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40.31KB ,
资源ID:116994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6994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docx

1、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李培林2012-7-2 21:42:00来源:社会学视野论文提要:中国农村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加速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但同时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最初是由在本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吸纳,但随着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松动以及乡镇企业资本和技术要素含量的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从而成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引人注目的现象,引起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社会流动(Social Mobility )的角度分析这种劳动力流动(Labor Migration )的现象,即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视为农

2、民依赖其掌握的社会资源获得新的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 )过程。本文分析依据作者1995年在中国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的问卷抽样调查资料,调查结果发现,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中,主要地依赖了其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的社会网络,就象当初农民进入乡镇企业时把这一网络移植到企业中一样,现在又把这一网络移植到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圈子。令人惊奇的是,在中国市场转型(Market Transition )过程中,这种与现代性原则格格不入的传统社会网络,却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Informal Institution ),发挥着节约农村- 城市劳动力迁移成本和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近几年来,“流动民工”成了学

3、术界、政策研究部门和新闻界谈论和研究的热点。1984年以前的改革初期,中国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乡镇企业,其主要特点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被誉为中国式的独特的城市化道路。1984年,国家为了加强城市的副食品供给,放宽了对农民进城的限制,允许农民自理口粮到城市落户,从此拉开了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经商的序幕。1985-1990 年,从农村迁出的总人数还只有约335 万,而同期乡镇企业新吸纳的农村劳动力为2286万人,乡镇企业仍是农民在职业上“农转非”的主渠道。1990-1994 年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根据近两年多项大规模的全国抽样调查结果,外出打工的流动民工占农村劳动力总数

4、的比例平均在15左右,据此推算1995达到6600多万人,同期乡镇企业新吸纳农村劳动力2754万人,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开始下降,而进城流动民工的人数仍在快速增加。民工潮的的形成引起一喜一忧,乐观的看法是认为中国的城市化有了新的渠道,悲观的看法是城市由此而潜伏着不稳定的因素。民工潮究竟是忧是喜,亦乎喜悠参半,实际上主要应当看这部分人能否最终融入城市生活,并在城市中确立合适的社会地位。一、作为社会流动的民工流动1.1 劳动力流动和社会流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不同视角劳动力流动与社会流动的区别,实际上是经济学研究视角与社会学研究视角的区别。在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中,有两个著名的经典理论

5、:一个是早期的所谓“推拉理论”(Push and Pull theory),即认为从农村向城镇的劳动力迁移可能是因城镇有利的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拉力”造成的,也可能是因为农村不利的经济发展而形成的“推力”造成的,后来哈里斯托达罗的迁移模型对这一理论有了新的发展,该模型假定劳动力迁移主要取决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比较(哈里斯和托达罗,1960);另一个是以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为先导,后经许多经济学家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两部门理论”(Two Sectors Theory),旨在证明剩余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的工业部门的人口转移,正是整个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过程的自身特点(Lewis ,1954)。

6、这两种理论的前提假设几乎是共同的,即农业部门是生产函数呈收益递减的经济部门,城市工业部门则具有相对较高的生产率和利润率,因而滞留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等于或接近零值的剩余劳动力,具有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内在冲动。后来经济学在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在此基础上的理论完善和精细化,如把在城市经济内部进一步划分为“传统经济”和“现代经济”,或者“正式经济”和“非正式经济”,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是向城市的小型零散的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城市传统经济或非正式经济部门转移,然后再向现代部门或正式部门转移。这方面较新的研究成果是把交易费用的概念引入对劳动力转移的成本收益分析。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的概念比“劳动力流动”更

7、为宽泛,并不仅限于对劳动力流动机制的考察。最早专门研究社会流动的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把社会流动定义为社会位置(social position )的转移,具体分为社会位置的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Sorokin ,1927),以后的研究又有结构性流动和循环流动、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等分类。社会学关于社会流动的研究可以分为美国传统和欧洲大陆传统。美国传统是在二次大战以后形成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机会平等”和“个人奋斗”成为一种美国的意识形态,社会学对社会流动的经验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也形成了这样一种假设,即认为现代的“自由社会”是“机会平等”的社会,因而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导致社会流动的主要因素是个人的态

