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696.38KB ,
资源ID:11651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651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地籍管理资料最终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地籍管理资料最终资料.docx

1、地籍管理资料最终资料第一章:1.什么是地籍?什么是地籍管理?地籍是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地籍管理(Cadastral Management)是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簿、册等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2.地籍分类有几种?他们之间有什么实质上区别?、按发展阶段划分类型目的内容手段税收地籍课税纳税人姓名、住址,土地面积、土地等级地块丈量、土壤质量产量、收入评定土地等级、图解、解析结合产权或法律地籍保护土地的所有制,鼓励合法的土地交易宗地界址、

2、界线,土地权属,面积、位置、质量等权属调查、地籍测量,图解、解析结合 多用途地籍课税,产权,土地登记统计,土地市场,土地规划,土地信息库等土地位置,宗地界址、界线,权利人姓名、住址,土地面积、等级、权属性质、质量等光电,遥感技术,微缩技术,电脑,网络等综合运用;解析为主、按地籍的特点任务分类型定义作用备注初始地籍 某一时期,对县以上行政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调查,并形成初始的地籍图、册 、簿 地籍管理工作的基础、土地估价、土地规划的依据 变更地籍 针对土地数量,质量,权属,分布,使用状况等的变化,对初始地籍进行的修正,补充和更新 保持地籍信息资料的现势性、连续性 随时变更、随时调查、随时更新、

3、随时登记 、按行政管理层次分类型对象作用国家地籍 集体土地所有权单位的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一级土地使用权单位的土地,以及农村宅基地和乡镇村企业建设用地等 主要服务于土地权属的 国家统一管理基层地籍 集体土地使用者的土地和国有土地的二级使用者的土地 主要服务于土地利用或使用的指导和监督、按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分类型对象要求城 镇城市,镇城区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高精度,高技术含量,大比例尺,使用城镇地籍规范 农 村城镇郊区,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农村居民地,国营农场的国有土地 略降级要求,使用农村地籍规范或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 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上分类3.陈述地籍与国家的关系?地籍在国家管理

4、中起什么作用?4.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几项?是什么?各自得任务是什么?相互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5项,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管理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土地调查的任务是查清土地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土地登记的任务是确认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依法实行土地权属的申请、审核、汇总、统计分析造册和核发证书。土地统计的任务是为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全面系统地记载、整理、研究和分析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及占有和利用状况;对土地利用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为制定政策和编制计划提供依据。地籍档案的任务是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档案

5、的原则和要求,科学地管理地籍档案,为本部分及国家有关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条件。地籍档案管理的任务要通过收集、整理归档、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六项工作内容来实现。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对地籍信息进行采集、编辑、数据管理、查询、分析和输出等工作来实现信息的计算机及网络化管理的过程。作为我们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地籍管理各内容间相互联系衔接。土地调查是基础;土地登记和土地统计是土地调查的后续工作,是巩固土地调查成果并保持现势性的必要措施。在实践中,土地统计可以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后进行,即先统计后登记,把土地统计作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后续工作,以保持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土地统计也可以在土地统计之

6、后进行,以保证土地统计成果更加精确和稳定。地籍管理的各项工作成果是地籍档案的基本来源,而地籍档案管理又是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成果的归宿,并为开展地籍管理各项工作提供查考和依据。地籍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土地产权管理是核心,以地籍法制建设为突破口,向全面提高土地登记地位迈进。以地籍信息系统建设为突破口,向全面实现地籍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迈进。以土地登记公开查询、地籍中介组织建设和地籍资料资产化为突破口,向全面实现几滴事业的社会化和产业化迈进,地籍信息系统的建设是我国地籍管理的首要任务。5.概述地籍管理的性质?6.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保证地籍资料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保证地籍资料

7、的可靠性和精确性保证地籍资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保证地籍资料的多用途性和高效7.我国地籍管理可划分成几个历史阶段?各有什么特点?8.为什么说地籍管理是一项政策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第二章1.概述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概念和开展的历史背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指在全国范围内,以县为单位,以图斑为基本单元,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查清各类用地的面积、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又称土地数量调查。开展的历史背景是:1984年以来开展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还担负着为建立土地登记制度服务的目的,而土地登记的必要前提是土地权属界线清楚,从国情出发,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中,结合进行土地权属界线调查的内容,其实质就是除城、镇、村庄内部

