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5 ,大小:27.07MB ,
资源ID:114903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490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物浓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物浓缩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2.液体燃烧(蒸发-混合-燃烧) 闪燃 :一闪即灭,蒸发速度燃烧速度,引发火灾事故的先兆 。沸溢 :热波向液体深层运动 ,油中的乳化水汽化向液面上浮成油包气使液体体积膨胀,向外溢出,同时部分未形成泡沫的油品也被下面的蒸汽膨胀力抛出,使液面猛烈沸腾起来 。沸溢形成必备的3个条件:沸程宽,密度相差大含有乳化水原油黏度大喷溅: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汽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外喷射。3.固体燃烧(融化-蒸发-氧化分解-燃烧)蒸发燃烧: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蜡烛、松香、沥青) 表面燃烧: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无焰燃烧)(木

2、炭、焦炭) 分解燃烧: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反应(木材、煤) 熏烟燃烧(阴燃):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成捆堆放的纸张) 动力燃烧:可燃挥发分遇火源所发生的爆炸式燃烧三、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 1.闪点 定义: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意义: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应用:用来确定生产、加工、储存可燃性液体场所的火灾危险性类别:闪点28 的为甲类;28 闪点60的为乙类;闪点60的为丙类2.燃点 在规定的试验

3、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与闪点的关系: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并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3.自燃点 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影响因素:液体、气体: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表面积与体积比。固体: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第三节 燃烧产物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C02(气)、H被氧化生成H20(液)、S被氧化生成S02(气)等,而C0、NH3、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

4、。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高聚物的燃烧产物:主要分为受热软化熔融、热分解、着火燃烧等阶段。热分解是其燃烧的关键阶段,高聚物的燃烧主要是分解产物中的可燃性气体的燃烧。木材的燃烧产物:木材的燃烧存在两个比较明显的阶段:一是有焰燃烧阶段,即木材的热分解产物的燃烧;二是无焰燃烧阶段,即木炭的表面燃烧。金属的燃烧产物:挥发金属:沸点氧化物的熔点,首先表面上能够生成固体氧化物,后减缓了金属被氧化。粉末状时激烈燃烧。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1.定义: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2.分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等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如汽油、沥青、石蜡C类火灾气体火灾

5、 ,如煤气、天然气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E类火灾带电火灾 ,如变压器电气火灾F类火灾烹饪物火灾 3.火灾事故等级 火灾等级死亡(/人数)重伤(/人数)直接财产损失一般火灾0,3)0,10)0,1000万)较大火灾3,10)10,50)1000万,5000万)重大火灾10,30)50,100)5000万,1亿)特别重大火灾30, )100, )1亿, )4.火灾的危害 危害生命安全、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破坏生态环境第二节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电气(短路、过载、接触不良) 吸烟 生活用火不慎 生产作业不慎 玩火 放火 雷击第三节 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一、建筑火灾

6、蔓延的传热基础 热传导(接触传热) 热对流(发生相对位移)热辐射(不需相互接触)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 (一)烟气的扩散路线(扩散-垂直升腾-水平蔓延) 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着火房间室外;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 (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 1.烟囱效应2.火风压3.外界风的作用 (三)烟气蔓延的途径 1孔洞开口蔓延 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 3闷顶内蔓延 4外墙面蔓延 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发展阶段特征控制对策初期阶段从出现明火算起,开始火焰较小,与敞开环境相似,易扑救安装火灾探测系统(tp)设置良好疏散标志(ta)设置合理疏散通道(trx)充分发展阶段燃烧强度增大,严重

7、损坏室内设备及建筑物设置防火墙、防火门、划分防火分区衰减阶段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其峰值80%算起,可燃物挥发分大量消耗,燃烧无法持续tp:起火至察觉发生所需的时间,ta:察觉火灾至疏散开始的时间,trx:疏散进入安全地带所需的时间第四节 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一、冷却灭火(破坏点火源条件)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燃烧即会停止。 二、隔离灭火(破坏互相作用条件)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三、窒息灭火(破坏助燃物条件)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 四、化学抑制灭火(反应链终止)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

8、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一、定义: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二、爆炸的分类 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 。可燃粉尘爆炸 1.粉尘爆炸的条件:粉尘本身是可燃的;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且其浓度处于一定的范围;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引火源 2.粉尘爆炸的特点 压力高,持续时间长 多次爆炸,破坏严重 过程复杂 3. 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 1)粉尘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 2)粉尘浓度 3)环境条件 4)可燃气体和惰性气体的含量第二节 爆炸极限爆炸浓度极限

9、: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 一、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 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表示。一般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火源能量火源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初始压力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初温初温越高,极限范围越宽惰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变窄二、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为设计提供依据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

