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7.51KB ,
资源ID:114115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4115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年级上册品社.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年级上册品社.docx

1、四年级上册品社第一单元 生我养我的地方1.找找我们的家乡教学目标:1、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2、能在地图上查找本地(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以及相邻省份县市区。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3、为家乡设计名片,表达爱乡之情。教学重难点: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说出家乡相邻的省份、县市区。教学准备: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唱家蒋大伟的照片;中国地图、浙江省地图、青岛市行政区图;相关课件。教学过程:活动一:听歌曲,说一说1、谈话:小朋友们喜欢听歌唱歌吗?今天,我要给大家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大家听听歌声中那是一个什么地方?2、播放歌曲,出现桃花图,随着歌曲的结束,画面

2、定格在歌唱家蒋大伟。3、交流听后感受,教师进行小结:是啊,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那美丽的家乡。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永远是最美丽、最可爱的地方。(指画面)这位就是这首歌曲的演唱者蒋大伟先生。虽然他居住在国外很多年了,但常常用这首歌来赞美他的家乡,他的祖国。活动二:看地图,找一找我们的家乡1、有外国朋友听了蒋先生的歌,也要到中国来走一走。你希望他来哪里啊?(学生说来我们的学校;崂山)可是咱们中国地域广阔,单凭“崂山”这个信息,太难找了!怎么办?别急,有宝贝!(学生马上说出了地图)。2、出示中国地图。看看它像什么?(一只雄赳赳的大公鸡)3、教师根据地图简单讲解:中国由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

3、直辖市和 2个行政特区组成。看,北边有黑龙江、内蒙古,南边有海口,东有江苏上海,西有新疆和西藏自治区。你能在地图上找到我们的家乡浙江省吗?在你的地图上给浙江省填充颜色。4、我们山东是一个富裕的地方,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因为我们处在东南沿海。生活在这里感觉如何?带着这样的心情,大声地说:我的家乡在山东省!5、在我们山东省的周围有哪些省?小组内学习,给山东省的邻居画上不同的颜色。6、邀请同学上台介绍,认识浙江的相邻省份。活动三:地图放大镜想把我们的家乡看得更加仔细吗?让我们走进山东省来看看。1、课件山东省的地图,简单了解省内的城市。了解我们的家乡的山东省青岛市。组内说一说。2、在这张地图上

4、还不能找到我们的家乡。请仔细看看桌上的“青岛市政区图”,。(小组活动)3、用“我的家乡在 省 市 镇”的句式汇报家乡的地理位置。允许学生在说正确的基础上,详细地说出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这下,人们就能找到我们的家乡了!活动四:向你介绍我的家乡在我们的集体里,还有一些来自省外的同学,请他们在地图上为我们指指他的家乡所在省,教师协助说说这些省的相邻省份。活动五:家乡名片展1、剪下家乡所在省的地图,贴一贴。2、剪下家乡所在市的地图,贴一贴。在地图周围画上家乡美丽的山水,写上自己对家乡的2.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介绍中国气候的地区差异造成各地区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重点介绍南北和东西差异,探

5、讨如何促进地区间的合作和交流,把各地区的特色和中国国情相结合,激发学生尊重各地的特色和爱国热情。同时,本课内容为学生第四单元的学习作了知识上的铺垫,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学目标:1、过读图了解中国的秦岭淮河分解线,分析中国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2、通过讨论分析中国南北的气候差异对南北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3、激发报效祖国,服务家乡的志向。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秦岭淮河地理分解线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难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课:请同学们来猜一猜下列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居?再来猜一猜 俗语(陕西四大怪:面条象腰带,国馈象锅盖,房子半边盖,辣子

6、是道菜。)反映的是我国的哪个地区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学生回答:略。过渡:是的,说明了不同地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是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形成,验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刚才我们同学提到了南方和北方两个词,请问南方和北方分布在我国的哪个部位,他们的分解线是哪一条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图,把它找出来。学生讨论:略。讲述:我们习惯上以秦岭淮河为界,大体上将东部季风区划分为北方和南方两大区域。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为北方,以南为南方。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书本上的两封邮件,请大家找一找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在哪里。 学生回答:这两封邮件反映的是南方和北方在气候、景观、和生活上的不同。提问:除了邮件