8、意外的地籍调查。2.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任务和内容是什么?任务是:分县查清各种土地利用各项的面积及分布,土地的叔叔状况和利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按行政辖区汇总出各乡、县、地、省和全国的土地总面积及土地分类面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内容1) 查清土地权属界线和各级行政管辖界线;2) 查清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并量算各类土地面积;3) 按土地权属单位及行政区辖,汇总出土地总面积及各地类的面积;4) 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图(县、乡两级)、土地权属界线图(县、乡两级);5) 对土地利用状况作出科学评价,分析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土地利用经验教训,提出确权意见和合理利用土地的建议。3.勾绘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程

9、序框图,并阐明各阶段在整个调查中的作用。4.外业调绘要完成哪几项工作?各有什么要求?1)境界与权属界线调绘:行政境界线:包括国界线、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州)、县(市)以及乡(镇)界线。 国界线 省(自治区、直辖市)界线地(市)界线县(市)界线乡(镇)界线土地权属界线 :指村(大队)、农、林、牧、渔场界;居民地外的厂矿、机关、部队、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的土地所有权界和使用权界。村界争议界境界线(权属界线)标示要求: 以线状地物为界的,线状地物双线时,界线与线状地物的中心线相重合;线状地物单线时,则在线状地物两侧隔段跳绘。 当界线以线状地物一侧为界时,应在线状地物相应的一侧移位0.2mm标绘

10、。 对于有争议的界线段,按实地的线段标绘未定界符号。2)地 类 调 绘图斑 : 指被境界、土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封闭而形成一个具有相同地类的地块。表示方法:最小上图图斑面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对最小上图面积规定如下表:3)线状地物调绘(1)线状地物指北方宽度 2m,南方宽度 1m的河流、铁路、公路、林带、固定的农村道路、沟、渠、田坎、管道、护路林用地。(2)宽度 50m的线状地物,依比例尺作为地类进行调查。(3)宽度100m(0.15亩)最小上图标准的地块进行调查。 零星地类用皮尺丈量,读数精确到0.1m,计算出地块面积,记录在外业调查手簿上, 内业面积量算时扣除此面积,并在工作底图

11、相应的位置上用小圆点表示(如图所示)。7)飞地的调绘飞地,也称插花地:指属外行政区划并脱离其辖区范围而孤独飞入本辖区内的地块。飞地的调绘属于境界调绘的重要内容之一,表示方法:(1) 注明每块飞地的权属单位。如果是同一个乡的两个村之间的,只注“村”;不同乡的两个村之间的,注“乡村”,不同县的两个村则注“县乡村”其余类推;2) 飞地中的各种地类图斑和线状地物都需调绘。 8)新增地物调绘与补测(1)调绘由于个别或者部分地物发生变化,与航片或卫片上的影像不符,需要通过补测的办法将变化的情况标绘到航片或卫片等外业调绘材料上,使之与实地保持一致。 (2)补测最常用的补测方法有:简易补测法、仪器补测法等。a

12、. 简易补测法(皮尺丈量法):不用动用仪器,仅借助于卷尺、标杆等工具测定补测对象的外部特征点的位置,并标绘在图上。包括:比较法、截距法、座标法、交会法、延长线截距法等。 b. 仪器补测法:是借助于平板仪、经纬仪或其他仪器运用图解或解析方法测定补测对象的外部特征的位置,并标绘在图上。 (3)补测要求 将新增地物草图标绘在外业调查手簿上。 按实地补测数据,计算新增地物面积。 补测点与四周明显地物点位置的误差应在下列范围内: a. 平原、丘陵地区不得超过图上0.8mm; b. 山区和四周明显地物点少的地区不得超过图上1.2mm。9)田坎系数田坎系数指耕地图斑中田坎面积占耕地图斑的面积比例。只在1:1

