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68.54KB ,
资源ID:1182855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8285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1、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下第五单元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综合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第五单元 冷战和美苏对峙的世界一、选择题1.“冷战消失了为具有更加多元化特点的社会开启了大门。”“冷战消失了”的标志性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 B.苏联解体 C.美苏争霸 D.马歇尔计划2.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事件是( ) A.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B.1960年非洲出现17个独立国家C.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D.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3.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的近二十年间,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的是( ) A.日本 B.欧盟 C.英国 D.法国4. 如表

2、为美国、欧盟、日本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欧盟进出口贸易所占世界份额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国家或地区世界前20强跨国公司占用数量进出口贸易占世界份额外汇储备中拥有的货币量出口进口美国712.7%18.8%美元占66%欧盟639.1%37.6%欧元占12.5%日本77.5%5.5%日元占5%A.得到美国的大力援助B.发挥高素质劳动力优势C.西欧国家成立欧洲联盟D.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5.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北约的建立D.华约的建立6. 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是() A.新经

3、济政策B.斯大林模式C.赫鲁晓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7.领导匈牙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党的领导人是( ) A.哥穆尔卡B.铁托C.卡达尔D.杜布切克8.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500年历史结束的事件是( ) A.纳米比亚独立B.埃赛俄比亚独立C.阿尔及利亚独立D.埃及独立9.古巴长期处于美国的控制,因此在推翻了亲美政权之后的巴拿马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起革命政府,古巴革命的领导人是() A.卡斯特罗B.尼赫鲁C.拉吉夫甘地D.托里霍斯10.九年级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制作了学习卡片(如下图)。该学习卡片的主题应该是( )A.美苏争霸B.冷战政策C.经济全球化D.多极化趋势11.小

4、明同学以“二战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独立与振兴”为主题作探究性学习,以下是他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亚非拉国家独立后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1959年,古巴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亲美政府的独裁统治,建立起革命政府1990年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出任了印度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 A.B.C.D.12. 某同学以“冷战局面的形成”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以下是他选取的部分素材,其中不适合这个学习主题的是( )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稿B.杜鲁门在1947年国会的演说稿C.北约和华约对峙示意图D.联合国家宣言文件13.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经济的

5、“三大中心”,这“三大中心”应该不包括下列哪一个国家或组织( ) A.欧共体B.日本C.新加坡D.美国14.“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你的牺牲将激起争取独立的狂风巨浪。”诗中歌颂的是() A.达伽马B.圣马丁C.玻利瓦尔D.章西女王15. 观察下面有关二战后初期国际形势的图示。企图“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的国家是( )A.美国B.法国C.苏联D.英国二、材料分析题 16.融入情景,探究问题这些事情来的很突然,但都有长期的多方面的深刻原因。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本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更多的是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从外部条件来说,苏联“

6、新思维”的改革之风,西方“和平演变”的鼓动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起了推动作用。外交部长钱其琛答世界杂志杂志社的提问 (1)“这些事情”指什么?涉及哪些国家? (2)我们从中可以汲取哪些教训? (3)为什么说东欧剧变来得很突然?这种突然事怎样隐藏在必然性中的? (4)结合教材的有关内容,比较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的相似之处。 1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资本主义的积极意义是主导的,它大大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力量。黄素痷、甄炳禧重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材料二:材料三: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战后持续高速增长时期,日本经济现代化的实现,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

7、既有外部条件,也有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强化了日本在政治、外交领域的独立自主意识在取得经济大国地位后树立政治大国的形象。余伟民、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战后科学技术革命”指的是什么?该科技革命为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的技术条件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3)据材料三,指出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的国际政治目标,并以20世纪90年代以后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战后美、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综合题 18.下面一段关于苏俄“冷战”历史发展叙述,有五处错误请改正。二战结束以后,美国罗斯

8、福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斗争以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这种政策称为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国在经济方面推行了援助东欧的“马歇尔计划”,在军事上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两级格局由此形成。这样的两级格局一直持续到1991年,叶利钦宣布苏联解体,美苏两级格局随之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一超”指的是超级大国美国,“多强”指的是中国、苏联、日本和欧盟等国家和国家联盟。各国都致力于实现长期、稳定和持续的经济发展,力争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1)错误:_改正: _。 (2)错误:_改正: _。 (3)错误

