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28.81KB ,
资源ID:1175765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7576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docx

1、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体验起作品中的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工具和材料进行实践,尝试,体会聚与散的不同艺术效果.3、 通过实践,尝试,使学生知道聚与散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教学重难点:1、欣赏作品体验点与点之间聚散、疏密的变化.2、根据自己的想象,运用聚与散的表现方法,创作有新意的作品.教具学具:水彩、毛笔、纸、水罐、调色盘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欣赏导入1、让学生欣赏吴冠中的作品,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的内容及自己的感受.2、介

2、绍吴冠中的作品,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点的位置及产生的肌理效果.3、出示课题-聚聚散散二、游戏体验1、教师语言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在生活中是否有见过聚和散.2、师生讨论交流.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表现聚和散.4、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范例.师生共同研究课本中范例的制作方法.5、教师重点讲解并示范颜色的喷与点的方法,强调水分的掌握.6、学生动手尝试颜色的喷与点,体验聚和散的感觉.7、师生对学生的尝试练习进行评价.8、布置作业,教师强调用不同的工具尝试表现聚和散.三、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作业:用各种工具滴(喷)洒颜料,产生聚和散的效果.四、展示学生作品,师生评价.五、拓展:

3、引导学生欣赏用多种方法制作表现的聚和散的效果,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制作.2.点的魅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圆点在纸上不同位置的感觉.2、引导学生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3、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教学重难点:1、了解圆点排列与圆点由大到小排列所产生的不同效果.2、运用圆点来组合各种图形.教具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教师出示一个圆圈,问:有什么感觉,然后在这个圆圈上再套几个圆圈,有没有不同的感觉.(产生动感)结论:同一圆点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二、发展阶段:1、交流各自预先观察的结果,说说圆的种类有哪些(有圆的面,圆圈),在生活

4、中圆是如何运用的.2、欣赏教材上的图.(1)三张有各有一个小圆点的图,请学生观察,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圆点在中间的图给人稳定的感觉,圆点在上面的给人下落感,圆点在下面的给人安全感.(2)很多的小圆点并在一起会产生线的感觉(3)小圆点从小到大的排列会产生移动感.3、欣赏教师带来的平面构成,说说是否喜欢这样的图,为什么,它是由什么样的圆来构成画面的.4、教师提高大小不一样的圆面和圆圈,请学生自己来摆一摆,看谁摆出画面更好看.5、小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材料,讨论要准备该如何组成画面.三、学生动手制作,教师指导1、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完成一张作业,可以是用多种材料进行拼帖,也可以用画的.2、允许根据画

5、面的需要,加入少量的线条.四、展示评价1、比一比,哪个小组的作业最有创意.2、给作业不够想理的小组提出建议3.“五谷”作画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是学生对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粮食画”起源、历史、传承、发展的了解.2、 能力目标:让学生掌握民间工艺艺术“五谷画”的制作工序,对色彩搭配的掌握与运用,图案的设计及制作.3、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耐心,以及体验作品完成后的成就感.教学难点 让学生们对民间艺术产生兴趣,并经过加入创意设计用手工制作的方式直观的表现出来.教具准备 奥松板 镊子 尺子 铅笔 橡皮 万能胶 2号油画排笔 美工刀 五谷杂粮(黑豆、红豆、绿豆、黄豆、黑米、白米、高粱、玉米等

6、)教学过程1、导入:加入小故事引出五谷画的起源.五谷粮食画起源于盛唐,当时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五谷”在佛教和道教规仪中,地位极高,被视为夺天地之精华的吉祥物,民间则将“五谷”作为辟邪之宝,故用之作画.在清代十分兴盛,全国各地形成了很多流派.其他各朝因战乱不休,国不宁日,故五谷粮食画不能兴盛.当代五谷粮食画的兴起,反映现代社会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民族统一、欣欣向荣.五谷艺术是和谐社会的真实写照. 五谷粮食画得见君面是在乾隆朝初年.当时全国大旱,一半以上省份缺粮,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之“第一紧要大事”全面失控.上至皇家粮仓,下到州县官仓,都几乎无粮可用.下级官员中饱私囊,朝廷大员、州县衙门与地方势

