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1.03MB ,
资源ID:115301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5301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城市三维管线可视化技术.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城市三维管线可视化技术.docx

1、城市三维管线可视化技术城市三维管线可视化技术 以综合管线数据管理系统为例付仲良张文元1系统需求分析 21.1管线三维可视化意义 21.2管线系统功能需求 31.3管线数据需求 42系统总体设计 52.1系统的技术路线 52.2系统的层次结构 52.3系统的软件配置 63数据库设计 83.1数据库内容 83.2概念模型设计 83.3逻辑模型设计 83.4物理模型设计 94系统功能设计 104.1系统技术架构 104.2系统功能结构 104.3系统功能描述 115管线三维可视化技术介绍 135.1ArcGIS Engine 3D 开发简介 135.2三维管线几何建模原理 145.3三维管线几何建模

2、算法 165.4管点三维建模 225.5三维管线系统功能界面 231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是在对用户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基础上进行的,它是 GIS设计的基础,是通过与系统潜在用户进行书面或口头交流, 将收集的信息根据系统软 件设计的要求归纳整理后,得到对系统概略的描述和可行性分析的论证文件。全 面深入地了解掌握用户需求是进行优良的系统设计的关键, 也是系统生命力的保证,需求分析使GIS开发者可以明确地了解用户对 GIS内容和行为的期望和需 求。1.1管线三维可视化意义城市地下管网是由纵横交错的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电信、工业 管线组成的错综复杂的空间体系, 担负着能源输送、信息传输等工

3、作,是城市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现有地下各类专业管线的 资料残缺不全,且有关资料精度不高或与现状不符, 造成在建设施工中时常发生 挖断或挖坏地下管线,造成停水、停气、停暖、通信中断、污水四溢等严重事故。 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地下专业管线在地上、地下立体布设,管线繁多、复杂。 已有的管线资料都以图纸、图表等形式记录保存,采用人工方式管理效率低下, 资料系统性差。对于变化的区域,管线维护困难,各部门也存在为了建设方便重 复收集资料、标准不统一、管理混乱等情况。而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资料作为地下 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的基础数据,必须为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加强城

4、市地下空间的统一规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城市管网系统大多停留在二维的管理基础之上,不能生动地表现具有三 维特征的客观实体。而且,管线在地下的分布纵横交错,二维图形无法表现管线 之间的空间关系。由于三维直观性强,可从不同方位再现物体,具有较强的立体 感、逼真感,通过三维可视化可以直观地看到城市地下纵横交错、 上下起伏的实际管线。所以建立城市三维管网系统,有利于全面反映地下管网的分布状况, 便 于管网的维护、检测,实现管网信息从无序到有序化管理。 此外,将管网信息与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融合在一起,可实现信息共享,为城市的施工建设提供准确、 现势的资料,为科学管理提供辅助决策的依据。1.2管线系统功

5、能需求需求分析阶段最重要的就是了解系统的功能需求。只有系统功能需求明确, 才能给后面的系统开发确定明确的目标。以综合管线测绘数据管理系统为例,通过多次和用户的沟通交流,确定系统 的功能需求如下(以系统用户用例图来表示):图1综合管线测绘数据管理员用例图图2综合管线测绘数据普通用户用例图从上面两个用例图可以看出,综合管线数据库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权限,可 以对综合管线数据进行入库管理、视图管理、查询统计、编辑、符号库管理、制 图输出、三维浏览、二三维视图切换等各种操作;而该系统的一般用户则只能对 综合管线数据进行视图管理、查询统计、三维浏览和二三维视图切换等基本操作。1.3管线数据需求数据是地理信

