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1.10KB ,
资源ID:1190025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9002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俄罗斯对外贸易运行与贸易政策.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俄罗斯对外贸易运行与贸易政策.docx

1、俄罗斯对外贸易运行与贸易政策俄罗斯对外贸易运行与贸易政策李建民2007年,在国际市场需求持续旺盛的大背景下,俄罗斯外贸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外贸增长方式和进出口商品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由于进口增幅大大快于出口增幅,俄外贸顺差下降,外贸对总体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在下降。由于双边贸易额的大幅增长,中俄贸易成为合作新亮点。2008年,俄对外贸易面对不确定因素增多,完成既定目标难度增大。一2007年俄罗斯对外贸易运行情况(一)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规模扩大2007年,俄罗斯对外贸易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据俄海关统计,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5 5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8%,其中出口3 524亿美元,同比增

2、长17%,进口1 997亿美元,同比增长449%。与非独联体国家外贸额4 698亿美元,同比增长255%,与其他独联体国家外贸额824亿美元,同比增长274%。(二)进口增幅大大高于出口增幅,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在外贸总额中,进出口的比重分别为389%和611%。在进口大幅增长的情况下,俄外贸顺差4年来首次出现减少。按照世界银行的测算,上半年国内消费同比增长98%,拉动GDP增长67%;投资增长285%,拉动GDP增长44%;净出口下降234%,反向拉动GDP下降37%。根据俄罗斯海关数据, 2007年,外贸顺差从2006年的1 634亿美元下降到1 528亿美元,减少106亿美元,这

3、意味着全年净出口同比下降65%,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开始下降。表12007年俄罗斯与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情况(单位:亿美元)贸易额同比增长(% )占总额的比重(% )对外贸易总额5 52225.8100.0与欧盟27国2 84019.151.4德国52923.09.6荷兰46620.98.4意大利36117.06.5与亚太经合组织国家1 06041.519.2中国40340.67.3美国17516.23.2日本20164.13.6与其他独联体国家82427.414.9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47831.38.7资料来源:俄罗斯海关统计。表22007年俄罗斯与十大贸易伙伴国贸易情况(单位:亿

4、美元)位次国家双边贸易额在出口中所占比重(% )在进口中所占比重(% )在俄对外贸易总额中所占比重(% )1德国5297.513.309.62荷兰46612.11.928.43中国4034.512.207.34意大利3617.84.306.55土耳其2255.22.104.16日本2012.16.403.67波兰1793.82.303.28美国1752.34.703.29英国1673.12.803.010法国1642.53.803.0资料来源:俄罗斯海关统计。(三)贸易商品结构未能发生改变,仍保持了出口商品原材料化趋势俄政府多次提出的提高高附加值和深加工产品出口比重的目标在2007年未能实现。

5、目前,俄出口商品结构未能发生实质改观,仍以资源类产品为主。在对远邻国家的商品出口构成中,尽管能源类产品比重下降26%,但仍占677% (2006年为685%,在能源类产品中原油又占529% ),木材和纸浆占35%,农产品和农业原料占17%,合计729% (如果包括金属和化工材料等,其比重更高),而机器制造业产品仅占32%。(四)贸易增长主要源于资源类产品涨价,实质未摆脱对外部因素依赖受国际原材料市场涨价的影响,近年来俄罗斯进出口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能源和资源类 产品“量减价增”。2007年111月,在俄对非独联体国家原油出口价值量增长146%的情况下,实物量仅增长49%;石油制成品出口价值量增长1

6、23%,出口实物量增长74%;金属及其制成品出口价值量增长204%,而实物量增长76%;木材和纸浆出口价值量增长282%,实物量反而下降17%。可以认为,出口额的扩大在相当大程度上仍然缘于国际原材料市场价格的上涨。(五)卢布持续升值有助于俄机电产品的大量进口非独联体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仍然是俄机电产品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在卢布升值的效应下,机器设备和交通工具类产品成为俄进口的主要商品。2007年111月其在进口构成中的比重上升到54% (2005年为482%,2006年111月为508% )。一方面,由于俄罗斯国内机电产品竞争力低下导致供需结构失衡,已使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进口成为解决固定资产更

7、新、结构改造和实现生产现代化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引进,俄能源工业和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改造大大推进,正逐步实现进口替代。(六)俄对外贸易地区结构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亚太地区继2006年取代独联体首次成为俄第二大贸易地区后比重仍在提高。欧盟仍是俄罗斯的主要贸易伙伴, 2007年,俄与欧盟国家贸易额增长了191%,达到2 840亿美元。欧盟在俄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下降了29%,但仍高达514%。德国、荷兰和意大利是俄罗斯在欧盟中的主要贸易伙伴,三国占欧盟与俄贸易总额的475%,占俄罗斯外贸总额的298%。亚太经合组织国家已成为俄最重要贸易伙伴之一。2007年,俄与亚太经合组织国家的

