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6 ,大小:39.60KB ,
资源ID:116951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695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教育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教育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docx

1、广东教育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广东教育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1:52分类:默认分类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第一单元 光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光的传播、镜子、彩虹和光与生活四课。光的传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小孔成像的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镜子能使光拐弯,用镜子可反射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的像与实物是对称的,也是相反的。用两面镜子组合起来,从中看到的像是物体反像的反像,因而与实物是一致的。利用光会拐弯的性质可制作潜望镜。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彩虹的光的折射现象。光透过不同的介质时也会拐弯。太阳光的折射会使光分解

2、成彩色的光带,形成彩虹,一般在雨后初晴空气比较潮湿的条件下可以看到,在阳光下喷雾也能使彩虹再现。光和任何事物一样,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太阳光可以照明,发出热量,使万物生长,帮人们做事,但太阳光也能伤害人们的眼睛,或使皮肤灼伤,还会产生光污染。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充分利用太阳光,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的危害。比如开发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实例。 第一课时 光的传播教学内容:教材1-5页。教学目标: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小孔成像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教学用具:软管、蜡烛、小孔成像装置简易照相机等。教学过程:欣赏导语,让诗一般的语言带我们走进课堂:星星眨着俏皮的眼睛

3、,太阳送来无尽的光明。这来自远方的光,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径?雨过天晴为什么常见彩虹的身影?是否有了光才会有这缤纷的美景?引入新课:光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没有光,世界一片漆黑,没有光,万物死气沉沉,没有光,我们无法生存。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怎样传播的吗?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新课讲授:活动1 :用弯曲的管子能从一端看到另一端吗?(让每个学生都试试)活动2:光线打靶游戏(看图回答问题)光从B孔射入,能照到几号靶?把中间档板上的孔挡住,光还能照到靶上吗?(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要想将光从A孔照到1号靶,说说你的办法。(讨论,实验)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板书

4、结论)。活动3:用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点燃蜡烛时告诉学生注意用火安全)。调整光屏位置,使蜡焰的像清晰地出现在光屏上。并让学生仔细观察像的形状、位置、大小,引导学生发现像是倒立的,用所学知识画图解释这种现象。拓展:用简易照相机照相,说说怎样能使成像效果好。活动4:到“小学科学网”查找有关小孔成像的资料。作业:自制简易照相机。课后反思(制作简易照相机的技巧):小孔不能太大,不然像模糊。像屏最好是半透明的。像屏要处于较暗的环境中。 第二课时 镜子教学内容:教材69页。教学目标:了解镜子对光的作用、镜子的种类及用途。教学用具:镜子、手电筒、投影仪、自制潜望镜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镜子同学

5、们都见过,用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脸。镜子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能让沿直线传播的光拐弯。下面我们就看看镜子是怎样让光拐弯的。讲授新课 1、活动1 光拐弯游戏 把书立在桌子上,手电筒从书的前面照,书的后面亮吗?想办法让书的后面被照亮,这里有一面镜子(帮学生想出合适实用的方法,照亮后让学生根据光的传播路径画出光路示意图)。 2、活动2 潜望镜的制作 光可以被镜子反射,利用这个性质,我们不转身也能看到后面的情况,也能不透过窗户就看到外面的情况。试试这个潜望镜,观察潜望镜有几面镜子。(列举潜望镜的作用,观察潜望镜原理示意图) 3、拓展 镜子的应用 看图了解镜子的应用:汽车后视镜、医用眼镜、潜水艇的潜望镜等。

6、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子。 讨论各种镜子的作用:汽车后视镜可以让司机开车时不转身也能看到汽车后面的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医用额镜带在医生额部,能把鼻孔、耳孔等平时不能看清楚的部位照亮,便于医生检查诊断疾病。投影仪的反射镜可以把平放的胶片上的图像反射的直立的屏幕上。潜水艇的潜望镜能在水面上观察水下情况,也能在水下察看水上情况。穿衣镜可观察自己的着装、仪表和神态等。还有什么东西会反光?让学生知道能看见的物体都会反光,只不过不同物体反光的本领不同,所以我们看见的物体有的亮,有的不太亮。课后反思:潜望镜的两面镜子一定要平行,才能在其中一面镜子中看到另一面镜子,也就看到了另一面镜子中的影像。用两面镜