8、度和行为。社会位置的不同是由于个人素质的不同,特别是教育和技能的差别(Lipset and Bendix,1959)。欧洲大陆传统则由于其长远的争取公民权的民主化历史而更加强调法律平等和社会结构的作用,即认为社会结构在工业化过程中从“礼俗社会”网络向“法理社会”网络“转变,或从”机械团结“网络向”有机团结“网络的转变,是造成社会流动的主要原因,而人们社会位置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主要是一种超越个人选择的结构性安排。这种传统是如此的深入人心,以致于有的学者在发现新的调查结果时,也只能划分出区别于”结构性流动“的”净流动“(Bertaux ,1969)。60年代初,安德森根据经验调查材料的分析提出著名的

9、”安德森悖论“:即教育的民主化过程并没有对社会流动产生促进作用,而在此之前,人们几乎一致以为,教育的大众普及会使社会地位的平等化程度提高(Anderson,1961)。这一悖论对社会流动的研究产生极大的刺激,因为它既是对美国传统的”机会平等“假设和个人选择理论的挑战,也是对欧洲大陆传统的”法律平等“假设和”结构安排“理论的挑战。对于这一挑战,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回应。在美国,布劳和邓肯等学者努力将对影响社会地位的因素的测量方法精密化和多样化,通过相当复杂严谨的统计方法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 ),建立了”地位获得模型“(Blau and Duncan, 1967)。尽管如此,一些对个人

10、选择理论产生怀疑的美国学者仍很容易地就证明,所有被用来测量影响社会地位的变量加在一起,还不到实际影响社会地位的变量的一半。在欧洲大陆,法国社会学家布东疾呼,关于社会流动的社会学发生了”危机“,他主张放弃已经走向极端的因素主义的(factorialist)分析方法,而采用真正的假设演绎的方法,他称之为”系统方法“。他的理论的主要思想是:社会地位的获得,一方面依赖于社会结构的地位分配,另一方面也依赖于某些个人特质的分配(特别是出身和教育),正是由于这两种分配的不一致产生了社会流动的现象。他进而通过对经验材料的系统分析证明,在地位获得的市场上,个人根据自己的”交换价值“观念做出行动选择,但这种选择必

11、然会影响地位获得市场的平衡,进而影响社会结构安排与个人特质安排相一致的程度,由此产生了社会流动(Boudon,1973a ,1973b )。布东与传统的欧洲大陆社会学家有很大的不同,他是”个体主义方法论 “的代表人之一,同时他擅长和注重数学和统计分析。在社会流动的研究方面,较新的研究倾向是开始注重对制度因素的研究,如美国学者提出的”市场转型“理论(Nee ,1991)和法国学者提出的”文化资本“理论(Bourdieu, 1970),他们都强调和分析了制度安排的惯性对社会流动的影响。1.2 文献和已有的调查研究成果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从农村向城市推进的过程,在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之后,农村经济

12、的又一飞跃是乡镇企业的崛起,中国学术界在80年代对劳动力流动的研究,也主要是以向乡镇企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为对象,即所谓“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农村劳动力。这方面的研究指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是市场机制的推动、政策的放开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压力这三方面的合力的结果,并以乐观的态度和极大的热情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以“离土不离乡”方式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劳动力转移道路,不仅造成了一支堪与正式部门职工相比的产业大军,而且没有伴随着农村的瓦解和衰落,并促进了农村社区的发展(中国社科院经济所,1987;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组和中国社科院农发所,1990)。该方面研究的另一特色,是划分出一些有

13、代表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模式,如依托于集体经济的苏南模式、依托于个体经济的温州模式和依托于外向型经济的珠江模式等等,其重要意义在于揭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有不同的方式(陈吉元,1989;周尔鎏,1991)。早在198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就对全国11个省222 个村26993 名异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的调查,调查显示转移到县城及建制镇的占12.1,到中小城市的占29.4,到大城市的占3.8 (国务院研究室农村组和中国社科院农发所,1990)。马侠的当代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的大迁移(马侠,1989)和李梦白等人所著的流动人口对大城市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李梦白等,1991

14、),可能是国内最早的研究进城流动民工的专著,但这两项研究都主要是从人口学的角度进行。近几年来,研究流动民工的文献开始大量增多。更有特点的是,由于这方面统计资料的缺乏,研究的热情集中在进行大量的抽样调查上。就我们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已经公布的1993年以后关于流动民工的全国性专题调查主要有:中国农业银行调查系统1993年12月到1994年1 月对全国26个省、区、市的600 多个县14343 个样本户的调查(农村经济年度分析课题组,1994);全国政协和国务院发展中心1994年对全国15个省、区、市的28县的28个村的调查(催传义执笔,1995;赵树凯,1995);农业部“民工潮”跟踪调查与研究课