8、贸易额达1 060亿美元,同比增长415%,在俄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上升了24%,达到198%。中国、日本、美国、韩国是俄罗斯在该组织中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四国占该组织与俄贸易总额的877%。与此同时,独联体国家在俄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从2006年的146%上升到15%。欧亚经济共同体国家在俄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从83%微升到87%。(七)俄对德、美、中三国同时也是首次出现贸易逆差2007年,俄罗斯与德国、美国和中国的进出口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历史上,俄对该三国一直是贸易顺差国,而2007年首次同时出现逆差1。其中对德国逆差28亿美元,对美国逆差137亿美元,对中国逆差85亿美元。出现逆差的原因与其贸

9、易商品结构有紧密的联系。其中在俄德贸易中,主要由于2007年年初油价的下降、暖冬使输德天然气减少,尤其重要的是德国对俄出口机床、运输工具等大幅增 加。在俄美贸易中,俄对美出口主要是原材料类产品,而进口主要是技术和食品。由于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的变动,两国进出口对比发生了变化。(八)“灰色进口”比重降至历史最低点据俄罗斯海关与中央银行对比统计核算,2007年,俄罗斯“灰色进口”的比重下降到苏联解体后新俄罗斯历史上最低点,为105%(1996年为447%, 2005年为29%, 2006年为207% ),其绝对值从2006年的272亿美元下降到2007年的234亿美元2。“灰色进口”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三

10、:海关行政管理的改善;目前主要由不进行“灰色清关”的大公司来从事 进口业务;对外贸易部分的自由化,某些商品(如原属于“灰色进口”大项的家用电器)降低和取消了进口税。二2007年俄罗斯的外贸政策2007年,俄外贸政策的主要方向是通过国家调节措施保证进出口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提高俄商品的竞争力并扶持其走向国际市场,有效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生产者,推动“入世”进程,扩大与其他国际组织的合作。(一)提供财政支持和政府担保扩大出口潜力在扶持商品和服务出口方面,采取了包括提供财政支持和国家担保在内的措施,提高俄出口潜力和扩大高技术产品在出口构成中的比重。2007年共对75家工业品出口商提供了3014亿卢

11、布的政府贷款用以补偿贷款利息。(二)举办各种展览会推动俄商品走向国际市场2007年举办的主要展览活动有: 6月2024日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举办的俄罗斯国家展。会展期间,达成了建立生产医疗器械、包装用品和汽车零部件等俄斯合资企业的协议。4月2025日在德国汉诺威举办的国际工业展览会。会上举办了俄德工业论坛和西伯利亚经济日。俄罗斯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及将其应用于通讯和汽车导航等民用化引起了广泛的兴趣。6月27日在阿尔及尔举办的国际交易会。这是俄首次利用联邦预算资助在北非举办交易会,帮助俄商品进入在北非最有吸引力的阿尔及尔市场。(三)实施灵活的关税调节措施在关税调节领域,主要政策目标是保护国内市场

12、,扶持国内商品生产者,吸引投资和提高俄罗斯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年内共出台了65个相关政府令,修改商品名录和进出口关税,其中最主要的有: 2007年2月5日有关修改部分未加工木材出口品种的第75号政府令,旨在通过逐步提高未加工木材的出口关税,最终在2011年实现完全禁止出口,将出口未加工木材的积极性引导到对木材深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领域。年内还多次调整了奶、肉、粮、油等与民生直接有关产品的进出口关税,实行临时降低进口税和提高出口税等措施(2007年10月15日第674号政府令、2007年10月27日第714号政府令、2007年12月15日第877号政府令),对保障国内市场商品和农产品供应,

13、克服临时短缺,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一定作用。(四)实施贸易救济措施为保护俄罗斯国内商品生产者,年内还多次实施了特殊保护、反倾销和贸易补偿等措施。针对来自欧盟的镍平板征收反倾销税(2007年3月19日第95号政府令)、对来自乌克兰的机器制造连接件采取了反倾销措施(2007年4月10日第217号政府令)、对进口的玻璃纤维网征收特别保护关税(2007年11月6日第757号政府令)、对来自中国的滚动轴承征收反倾销税(2007年12月13日第868号政府令)等。(五)实施贸易促进措施截至2008年1月1日,国外针对俄罗斯商品采取了84项限制性措施,其中反倾销措施48项、特保措施7项、关税和非关税调节措施2