10、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确定安全操作规程处于或接近爆炸极限范围进行生产时,应充惰性气体稀释和保护第三节 爆炸危险源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 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 物料原因投料不当,控制失误作业行为原因判断失误,作业不当生产设备原因先天缺陷,保养缺失生产工艺原因控制不当,反应失控其他原因人为破坏、自然灾害二、常见爆炸引火源 火源类别火源举例机械火源撞击、摩擦热火源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并聚焦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燃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一节 爆炸品二、爆炸品的特性及参数 爆炸性 :猛烈的化学反应 大量气体和

11、热量短时无法逸散 温度迅速上升, 压力突增爆炸 敏感度: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 第二节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爆炸下限小于或等于13(体积),或者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限与下限之差)的气体。一、易燃气体的分级 级:爆炸下限10;或者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级:10爆炸下限13,并且爆炸极限范围35 级: 23闪点60且初沸点 甲类:28乙类:28闪点60丙类:闪点60 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 第四节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一、易燃固体 (一)易燃固体的分类与分级 燃点高于300的固体称为可燃固体 燃点低于300的固体称为易

12、燃固体 (二)易燃固体包括的范围1固态退敏爆炸品为抑制爆炸性物质的爆炸性能,用水或酒精湿润爆炸性物质,或者用其他物质稀释爆炸性物质后,形成的均匀固态混合物,有时也称湿爆炸品。2自反应物质指即使没有氧气(空气)存在,也容易发生激烈放热分解的热不稳定物质。 (三)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 1燃点低、易点燃 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 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二、易于自燃的物质 1发火物质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min内便燃烧的物质,如白磷、三氯化钛等。2自热物质指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无须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如赛璐珞碎屑、油纸、潮湿的棉花等。(二)火灾危险性 1遇空气自燃性 2遇湿易

13、燃性 3积热自燃性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一是遇水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释放出的热量能把反应产生的可燃气体加热到自燃点,不经点火也会着火燃烧,如金属钠、碳化钙等;另一种是遇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但释放出的热量较少,不足以把反应产生的可燃气体加热至自燃点,但当可燃气体一旦接触火源也会立即着火燃烧,如氢化钙、连二亚硫酸钠(保险粉)等。第五节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一、氧化性物质 无机氧化性物质通常分为两级。一级主要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和盐类。二级氧化性物质虽然也容易分解,但较一级稳定,是较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 (二)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 (1)受热、被撞分解性 (2)可燃性 (3)与可

14、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4)与酸作用分解性 (5)与水作用分解性 (6)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 (7)腐蚀毒害性二、有机过氧化物 火灾危险特性: (1)分解爆炸性 (2)易燃性第二篇 建筑防火第一章概述建筑防火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防火措施,以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建筑防火措施包括被动防火和主动防火两个方面。建筑被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建筑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建筑防火构造、建筑防火分区分隔、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等;建筑主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建筑防火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列表格)(一) 总平面布置使用性质、规模、高度、体积及

15、火灾危险性,结合环境、地势、主导风向选址合理划分功能区,火灾危险性相同或相近建筑集中布置合理设置防火间距,防止火灾蔓延,为扑救创造有利条件考虑所需的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和消防扑救面(二) 建筑结构防火建筑结构安全是建筑防火的基础正确选择和确定建筑的耐火等级,是防止建筑火灾发生和阻止火势蔓延的一项治本措施(三) 建筑材料防火原则:控制建筑材料中可燃物的数量;必须使用可燃材料的,应当进行阻燃处理。与电气线路或发热物体接触的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或进行阻燃处理楼梯间、管道井等竖向通道和供人员疏散的走道内应当采用不燃材料(四) 防火分区分隔水平防火分区:利用防火隔墙、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水幕竖向防火分区

16、:上下层用耐火楼板;建筑外部用防火挑檐、设置窗槛墙;建筑内部设置敞开楼梯、自动扶梯、中庭及管道井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五) 安全疏散建筑防火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内容目标:保证建筑内人员疏散完毕的时间必须小于火灾发展到危险状态的时间重点是安全出口、疏散出口以及安全疏散通道的数量、宽度、位置和疏散距离(六) 防排烟烟气是导致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烟气控制的方法包括合理划分防烟分区和选择合适的防烟、排烟方式(七) 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对有爆炸可能的建筑配备相应的防止爆炸危险区域、合理设计防爆结构和泄爆面积、准确选用防爆设备用电超负荷、电气设备选择和安装不合理、电气线路敷设

17、不规范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第一节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评定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物料状态火灾危险性主要指标气体火灾爆炸极限、自燃点液体火灾闪点、自燃点固体火灾熔点、燃点二、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生产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记住关键示例)甲生产时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特征:1.闪点28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