7、力勾结,欺压百姓、克扣国粮,全国上下粮食紧缺,乾隆皇帝十分愤怒,派钦差大臣前去调查.四川历朝历代是产粮之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素有大清国“粮仓”之称.钦差大臣路过四川重庆府.老百姓得知钦差到此,便向钦差申诉官员如何克扣官粮、欺压百姓.钦差听后大怒,便想出一法,叫老百姓写万言书由他转呈乾隆皇帝.为了更加体现粮食的金贵和引起皇帝对粮食的深度重视,钦差让民间艺人用五谷杂粮做成万言书.这份特殊的万言书转呈皇帝后,乾隆皇帝十分重视这份表文,将其存放.到乾隆执政六十载时,那已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社会繁荣昌盛.这时重庆府别出心裁地用五谷杂粮做成另一副表文,叙述了乾隆执政六十年的功绩和当时的繁荣景象.以五

8、谷述说着五谷丰登,映射国泰民安.这份特别的贺礼让看烦了奇珍异宝的乾隆大帝喜爱不已.因为这份万言书,重庆的五谷文化由此更加厚重,五谷粮食画也成为重庆五谷文化的核心被世代传承.2、幻灯片结合作品实物的展示,制作方法的讲解.3、制作过程(主要时间交给学生) 注:示范制作过程中的要领.(1) 学生构思、起草.教师可以参与,给学生启发指导.(2) 学生开始动手制作,过程中教师加入理论与技巧性的知识,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利于学生的掌握,和留出时间给学生制作.(3) 学生作品展示,与作者本人对自己作品的讲解.(4) 学生互评,教师给与总结.5.主体与背景教学目标: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9、,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3、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电脑,进行主体与背景的创作.教学重难点:1、欣赏人或物在不同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认识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2、利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师出示一幅画,问学生:图中出现了什么样的人物和背景,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主次关系在哪里?学生答:人物(玩耍)-主体环境(建筑)-背景师揭题:主体与背景(课件1)二、发展阶段:1、师出示四组同一主体、不同背景的图片进行欣赏: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主次关系.及对画面的不同感受2、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也有这

10、样的情景?学校、家里、游乐场所等3、师出示一幅画完的主体,学生思考可用什么样的背景来衬托.师小结:同一主体,不同的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也反映出不同的意境. 不是任何的背景都符合主体.(认真观察作品,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在一起产生和谐的.)4、 作业要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主体与背景的关系.5、学生创作、师辅导三、作业展示、评价四、收拾与整理5.色彩的明与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明度的含义;了解夏加尔的作品及简介;学会用色彩明暗对比的方法用水粉颜料涂色,提高色彩表现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夏加尔作品,感受色彩的层次丰富;通过师生互动对作业评析,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明度色彩效果的由来;采用引导

11、学生依据作业标准,对自己的作业作出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尝试色彩明暗的各种表现方法中感受色彩的美感,提高对色彩的鉴赏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自主表现能力.教学重点:明、暗色调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明、暗色调的配色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欣赏 揭示课题1、 复习已学过的色彩知识:媒体出示关键字:三原色、间色、复色2、 欣赏作品(媒体出示作品及其介绍)问:看了这些作品后,你有什么感觉?3、 学生交流感受:作品的色彩很有层次感.4、 小结:作品中有许多色彩,每一块颜色又有明暗不同的层次,有的色彩较亮,是明色,有的色彩较暗,是暗色,这就是色彩的明暗强度,我们称它为色彩的明度.5、 揭示课题:明色和暗色二、

12、自学方法 尝试调配1、学生欣赏教材内的调配方法并反馈:2、明色和暗色的调配方法:明色加白色使色彩变亮.暗色加黑色使色彩变暗.3、学生尝试调配明色和暗色,教师辅导.要求:随意加白和加黑.三、教师演示 学生创作1、教师演示用不同层次的明度:师:你们看色彩层次感的体现就在这随意间的加白和加黑而形成的,你们说有趣吗?2、 出示未涂色的画面:3、 师提出作业要求:1)、在这四幅画里选择一幅涂色.2)、用色彩的明暗对比的方法涂色.3)、可以自己创作涂色:造型简单.四、展示评价 教师小结6.色彩的渐变教学目标加强学生色彩运用的训练,使他们对色彩的渐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学重点:运用渐变的色彩描绘画面,教学难

13、点:把握好色彩渐变的度.教学过程()实验引入.1老师在一个大玻璃缸卫倒人红颜色水,然后慢慢地加黄颜色水.提问:请问玻璃缸里水的颜色有什么变化?2小结:颜色在色性上慢慢地产生变化,称为色彩的渐变.今天我们学习用渐变色来画画.(板书课题:色彩的渐变)(二)寻找生活中的渐变色.1提问:在生活当中,哪些地方能看到渐变色彩?2学生讨沦.(三)欣赏书上作品.(四)老师示范运用渐变色彩填图案.在画的时候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老师边讲边示范,在一个图案甲填上由红色渐变到黄色的色彩,并要求涂的时候不要涂出格子.(六)布置学生作业1观察要求涂色作业 图案.2说一说你想用什么颜色涂大树和背景以及树的轮廓线.3,老师

