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28.69KB ,
资源ID:1160553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6055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辽宁高职学校重点专业学前教育建设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辽宁高职学校重点专业学前教育建设方案.docx

1、辽宁高职学校重点专业学前教育建设方案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学前教育)建设方案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1年10月10日前言根据我国学前教育行业发展需要,为更好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按照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教职成201111号)工作部署,结合辽宁省、抚顺市及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点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本方案分为专业建设基础、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专业建设内容、改革举措、绩效考核指标、经费预算等七大部分。专业建设基础一、

2、行业人才市场需求为专业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学前教育专业在行业岗位中的发展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随着世界国际化、大工业化、都市化及第三次浪潮的冲击和挑战,相应地提高了对人的发展和教育的要求。而幼儿阶段正是人的一生中体质健康的奠基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健全人格的形成期,所以幼儿早期教育受到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重视。2007年辽宁省政府在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由此确认学前教育在整个经济社会与教育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地位

3、和作用。在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第三章里明确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目前我国3-6岁儿童的学前一年入园率为74%,2020年要达到95%,将增长21个百分点;学前二年的入园率为65%,2020年达到80%,将增长25个百分点;学前三年的入园率为50.9%,2020年达到70%,将增长20.9个百分点。目前我省3-6岁儿童的学前一年入园率为95.1%,2020年要达到100%;学前二年的入园率为89.2%,2020年达到接近100%;学前三年的入园率为81.2%,2020年达到95%。辽宁省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优先发展学前教育,为全省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

4、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尽管几年来全国幼儿教育事业获得了发展,但目前幼儿师资的缺口很大,大多数教师学历低、水平差,严重制约我省幼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为高职教育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必要的基础条件。根据纲要,我国将加强学前教育管理,规范办园行为,严格执行幼儿教师资格标准,切实加强幼儿教师培养培训,提高幼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养大批合格的幼儿教师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二、学校办学基础进一步夯实,高职专业办学经验日益丰厚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78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辽宁省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与高职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校园占

5、地1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学校自1992年始改为师范与非师范专业共存的一所综合性专科院校。2000年正式招收第一批高职学生。现有各类在校学生4000余人,包括数十名留学生。专任教师3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0以上。同时还聘请了多位社会知名专家、学者、外籍专家为兼职教师。学校现有40个专业(方向),其中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3门。校外实训基地107个,校内实训基地18个,实验室22个,实训室38个。现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校拥有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教学保障体系。学校采取主辅修制的培养模式,不断拓宽口

6、径,强化技能,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2010年就业率为90.4。广泛的招生范围和科学的专业设置,为广大考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三、学前教育专业师资雄厚,办学经验丰富,已经初步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带动和辐射其它专业办学效应。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于2001年成立,其前身是被喻为辽宁省幼儿教育五朵金花之一的抚顺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具有近30年的幼儿教育历史和经验。近十年已培养毕业生达1120余人,其中有70%的毕业生已成为全国各地幼儿园、亲子园、少年宫及幼儿培训机构的骨干教师和教学园长,3%自主创办幼儿园。2008年被评为市级示范专业。1、师资条件方面,我专业现拥有一支由12名高级职称

7、、17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和10名来自幼儿教育第一线的实践专家组成的教学经验丰富、教育理念新、专兼职相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双师型”的教师14名,教师的年龄与职称结构具有合理梯度。2、专业教室及设备条件方面,建有感觉统合教育实训教室、蒙台梭利教育实训教室、奥尔夫音乐教育实训教室、舞蹈教育实训教室、声乐教育实训教室、微格教学教室、数码钢琴实训教室、电子琴实训教室、学生琴房、音乐厅等专业实训教室。现有100台钢琴、66台数码钢琴、40台电子琴等。累计投入已超过156万,基本满足教学需要。3、专业教育实习基地方面,目前已与抚顺市幼儿园、抚顺市委机关幼儿园、抚顺市妇联幼儿园、抚顺市顺城区幼儿园

8、、抚顺市大自然幼儿园、沈阳市大东区精英幼儿园等6家幼儿园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充分满足了教育实习和专业实习的需要。从性质看,这些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可分为幼儿保教实习基地,幼儿英教实习基地,蒙特梭利教育实习基地等,具有多层次、多品牌特色。4、人才培养方面,现有在校生574人,近三年我专业第一志愿报录比居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前列,录取分数线居全省高职院校同类专业前列;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9%,专业对口就业率达85%,2011年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表明,90%的毕业生仍在学前教育行业工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5%以上。在2009和2010年两届辽宁省高校学前教育专业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全能和单项