7、反映的差异外,你还了解到北方和南方哪些不同点呢?学生回答:略。总结:南北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差异:饮食、民居、交通、气候、服饰、语言等。请同学们仔细的看下面的图片,南北方的这些差异的形成跟什么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展示:南方和北方饮食、民居、交通的图片。学生回答:南北方这些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自然环境形成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气候中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决定的。叙述:我国南方北方的气温差异很大,尤其是在冬季。我们一起来看看一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展示: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展示:题目:读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1、找一找哪条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2、找出1月均温最高点和最低点,计算南北

8、的最大温差。3、归纳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及其形成原因。学生活动:看图,讨论。回答。教师:指图讲述。对学生进行读图指导。展示:1月我国南方北方的景观图片和1月漠河和三亚天气预报。直观教学加深印象。讲述: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南北的温差很大。那么,夏季也就是7月份我国的平均气温又是如何呢? 展示: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看图请说出七月平均气温南北方差异情况。总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夏季南北气温有差异,但差异比冬季小。转承:我们的生产、生活不仅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受降水的影响也很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A、秦岭淮河分界线比较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B、中国的降水量分布有什么特点?学生活动:看

9、图、讨论、回答。总结:我国降水量南方多于北方,东部多于西部。影响降水分布的主要原因是季风影响的强弱。提问: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的分析,请同学们说一说南北方的这样的气候对农业生产和内河航运(交通)有什么影响?学生活动:自由讨论发言。转承:请同学们结合我国南北方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分析南北方生产和生活的差异,认真讨论并填写下表。 展示表格:区域内容秦岭淮河以北秦岭淮河以南1月均温年降水干湿状况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民居特色饮食习惯交通工具讲述: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各地的人们由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的特定性决定了该地特定的生产生活方式,我们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进行不同是生产和生活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各的特长和优点,

10、我们应该对不同地区的人们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给予认同和尊重。生产生活方式如此我们对待我们的同学也应该如此,尊重个性发展,只有如此我们校园才会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特长的舞台,同学们才能更好成长。 课堂小结:气候的差异导致民居、饮食、交通等等的不同。课堂练习:“好吃不如饺子”东北饺子店,在老家河北秦皇岛开第一家店时生意就非常火爆, 1998年落户南昌时,经营场面和秦皇岛一样火爆,一时间,南昌市兴起了一股“饺子热”。但是,没过多久生意便渐渐冷淡下来,渐渐发展到今天的门可罗雀。老板百思不得其解。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板这是为什么吗?课外作业:填充图册3. 发展中的家乡一、教学目标1学习用各种方法搜集资

11、料,并进行简单地整理和应用。2通过调查、访问、参观和辩论等,认识到家乡的变化和发展,积极地为家乡献计出力。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认识到家乡在发展过程中的美中不足,坚信家乡的未来更美好,树立初步的教学发展观。二、教学重点通过调查、访问和参观,汇报和发展,萌家乡的变化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三、教学难点如何辨证地看待家乡的发展变化,如何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四、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学生自主组合成研究小组,有计划地参观、调查、访问。教师了解学生搜集到的资料,认识到和发展。激发家乡的变化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家乡在变化1住房的变化(1)同学们

12、,想知道老师家住的房是什么样吗?(多媒体出示自家现在住房的图片)老师家原来的住房可不是这样的(出示自家老房子照片),将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对比。你发现了什么?(2)你们家的住房有变化吗?是怎样变的?将课前搜集的照片拿到投影仪上展示。(3)是啊,许多同学家的住房都变得高大、宽敞、美观了。我们的家乡不仅是住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他地方也在家乡的变化变化呢!你发现没有?揭题家乡的变化2出行的变化(1)交通工具的变化老师小时候上学,大多数时间是步行,家离学校又远,每次步行到校都要1小时左右,所以为了不迟到,我每天得5点就早早地起床。偶尔在路上遇到骑自行车的邻居带我一程的话,就可以节约很多时间,早早地到校。

13、如果遇下雨天,那老师还得更早地起床,因为泥路不好走。课前让同学们调查爸妈小时候上学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谁来汇报调查情况?学生讲述父母小时候上学使用交通工具的情况。小结:以前我们能用的交通工具少,自行车算是不错的交通工具,多数步行。现在我们是怎么到学校上课的?是家长用电瓶车、摩托车、甚至小轿车接送,或者坐校车来的。(2)道路的变化上学的道路有没有发生变化?(以前是泥土路,好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后来有了沙石路、柏油路,平坦、宽阔,走在上面很舒服,雨天上学也很快。)(三)谱写赞家乡的变化歌,展示才华1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幸福,我们的心中充满着对家乡的赞美之情。请听一听一位小朋友发自内心的赞歌。