15、题组1994年5 月对全国11省区75个固定观察店村庄的调查(赵长保执笔,1995);农业部农研中心1994年11 月到1995年4 月对全国29个省、市、区318 个固定观察点村庄的25600 个样本户的调查(张晓辉等,1995);等等。 1995年,仅福特基金会就资助了北京有关研究单位的8 个关于流动民工专项研究的课题。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多数的研究还处于“摸清情况”的阶段,即通过调查揭示和描述流动民工的总量、结构、空间分布、流向、流出方式、流动规则和流动机制等等。在理论上尚未有突出的建树。1.3 理论假设和调查方法本文主要是从社会流动的角度考察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即把民工的流

16、动视为他们获得新的社会位置(position)和社会地位(status)的过程。“流动民工”这个概念,实际上包含了三种流动:一是在地域上从农村向城市、从欠发达地区向较发达地区的流动;二是在职业上从农业向工商服务等非农产业的流动;三是在阶层上从低收入的农业劳动者阶层向比其高的职业收入阶层流动。在一般意义上讲,从农民转化为市民,从务农转变为务工经商,意味着两个根本性的变化,一是生活方式、社会关系网络从以血缘地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转变为以业缘关系为主的社会网络,二是以机会资源为象征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的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这两个转变的进程是不一致的,结构转型形成的大量新增城市就业空

17、间并没有被“市场制度化”,制度安排的惯性使改变了生活场所和职业的农民仍然游离于城市体制之外,从而造成了流动民工的生活地域边界、工作职业边界与社会网络边界的背离。据此,本文提出以下三个假设:假设I :流动民工在流动中社会生活场发生的变化,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他们以血缘地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网络的边界,影响这一边界的主要函数是社会身分而不是社会职业。假设II:流动民工在社会位置的变动中对血缘地缘关系的依赖,并非一种传统的“农民习惯”,而是一定结构安排下的节约成本的理性选择,而且这种选择在影响和改变着制度化结构的安排。假设III :流动民工在职业变动中经济地位获得提高,但社会地位没有明显变化,这种经济地

18、位和社会地位的不一致是因为制度化安排的惯性,而结构变动弹性最大的是日常生活。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招标课题“大城市吸纳外来劳动力的能力和对策研究”的分报告,因而行文中要涉及到对一些相关方面的总体描述,而不仅仅限于对假设的验证。本文根据的材料是笔者参加的课题组于1995年6-7 月在山东省省会济南市所做问卷调查。调查组首先对该市可能掌握民工情况的有关部门进行了访谈,如工商局、税务局、计生委、劳动局、劳务服务中心等,在劳务服务中心发现了一份“临时用工登记簿”,但上面登记的基本上都是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民工使用名单。后来在走访街道办事处、派出所和对民工进行访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公安部

19、门的一份更为完备的进城民工登记表,最后对济南市 4 个市区(历下、市中、天桥、槐荫)的12个居民委员会的流动民工所进行的比例分层抽样调查就是以这份难得的登记清单为基础的。此次抽样调查获得有效样本为1504个,其中男性占71.3,女性占28.7;本省民工占99.2,外省民工占6.8 ;平均年龄25.6岁,已婚的占44.3;受教育程度初中的最多,占71.0,小学的占16.0,高中以上的占12.1,文盲占0.9 。根据济南市公安局的研究报告,济南市1994年有流动民工10.5万人,占济南市当年170 万市区人口的6.2 。对调查点济南市的选择,一是因为它可能代表中国大城市的一般情况,较少“特殊性”,

20、二是因为与该市已有的联系使我们容易具有调查上的方便。二、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交往方式山东省是1978年改革以来中国北方省份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到199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72亿元,在全国仅次于广东和江苏,大大高于人口总量在其之上的四川省和河南省。但在80年代以来农村劳动力进城的大潮中,山东省并不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既不象广东、北京、上海、天津那样成为流动民工的主要吸纳地,吸收了全国净迁移量的30以上,也不象四川、湖南、贵州、广西等省那样,成为流动民工的主要迁出地。历史上山东人的 “闯关东”。曾是晚清以后中国国内移民的主流之一,80年代以后,东北三省的劳动力开始南下,但并没有大量进入山