9、:_改正: _。 (4)错误:_改正: _。 (5)错误:_改正: _。 19. 今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回顾二十世纪,发生了两次全球性的世界大战,战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动,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 (2)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世界“新秩序”?其中哪些条约直接损坏了中国的利益? (3)试各举一例加以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国家在政治、军事上进行了哪些合作?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5)今年4月23日奥巴马访日

10、,声明钓鱼岛在内的所有日本管辖下的地区,均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的共同防卫条款,对于早前安倍政府解禁集体自卫权,奥巴马表示欢迎和支持。有学者认为此举会加剧中日矛盾,安倍有可能在钓鱼岛打响第一枪,你认为日本还会在亚洲挑起新的战争吗?简要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详解 一、选择题1.【答案】B 【详解】【分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签定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以苏联为首的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结束。因此本题正确的选项是B。故答案为B。【直击中考】本题考查

11、了冷战政策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冷战政策开始的标志、结束的标志事件。2.【答案】C 【详解】【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二战以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1952年,埃及爆发了反帝反封建革命,获得独立,1956年,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20世纪五、六十年代,非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取得独立。其中,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因此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深入发展;1990年3月,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由此分析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纳米比亚独立。3.【答案】A 【详解】【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二战后,日本在美国扶植下,经过民主改革,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1960年1970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年均增长1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13。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所本题选A。欧盟成立于1993年,英国和法国在战后虽然得到恢复,但经济地位下降;B、C、D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直击中考】本题考查了日本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学生要掌握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4.【答案】C 【详解】【分析】依据题干

13、图表内容可以发现,欧盟1999年进出口贸易所占世界份额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是欧盟成立的作用1993年1月1日,欧盟正式诞生欧盟的成立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西欧各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故选C【直击中考】本题考查欧洲联合的影响建议学生重点识记欧洲联合的背景、历程及影响5.【答案】A 【详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政策史实的识记。结合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第一子目冷战政策中的内容:“杜鲁门提出的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的纲领和政策,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的开始。”可知,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14、“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选A。BCD都是冷战政策的表现。【直击中考】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冷战政策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冷战政策的背景、实施概况和影响。6.【答案】A 【详解】【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故选A【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对新经济政策的掌握情况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注意列宁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带有原则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至今仍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7.【答案】C 【详解】【分析】领导匈牙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党的领导人

15、是卡达尔,选C。【直击中考】考查匈牙利的改革8.【答案】A 【详解】【分析】1990年3月,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人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休系最终崩溃。故选A。【直击中考】本题考查了纳米比亚独立。二战以后,非洲的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最先在北非展开。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纳米比亚独立的意义。9.【答案】A 【详解】【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卡斯特罗领导古巴革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建立起革命政府的领导人。【直击中考】掌握古巴革命的领导人。10.【答案】B 【详解】【分析】根据右图卡片的内容可知,冷战是指1947年至

16、1991年之间,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斗争。“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的表现。故答案为B。【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与作用。本题难度适中。11.【答案】C 【详解】【分析】根据所学可知,不是所有独立后的亚非拉国家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古巴在卡斯特罗领导下,通过武装起义,推翻亲美政府的独裁统治,建立起革命政府,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非洲殖民体系的奔溃标志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尼赫鲁是二战后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他也是印巴分治后的印度第

17、一位总理。故结论说法正确的是。故答案为C。【直击中考】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学生要掌握二战后亚非拉美国家掀起独立运动的史实。12.【答案】D 【详解】【分析】四个选项中,很容易选出D项,因为联合国家宣言文件签署于1942年,在冷战之前。故答案选D。【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冷战的史实。13.【答案】C 【详解】【分析】依据所学可知,20世纪70年代,欧洲、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有所降低,资本主义世界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由此分析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直击中考】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的形成,当时欧共体,日本,美国的经济都得到了大幅度全面的发展,注

18、意掌握它们发展的原因和背景。14.【答案】D 【详解】【分析】“女王,印度人民感恩戴德,绝不会把你遗忘,你的牺牲将激起争取独立的狂风巨浪。”诗中歌颂的是章西女王,她是印度民族大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故选D。达伽马是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圣马丁、玻利瓦尔都是南美解放运动的领导者。【直击中考】关于章西女王的史实,学生还要知道,1858年3月英军进攻章西,章西女王率领起义军英勇奋战。6月,女王在战斗中壮烈牺牲,表现了印度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不屈精神。15.【答案】A 【详解】【分析】二战后美国为了自身利益,援助西欧。二战后的西欧各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接受了来自美国的援助。如果欧洲各国继续这样,欧洲各国人