14、(配乐朗诵:森林公园)2你从他的心声中感受到了什么?3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也来尽情地抒发对家乡变化的美好感受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商量,或者写一首小诗,或者写一段美文,也可以画一画你认为最美的一角,还可以用一首歌来尽情地抒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5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汇报。6小结:透过同学们丰富多彩的汇报,老师也真切感受到了家乡巨大的变化,让我们真切地说一声:“可爱的家乡,我爱你!”(课件出示这句话)(四)提出问题,课外延伸家乡巨大的变化,让我们每个人都感到了自豪与骄傲。然而,这些变化有时是不是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呢?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再讨论。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引

15、领学生观察生活,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积极地为家乡献计出力。二、教学过程(一)辩论交锋,升华认识1上节课,我们知道:家乡变得更美丽、富裕了,人们的生活也因此越来越幸福、快乐。但是,有人说:“家乡的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烦恼。汽车多了,空气差了;楼房多了,绿地少了?”(课件出示)2家乡的变化带来的烦恼(1)家乡的变化带给你或其他人烦恼了吗?上节课布置大家收集这方面的资料,你收集的是什么?指名交流。(2)欣赏诗歌高楼与花园诗歌反映出小作者什么心声?3辩论:家乡的变化快乐还是烦恼?(1)(课件出示)家乡的变化是给我们带来快乐还是烦恼呢?辩论:正方:家乡变化带给我们快乐。反方:家乡变化带给我们

16、烦恼。(2)学生辩论。通过刚才精彩的辩论,我们知道,家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带给我们许许多多的便利,让人快乐;同时我们也看到,家乡在变化过程中也给我们带来了烦恼,叫人忧虑,令人遗憾。怎么样避免烦恼,让家乡在发展的过程中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呢?这得靠全社会许多人一起去努力。(二)链接生活,建构角色1执着少年爱家乡(1)辩论中老师还感到:虽然大家年龄还小,但已经开始关心着家乡的发展。你们真是家乡未来的希望。 有一个小同学不仅关心着家乡的发展,还在为家乡的发展出力呢!(2)阅读书上的小故事。(3)说一说:你怎么看小丹宁的这一行为?(热爱家乡、执着)2家乡的“美中不足”(1)与小丹宁一样,每个人的家乡都

17、有一些“美中不足”,让我们每个小队行动起来,睁开慧眼寻一寻这些不足,写在下面的表格中,同时写下可反映问题的相关部门。(2)交流。表扬优胜小队,奖给“优秀雏鹰小队”红旗。同学们在课后可继续调查家乡建设中的“美中不足”。3我为家乡出点子除此之外,我们还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些啥?你有什么“金点子”?对能想出好点子的同学发放“金点子”奖牌。4 我们在行动(1)现在的家乡在人们的建设中变得越来越美,越来越有生机;未来的家乡由谁来建设?我们!(2)其实从现在起,我们就可以为家乡的发展献计出力了,课后,大家愿意去解决家乡建设中的问题吗?(指家乡建设中的“美中不足”表)向相关部门反映问题时可请大人帮忙。同时将自己

18、的“金点子”落实到行动中去,那时,我们的家乡一定更美好!(三)、播放歌曲,升华情感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师总结全文:我们生在家乡,长在家乡,即便有一天,我们不得不离开生我养我的土地,但我们的心永远停留在这一方故土上。让我们永远牢记:我们有责任,为家乡美好的明天竭尽全力。板书设计:家乡的变化热爱家乡 建设家乡4.他们是家乡的骄傲(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行为目标: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和热爱;教学重点:夸夸我们的家乡人;教学难点:夸夸我们的家乡人;教学过程:;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1师:你知道谁是自己的家乡人吗?