14、9项。此外还进行了9项反倾销调查和2项特保调查。针对俄罗斯的限制性措施主要来自19个国家,包括澳大利亚、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印度、中国、墨西哥、美国、乌克兰及欧盟27国的统一海关联盟。采取限制性措施最多的国家有欧盟、美国和乌克兰。涉案最多的产品是黑色金属及其制品(占反倾销案的一半以上)和矿物肥。在最新的反倾销调查动议中,排第一位的是化工产品。针对国外的歧视性措施,俄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采取了39项预防措施,挽回贸易损失8亿美元。为保证俄商品自由进入或不受歧视地进入外部市场,还做了以下工作:争取阿根廷、墨西哥、秘鲁和澳大利亚等贸易伙伴无条件地承认俄的市场经济地位;与欧盟签署了20072008年部

15、分钢铁产品贸易协定(2007年10月),按照协议条件,欧盟对俄出口钢铁产品的数量限额比2006年增加了20%。三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态势2007年,中俄贸易发展具有以下突出特点:(一)双边贸易额跨越式增长,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2007年中俄双边贸易保持快速增长,贸易额跨过400亿美元大关。据中国海关统计全年达48165亿美元,据俄罗斯海关统计为402亿美元,中国已位德国和荷兰之后成为俄罗斯第三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成为中国第七大贸易伙伴。(二)中国对俄贸易首次出现顺差如前所述,在中俄双边贸易历史上,中方一直处于逆差状态,近年逆差呈逐步缩小趋势。2007年中国首次成为顺差方,据中国海关统计,全年

16、顺差约为8812亿美元,据俄罗斯海关统计为85亿美元。(三)双边贸易增长模式改变,贸易额的高速增长实际上完全来自于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 2007年中国对俄出口同比增长799%,进口同比增长121%。据俄罗斯海关统计,俄罗斯自华进口同比增长89%,而俄罗斯对华出口仅增长09%,贸易额的高速增长实际上完全来自于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增长。(四)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商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自2006年以来,机电产品开始取代轻纺皮革类产品成为中国对俄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目前,占俄出口总额60% 70%的燃料能源类商品占中国自俄进口总额的50%左右;而占中国出口额50% 60%的机电产品在中国对

17、俄出口中也占了40% 50%。两国各自的国际竞争优势在双边贸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中国一些以前没有向俄罗斯出口的产品,首先是机械和设备、汽车、工业产品,包括黑色金属产品和化工产品开始进入俄罗斯市场。而俄方机电产品在对华出口中所占比重没有明显改善,在中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快速提高到81亿美元的情况下,俄罗斯对华机电产品出口仅为25亿美元,两国机电产品贸易的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五)两国间贸易摩擦增多在中国对俄出口快速增长的背景下,俄国内贸易保护主义加强。2007年俄已多次对自中国进口的不锈钢管、镀锌板、轴承等提出反倾销调查和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停止进口中国的渔产品、大米等。据报道,俄政府已在酝酿制定取消

18、给予中国特惠国待遇的文件。可以预见,随着俄国内经济的恢复和“入世”进程的推进,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会进一步增加。四2008年俄罗斯的对外贸易走势世界银行公布的2008年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认为,受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降温的影响, 2008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将双双出现下降的趋势,这将使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面对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一)外贸顺差将会随油价下跌和食品进口增加进一步减少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际油价不可能持续大幅上涨。考虑到能源在俄出口中占有相当大比重,一旦油价下跌,势必影响俄罗斯出口的价值量。同时,为弥补国内市场的部分食品短缺,年内俄仍会扩大肉、奶等制品进口。在这一情况下,外贸顺差会进一步

19、缩小,进而影响到俄外汇和预算收入。这一情况同样会影响到中俄贸易,短期内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额会有一定难度。(二)将进一步加强与亚太地区国家的经贸合作实现出口产品和地区的多元化,提高亚太地区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将外贸重心由主要偏向西方逐步转向东西方并重是俄罗斯对外贸易发展的既定目标。2008年,由于西方主要经济体发展放缓,新兴市场经济体将会对全球经济增长起更大的作用,俄会更加注重和加强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与中国、日本和印度的合作。在这一背景下,尽管中俄贸易中尚存在诸多问题,但这不会影响合作的大趋势。(三)加快“入世”和参与其他多边组织的步伐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在其中占有自己应有的位置是俄对外贸易

20、战略和经济外交的主要着眼点,为此,俄必须成为许多重要国际经济组织的成员,“入世”和进入亚太经合组织(OECD)是俄的优先方向。迄今俄“入世”谈判已历经13年, 2007年仅剩下与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两个国家的谈判还未结束。据俄经 济发展和贸易部估计,将在2008年头两个月结束与这两个国家的谈判,在谈判结束后,有关方面将开始完成法律和技术程序。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俄罗斯在第三季度就可加入世贸组织。2007年5月16日,亚太经合组织已正式邀请俄罗斯开始就成为该组织正式成员国进行谈判。俄希望在2010年前结束谈判,年内仍谋求加快推动与多边组织的合作进程。(责任编辑:高晓慧)(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注释:1俄罗斯海关统计。2俄“灰色进口”被控制,生意人报2008年2月12日。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年第5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