13、0000调查区中才允许用田坎系数扣除田坎面积。 a. 坡度2耕地中,北方宽度大于2m、南方宽度大于1m的田坎,不允许用田坎系数扣除田坎面积,应按实际田坎数量逐条面积量算、扣除。 b. 坡度2耕地中,北方宽度大于2m、南方宽度大于1m的田坎,允许用田坎系数逐图斑扣除田坎面积。10)外业调查手簿填写(1)图斑所在图幅号填写1:10 000土地利用图幅号,图斑跨图幅时填写全部图号;(2)土地坐落填写在XX区(县)XX镇XX村;页次应连续编号填写;(3)地类代码和地类名称按照土地利用类型据实调查填写;(4)临时图斑号(序号)为外业调查使用的图、表临时标记;(5)正式图斑号(序号)是外业结束后,按照以村

14、为单位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排序编排代码;临时与正式图斑号可以相同页可以不同;(6)土地所有权按国有、乡镇集体、村集体三种形式,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填写“G”、“X”、“J”;(7)土地使用权单位填写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名称:如XX村;国有单位名称字数较多,字格内可填简称,全名可以写在备注栏内;(8)线状地物、地类名称根据调查结果填写,宽度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土地使用权单位填写在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名称,权属归两个单位的要把两个单位的名称全填上;图斑依附有多条线状地物的要依次列出,同类线状地物,还应编写顺序号;(9)零星地类的地类代码和地类名称、长、宽及面积根据调查结果填写,其权属性质一般与图斑权属相

15、同;(10)补测栏专门填写新增图斑几何数据和图形;(11)飞地单位栏填写该图斑的所有权者单位名称;(12) 附图栏用于绘制图斑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要反映出其形状、相邻地物、权属特征,相邻图斑号,属于补测的还应标注图斑的边长;(13)备注栏用于图、表内容未尽事宜的详细说明。5.航片转绘的作用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可省略此项工作?6.土地面积量算得基本原则是什么?量算面积的控制体系是什么?7.县级成果有哪些?数据汇总统计的系统有哪些?8.汇总各项调查成果以什么为基础?县级以上成果汇总的关键技术要点是什么? 不同比例尺图件接边的原则是什么?9试论述新旧土地分类的区别?全国全面开始地籍工作是在1986年

16、成立国家土地局,颁布第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之后。到现在为止我们国家先后出台三个土地分类系统和一个过渡分类系统。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城镇土地分类3、全国土地分类(试行)4、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5、国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007年)土地利用现状分类:1984年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采用两级分类:个一级类、个二级类。城镇土地分类:1989年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规程,对城、镇、村土地分类做了细化和充实,也采用两级分类: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全国土地分类(试行):2001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在以上两个土地分类的基础

17、上,采用三级分类:3个一级类,15个二级类、71个三级类。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2002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全国土地分类(试行),在过渡时期使用,采用三级分类:3个一级类 ,10个二级类、52个三级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标GB/T21010-2007):2007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共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全国土地分类(2001):新的城乡一体化土地分类系统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需要,有效实施城乡地政统一管理,以1984年制订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及其含义”和1989年制订的城镇地

18、籍调查规程中的“城镇土地分类及含义”为基础,制定了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 全国土地分类(过渡期间适用)实施方案1、实施过渡方案的必要性 全面实施城乡统一的土地分类的必要条件是全面完成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村庄地籍调查。目前,我国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工作尚未完成,要全面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分类就不可能一步到位,因此,需要过渡。2、实施过渡的方法. 完成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的地区,按土地分类标准,结合土地变更调查、更新调查,重点对城乡居民点和独立工矿用地,按新标准进行补充调查;对水域用地进行必要的补充调查、调整,将其“一分为三”,分别归入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依照辖区总面积不变和不重不漏的原则,将城

19、乡土地统一合并、归类,全面过渡到新的全国土地分类标准。 . 尚未完成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的,土地变更调查、更新调查与区域内的城镇和农村地籍调查仍分别进行。城镇和村庄地籍调查直接执行新的土地分类。土地变更调查和全国统计年报暂时无法全面执行新的土地分类,需要有一个过渡期。 第三章1.简述地籍调查的目的和分类。地籍调查是国家采用科学的方法,依照有关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查清土地的位置(Location)、权属(Title)、界线(Boundary)和用途(Purpose)等情况,并以图、簿、册表示。地籍调查的目的:核实宗地的权属和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为土地登记提供技术、法律基础;为土地合