14、小结:大树和背景可以选用实际的色彩,也可以用想象的色彩,大树的轮廓线的色彩要与其他颜色形成对比,使其鲜明.4布置作业 要求:运用色彩渐变的方法为图案填色,并选用恰当的色填画树的轮廓线.要求画面工整,颜色搭配适当.(七)学生作业 .(八)作业 讲评,宣布下课7.色彩的情感教学过程一情境设计: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表演歌唱祖国歌曲演唱.学生进入课堂.二导入师:这个女孩是谁?她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隆重的场合身穿红衣?有什么内涵和意义?(生:中国象征、喜庆吉祥、激动昂扬)色彩的情感是否天生就有的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此共同的感受?师:色彩和人类一样富有感情,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导入课题:多变的颜

15、色三新授1.联想色彩、感悟情感师:说到红色,我们一般会联想到哪些事物?生:火焰、太阳、血液、红旗、春联、窗花师图片补充.师:看到这些图片,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呢?在哪些时候我们喜欢用红色呢?红色的服装会给我们什么感觉?(结婚或喜庆的日子.热情、奔放、喜庆、热烈、有活力) 红是火的色彩,表示热情奔放.在我国,喜庆的日子用红色,红色又是血的色彩,国旗用红色,因此红色象征着热情、喜庆、幸福、革命,另外它又象征着危险,因此红色被运用到了交通信号灯、消防车的色彩.同时红色有时也给人以恐怖的象征.粉红色,充满使人怜爱的温馨,在人感觉世界里应该是一种冷静的热,理智的情.淡雅的爱,高洁的品.由此可见,色

16、彩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呢?.(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对色彩的某些特定的含义、感受和心理反映.色彩在更多的时候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观感经验.)2.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刚才我们共同探索了红色在生活的应用与其情感的产生之间联系.下面咱们分组进行色彩的情感的探索.每组分配一种色相,进行讨论.要求组长统计出该色彩的联想事物和可能产生的情感特征.两分钟后依次汇报.3.讨论结果展示:4.小结:四作业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五评价交流体验色彩情感1.作品展示,学生自评2.作品交流,学生互评3.典型作品,教师点评.六拓展深化色彩情感课后建议学生从味觉、嗅觉等多方面联想中找出色彩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8.

17、我画的动漫形象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并学习描绘卡通形象.2、教学难点:卡通形象看似简单,但其幽默感,鲜明个性,思想内容均由外在形象体现,因此创意十分花费心思,也是比较困难的一个过程.教学教具1、师生共同收集的卡通图片、文字、实物以及影像资料2、学生画的卡通画作品3、绘画工具教学过程:一、以多媒体方式导入问题:同学们喜不喜欢卡通?想不想看一段动画片?(引入课堂教学.)播放卡通片狮子王,让学生很快进入卡通天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二. 以问题带出新课1、什么是卡通?(答案很多:动画就是卡通;动画片中的动物就是卡通;小朋友喜欢的就是卡通;大人和小朋友都喜欢的、非常好玩的就是卡通

18、,等等,也有学生把个体称之为卡通) 教师小结:通常我们把动画片中的形象称之为卡通.(这儿教师强调所有形象,即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因而把动画片称之为卡通片.现在我们又把漫画、连环画、插画以及电脑上的动漫都归纳为卡通,因而卡通现指青少年图形读物及动画影视等.2、让学生讲讲自己喜欢那些卡通画?为什么?(在学生讲地过程中,教师在屏幕上出示相应的图片)(这里学生过多的会回答是颜色、造型很漂亮;卡通片很好看,顺而喜欢主角;他的本事很大等.教师可指点学生怎样欣赏,从画面的整体到局部)3、归纳出卡通画的造型特点(教师主要通过学生的答案来归纳)卡通画的造型特点:生动活泼、简洁、鲜明、夸张4、简单了解现时卡通

19、画的流行趋势(学生喜欢的卡通画大多为美国的、日本的),并激励学生树立对卡通画的爱好,以及我国弱势的卡通画,我们该做什么的问题流行趋势:.以美国卡通画特别是以好莱坞为代表的卡通画造型统称为国际式或美国式;.自由式或独立式的欧洲卡通;.以日本卡通为代表的日式动漫画,及影响周边韩国、香港、台湾等地的东方式卡通.5、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资料(讲解,挑选,交换)6、再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卡通画讲一下.7、让学生临摹(在学生临摹前,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其他学生的作品)三、巡回指导教师演示如何画卡通画四、课堂小结1、展示画好的作业2、评价作业优缺点9.对称的美教学目的: 通过设计剪制蝴蝶,使学生掌握对称的基本规律,