6、息系统的核心。数据的状况对系统目标的影响很大。在考虑系 统目标时,需要对数据进行评估、分类和登记。在需求阶段,需要对用户单位现 有的数据源进行调查,包括能获得哪些数据;这些数据可划分为几个类型;它们 之间有何联系;哪些是基础数据,哪些是可以由基础数据生成的合成数据和综合 数据。在综合管线数据管理系统中,为了在三维场景中显示三维管线和三维地形, 系统需要用到的数据包括:含有平面坐标和高程值的各类管线数据、以及井等管 点附属设施矢量数据、基础矢量数据、三维地形数据(DEM、遥感影像数据(DOM。2系统总体设计2.1系统的技术路线(1) 考虑到系统对于空间数据交互较为频繁和 GIS空间分析要求较强,

7、可 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S)的体系架构。(2)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当前国际上先进成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Oracle存储海量数据,实现对空间数据的集中统一管理和分布式应用。(3)采用美国ESRI公司的ArcGIS系列产品作为GIS平台,空间数据库引 擎使用ArcSDE,支持Windows平台和UNIX平台。通过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 相互关联,以网络技术、C/S技术为基础,进行系统集成。(4)系统建设与开发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 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方 法、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严格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进行 系统建设的规划、管理、开发、风险跟进及规避。2.2系统的层次结

8、构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业务与功能的紧密结合, 并根据应用需求和设计原则,将 系统总体结构划分为五层,分别是数据采集层、数据库层、通用组件层、应用层 及用户层。1、 数据采集层主要完成综合管线数据的采集、基础地形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等。2、 数据库层数据库层由基础地理信息矢量数据库、栅格数据库、综合管线测绘数据库、 三维景观模型数据库和系统维护管理数据库组成。 各种数据库可以分布式存储在用户单位的数据交换中心。它为该单位各相关部门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3、 通用组件层它是所有应用系统的基础。在各个子系统的基础上,抽取类似功能构建通用 组件,避免功能重复开发,达到业务变更时组件修改即可满足全部系统修改的要

9、求。4、应用层该层主要向政府、企业、社会等提供管线及其相关的空间信息查询、 综合决策、三维虚拟浏览及空间分析等支持功能。5、用户层用户层由用户单位的局领导、系统管理和维护人员、一般的日常工作人员等 组成。2.3系统的软件配置1数据库软件综合管线测绘数据管理系统采用成熟的商用数据库 Oracle 10g进行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2、GIS平台软件GIS平台软件选择世界著名的 ESRI公司的ArcGIS 9.2产品。ArcGIS整个软 件系列包括:ArcGIS Desktop、ArcObjects、ArcGIS Engine、ArcSDE、ArcGIS Server 等。整个系列软件数据结构全部共

10、享, 全面支持工业标准的开发环境, 从低端到高端的平台产品均采用共同的、工业标准的体系结构;基于组件对象模型进行构 造,其中ArcGIS Engine组件对象库中定义并实现了上千个在 GIS应用中涉及到 的空间数据对象,因此ArcGIS系列各产品之间以及与其它 GIS产品或应用系统 之间可以在共同遵守工业标准的前提下,方便而无缝地互连、互嵌和扩展。ArcGIS可运行于多种平台上,在这些平台上可直接共享数据。其数据管理 采用全关系型DBMS,在所有主流工业标准的 DBMS中管理空间数据和相关的 属性数据,同时提供并发、高效和安全的海量空间数据驱动引擎和丰富的客户端 软件。除核心模块外,ArcGI

11、S还包括若干扩展模块,完成多种分析功能,例如 3D 扩展模块为用户提供三维数据的生成、显示、编辑和分析功能,还提供了一个独 立的三维景观生成、显示和飞行的应用程序。由于数据库的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加上 ArcSDE独特的空间索引机制,每个 数据集的数据量不再受到限制,ArcSDE可以处理海量的无缝地理数据。ArcSDE 通过版本管理技术解决了由于空间数据时态性引起的一系列长事务处理的问题。 数据库中可以存储多个版本的数据, 但并非是简单的数据备份,它们仅仅记录数据版本的区别。版本之间是树型继承关系,各个版本可以独立编辑和运行。3、 系统开发组件系统开发基于 ArcGIS家族中的ArcGIS En