7、子制作的潜望镜,从镜子里看到的景物跟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第三课时 彩虹教学内容:课本第1012页。教学目标: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会使彩虹再现。了解太阳光的分解。教学用具:三棱镜、喷雾器玻璃杯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说说彩虹的样子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彩虹。二、新课讲授 1、实验(活动1):彩虹再现 在阳光下用喷雾器喷雾,在雾中可以看到彩虹。2、彩虹的形成:雨过天晴时,空气中含有大量小水珠,太阳光经这些小水珠的反射,就形成了彩虹。3、在有雾珠的地方,雾珠遇阳光照射,就会出现彩虹,例如瀑布附近出现的彩虹,使得瀑布更加壮观。4、阳光的分解(1)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告诉学生方法,让学生亲手做)。(2)玻

8、璃杯盛满水,放在阳光下的窗台上,让水杯折射的太阳光投到一张白纸上,让学生观察白纸上有什么。5、在阳光下的水盆中放一面镜子,把阳光经水中镜子反射到墙壁上,观察墙壁上的光斑。三、小结 使彩虹再现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做彩虹,我们做的彩虹是自然界中的彩虹的缩影,但形成彩虹的原理是一样的:阳光是彩色的,所以说“七彩阳光”。作业:用各种方法使彩虹再现。课后反思:彩虹很美很美,当三棱镜把阳光折射到墙壁上时,墙壁上出现了彩虹,小朋友们眼里充满了惊喜的神情。他们情不自禁地去抓彩虹,抢彩虹。当他们的小手捂住彩虹时,彩虹又出现在他们的手背上。谁都想得到彩虹,带回家让爸爸妈妈看看,但谁也抓不住。抓不住也要

9、抓童心童趣是童年特有的。 第一单元 光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光的传播、镜子、彩虹和光与生活四课。光的传播要求学生通过实验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和小孔成像的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镜子能使光拐弯,用镜子可反射光,从镜子里看到的物体的像与实物是对称的,也是相反的。用两面镜子组合起来,从中看到的像是物体反像的反像,因而与实物是一致的。利用光会拐弯的性质可制作潜望镜。镜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彩虹的光的折射现象。光透过不同的介质时也会拐弯。太阳光的折射会使光分解成彩色的光带,形成彩虹,一般在雨后初晴空气比较潮湿的条件下可以看到,在阳光下喷雾也能使彩虹再现。光和任何事物一样,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

10、的一面,太阳光可以照明,发出热量,使万物生长,帮人们做事,但太阳光也能伤害人们的眼睛,或使皮肤灼伤,还会产生光污染。因此我们要想办法充分利用太阳光,又要最大限度地避免光的危害。比如开发利用太阳能,太阳能发电装置和太阳能热水器就是实例。 第一课时 光的传播教学内容:教材1-5页。教学目标:知道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了解小孔成像原理,会自制简易照相机。教学用具:软管、蜡烛、小孔成像装置简易照相机等。教学过程:欣赏导语,让诗一般的语言带我们走进课堂:星星眨着俏皮的眼睛,太阳送来无尽的光明。这来自远方的光,走的是一条怎样的路径?雨过天晴为什么常见彩虹的身影?是否有了光才会有这缤纷的美景?引入新课:光与人们

11、的生活关系密切,没有光,世界一片漆黑,没有光,万物死气沉沉,没有光,我们无法生存。同学们,你们知道光是怎样传播的吗?今天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新课讲授:活动1 :用弯曲的管子能从一端看到另一端吗?(让每个学生都试试)活动2:光线打靶游戏(看图回答问题)光从B孔射入,能照到几号靶?把中间档板上的孔挡住,光还能照到靶上吗?(通过实验让学生得出结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要想将光从A孔照到1号靶,说说你的办法。(讨论,实验)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板书结论)。活动3:用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点燃蜡烛时告诉学生注意用火安全)。调整光屏位置,使蜡焰的像清晰地出现在光屏上。并让学生仔

