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8.03KB ,
资源ID:119621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19621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重庆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重庆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docx

1、重庆医科大学局部解剖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1下肢1.收肌管 adductor canal即Hunter管,为股前内侧区中1/3段的肌性管道,向上续于股三角尖,向下通至腘窝,长1517厘米。管的前壁为股内侧肌和大收肌间的股收肌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内侧壁为大收肌。上口由股内侧肌、大收肌、股收肌板上缘围成,下口为大收肌腱裂孔,前口为股收肌板下份的裂口。管内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有隐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2.股三角 femoral triangle位于股前部上1/3,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区域。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内有股神

2、经、股动脉、股静脉、股管等结构及其属支3.股鞘 femoral sheath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伸并包绕股动脉和股静脉上段所成之漏斗形筋膜鞘,长34cm。两个纵形的纤维隔将其分为3格,外侧格容纳股动脉、中间格容纳股静脉、内侧格即股管。4.股管 femoral canal为股鞘内侧份一个潜在性间隙(股鞘内侧格),长约12cm。其上口为股环,通腹膜外间隙;下口为盲端,正对隐静脉裂孔。腹腔内容物若顶着腹膜通过股环进入股管则形成股疝。5.股环 femoral ring股管上口。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为腔隙韧带,外侧借纤维隔与股静脉毗邻。股环被腹膜外结缔组织所充填。由于股环的内、前

3、、后三面均为韧带,故股疝容易发生嵌顿。6.肌腔隙 lacuna musculorum由腹股沟韧带、髂骨及髂耻弓围成,腔隙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通过。7.血管腔隙 lacuna vasorum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侧界为髂耻弓。腔隙内有股动、静脉,股管及腹股沟深淋巴结等。2.1.前臂屈肌后间隙 posterior space of antebrachial flexor 位于前臂下段,指深屈肌、拇长屈肌与旋前方肌和骨间膜之间,为疏松结缔组织所充填。前臂脓肿时,该间隙往往积存大量脓液,常向下蔓延到手掌的掌中间隙。2. 2.屈肌支持带 flex

4、or retinaculum又叫腕横韧带,是前臂深筋膜在腕部的增厚。横架于腕骨沟的上方,尺侧附于豌豆骨和钩骨,桡侧附于舟骨和大多角骨,与腕骨沟共同构成腕管。2. 3.腕管 Carpal canal位于腕掌侧,是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构成的骨筋膜鞘。管内有拇长屈肌腱及指浅、深屈肌腱共9条肌腱、正中神经、桡侧囊、尺侧囊通过。2. 4.鱼际间隙 thenar space又称拇收肌间隙,位于手心外侧半。前界为示指屈肌腱,第1蚓状肌及掌中隔,后界为拇收肌筋膜,内侧以掌中间隙为界,外侧是掌外侧肌间隔。近端为盲端;远端经第1蚓状肌管与食指背面相通。2. 5.掌中间隙 midpalmar space 位于掌中

5、间鞘的内侧半,前界为第35指的屈肌腱、屈肌总腱鞘及第24蚓状肌,后界是骨间掌侧筋膜,外侧以掌中隔与鱼际间隙为界,内侧是掌内侧间隔,近侧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远侧经蚓状肌管达指蹼间隙,并与指背相交通。2. 6.指蹼间隙fingerweb space & Webs space又称联合孔,在第25指间掌骨头处,由位于指蹼深面的掌浅横韧带与掌腱膜的纵、横纤维所围成,是手指血管、神经等出入的部位,又是手掌、于背与手指三者间的通道。2. 7.指髓间隙 Pulp space在指深屈肌腱抵止处远侧,皮肤和远节指骨远侧4/5的骨腹之间有纤维隔相连,此隔将指腹的脂肪分成小叶,形成指髓间隙,又称指端密闭间隙,

6、内有血管和神经。炎症时宜早期切开减压,以保护末节指骨。2. 8.锁胸筋膜 clavipectoral fascia为张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和胸前外侧神经等结构穿过。3.1颈静脉弓jugular venous arch为在胸骨上间隙内连于左、右颈前静脉之间的横行交通支,称颈静脉弓。此弓横过气管前方,在做低位气管切开时可能损及此静脉弓。3.3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位于气管前方,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中层脏部之间。间隙内有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下静脉或奇静脉丛,并可能有甲状腺最下动脉,在幼儿还可见胸腺上端或左头臂静脉及头臂干。此间隙向下与上

7、纵隔相通。如有感染,脓液可向下蔓延至上纵隔。此间隙为气管切开必经之处。3.4咽后间隙retropharynheal space位于覆盖咽、食管后壁的颈深筋膜中层脏部与椎前筋膜之间,内有淋巴结及疏松结缔组织,向咽侧壁外侧延伸的部分为咽旁间隙,向下通上纵隔。此间隙内的脓肿常易引起吞咽困难,亦可向下蔓延至上纵隔。3.5斜角肌间隙 由前、中斜角肌与第1肋上面围成,间隙内有臂丛与锁骨下动脉及其分支通过。3.6颈动脉鞘 carotid sheath 由颈深筋膜中层向两侧扩展包裹颈总动脉、颈内静脉与迷走神经形成的筋膜鞘。3.7颈袢ansa cervicalis 由第13颈脊神经前支的分支构成。其中第1颈脊神