12、gine组件。ArcGIS Engine是一个 创建定制GIS桌面应用程序的嵌入式 GIS工具包。使用ArcGIS Engine可以创建 独立界面版本的应用程序,也可以对现有的应用程序进行扩展, 为GIS和非GIS 用户提供专门的空间解决方案。ArcGIS Engine可以在没有安装任何 ArcGIS桌面软件的环境下提供所有 GIS 功能,是一组设定良好的跨平台、跨语言部件。它可以运行在 Windows、UNIX和Linux平台上,并支持C+、VB、.NET、Java等一系列应用软件开发环境。 ArcGIS En gi ne提供各种控件、对象和工具,支持扩展模块 GeoDatabase编辑、R

13、aster和3D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提供多种开放的API函数,具有跨平台的特性。4、 系统开发工具系统的开发工具选用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 中的 Visual Basic.NET。Visual Basic.NET是基于.NET框架的完全面向对象的新的开发语言。 VB.NET具有与平台无关性,由于它是基于通用语言运行时 (CLR)的,用它写的代码能编译成微软中间语言(MSIL),可以在它的支持下运行,这使应用程序得以独立于特定 的平台。Visual Basic.NET具有语言无关性,可以与其它.NET语言协同工作。在本系统中,利用 Visual Basic.NE

14、T结合ArcGIS Engine组件构建出的系统 基本架构如下图:图3基于.NET的应用程序构架图3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是GIS系统的核心和基础,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组织结构和数据库, 使整个系统都可以迅速、方便、准确地调用和管理所需的数据, 是系统开发的必 然要求。因此,数据库设计是系统开发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GIS数据库建设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建设两部分内容。结合系统 数据的特点,本系统主要侧重空间数据库的设计。在空间数据库的设计过程中, 应分别从数据内容、设计思路、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型设计和物理模型设计等 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设计。3.1数据库内容数据库内容是指数据库中将要存储和组织的

15、数据。例如建设综合管线数据 库,必须有各类管线以及管线附属设施数据,既有管线点类型的数据,如井等, 又有管线段的线要素数据,如雨水管线、电力管线、通信管线等;还有一些附属 物数据,如出水口、阀门、闸和消防栓等此外,还需要与管线相关的设计图、施 工图、竣工图等。在三维管线系统中,管网还必须具有准确的坐标和高程数据。3.2概念模型设计把用户的需求加以解释,并用概念模型表达出来。数据库需求分析和概念设 计阶段需要建立数据库的数据模型。例如,综合管线数据库的概念模型描述了综合管线数据库中包含的各类实体 以及各类实体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管点要素实体、管线要素实体、工程数据实体 等,每种实体还可以扩展为三种

16、类型的实体:工作实体、现势实体和历史实体。3.3逻辑模型设计把信息世界中的概念模型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提供的工具映射为计算机 世界中为数据库管理系统所支持的数据模型, 并用数据描述语言表达出来。逻辑设计又称为数据模型映射,它是直接依赖于概念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来选择的。综合管线数据库的逻辑模型设计根据 ArcSDE提供的GeoDatabase数据模型、 参考数据集DataSet数据类FeatureClass和属性表Table的数据组织特点,把概念模型中的实体和关系映射为 ArcSDE实体对象:库中空间数据映射为一个矢量 数据集;各类空间数据根据类别不同分别映射到相应要素类( FeatureCla

17、sS存放在矢量数据集中;非空间数据映射为一个属性表存放在数据库中。3.4物理模型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指数据库存储结构和存储路径的设计, 即将数据库的逻辑模型在实际的物理存储设备上加以实现, 从而建立一个具有较好性能的物理数据 库。数据库物理设计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恰当的分配存储空间、决定数据的物理表示、确定存储结构。对于管线数据库,在物理模型设计阶段,需要确定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方 式、管线要素的编码规则、图层命名规则、数据的访问方式、数据索引的建立等 内容。4系统功能设计4.1系统技术架构综合管线测绘数据管理系统利用 ArcGIS Engine组件提供的接口通过空间数 据引擎ArcSDE