19、三(3)班的同;2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你们刚才所说的来自一个村4.他们是家乡的骄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行为目标: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和热爱教学重点:夸夸我们的家乡人教学难点:夸夸我们的家乡教学过程: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1师:你知道谁是自己的家乡人吗?三(3)班的同学也正在讨论这一问题呢!李悦冉说和自己一个村、一个乡的人就是自己的家乡人,王若岩说和自己一个县、一个市的人也是自己的家乡人。吴淼想了想说,邻居家的大姐姐在外地上大学,她说在她们那所大学里,一个省的人都是家乡人。这位大姐姐说得对吗? 充分开展讨论,了解什

20、么人。2师:在特定的环境中,你们刚才所说的来自一个村的人是家乡人。一个镇的人,一个市的人,一个省的人,乃至一个国家的人都是家乡人。现在老师和你们虽然不是来自同一个村,同一个镇,但我们都是张家港人,所以我们也是家乡人。3说一说家乡话。师:你们的家乡话和普通话有区别吗?4师: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古代的人们也一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怎样在古诗词里抒发自己的对家乡的感情的。欣赏古诗,理解家乡人浓浓的家乡情。(回乡偶书)二、夸夸我的家乡人1师: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2学生自由发言。从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到夸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再到夸对家乡有贡献的人,激发学

21、生对他们的热爱之情。3师:是啊,我们的家乡人真了不起啊!4编个小快板,夸夸自己的家乡人学生从夸身边的普通人、家乡的现代人,引发到夸夸家乡的历史人物以及家乡美丽的传说,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三.家乡的骄傲1准备:采访为家乡贡献大的人或找一找为家乡增光添彩的文体明星。2设置“家乡光荣榜”。3师:你觉得家乡人中,谁为家乡作出的贡献大?如果请他们到班里来,你想问什么问题?4学生讨论发言四、课外拓展:引导用多种方法了解对家乡有贡献的古今中外名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方法,感知家乡人的可爱行为目标: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和热爱教学重点:

22、夸夸我们的家乡人教学难点:夸夸我们的家乡人教学准备:家乡的名人一、“家乡的骄傲”小展示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家乡人有了很多的了解,这节课,我们要来看看同学们自己收集的资料。2展示收集的资料,收集人员在旁做适当的介绍3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来了解自己家乡的名人的。二、我是小小家乡人1读我是小小家乡人2讨论思考作为家乡的小公民该做些什么,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做家乡合格小公民的意识。开展模拟小品3设计“我的服务计划”师:说了那么多,那我们可要把他们落实到行动上。做事情要有计划,在我们为家乡做点什么之前,先来设计一个“我的服务计划”吧!独立设计相互交流三、美丽的传说1读美丽的传说2学生谈谈感受3

23、介绍一下自己知道的一些当地的美丽传说。师:看了书上的美丽传说,我看到不少的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那么就让我们一个一个来介绍自己知道的美丽传说吧!4说说听后的感受。四、浓浓的家乡情1赏析静夜思2谈谈自己的感受3师:让我们当一回小作家,写写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吧!4独立完成思想情5相互交流五、小结第二单元 我会学习5.多问为什么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今名人从小好学、勤学的故事,收集相关的格言和谚语。2、 明白爱学习源于对知识的渴求,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3、 珍惜现在的学习条件,知道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 导入1、 学生读一读诗歌“问号”之歌2、 老师提问:你的脑海里有哪些小问号

24、呢?3、 老师讲一讲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二、 讲故事1、 教师讲述故事。2、 老师简单介绍华罗庚的生平事迹,然后选派一名学生讲述他的故事。3、 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并在“心情园”中记录自己的感受。四、 格言和谚语的教学1、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课文中的格言,补充讲述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2、 学生收集勤奋好学的格言和谚语,以小组形式汇报交流。3、 学生选 取一名或一名座右铭五、 组织小调查1、 学生课前向爷爷奶奶了解祖辈的学习条件,学生可以将他们以前学习环境的照片带到课堂。2、 学生交流收集到的先人的学习条件状况,记录现在自己的学习条件。3、 小组展开讨论,交流调查后感想

25、,然后每个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想。第二课时一、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蓝毛淘气三千问中的“蓝猫”说:遇到的事情我总爱问个“为什么”,因此我知道的事情特别多。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向我问个“为什么”的士后,说出来大家听听吧!学生讲述心中疑惑的问题。教师小结:同学们发现的问题真不少!学习贵在多问,在生活中要学会多问几个“为什么”(板书课题:多问为什么)二故事会1.教师谈话:许多科学家小时候都爱问为什么,谁先讲一讲自己搜集的小故事?2.学生讲故事并谈体会。3.学生讲班级勤学好问的故事,并请事例中的同学讲讲自己的感受。4.小结。三、一张白纸引出的问题1.教师出示一张白纸,引导学生提出问题。2.把自己发现的问题写在纸