12、细观察像的形状、位置、大小,引导学生发现像是倒立的,用所学知识画图解释这种现象。拓展:用简易照相机照相,说说怎样能使成像效果好。活动4:到“小学科学网”查找有关小孔成像的资料。作业:自制简易照相机。课后反思(制作简易照相机的技巧):小孔不能太大,不然像模糊。像屏最好是半透明的。像屏要处于较暗的环境中。 第二课时 镜子教学内容:教材69页。教学目标:了解镜子对光的作用、镜子的种类及用途。教学用具:镜子、手电筒、投影仪、自制潜望镜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 镜子同学们都见过,用镜子可以照见自己的脸。镜子还有一个功能,就是能让沿直线传播的光拐弯。下面我们就看看镜子是怎样让光拐弯的。讲授新课 1、活动1

13、光拐弯游戏 把书立在桌子上,手电筒从书的前面照,书的后面亮吗?想办法让书的后面被照亮,这里有一面镜子(帮学生想出合适实用的方法,照亮后让学生根据光的传播路径画出光路示意图)。 2、活动2 潜望镜的制作 光可以被镜子反射,利用这个性质,我们不转身也能看到后面的情况,也能不透过窗户就看到外面的情况。试试这个潜望镜,观察潜望镜有几面镜子。(列举潜望镜的作用,观察潜望镜原理示意图) 3、拓展 镜子的应用 看图了解镜子的应用:汽车后视镜、医用眼镜、潜水艇的潜望镜等。 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镜子。 讨论各种镜子的作用:汽车后视镜可以让司机开车时不转身也能看到汽车后面的情况,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医用额镜带在医

14、生额部,能把鼻孔、耳孔等平时不能看清楚的部位照亮,便于医生检查诊断疾病。投影仪的反射镜可以把平放的胶片上的图像反射的直立的屏幕上。潜水艇的潜望镜能在水面上观察水下情况,也能在水下察看水上情况。穿衣镜可观察自己的着装、仪表和神态等。还有什么东西会反光?让学生知道能看见的物体都会反光,只不过不同物体反光的本领不同,所以我们看见的物体有的亮,有的不太亮。课后反思:潜望镜的两面镜子一定要平行,才能在其中一面镜子中看到另一面镜子,也就看到了另一面镜子中的影像。用两面镜子制作的潜望镜,从镜子里看到的景物跟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第三课时 彩虹教学内容:课本第1012页。教学目标:知道彩虹是怎样形成的,会使彩虹

15、再现。了解太阳光的分解。教学用具:三棱镜、喷雾器玻璃杯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说说彩虹的样子什么时候可以看到彩虹。二、新课讲授 1、实验(活动1):彩虹再现 在阳光下用喷雾器喷雾,在雾中可以看到彩虹。2、 彩虹的形成:雨过天晴时,空气中含有大量小水珠,太阳光经这些小水珠的反射,就形成了彩虹。 3、在有雾珠的地方,雾珠遇阳光照射,就会出现彩虹,例如瀑布附近出现的彩虹,使得瀑布更加壮观。4、 阳光的分解(1)用三棱镜分解阳光(告诉学生方法,让学生亲手做)。(2) 玻璃杯盛满水,放在阳光下的窗台上,让水杯折射的太阳光投到一张白纸上,让学生观察白纸上有什么。5、 在阳光下的水盆中放一面镜子,把阳光

16、经水中镜子反射到墙壁上,观察墙壁上的光斑。三、小结 使彩虹再现的方法很多,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方法做彩虹,我们做的彩虹是自然界中的彩虹的缩影,但形成彩虹的原理是一样的:阳光是彩色的,所以说“七彩阳光”。作业:用各种方法使彩虹再现。课后反思:彩虹很美很美,当三棱镜把阳光折射到墙壁上时,墙壁上出现了彩虹,小朋友们眼里充满了惊喜的神情。他们情不自禁地去抓彩虹,抢彩虹。当他们的小手捂住彩虹时,彩虹又出现在他们的手背上。谁都想得到彩虹,带回家让爸爸妈妈看看,但谁也抓不住。抓不住也要抓童心童趣是童年特有的。 第四课时 光与生活教学内容:教材1316页。教学目标:了解光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人类的照明工具灯的