18、访问后台的空间数据库;非GIS功能采用VB.NET来开发,并通 过ADO.NET来访问属性数据库。综合管线数据管理系统ArcGIS En gi ne 组件ArcSDEADO.NETOracle数据管理系统综合管线属性数据综合管线空间数据图4综合管线数据管理系统技术架构4.2系统功能结构综合管线测绘数据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如下功能模块:综合管线数据管理、视 图管理、查询统计、空间分析、符号库管理、制图输出、三维浏览和工程数据 管理等功能。图5综合管线数据管理系统功能结构4.3系统功能描述4.3.1空间分析空间分析1、 量算功能:基本的距离量算(管线长度量算)、面积量算等功能;2、 缓冲区分析:根据选

19、定的管线设施与设定的影响范围,生成影响区域;3、 断面分析:通过显示管线的纵横剖面图来分析管线空间位置关系。 从图中 显示出地面的高度、管线的埋深、用相应的颜色显示管线的等级、标注管 径;4、 连通分析:通过任意选择两根管段,判断它们是否连通;5、 爆管分析:当综合管线在某一位置出现故障时,系统能够通过网络分析查 询到事故点周围需要紧急关闭的各类阀门,确定所影响的用户,能打印相 关通知单;6、 追踪分析:对一定范围内单条管线的网络追踪,确定该管线所经过的管点和管段信息432三维浏览系统可以根据综合管线数据库中的三维数据, 对区域范围内所有管线或部分 指定类型的管线进行三维建模,在三维视图下进行

20、各种浏览操作,如导航、缩放、 漫游、飞行等。三维浏览具体包括以下功能:导航:多角度察看三维场景缩放:系统提供两种类型的缩放,一种是按照固定比例进行放大或缩小; 另一种是拉框缩放目标居中:整个场景以选择的目标对象为视图中心位置目标放大:三维视图以选择目标为中心放大到一定程度供用户浏览设置观察点:改变摄像机的视点漫游:三维场景平移到新的位置全图:显示整个三维场景的范围飞行:三维场景还可以通过飞行的方式浏览 场景旋转:三维场景可以以逆时针或顺时针的方向自动旋转除了基本的浏览操作外,用户还可以对三维管线进行空间查询,获取三维管 线的各种属性信息。433二三维切换系统提供二三维视图切换功能,也就是同一批

21、综合管线数据既可以在二维平面视图中显示,同时又可以对其进行三维建模, 在三维视图下显示,两种视图能够实时切换。系统提供视图切换按钮,激活此按钮,用户可以从二维视图转换到 三维视图进行三维漫游浏览;三维浏览完毕后,用户点击相应按钮,又可以实时 返回二维视图。图6综合管线数据二三维浏览 IPO图5管线三维可视化技术介绍5.1 ArcGIS Engine 3D 开发简介ArcGIS Engine除了提供基本的点、线、面等几何模型外,还提供了 3D模型。 3D模型可以包括两种:矢量模型和表面模型。其中,表面模型又包括TIN和Raster 两种,主要适用于具有高低起伏的地形数据三维表示; 3D矢量模型包

22、括所有含有Z值的几何对象:点、线、面,以及多片(MultiPatch)。其中,多片是由一系 列三维表面组合而成,可以分为三角条带(Triangle Strip)、三角扇(Triangle Fan) 和环(Ring)等类型。其中,三角条带是指一系列相互连接的三角形构成的三维 几何形状,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图7三角条带结构三维管线的表面可以按一定规则分解为多个相互连接的三角形, 因此多片几何对象中的三角条带将非常适合三维管线表面的模拟。本系统的管线三维可视化 就是基于多片这种三维矢量数据模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AE除了合适的三维数据模型外,还提供了几个接口用于三维实体的建模。如 IConstructM