21、东。山东省改革以来民工流动的主要特点是省内流动,即在省内由农村向城市、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西部地区向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流动。在这次我们在山东省省会济南市调查的情况看,在抽查的总样本中,本省人占93,其次是浙江人,也只占2.4 ,而且后者大多是以制衣业和修理业为主的个体业主,是一定的生产资本的拥有者,而山东本省进城的流动民工则一般都是只拥有劳动力。中国的乡土社会是特别重视以家庭为纽带的亲缘和地缘关系的。中国老一辈学者几乎都把“家庭”作为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网络的基本单位。这种对亲缘、地缘关系的重视,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交往方式,成为一种 “习性”,并具有很大的惯性。这种“习性”没

22、有因生活地点从农村到城市的变动或职业由农民到工人的变动而改变;也没有因拥有了一定的工商业生产资本,成了雇用他人的业主而改变,如北京南郊一带形成了浙江个体户聚居的“浙江村”;甚至也没有因生活迁居到异国他乡而改变,在巴黎、伦敦、旧金山这些国际大都市,都有中国人聚居的很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城”(China Town)。从我们对济南市流动民工的调查来看,流动民工的这种“亲缘关系网络”的作用贯穿于民工的流动、生活和交往的整个过程。下面分别从济南市流动民工进城就业的方式、生活交往的方式等方面来考察流动民工的交往行为和社会网络。2.1 民工进城就业的方式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获得飞速发展,科层组织体系的末梢触及

23、到社会的每个角落,信息的传递在以惊人的速度加快,信息传递的成本则在以惊人的幅度降低。过去中国农村中的老农,其一生的生活半径往往只是村庄方圆的几公里,而现在通过电视和广播,中国的农民可以和纽约的市民收看同一场体育比赛的现场直播。然而,在那些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个人决策中(如职业选择),农民根据的主要信息来源依然是亲属和朋友。进入济南市的流动民工,其迁入所依赖的的信息,32.8的人是来源于在本市打工的同乡或朋友,30.8的人是来源于在本市居住的亲属或朋友,12.5的人是来源于本村居住的亲属或朋友,信息来源于招工队的占9.7 ,而信息来源于报纸广播电视和招工广告的只占2.8 和2.1 (见表4.1 )

24、。表4.1 流动民工进城就业的信息来源()山东其他省份总体本市居住的亲属或朋友31.31 24.51 30.85 31.53 50.98 32.85 12.98 5.88 12.50 4.64 6.86 4.79 2.71 4.90 2.86 2.14 1.96 13 2. 3.14 0.00 2.93 10.27 1.96 9.71 1.28 2.94 1.40 100 100 100在本市打工的同乡或朋友本村居住的亲属或朋友外地亲属或朋友报纸广播电视招工广告当地政府招工队其他合计民工迁入城市的方式大多是与老乡和朋友一起,占总样本的56.4,当然由于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关系渠道找到工作,因而自己

25、只身一人前往的也较多,占34.1,与配偶和亲属一起进城就业本省民工的只占很少的比重(见表 4.2 ),这说明流动民工的家庭、也就是他们的“根”,仍留在农村,这也是称其为“流动民工”的一个重要根据。不过,外省民工与自己配偶一起来济南的为数不少,占外省民工的23.5,这些人主要是来自浙江等地的个体户,他们往往习惯于一起外出开夫妻店。与此相联系,在考察流动民工进城后如何找到第一份工作时,我们同样发现,自己通过老乡或亲戚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最多,占44.0,通过老乡或亲戚主动介绍找到第一份工作的占31.0,两项合计已占75,另外通过当地政府找到的占8.1 ,通过雇方来家乡招工找到的占6.7 ,通过城市劳务

26、市场找到的占4.8 (见表4.3 )。表4.2 流动民工迁入城市的方式()迁入方式山东其他省份男性女性总体34.59 28.43 31.06 41.90 34.18 57.56 41.18 61.94 42.82 56.34 2.43 23.53 3.36 5.09 3.83 5.35 5.88 3.64 9.72 5.39 0.07 0.98 0.00 0.49 0.13 100 100 100 100 100自己一人前往和老乡或朋友一同和自己的配偶一同和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属一同婚前(与城里人或城里打工的人结婚)合计表4.3 流动民工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方式()寻找方式山东其他省份总体43.94