9、等多个奖项。5、社会影响力方面,学前教育专业始终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和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意识,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专业教学改革在省内同类专业领先地位。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居同类专业领先水平,专业与行业合作办学居省内同类专业先进水平。2008年12月我专业被确定为抚顺市高职示范专业,成为具有较高水平的示范性专业。通过对外技术服务与合作,专业在行业企业中的影响力日益深远。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一、专业建设目标依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打造鲜明特色,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满

10、足社会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在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师队伍、教学质量等方面提升办学实力,达到省内同专业中领先水平。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学前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优秀高端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制定的专业培养规格是:1、培养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教育事业,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教师职业道德,艰苦奋斗、求实创新的精神;2、掌握现代社会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需要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创新能力;3、掌握教育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幼儿园教育教

11、学的基本规律,初步具备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职业能力和开展素质教育的能力,初步具备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研究和管理能力;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康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具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根据预期就业岗位(群)的要求,我们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分解如下:1、知识结构:具有从事学前教育必备的政治、法律、普通话、写字、儿童文学等基础知识;具有幼儿卫生学、0-3岁保教、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社会教育、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科学教育、幼儿艺术教育、幼儿健康教育、幼儿英语等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计算机、礼仪等相关知识;具有课件开发与

12、制作技术和幼儿玩教具设计与制作等拓展知识。2、能力结构:具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汉语听说能力、英语听说读能力);具有说、唱、弹、跳、画、做六项专业技能;具有对幼儿园活动、生活、人事、财务、后勤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能力;具有学前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3、素质结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具有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德;具有以身示范的优良品质、具有文明高雅的气质,懂得社交礼仪;专业素质:具有从事幼教工作的良好文化修养,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各项技能;具有基本的组织、管理、协调决策能力;身心素质:身体健康,具有幼教等部门工作的身体素质,具有吃苦耐劳,耐心、细心的精神;心理健康,具有

13、良好的个性、良好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处事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具有积极进取的良好心态。教学质量目标及其监测指标一、打造“双师型”教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业务能力强,素质全面,能够满足专业教学与科研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到2013年,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比例达到教师总数的15%左右,“双师型”教师人数到达70%以上。聘请来自幼儿园一线的兼职教师13名。充分发挥专业的社服务功能,计划至2012年12月年均达到如下培训规模:培训育婴师、营养师、早教指导师1000人;培训相关专业教师500人;幼儿园管理人才200人。二、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

14、地。到2013年,创设主体由户外体能实训室、教育活动实训室、综合能力实训室、智能统合实训室、钢琴演奏实训室、营养配餐实训室、实训成果展演室、幼儿园网络管理实训室等八大实训室组成的实训中心。在保持原有的6个校外见习、实习基地的基础上,逐渐向外市外省扩展再增设5所校外实训基地。三、加强网络资源建设利用学校现代媒体教育平台,使主干课程群中的课程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连接于互联网上。到2013年建设五门以上专业主干课程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优质核心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包括大纲、教案、习题、实习指导、校本教材等。教师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比例提高到70%。四、加强教学管理过程按项目导向课程改革要求,完

15、善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建立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监控体系和第三方评价体系。五、提高毕业生质量经过培养使学生具备本专业就业岗位所要求的各种能力,使学生毕业生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育婴师、营养师、早教指导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到2013年使学生的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率到达100%,学生的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专业建设内容一、探索人才培养“双主体”模式,推进校企合作对接1、建立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机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设置与幼儿园岗位技能、职业标准对接,进一步划分双语教育、艺术教育、蒙氏教育、感觉统合教育等专业方向,缩短课程内容教学与实际岗位的距离。3、充分开展校企合作,积

16、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实现校企资源共享。二、完善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践育人1、改革实践教学的形式和内容,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重新构建共享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框架,建立“学生课内实训-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的技能训练链。在原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建设主体由八大实训室组成的实训中心。它们分别是:户外体能实训室、教育活动实训室、综合能力实训室、智能统合实训室、钢琴演奏实训室、营养配餐实训室、实训成果展演室、幼儿园网络管理实训室。3、确定实践教学考核的内容和项目,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

17、考核评价体系。三、转变培养方式,推进教学改革1、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根本,积极探索专业主干课程“4+1”五位一体教学模式。2、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支持与服务,专业主要课程逐步配备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核心课程与相应的网络课程链接,为教师备课、学生自学提供平台。3、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考核办法。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教学团队1、加大专业带头人引进力度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2、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3、推进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五、实施第三方评价,为调整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1、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

18、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将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并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一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2、举办区域性学前教育研讨会议,为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平台,及时对学生学习就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整理分析,为教学质量管理、课程调整创新、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改革举措(一)通过市场调研,制定出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1、重新定位培养目标,确立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毕业生跟踪调研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结构和层次分析,依据人才层次的应用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