17、变迁。教学用具:蜡烛、太阳能电池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看过石漫滩水库的水灯吗?五彩缤纷,金碧辉煌,真美啊!这是我们新兴旅游城市舞钢市的缩影,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每到夜幕降临,我们的城市就变成了灯的世界,灯的海洋,远看繁星点点,近观流光溢彩,光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更美丽,我们爱我们的家乡舞钢市!这一点说明光与我们的生活关系非同一般,有了光,我们的生活更精彩。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光与生活。二、新课讲授夜晚的舞钢市区,灯火通明,五光十色,各种各样的灯把我们的城市打扮得如同神话中的水晶宫。但一旦晚上停电了,会是什么样子呢?(学生讨论)写不成作业,看不成电视,漆黑一片,心里很不舒服,盼着早点来电。这说明我

18、们的生活离不开光。活动 光的利用和开发白天有太阳光照明,人们的活动很方便,到了晚上怎么办?于是人们发明了灯。最初的晚间照明工具是火堆、火把和油灯,后来出现了蜡烛。自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之后,各种各样明亮的灯把晚上变成了白昼。看我们教室的灯,即使晚上也可以上课。同学们说说你见过的灯(讨论)。见过萤火虫吗?尾部有一盏灯,晚上会发光,那是一种叫荧光粉的东西在起作用,要是在室内墙壁上涂上一层荧光粉,晚上会怎么样呢?演示太阳能电池。资料 上网搜索有关资料,了解电灯的发明和发展。拓展 光的利与弊1、 光的利用:太阳能计算器、无影灯、口腔科手术灯、激光灯交通指示灯、太阳能热水器等。2、 光的弊端:长时间看电视

19、伤害眼睛、强光刺眼、玻璃幕墙产生光污染等。三、小结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光,太阳是一个大光源,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只是很少一部分,但这很少的一部分光就使得地球生机勃勃,况且这很少的一部分光地球还没有充分利用,所以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很大空间。四、作业 搜集实例说说光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课后反思:电灯的发展很快,光的利用涉及生活各个方面,要从小培养学生正确利用光的意识,长大在光的利用方面有新的发明创造。 第二单元 生理与健康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健康饮食、呼吸与健康、保护心脏、人体的司令部等四课。健康饮食要求学生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养成饮食多样化习惯,知道人体是如何吸收营养成分的食物经过人体的路径是什么等。呼

20、吸与健康图示了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肺活量、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预防等,要求学生会测定肺活量,知道运动影响肺活量,注意保暖,坚持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保护心脏介绍了心脏的作用,血液循环路线,心脏的工作量,心跳次数与运动的关系,影响心跳的因素保持心脏和血管健康等知识,要求学生知道保护心脏的办法。人体的司令部指大脑,本课介绍了大脑的作用,要求学生劳逸结合,合理用脑。本单元计授五课时。 第一课时 健康饮食(一)教学内容:教材第1824页。教学目标: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教学过程:一、欣赏题图,引入新课 当坐在餐桌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怎样的饮食才能让你更健康?当呼吸着新鲜空气的时候,

21、你是否想过,怎样才能使肺功能更强?当数着自己脉博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什么因素影响着心跳的快慢?当挥击球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什么会如此协调?让我们带着这些问号书中探宝吧!二、新课讲授1、看图,简单了解食谱,听听小朋友们怎么说,自己想提什么问题?2、活动1 饺子里有什么?饺子的制作过程(调馅、和面、擀皮、包、蒸煮)。饺子的营养成分(脂肪、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不同馅的饺子有不同营养。吃过水果馅饺子吗?自己动手包水果馅饺子,尝尝味道。讨论:肉馅饺子的营养成分来自什么原料?(脂肪来自动物油、植物油,糖类来自面粉,蛋白质来自瘦肉、蛋类等,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等来自蔬菜)3

22、、资料 人的身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水等。这些营养成分分别来自肉蛋奶、油脂、谷物、蔬菜、水果等。其中谷类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奶、豆制品提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蔬菜水果类提供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水等。油脂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还能增加食物香味,刺激食欲,水可直接饮用。4、食物金字塔的构成塔基是人体需要营养成分量最大的食物,越往塔尖需要量越小,但也不可或缺。三、小结四、作业说说一日三餐都含人体需要的哪些营养成分? 第二课时 健康饮食(二)教学内容:教材第2527页。教学目标:知道食物在人体内的运动路线,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各