26、条上,粘贴到黑板上。3小组交流感兴趣的问题。4.小记者采访。采访的内容:你提出的问题真好,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5小结:一张白纸,同学们就提出真么多问题,通过采访,我们知道只有做出大胆提问、细心观察、积极动脑、勤于实践?才能发现好的问题。四、“问题”的解决1.教师指着黑板上粘贴的问题引导:“刚才同学们提出这么多问题,你想怎么解决呢?”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五问题的“积累”1.课件。蓝猫”说:我发现了3000个问题,你敢跟我比一比吗?2.学生探讨积累问题的好办法。3.课件出示爱因斯坦的话:“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6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课时认知:1、知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

27、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不幸,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2、得在同学遇到困难和不幸时,应该给予同情和帮助。1、同情同学的困难和不幸。2、愿意帮助同学解决困难。行为:1、当同学有困难或遇到不幸时,能尽力帮助解决。2、安慰、关心有困难或不幸的同学。教学重点:让学生知道,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困难和不幸,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当同学有困难时,要尽力帮助解决;当同学遇到不幸时,要给与同情、关心和安慰。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有困难同学的心情。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困难吗?当你遇到困难时,如果有人帮助了你,你是怎样的心情? 当你看到同学遇到困难时,你是

28、怎么想、怎么做的?板书课题:十 当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如果有人主动帮助,我们会感到温暖、激动、感激。同时,当我们看到同学有困难时,我们也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给他们以温暖和关心。二 、 学习课文,启发明理。陈星同学就遇到了不幸,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节提问:1、火灾给陈星家带来那些不幸和困难? (房子烧光了,东西也烧光了,经济、心理、物质都受到了损伤,也没有地方住)教师:无情的大火,烧掉了房子,使陈星一家无家可归;一切的生活用品都没有了,陈星一家心急如焚;陈星的学习用品也都烧光了,一时无法坚持学习了2、此时的陈星是一种什么心情?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心情非

29、常的难过、伤心陈星满怀悲伤地跨进教室,)3、如你是陈星同学,这时候会有什么感受?你会怎样做?(非常同情他,希望能够帮助他)4、陈星的同学们是什么心情?教师:这一切无不牵动着大家的心,同学们的眼前仿佛大火还在燃烧,恐怖笼罩在同学们的心头,同学遭受了这么大的不幸作为他的同伴怎能不为他焦急。看,同学们有的眉头紧皱,有的掉下了同情的眼泪,有的感到震惊,有的陷入了沉思。同学的心情也和陈星一样,非常沉重,为他的学习和生活担忧。5、读班长王晶说的话,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一段话的?还是班长王晶想得周到:“陈星在生活上、学习上有很多苦难,这时他最需要的是关心和帮助,让我们都深处认清的手来帮助他战胜困难。”这句话表

30、达了全体同学的心声。板书:同情 关心 帮助(学生自读课文第二、三节)6、同学们是怎样关心和帮助陈星的?(用关心的话语;找来新课本和书;送来的新衣服、新鞋子;还有师生共同的捐款。)教师:大火无情人有情,同学们争先恐后地送上一包包学习和生活用品,和包含同学爱、师生情的捐款。7、如果你是陈星的同学,你会对陈星说什么?会为陈星做些什么?(我会对陈星说:你别难过,我们大家会帮助你的。)教师:我们都有一颗爱心,同学遇到了不幸和困难我们怎能不揪心,看到同学那样难过,我们会送去温暖的话语,尽全力帮助同学渡过难关。8、面对同学们的热诚关心和真诚的帮助,这时候陈星会怎么想?假设你是陈星,这时候会有什么感(陈星会非常的感动,觉得同学和老师对他非常的关心,每一个人都很热诚的帮助他。我要是陈星会流出感动得眼泪。)小结:同学们的友爱之情温暖了陈星的心。是同学们热诚的关心、真诚的帮助给了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使他在困难和不幸面前鼓起勇气,努力克制重重困难,刻苦学习。9、你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什么?小结: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不幸,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当同学有困难或不幸时,我们要尽力解决,而且要给予关心、同情和安慰。)三、结合实际,提高认识.1、你帮助过有困难的人吗?如果帮助过,请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