20、感受对称的形式美感,提高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增强对美的感受力.教学过程:一、 组织教学:环视全体,稳定学生情绪.二、 导入新课: 欣赏对称的形象(挂图)目的:给学生初步印象.由学生总结出几幅图的组织形式上共同的特点是“对称”.2 板书:对称三、 讲授新课: 什么是对称:(1)请学生根据对称的形象总结出对称的含义.(2)教师小结:对称是指按一条假设的中心线或中心点,在他的上下左右或周围配置大小、形状、颜色相同,方向相反的纹样,这样做成的图形就是对称.(3)辨认对称与非对称图形.目的:加强学生对对称的理解.(4)学生列举生活中对称的物象. 对称的美感:() 请学生通过对比感受对称的形式美.() 教

21、师小结:对称的物象具有一种规则、整齐、庄严、稳定的美感. () 板书: 的美(补充完整课题)规则、整齐、庄严、稳定.() 欣赏:进一步感受对称的形式美.看书18页图片,投影片展示. 剪制作业的方法:() 蝴蝶的总体认识:颜色、花纹、外形左右对称(投影片展示)() 剪制方法:a对折卡纸b 画剪外形c对折彩纸d 剪花纹e粘贴(要求一一对应) 欣赏蝴蝶纹样,拓展思路() 各组传看蝴蝶标本.() 没传看到和看完的同学看书19页的蝴蝶.() 出示学生作业.四、 布置作业,提出要求() 每人剪贴一张与别人不一样的蝴蝶,要求外形、花纹、颜色均左右对称. () 动作快的同学可以动脑筋想办法,用手中现有材料稍作

22、加工,是蝴蝶会上下飞舞.10.那一刻的我教学目标:1.学习运动中人物连续动作的画法.2.结合学生的校园生活,创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教学重点:抓住人物的动作特征,用绘画等形式表现跑步、跳远等连续的动作.运用鲜艳的色彩表现 教学难点:人物动态的表现,构图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胆运用,画面的气氛渲染.教学过程一、 导入活动从周一到周五,同学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校园里度过的.校园里的活动伴随着同学们健康成长,欢乐也常伴左右.想一想,你最留恋校园里的哪些有趣的活动呢?体育课、运动会、节日联欢、课间活动等.二、 展开活动1、老师这儿也拍摄到了一部分同学在活动中的镜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同学呢,他

23、们正在干什么?(播放镜头)引导观看、讨论、表述画面所传达的内容.镜头1跑步镜头2跳远2、现场采访镜头中的同学,请他谈谈当时的心情.(被拍摄到的学生心情肯定很激动,何不安排个机会让他在众人的羡慕目光中表达他的内心感受呢.把他的激动传递给其它人.)3、那一刻的我呀,欢乐无比,别让时间偷走了它,快,把它留下来!可以用什么形式留住那一刻的我呢?(除了摄影、摄像,还可用绘画的形式留下精彩的瞬间.)4、出示学生优秀作品,感受美术表现中的“那一刻的我”.踢球(根据相机中的踢球图片改变的蜡笔水粉画)人物动作的夸大,使画面充满了动感,具有一定的喜剧色彩.掷垒球(主要人物及垒球使用了剪贴效果,富有立体感)饱满的构

24、图使画面显得热闹非凡,鲜艳的色彩烘托出了欢快的气氛.5、校园中的愉快活动精彩纷呈,你还想留住哪一刻中的自己.同桌交换,评价练习,提出建议.6、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三、延伸活动1、展示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2、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从画面的构图、动态的描写、色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适当评述.3、老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创作,对有个性的作品进行表扬.11.走进春天教学重点:“艺术的春天”与“自然的春天”的体验感受和评述.教学难点: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手法表现春天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特点. 讲授新课:组织教学:(播放课件片头)安排学生在表现春天的旋律(琵琶独奏阳春白雪)中走进教室.一、

25、定向导趣“说”春天.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没有桃红柳绿的“春华”怎会有硕果累累的“秋实”呢?在这节课里我们一起走进春天.二、认知发现:综合欣赏“艺术”的春天.(播放影片) 结束后提示:有何感觉?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回味悠长吗?春天是美丽的!三、点拨导思:分析提高“艺术”之美问:在影片中出现了几种艺术形式?(出示片断提示)思考:他们各自的表现手段是什么呢?(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接上板书):文学:语言文字(出示春的文章字幕,简析)音乐:节奏旋律(播放配乐前奏,教师简介.)美术:造型色彩(出示影片中的绘画作品并简析)教师总结:自然美是普遍存在的现实,而艺术美是自然美的集中概括,融入了人类的智慧和技艺,所