19、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后来西欧各国成立了欧洲共同体,逐渐走向联合,故此题选择答案A。【直击中考】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二、材料分析题16.【答案】(1)指1989年开始发生的东欧剧变;涉及到匈牙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尔巴尼亚、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家。(2)必须努力发展经济,壮大本国经济实力。(3)1989年开始的短时间内,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化。原因:苏联模式的影响;改革受挫;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的影响。(4)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都是共产党或工人党丧失政权、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都因

20、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弊端造成的、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的影响。 【详解】本题涉及东欧剧变的内容和实质,依据课本知识点作答即可。【直击中考】考查东欧剧变17.【答案】(1)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条件: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2)特点:美国经济平稳发展;IT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3)目标: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史实: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提出了改革联合国安理会的想法,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4)美国: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日本:(外部因素)美国对日本的扶持;(内部因素)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 【详解】【分析】(1)

21、据所学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技术条件。(2)由材料二“美国经济增长及IT产业的贡献率数据图”可以看出,美国经济在90年代持续平稳发展,基本上都保持在3%以上。而IT行业的贡献率也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说明IT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3)由材料三“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强化了日本在政治、外交领域的独立自主意识在取得经济大国地位后树立政治大国的形象”可知,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还想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比如,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提出了改革联合国安理会的想法,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4)据所学知,战后美国经济

22、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等。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外部因素方面,美国对日本的扶持;内部因素方面,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等。故答案为:(1)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技术条件:电子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2)特点:美国经济平稳发展;IT产业对美国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增强。(3)目标: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史实: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提出了改革联合国安理会的想法,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4)美国: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有效的财政政策;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日本:(外部因素)美国对日本的扶持;(内部因素)日本政府和人民自身的努力。【直击中考】(1)本题

23、考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2)本题考查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3)本题考查了日本想成为政治大国的相关史实。(4)本题考查了战后美、日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识记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知识,识记二战后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三、综合题18.【答案】(1)罗斯福;杜鲁门(2)东欧;西欧(3)华沙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4)叶利钦;戈尔巴乔夫(5)苏联;俄罗斯 【详解】【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罗斯福改成杜鲁门,应该是杜鲁门主义;1947年3月12日,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被普遍地认为是美国外交政策上的一个新的急剧转变,其对全世界的影响相当于1

24、823年宣布西半球不再受欧洲殖民主义支配的门罗主义。苏联认为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方面对苏联控制地区与苏俄扩张的一个公开威胁。 “杜鲁门主义”是对别国内政的干涉,被学者认为是美苏之间“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是二战后的大国主义典型。(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东欧改成西欧;马歇尔计划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对欧洲国家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华沙条约组织改成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

25、。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西方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以德国和法国为首的欧盟的防务体系,是美国世界超级大国领导地位的标志。(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叶利钦改成戈尔巴乔夫;他1985年至1991年间,担任苏联总书记、总统,推动苏联的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多项领域体制改革。1991年12月25日,宣布辞去苏联总统一职。宣布苏联解体,美苏两级格局随之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苏联改成俄罗斯;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最大

26、加盟国俄罗斯正式独立,继承了苏联的大部分军事力量,综合军事实力居世界第二,拥有世上最大的核武器库。在“一超多强”的国际体系中,俄罗斯是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其军工实力雄厚,特别是航空航天技术,居世界前列。俄罗斯还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安理会议案拥有一票否决权。除此以外,俄罗斯还是五个金砖国家之一。19.【答案】(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九国公约。(3)政治上:发表联合国家宣言成立反法西斯同盟或召开雅尔塔会议。军事上: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等。(4)美苏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5)本题为开放性试题 ,学生可任选择“会

27、”与“不会”,说明自己的理由就行。 【详解】【分析】(1)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如德国要求重新分割世界,与英、法等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争霸的结果,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帝国主义侵略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三国同盟,英国、法国、俄国组成三国协约。双方疯狂扩军备战,大战一触即发。(2)一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为了缔结和约,对战后的世界做出安排,分别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构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从而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世界统治的新秩序。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其中有条款规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以“委任统治”的方式加以瓜分。这样,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由日本继承,从而引发了五四爱国运动。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表面上声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实际上进一步肯定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地位,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3)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广泛愤怒。1941年秋,罗斯福和丘吉尔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提出尊重各国的领土和主权完整,倡导自由、和平,反对侵略。同时美英加强对苏的援助。1942年初,26国代表在华盛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