20、理利用、土地规划、土地税收、国土整治等提供基础资料地籍调查的类型按照调查的先后工作重点:权属调查、地籍测量按照时期与任务:初始调查、变更调查按照调查的区域:村庄地籍调查、城镇地籍调查2.简述地籍调查的内容和工作构成。地籍调查的内容:查清宗地位置、查清界址点(线)、查清宗地的使用情况、查清宗地权属工作构成:准备工作,外业调查和测量,内业工作,成果检查验收和归档3.简述地籍调查的程序。(初始地籍调查的工作程序和内容)工作程序内容准备工作组织准备收集分析资料野外踏勘设计制定调查计划准备表格,仪器人员培训权属调查制作调查工作底图划分调查区域。预编地籍号发放指界通知书实地审查申请书内容确定权属界线、设置

21、标志实地勘察、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地籍测量平面控制测量细部测量(户地测量)编绘地籍图面积测算制作宗地图材料总结编写调查技术报告编写调查工作报告资料整理成活归档管理检查验收三检一验制度4.简述权属调查的内容。权属调查一般是以宗地为基本调查对象,调查核实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使用情况等,并进行记录。包括初始土地权属调查和变更土地权属调查。初始土地权属调查是初始地籍调查的重要程序,是调查人员对县及县以上某一行政辖区内申请登记的全部宗地进行的全面现场调查,以核实宗地权属,确认宗地界址的实地位置,并掌握土地利用情况。初始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是宗地。初始土地权属调查的程序是:调查的准备工作,野外

22、实地调查,现场绘制宗地草图,土地权属调查文件资料的整理归档。变更土地权属调查是指调查人员接收经土地登记人员初审的初始、设定或变更土地登记申请文件后,对宗地权属状况及界址进行的调查,变更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是宗地。变更权属调查的基本步骤是:查阅土地登记申请文件,发送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宗地权属状况调查,界址变更调查及界址标志的设定、填写变更地籍调查表,勘仗或修改宗地草图,填写变更权属调查及调查员意见,权属调查问卷资料的移交。5.简述权属调查的单元及其划分。初始土地权属调查和变更土地权属调查的单位都是宗地。宗地:被界址线所封闭,具有独立使用权或几个使用者共有权的自然地块。划分宗地宗地是被权属界线封闭

23、的地块,宗地的划分应该以方便地籍管理为原则,一般具有独立使用权的一地块划分为一宗地。也有一些特殊情况:第一,几个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块地,并且相互之间界线难以划清,应按共用宗地处理。第二,几个使用者共同使用一幢建筑物,可按各自使用的建筑面积分摊宗地面积。宗地内,几个建筑物分别属于不同的使用者,除建筑占地外,其他用地难以划分的,应视为一宗地。这是应确定每个使用者独自使用的面积和每个使用者分摊的共用面积。共用面积一般按各自的建筑面积或建筑物占地面积分摊。第三,只有一个法人代表的宗地,有明显不同的用途,且面积较大,可以利用地类界线或线状地物把其划分为若干宗地。第四,对大型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特大宗地

24、,如被道路、河流分割的,应划分为若干宗地。划分街道,地籍街坊街道是行政区内行政界线或主干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封闭的地块,是城镇地籍调查首级划分的区域。为了便于开展调查工作,可以采用“街道,地籍街坊,宗地”三级将整个调查区细分为若干个小区域,划分时应尽量与城镇行政管理的街道界线一致,即利用街道办事处的管辖界线作为地籍调查的街道界线。在准备好的厨师地籍调查工作用图上,勾绘出街道的界线,再根据街道进行地籍街坊的划分。自由街坊是由道路沟渠等线形地物封闭起来的地块,一个自然街坊的面积较大,宗地数量较多的时,可以将一个自然街坊分成多个地籍街坊,但只可以将几个自然街坊划为一个地籍街坊,地籍街坊划分后对其进行统