19、、人才类型的技能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方面,系统分析各人才层次的知识、技能、素质等要素,准确定位的人才培养目标。既培养学生既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又具备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多种能力,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双语教育(英语、普通话)、艺术教育(弹琴、跳舞、画画、唱歌、动画及玩教具制作)、健康教育、幼教管理等能力,真正使人才培养目标与现代幼儿教育改革的需要相适应。2、加强专业方向开发,努力实现人才培养规格多元化目前由于大教育观念的形成,学前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力才能发展,使人才培养方向向多元化发展。在专业方向方面,由于早期

20、教育概念的扩大,03岁幼儿教育已逐步纳入幼儿园教育的范畴。尝试增加早教方向;在教育特色方面,进一步划分双语教育、艺术教育、教育管理、蒙氏教育、感觉统合教育等专业,培养不同能力及就业去向的人才。同时多开设任选课供学生选修。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修,自己决定发展方向。(二)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宗旨全面进行课程改革1、改革课程体系以“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依托,依据职业成长规律,按照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的顺序构建能力递增式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使专业理论课有1/4的实践教学内容,专业技能课有2/3的实践教学内容。在学制上,把过程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相结合,最后一学期安排顶岗

21、实习,1-5学期分别实习为1+1+1+2+3周,使实习与每一学期的教学紧密相随。实践教学强调精讲多练,以实验、实训、模拟授课、微格教学、见习实习、教学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鼓励在真实环境中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加大职业技能的培养力度。2、改革课程内容在强化原有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与幼教职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增设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营养、保育、保健等专业技能特色课程。取消原有学科性的课程名称,采用与幼儿园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的名称。其中声乐改为幼儿园歌曲演唱与运用;钢琴改为幼儿园钢琴实际应用;舞蹈改为幼儿园实用舞蹈及创编;美术给为幼儿园实用绘画与幼儿园

22、手工制作;教法改为幼儿园活动指导。根据行业要求对部分课程进行调整,如增加幼儿园数学活动指导课程,合并幼儿园健康活动指导和感觉统合课程。在学时上也做适当增减,如视唱练耳可视学生程度增加课时,幼儿园管理可删减一些课时。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幼儿园普遍希望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制作课件,因此要尽量增加课件制作课时;为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前教育岗位的需要,提高教学技能,尽量在声乐课中增加“幼儿歌曲”的课时量,在钢琴课中增加“即兴伴奏”的课时量,在舞蹈课中增加“幼儿舞蹈创编”的课时量,在普通话与教师口语课及儿童文学课中增加“幼儿故事编讲”的课时量等。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还注重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把职业资

23、格证书内容纳入专业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系统的、综合的专业技能训练,并要求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达到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重的要求,学生毕业后即可直接上岗。如0-3岁保教课教学与“育婴师”证书紧密结合,儿童卫生学与“营养师”证书相结合。这样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能迅速适应行业要求。学生在获取毕业证的同时,还取得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等职业鉴定证书,实现持“双证”甚至“多证”上岗就业。 3、改革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根本,积极探索专业主干课程“4+1”五位一体教学模式。“4”指所有课程具有的共性的内容即:教、学、讲、创。“1”指各门课程自身特性

24、的内容,幼儿园实用舞蹈及创编即为“舞”;幼儿园钢琴实际应用即为“弹”;幼儿园歌曲演唱与运用即为“唱”;幼儿园实用绘画与幼儿园手工制作即为“画”;幼儿园活动指导即为“练”。 一系列新的教学模式具体表现形式为:幼儿园活动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为:教-学-练-讲-创;幼儿园实用绘画与幼儿园手工制作的教学模式为:教-学-画-讲-创;幼儿园钢琴实际应用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弹-用-创;幼儿园歌曲演唱与运用的教学模式为:教-学-唱-赏-创。幼儿园实用舞蹈及创编的教学模式为:教-学-舞-讲-创,新的教学模式使学前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改变了原有的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4、改革教学方法广泛采用现

25、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支持与服务,专业主要课程逐步配备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核心课程与相应的网络课程链接,为教师备课、学生自学提供平台;按照以学习为中心原则、行动导向的原则、整体化学习的原则和管理式的原则,积极进行教法改革。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的探究型和自主研究型学习模式,采用如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能够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与实践。5、改革考核方式摒弃单一的纸质闭卷理论考核和以最后的考试定成绩的技能考核的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考核办法。注重平时任务的完成