27、46.08 44.08 31.10 30.39 31.05 4.71 6.86 4.85 7.20 0.98 6.78 8.70 0.98 8.18 0.78 0.00 0.73 1.28 2.79 1.40 0.36 0.00 0.33 1.93 11.76 2.59 100 100 100自己通过老乡或亲戚找到老乡或亲戚主动介绍通过城市的劳务市场雇方来老家招工当地政府组织社团组织(青年团、妇联、其他中介组织)到可能的用人单位自荐到家庭成员曾工作的单位顶替其他合计2.2 流动民工的生活交往方式由于进城民工的“家”、也就是“根”留在农村,所以民工靠情感维系的生活圈子并没有根本的改变。他们最大的

28、情感寄托仍然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流动民工的所谓“流动”,其实主要是由于他们的回乡探亲而形成的城乡流动。人们往往以为民工的进城是盲目的,民工流动的主要原因是就业的不稳定,民工的流动不仅造成交通的不堪重负,而且产生很多城市无业游民。但从调查的情况看,民工的流动首先是具有节日性的特点,而且主要是在最主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的返乡,春节期间回家探亲的进城民工占调查总样本的93.7,在一般节日或周末等假日返乡探亲的并不多,如在每年新年期间回家探亲的占19.7,在周末或假日回家探亲的占9.5 ;其次是具有季节性的特点,而且主要是在秋收季节回老家探亲和帮助农田秋忙,因为绝大多数民工的家庭都有承包的“责任田

29、”,在秋收季节返乡的进城民工占50.0,另外春耕季节返乡的也占28.5。随着1995年铁路等交通费用的大幅度提高,民工节日性和季节性的城乡流动压力也会大为减轻,因为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民工的返乡探亲和帮工,实际上受返乡交通成本的很大影响,在济南市就业的外省民工,其返乡的频率和比重都低于本省民工,如在春节返乡的外省民工有89.2,本省民工有94.0,在新年返乡的外省民工有2.9 ,本省民工有20.9,在秋收季节返乡的外省民工有13.7,本省民工有52.7,在春耕季节返乡的,外省民工有7.8 ,本省民工有30.0(见表。4.4 )。表4.4 流动民工每年返乡探亲、帮工的规律()是否合计95.68 4

30、.32 100 28.54 71.46 100 50.03 49.97 100 19.69 80.31 100 93.68 6.32 100 9.51 90.49 100每年是否回家乡探亲每年春耕季节是否回家乡探亲帮工每年秋收季节是否回家乡探亲帮工每年新年是否回家乡探亲每年春节是否回家乡过年周末或节假日是否回家乡探望与人们的猜测和估计相差甚远的是,进城民工的返乡回流,其实很少是由于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在调查中问道进城工作后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的时候,认为是“找不到工作”的只占0.8 ,是各项困难的选择中人数比重最少的。相反,进城民工在城市里的工作是相对稳定的,而且有70.6的人在迁入城市之前就已

31、经事先找好了工作,进城就业后从未更换过工作的民工所占的比重高达83.9,变换过一次工作的占1.6 ,变换过两次的占10.8,变换过三次以上的占3.6 。由于职业的不同,工作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工作稳定性最高的是家庭保姆和建筑业民工,从未变换过工作的分别占92.8和91.3,而流动性相对较大的是在酒店、宾馆、招待所等服务部门的民工,但就是这部分人中,从未变换过工作的也占67.0(见表4.5 )。这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服务体系的扩展,在城市建筑业和商业服务业等劳动部门出现了较大的结构性的就业需求,存在着吸纳劳动力的较大能力,而这种需求的空白往往是向往舒适的白领工作的城市青年所无法填补的。表4.5 流动民工进城后变换工作的次数()职业分类未换工作一次二次三次及以上合计91.35 2.88 4.49 1.28 100 80.75 0.75 12.45 6.04 100 80.57 0.00 15.57 4.27 100 67.07 1.83 25.61 5.49 100 92.86 1.79 5.36 0.00 100 82.22 0.00 11.11 6.67 100 76.60 0.00 17.07 6.38 100 78.72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