23、ultiPatch 接口,它提供了 ConstructExtrude、ConstructExtrudeAbsolute ConstructExtrudeAlongLine 等几种用于构建 MultiPatch 对象的方法,可以将点要素构建成垂直的线, 线要素构建成墙,而多边形要素构建成块;IVector3D接口则提供了构造三维向量、获取三维向量基本属性以及对 三维向量进行各种元算的方法;计算机图形学中对三维物体或空间坐标系进行旋 转、平移等复杂的矩阵运算,在 AE中使用三维变换接口 ITransform3D提供的RotateWctor3D、Move3D等方法就可以轻松实现。AE提供的接口众多,

24、只要合 理利用相应的接口和方法,就能是应用程序的二次开发变得简洁、高效。5.2三维管线几何建模原理5.2.1.管线表面微分处理在管线平面图中,管线对象一般以管线中心线来表示,一段管线在图上显示 为一条直线;而在管线三维透视图中,一段管线可以用圆柱面表示,圆柱面的轴 心即为管线中心线,圆柱面的截面半径为管线在截面处的半径。管线是弯曲的, 不能像简单圆柱体那样处理。但对管线细化时,每条管线可看成由直管及其连接 直管的接口两部分组成。已知管径 R及空间任意两点P1(x1, y1,z1)、P2(x2, y2, z2),为了形成以P1、P2为轴线的起止点,以R为半径的圆柱,有些学者提 出采用Grid法建

25、模,即以P1点所在断面圆弧的两点及对应 P2点所在断面圆弧 的两点构成一个矩形,在每个圆周围均匀取n个这样的点,可得到n个这样的矩 形,这n个矩形便构成棱柱表面。当n足够大时,在轴线上可以用该棱柱面来逼 近圆柱面,如图8所示。本文对Grid法稍加改进,采用三角形面(非矩形面)来构造类圆柱表面,即 三角网建模。具体方法为:以 P1点所在断面圆弧的两点(一点)及对应 P2点 所在断面圆弧的一点(两点)组成三角形,在每个圆周围均匀取 n个这样的点, 这2n个离散点按照一定的次序可构成2n个相互连接的三角形,形成一个封闭的 三角网。当n足够大时,这个三角网就可以模拟圆柱表面, 如图9所示。n越大, 管

26、线表面等分越细,模拟管线在直观上就越接近真实管线, 近似效果越好,但数据的运算量也随之增大,电脑显示速度会降低。反之,模拟管线比较粗糙,电脑 显示速度较快。在本文自定义的管线建模函数中, 将n作为细化参数,可以动态 修改。当数据量较小时,可以将n值增大,以取得更好的逼真效果;当数据量很 大时,为了使显示真实性与显示速度能取得较好的平衡,可以将 n值取为&这样处理使得管线的建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三角网建模实质上就是将 Grid建模中的每个矩形以其中的一条对角线分割 为两个三角形。理论和实践证明,在同样将断面圆弧n等分的情况下,用三角网 建模比用Grid建模模拟圆柱面的效果要好,而且数据量没有增加

27、。此外,由于 三角形在图形可视化的基础地位,使得这种模型能快速、方便地显示。图8 Grid建模示意图图9三角网建模示意图522.管线衔接处圆滑处理在管线平面图中,一般以二维折线表示管线段的连接。在三维透视图中,圆 柱面的首尾衔接构成虚拟管线段。为使虚拟管线形象逼真,又不影响系统运行速 度,将管线衔接处圆滑过渡。其实现方式为:将管线中心线的拐角以圆弧替代, 弧线弧度等于相邻线段的夹角弧度, 圆弧所在圆的半径等于管径。然后将直管以 圆柱面模拟,拐弯处以部分圆环体表面来模拟,圆环体的截面半径由相连的两个 圆柱面的截面半径来确定,如图 10所示。其计算方法在下节中详细介绍。最后 在三维场景中设置光照,