26、,项目作业成绩占60%-80%,期末占40%-20%,并把平时的专业竞赛成绩、幼儿园实习、见习的成绩等按百分比折合在内。这种考核方式克服了学生突击复习应对考试带来的弊端,以此来督促学生的全过程学习。由原来任课教师的单一评价改为授课教师和幼儿园实践指导教师的评价相结合,以此来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毕业论文的内容进行调整,采用毕业设计的方式,每一名学生都要设计一节公开课,以该门公开课的论文和录像两种方式呈现给学校。最终形成毕业论文的成绩。同时定期举办技能大赛,考查学生弹琴、唱歌、跳舞、画画、两笔字、幼儿玩教具制作、幼儿双语教学展示、儿童故事等各项技能的掌握情况。每年组织毕业学生进行汇演和就业洽谈

27、会,把学生的技能风貌展示给用人单位。(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立足培养,积极引进”为方针,通过引进、培养、聘用等多种途径,逐步建立起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更为合理的教师团队。重视教师的在职培养,鼓励、推荐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提高学历,提高内涵,开阔视野。重视教学队伍“双师”结构建设,增加“双师”队伍人数,提高青年教师的“双师”素质。吸收来自幼儿园一线的优秀教师,担任学生的实践指导教师。并定期邀请幼儿园一线骨干教师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培训;组织教师不定期进合作幼儿园蹲点实习,观察幼儿学习的特点,不断检验和校正教学方法;加强师德教风建设,促进教师职业素质养成,不断提高

28、青年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1、加大专业教师引进力度为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我们将在2年之内引进或培养2名专业对口的硕士研究生,提高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充实教师队伍。同时我们计划聘请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或具有丰富幼教经验专家、学者、一线幼儿教师作为我们的特聘专家或外聘教师,形成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2、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支持的力度,采取定向投入、重点资助的办法,通过鼓励在职进修、组织参与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本专业计划在2年内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5名骨干教师和2-3名校级教学新秀,形成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学团队和学术梯队。3、加强教师专业培训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学前教育专业方

29、面的课程进修、学术会议、幼教活动观摩等,以保证专业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把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增加教师的“双专业”背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或培训时结合专业建设和自身发展,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4、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鼓励专业教师挂职锻炼,每年选派一名教师参加比较知名的培训机构组织的特色培训,培养和加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每年选派一名教师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幼儿园学习研修,了解学前教育专业的前沿动态。专业教师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也要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到2013年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应达到90%以上。 5、兼职教师队伍和行业技术专家队伍建设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从国内知名院校聘请2-3位

30、知名教授为客座教授,从学前教育工作第一线聘请5位学有所长,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兼职教师。聘请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承担实训环节教学。兼职教师数占总教师数的比例提高到2/5。(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建成由八大实训室组成的实训中心。其中:户外体能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幼儿户外体能训练各种教具的使用实训;教育活动实训室训练学生独立完成幼儿教育活动的实际操作;综合能力实训室为学生提供幼儿综合能力训练所需要的各种教具的使用进行实训;智能统合实训室的主要设备包括蒙台梭利教育成套教具、感觉统合实训教具、奥尔夫乐器;钢琴演奏实训室的功能是通过演奏训练提高学生键盘的运用能力;营养配餐实训室主要用于培养学

31、生的营养配餐能力;实训成果展演室的主要用于检验和展示各实训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幼儿园网络管理实训室的主要功能是为学生提供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幼儿园进行常规管理的实训。实训基地中每一项目都将作为我们教学的一个具体内容,每完成一项目的设计就是对一堂课或一门课的一个检验。通过对实训基地各教学专题的实训,学生将能够承担学前教育行业的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1、构建共享型专业实训基地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专业发展方向,对学前教育专业的技能实训进行分析与梳理,重新构建共享型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框架。建立起一条“学生课内实训校内实训基地仿真实训校外基地实训”的技能训练链,把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顶岗实习相互结合

32、,为学生参与幼儿园实践,进一步提升实践技能水平奠定基础。使学生在到幼儿园或学前教育行业实习之前,就已经在仿真的实训设备、实训课堂上掌握了基本的原理和基本的操作。紧贴社会需求,每年为辽宁省乃至全国培养300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拓宽服务功能,增强社会适应性,为学前教育行业及幼儿园提供服务。2、构建“双师型”师资培养平台与省人劳厅、就业局保持联系,共建职业技能鉴定培训中心,推行育婴师、营养师、早教指导师、蒙式教育、感觉统合教育、奥尔夫音乐教育等六个职业资格的培训鉴定认证工作,构建“双师型”师资培养平台,使实训基地建设为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服务,为提高普及学前教育行业师资持证上岗提供学历服务,为提高学前教育行业师资水平提供专业技能服务。计划至2012年12月达到如下培训规模:培训育婴师、营养师、早教指导师1000人次;培训相关专业教师500人次;幼儿园管理人才2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