23、自说说昨天都吃了什么。二、新课讲授1、五大类食物:谷物(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蛋豆类、奶类、油脂类。2、比照食物金字塔,看看自己昨天的饮食是否需要改善。3、拓展1 为自己设计一周营养合理的晚餐食谱。4、活动3 吃进去的食物变成了什么?到达位置口腔胃小肠大肠直肠食物变化嚼碎糊状营养被吸收水分被吸收粪便5、拓展2 养成饮食好习惯说说自己的饮食习惯。讨论各自饮食习惯的优劣。看图,说说哪种习惯好,哪种行为不好。三、小结四、作业学了这一课,想想怎样改进自己的饮食习惯。 第三课时 呼吸与健康(一)教学内容:课本第2834页。教学目标:了解空气在人体内的旅行线路,感觉并测量呼吸时的身体变化,知道什么叫“气

24、量”,会测肺活量。教学用具:软尺、肺活量测量装置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体健康除离不开健康饮食外,还需要呼吸健康。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二、新课讲授1、举例说明“气量”。2、空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从出生起,人就开始呼吸了。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空气,一旦停止呼吸,人的生命就完结了。3、活动1 追踪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看图,说说空气进入人体后,依次到达哪些地方,了解这些地方的名称。(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X1肺)空气能从口入吗?画出新鲜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 鼻腔 咽喉 气管 支气管 肺)4、活动2 观察呼吸时的身体变化软尺测量深呼吸时的胸围(自测,互测),记下数据,计算出胸围差

25、。多测几次,计算出平均值。制表备用。5、活动3 比比谁的气量大用瓶子、软管等测量气量,根据胸围差记录,研究胸围差与气量的关系。(注意管子卫生)用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小知识:肺活量是指做一次尽可能大的吸气后,用力呼出的全部气体。肺活量的大小是肺功能强弱的一项指标,肺活量大,肺功能就强。制作肺活量统计表。增大肺活量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练。6、上网查看资料1不同年龄的人肺活量也不一样,儿童肺活量约1.2升,成年人约2.6升。经常锻炼可增加到5升,比不经常锻炼的人能够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这能使身体更健康。7、测量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先测定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一呼一吸算作一次呼吸)。到操场跑三圈,回到

26、教室。测半分钟内的呼吸次数,计算出1分钟的呼吸次数。8、比较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变化。9、解释运动中呼吸加快的原因:人体运动时,需要的氧气比较多,这些氧气靠吸进的空气提供,所以呼吸就加快了。供氧不足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特别是剧烈运动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锻炼身体要循序渐进,以求身体适应。三、小结四、作业记下(或再测量)自己的肺活量,保存好,一年后再测,看看有没有变化。(未完待续)以下是我写的五年级下册教案,现在传上来让同行们参考:1. 地球教学目的:1.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2.基本了解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和面积的大小。3.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4.了解地球内部的基本结构。重点知道地球的形

27、状、大小, 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难点地球内部的结构。教具 地球仪、小船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看到船只进港出港。为什么从远处驶来进港的船只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而出港向远方驶去的船只总是先不见船身,然后桅杆才逐渐隐没在海平线下? 出现这种现象是什么原因?与地球的形状有关吗?二、新课(一)地球的形状实验 模拟实验:将小船模形贴着地球仪表面来回移动,从另一侧观察小船模型。 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一个圆形的球体。 月食的时候地球的阴影是条曲线。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指导阅读p4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简介 麦哲伦环绕地球的航行(二)地球有多大?地球的直径约为12800千米(三)海洋和陆地 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情况,估算海洋和陆地的面积,使学生对地球表面海陆的分布情况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0 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10拓展 平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多少? 平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14(四)地球内部有什么a) 介绍地球内部概况b) 指导阅读p8的 “地球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作业:1.查找、收集人类近代探索地球形状的历史和数据。 2.查找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地球内部结构和物质组成的知识。板书设计:1.地球一、 地球的形状是谁最早证实了地球的形状?麦哲伦环绕地球的航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