26、以又高于自然美.四、合作探究:个人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一首诗词或一段文章;2、尝试评述一件作品(或文学或音乐或美术);3、演唱一首歌;4、创作一幅表现春天的电脑绘画.(出示多媒体文件,并提示电脑画及诗意画的创作 )各小组展开搜集讨论活动,教师巡回辅导学生的欣赏和创作.(播放音乐、美术、诗词综合片,间或分析提示)五、展示与交流1、请不同组的23名同学展示自己所搜集的作品,或朗诵或演唱或评述或出示作品,学生点评,教师鼓励,并对本课中同学们的学习表现予以表扬肯定.2、要求课后发现、感受自然美,分析、体验艺术美.在本课中,我们欣赏了大量的花卉风景摄影、绘画、雕塑等美术作品及部分文学(散文、诗词)

27、、音乐作品(贝多芬春天奏鸣曲、中国器乐合奏春江花月夜、琵琶独奏阳春白雪),从艺术家们的伟大创造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独特艺术魅力!12.平凡的美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了解静物画的构图方法和了解静物画的多种表现形式.过程和方法:通过对静物画的欣赏练习去感受生命物质的存在,能够理解艺术家通过静物画的创作表达一定的主题,倾诉自己的情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静物画的构图,静物的选择与搭配关系.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构图的原则:变化中求统一.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不同工具运用下表现日常生活用品的作品,并请同学们判断属于什么画种橡皮:4B橡皮素描纸等2

28、关于构图:构图的原则是变化中求统一.构图方法样式:对称式构图和均衡式构图关于画面的中心位置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物体,运用合理的构图方法,组合到一个画面里面.将画好的构图,进行深入刻画与整体调整.板书设计 身边的物品素描(一)-构图一、原则:变化中求统一二、构图方法三、样式四、画面的中心位置素描(二)一、三大面:1背光面2正受光面3斜受光面 (黑白灰的关系)二、五调子:1亮色调2灰色调3明暗交界线4反光5投影13.吹塑纸版画教学目的:1、让学生掌握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2、让学生体会颜色的和谐之美,并创造出一些很有趣味的绘画内容.教学重点:吹塑纸版画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制版和上色教学过程

29、一、 出示吹塑纸,让同学猜猜这是什么材料?板书:吹塑纸版画二、 简介版画:版画是刻刀或其它工具在平面板材上作画,它不同于一般绘画,刻制一块版画即可印出多幅同样的作品,版画主要分黑白两色和彩色的.三、引入吹塑纸版画的印制方法:(一)水粉颜料印制的,称水粉印吹塑纸版画(板)(二)用油墨印制的,称油墨印吹塑纸版画(板)四、 吹塑纸版画需要经过三个过程才能完成:(一)自画 (二)自刻 (三)自印(板)五、画前提示:不论是油墨印还是水粉印都应选用细腻单层塑料纸板为好,新买的吹塑纸有一层油性物质,而粉印版画是水性颜料,往版子上涂色时会因为油水分离而产生水珠现象,因此有必要在制版前对吹塑纸板表面进行一番处理

30、,可用毛巾蘸洗衣粉擦拭整个吹塑纸板表面,擦拭后再涂色时,颜色就会附上.六、讲解吹塑纸版画1、它是利用吹塑纸这种材料,用圆珠笔、5B铅笔或自制粗细不同的硬笔,竹笔在上面用近似篆刻中阴刻的方法,直接刻画出所需要表现的内容.2、学生动手制版、自画、自刻,以摆好的静物为例,3人为一组制作,两个人制版,另一个人在水粉纸上涂底色(一般以黑色为好).教师作巡回指导,刻外轮廓纸选用较粗的笔刻,稍微刻重一点.3、印制过程:A、 固定一端.B、 涂上颜色,颜色不要涂得太多,注意留出轮廓线,颜色要浓要稠.C、 涂好一部分颜色后将画纸盖回版上,在相应的部位用手掌压扫,如印的效果不理想,可以重印.(注:1、涂色可以一次用沾有一种颜色的笔,将所有的部分一一涂好;2、粉印除平涂外,也可采用又叠印的方法,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学生动手涂色.七:简介油墨印吹塑纸版画14.藏书票教学目的:1、让学生通过欣赏、交流,了解有关藏书票的来历、作用及相关知识.2、学习用绘画或纸板拓印等形式设计制作藏书票.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