28、则虚拟管线在视觉上与真实管线非常接近。图10管线衔接处的圆滑处理示意图5.3三维管线几何建模算法5.3.1.直管三维建模真实的三维管线表面是连续变化的,要想记录所有定义表面的位置 是不可能,因而一般都是从真实表面上抽取一些样点,然后用插值的方 法来求出样点之间的值,从而构成三维表面模型。对于直管建模算法,一般都是采用从参考坐标系解算到固定坐标系的正向思 维,先求解管线表面各点在参考坐标系中的坐标, 再根据参考坐标系与固定坐标系之间的关系,利用空间解析几何知识将这些参考坐标解算到固定坐标系, 最后将这些空间点连接成矩形或三角形来模拟圆柱表面,从而构建出三维管线模型。已知管线中心线的起始点空间坐标

29、 P1(X1, Y1,Z1)、终止点空间坐标P2(X2, 丫2,Z2),管径R,为了形成以P1、P2为轴线的起止点,以R为半径的圆柱, 采用Delaunay三角网建模算法。如图11所示,三维笛卡儿坐标系 0 XYZ称 为固定坐标系,参考坐标系o-xyz定义为原点与起始节点P1相重合,z轴与管 线中心线相重合,x轴方向规定为与固定坐标系的某个轴平行,由右手螺旋定则 可确定y轴。图11 管线边缘顶点坐标转换管线上各顶点的三维坐标得到后, 再按顺序依次将起止截面上每相邻三个顶 点连接起来构成三角形,所有的三角形拼接起来构成三角网,此三角网便可模拟 一段圆柱表面,即三维直管。本系统实现的管线建模算法则

30、是从逆向思维出发,提出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其原理是:首先,以空间坐标系的原点为圆心,在XY平面上以管线的截面半径 为圆的半径定义一个圆,将该圆平均分成12等份,求出圆弧截面上12个点的空 间坐标,构造出一个十二边形,如图12(a)所示;其次,求出管线的长度,并以 管线的长度为拉伸高度,用 AE的接口对XY平面的十二边形沿Z轴进行拉伸, 构造出一个十二棱柱表面,该表面可以很好地模拟三维圆柱表面,如图 12 (b)所示;再次,求出管线起止点所在向量与 Z轴之间的夹角,对坐标原点处的圆柱 面对象进行整体的旋转操作,使其与管线向量方向相同,如图12(c)所示;最后, 将该圆柱面进行整体平移操作,移动到

31、实际管线所在的空间位置即可,如图12(d)。图12直管三维建模示意图基于VB+AE,构建的三维直管模型如图13所示:图13三维直管模型5.32 弯管三维建模在管线的三维可视化过程中,直管的建模一般比较容易实现,而管线之间的光滑衔接处理却比较困难。两段管线之间的连接方式或者是直的, 或者是呈现一定的夹角。当呈一定的夹角时,就要对两段管线衔接处进行圆滑处理, 即绘制弯管。在三维视图中,弯管一般用一定角度的圆环体来表示。 如下图所示,要对两段直管(P1P2, P2P3之间的弯管建模,则必须确定弯管弧段的起止点 (T1、T2)、 圆心(0)、半径(R)、圆心角(180 -旳等参数。具体步骤如下:图14弯管建模处理示意图u(1)求点P1到点P2的单位向量;(5-1)u(2)求点P2到点P3的单位向量T2 ;T2 = (X3 X2, 丫3 丫2,Z3 Z2)(5-2)u(3)求空间弯管所在平面的法矢量N12 :u u uN12 = Ti X T2(5-3)(4)求垂直于Pi指向弧段圆心的向量C1 : J. u uC1 = N12 X T1(5-4)(5)求垂直于P2指向弧段圆心的向量C2 :. :. u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