18、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1.闪点28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或洗涤部位及其泵房,甲醇、乙醇、丙酮、丁酮异丙醇、醋酸乙酯、苯等的合成或精制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化学清洗间(使用闪点28的液体),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厂房,酒精度为38及以上的勾兑车间、灌装 车间2.乙炔站,氢气站,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矿井气、水煤气或焦炉煤气的净化(如脱硫)厂房压缩机室及鼓风机室,液化石油气罐瓶间,3.硝化棉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赛璐珞厂房4.金属钠、钾加工房及其应用部位5.氯酸钠、氯酸钾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过氧化氢厂房,过氧化钠、过氧化钾厂房,次氯酸钙厂房6.赤

19、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五硫化二磷厂房及其应用部位7.洗涤剂厂房石蜡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乙1.闪点28至60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5.助燃气体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1.闪点28至60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洗涤部位及其泵房,煤油灌桶间2.一氧化碳压缩机室及净化部位,发生炉煤气或鼓风炉煤气净化部位,氨压缩机房3.发烟硫酸或发烟硝酸浓缩部位,高锰酸钾厂房,重铬酸钠(红钒钠)厂房4.樟脑或松香提炼厂房,硫磺回收厂房,焦化厂精萘厂房5.氧气站,空分厂房6.铝粉或镁粉厂房,金属制品抛光部位,煤

20、粉厂房、面粉厂的碾磨部位、活性炭制造及再生厂房,谷物筒仓工作塔,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器室丙1.闪点60的液体2.可燃固体1.闪点60的油品和有机液体的提炼、回收工段及其抽送泵房,油浸变压器室,机器油或变压油灌桶间,柴油灌桶间,润滑油再生部位,配电室(每台装油量60kg的设备),沥青加工厂房,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部位2.木工厂房,竹、藤加工厂房,橡胶制品的压延、成型和硫化厂房,针织品厂房,纺织、印染、化纤生产的干燥部位,服装加工厂房,棉花加工和打包厂房,造纸厂备料、干燥厂房,印染厂成品厂房,麻纺厂粗加工厂房,谷物加工房,卷烟厂的切丝、卷制、包装厂房,印刷厂的印刷厂房,毛涤厂选毛厂房,电视机、收音机

21、装配厂房,显像管厂装配工段烧枪间,磁带装配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氧化扩散间、光刻间,泡沫塑料厂的发泡、成型、印片压花部位,饲料加工厂房丁生产特征: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1.金属冶炼、锻造、铆焊、热扎、铸造、热处理厂房2.锅炉房,玻璃原料熔化厂房,灯丝烧拉部位,保温瓶胆厂房,陶瓷制品的烘干、烧成厂房,蒸汽机车库,石灰焙烧厂房,电石炉部位,耐火材料烧成部位,转炉厂房,硫酸车间焙烧部位,电极煅烧工段配电室(每台装油量60kg的设备)3.铝

22、塑料材料的加工厂房,酚醛泡沫塑料的加工厂房,印染厂的漂炼部位,化纤厂后加工润湿部位戊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制砖车间,石棉加工车间,卷扬机室,不燃液体的泵房和阀门室,不燃液体的净化处理工段,金属(镁合金除外)冷加工车间,电动车库,钙镁磷肥车间(焙烧炉除外),造纸厂或化学纤维厂的浆粕蒸煮工段,仪表、器械或车辆装配车间,氟里昂厂房,水泥厂的轮窑厂房,加气混凝土厂的材料准备、构件制作厂房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厂房内可不按危险物质火灾危险特性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 表2-2-2 不按

23、物质火灾危险特性确定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的最大允许量火灾危险性类别火灾危险性的特性物质名称举例最大允许量与房间容积的比值总量类1闪点28的液体汽油、丙酮、乙醚0.004L/m100L2爆炸下限10的气体乙炔、氢、甲烷、乙烯、硫化氢1L/m(标准状态)25m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导致迅速自燃爆炸的物质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0.003/m10在空气中氧化即导致迅速自燃的物质黄磷0.006/m4常温受到水和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能燃烧或爆炸的物质金属钾、钠、锂0.002/m5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无机物能引起爆炸的强氧化剂硝化胍、高氯酸铵

24、20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极易分解引起燃烧的强氧化剂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钠0.015/m506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赤磷、五硫化磷7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的气体的固体物质电石0.075/m100闪点28的液体煤油、松节油0.02L/m200L爆炸下限10的气体氨5L/m50m助燃气体氧、氟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硝酸、硝酸铜、铬酸、发烟硫酸、铬酸钾0.025/m80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赛璐珞板、硝化纤维色片、镁粉、铝粉硫黄、生松香第二节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表2-2-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类别储存物品的火灾

25、危险性特征举 例 1闪点28的液体 2爆炸下限10%的气体,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 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黄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1己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酯、硝酸乙酯,汽油,丙酮,丙烯,酒精度为38度以上的白酒 2乙炔,氢,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电石,碳化铝 3硝化棉,硝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 4金属钾、钠、锂、钙、锶,氢化锂、氢化钠,四氢化锂铝 5.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 6.赤磷,五硫化二磷,三硫化二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