有机复合肥的使用,可最大限度地改善土壤环境,本项目实施后,通过滴灌、管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的实施,不仅可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加土壤含水量,而且可降低土壤板结,改善土壤结构,同时,通过绿色产品标准化管理技术,大量施用有机肥,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土壤环境。4.1.2 绿色水果示范基地4.1.2.1 基地分布范围在XX、XX、XX、XX、XX五县区,以花牛苹果等优质水果为主,在海拔1200-1700米的一般干旱山区建设花牛苹果示范基地;在海拔800-1300米的川台、浅山地区建设鲜桃示范基地、葡萄示范基地。4.1.2.2 实施期限2006-2010年。4.1.2.3 建设内容4.1.2.3.1 新建以花牛苹果为主的优质水果基地2500公顷,重点示范天汪一号、新红星、首红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