25、一编号。6.简述权属实地现场调查的具体工作和具体要求。主要包括宗地权属状况调查和界址调查。宗地权属状况调查是指对宗地的土地使用者性质,土地权属性质,权属来源情况,土地使用权情况(含共同使用情况)、他物权状况,权属来源证明材料和申请书的土地使用者的脂溢性,土地实际用途与批准用途及申请书上填写的用途的一致性进行调查,核实。核实无误后,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现场填写登记调查表,并收集相关的权属来源证明材料。1)土地使用者及土地权属性质调查2)土地权属来源情况及使用权类型调查3)他物权调查4)土地用途。、坐落及共有使用权情况调查界址调查:界址调查是权属调查的核心,也是地籍调查工作的核心。1)界址调查程序

26、步骤:本宗地和相邻宗地使用者及调查人员共同到现场,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使用者指界,认定界址点和戒指线。2)界址认定3)设置界址标志7.简述地籍测量的任务和内容。地籍测量是在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的具体位置、权属界线、面积和利用现状等进行的测绘工作。任务: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性质,数量的水平投影,测量和计算面积内容:遵循先控制后细部的原则,作业顺序为:第一步:地籍控制测量。需注意的是,精度上要满足测定界址点坐标的要求,选点上要考虑日常地籍管理的需要。第二步:不动产权属调查:对宗地权属及界线进行调查,并现场指界,确实界址位置,绘制宗地草图,填写地籍调查表,以便地籍测量的顺利进行,第三步:地籍细

27、部测量(也称户地测量)。只是需要测定的地物要素有所不同,首先是取舍一部分与权属无关的地物和地貌要素,容纳后添加必须的权属要素。如界址线,界址点,宗地号注记。其中界址点精度要求较高,点位中午吃要求+-5-15cm第四步:内业资料整理:外业调查及测量后,内业处理有标准地籍分幅图生成,宗地图生成,面积计算与汇总,表格生成,各种资料归档建库。8. 宗地草图的概念是什么?绘制宗地草图的一般要求是什么?简述宗地图和宗地草图有何不同。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的位置和界址点、线与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纪录。宗地草图的特点是现场绘制、图形近似、不依比例尺、实地丈量界址边长和相关距离等。宗地草图绘制的要求 绘制宗地草图时一

28、定要认真,一丝不苟,宗地草图实地测绘之前,作业人员需搜集本宗地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平面位置图、竣工图等大比例尺平面图中的一种,作为绘制宗地草图的参考图,也可以用参考图作为草图的底图。勘丈数据一定要精确,要顾及墙厚的影响,量到点位,绘图要清楚,数字书写要清楚。 应选用质量好、能长期保存的图纸绘制宗地草图。宗地草图的规格为32开、16开或8开,对特大宗地可分幅绘制。宗地草图以概略比例尺,用2H4H的铅笔绘制,线条、字迹要清楚,数字、注记、字头要向北、向西书写,斜线字头垂直斜线书写。宗地使用者名称注记在宗地内,字头一律向北书写,本宗地相邻界址点之间的距离及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的关系距离等所有勘丈数据、几何

29、条件都要进行注记。界址边长注记在界址线外,建筑边长注记在界址线内,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的关系距离注记在相应的位置。注记过密的部位可移位放大绘出。宗地草图必须实地绘制,一切注记应实地丈量记录(边长较长的界址边允许用坐标反算),不得涂改,不得复制。绘制宗地草图时丈量边长的要求 绘制宗地草图时,视地籍细部测量的方法、宗地面积的大小、已有的图件资料情况,确定如何丈量边长。地籍细部测量有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图解勘丈法三种,不同情况对宗地草图要求不同,所需勘丈的数据也不同。绘制宗地草图时丈量边长的要求 绘制宗地草图时,视地籍细部测量的方法、宗地面积的大小、已有的图件资料情况,确定如何丈量边长。地籍细部测量有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图解勘丈法三种,不同情况对宗地草图要求不同,所需勘丈的数据也不同。 (一)解析法地籍测量 对于宗地界址边长较长的,不需丈量相邻界址点间距,界址边长可以采用坐标反算;对小宗地相邻界址点间距必须丈量;记录界址边的直角和平角条件;界址点与相邻地物的关系距离、建筑物周边长等可选择性地丈量。 (二)部分解析法地籍测量 对于采用解析法测定坐标的界址点的大宗地,且界址边长较长的,不需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