8、经前支的部分纤维随舌下神经走行,在颈动脉三角内离开此神经,称颈袢上根,沿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浅面下行。第2、3颈脊神经前支的部分纤维,经过颈丛联合,发出降支,称颈袢下根,沿颈内静脉浅面下行。上、下两根在肩胛舌骨肌中间腱上缘,适平环状软骨弓处,在颈动脉鞘浅面合成颈袢。发支支配舌骨下肌。甲状腺手术时,多平环状软骨切断舌骨下诸肌,可避免伤及神经。3.8甲状腺悬韧带suspensory ligament of thyroid gland 由包裹甲状腺的假被囊在甲状腺侧叶和峡部后面与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气管软骨之间增厚所形成。将甲状腺悬置于喉和气管上。因此吞咽时甲状腺可随喉上下移动,临床上可鉴别颈部肿块与

9、甲状腺的关系。3.9甲状腺被囊false capsule of thyroid gland由颈深筋膜中层脏部包裹甲状腺而形成。3.10Virchow淋巴结 为位于颈根部,邻近左侧静脉角的锁骨上淋巴结。食管下部癌或胃癌转移时常可累及该淋巴结。在临床体检时,常在胸锁乳突肌后缘和锁骨上缘的交角处触及肿大的淋巴结。3.11角淋巴结 为颈外侧上深淋巴结位于二腹肌后腹与颈内静脉交角处者,称颈内静脉二腹肌淋巴结,又称角淋巴结。收纳鼻咽部、腭扁桃体及舌根部的淋巴,是该部癌转移较早累及的淋巴结4.1.乳房后间隙 为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管,使乳房可轻度移动。此处若感染化脓易向下扩展,宜

10、作低位切开引流术。乳腺癌时如侵及此间隙,乳房即固着于胸前壁。4.2.希氏筋膜 Sibson fascia又称胸膜上膜,为胸内筋膜在胸膜顶上方自第7颈椎横突、第1肋颈和第1胸椎体连至胸膜顶的筋膜,具有保护和固定胸膜顶的作用。4.3.乳房悬韧带 Cooper ligament为乳腺周围纤维结缔组织所形成的纤维束,向浅面和深面连于皮肤和胸肌筋膜,对乳房起支持和固定作用。当乳腺癌累及此韧带时,纤维组织增生,韧带缩短,牵引皮肤向内凹陷,使皮肤表面出现 “酒窝” 征,是乳腺癌早期的常见体征4.4.腋尾 axillary tail为乳房外上部的乳腺组织,沿第三肋间经胸小肌下缘突向腋腔的部分。在检查乳房病变时

11、应注意,以免遗漏。4.5.肋隔隐窝 Costodiaphramatic Recess 为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返折而成的半环形凹陷,其前方在锁骨中线达第8肋,侧方在腋中线达第10肋,向后至第12肋肋颈的下方。是胸膜腔间隙中最大的胸膜隐窝。内有少量浆液,即使深吸气时肺的下缘也不能伸入其内,是人体直立时胸膜腔的最低部位,胸膜腔内的出血、渗液和脓液常首先蓄积于此。由于肺的下缘、胸膜的下界及胸廓的下方三者在高度上不一致,所以肋膈隐窝受损时,能伤及胸膜或包括上腹部脏器,如肝、肾的上极,而不伤及肺。4.6.肺根 root of lung为出入肺门的肺A、肺V、支气管、支气管动、静脉、淋巴管和神经等结构被结缔组

12、包裹4.7.纵隔 mediastinum是位于胸腔内左、右纵隔胸膜之间的器官、结构及其间的结缔组织的总称。其内包括心包、心脏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气管、食管、胸导管、神经、胸腺和淋巴结纵隔的境界:前界为胸骨,后为脊柱胸段,两侧为纵隔胸膜。上经胸廓上口与颈部器官和筋膜相续,下达膈,且经膈的孔道与腹腔相联系。因此,纵隔气肿可上升到颈部,而颈部病也可蔓延到纵隔,纵隔的渗血或感染也可向下蔓延到腹膜后间隙。4.8.食管上三角 在纵膈左侧面,由左锁骨下动脉、脊柱和主动脉弓所围成,内有胸导管和食管上份。4.9.动脉导管三角 triangle of ductus arteriosus位于主动脉弓左前方的一个三角区

13、,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为手术时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4.10.支气管肺段 bronchopulmonary segment简称肺段,是每一肺段支气管及其所属的肺组织的总称。肺段的整体形态呈圆锥形,尖端朝向肺门,底朝向肺的表面,相邻肺段之间以薄层结缔组织分隔,是构成肺形态学和功能学的基本单位。右肺分10肺段,左肺分810肺段。肺段内,肺段动脉与肺段支气管伴行进入肺段,相邻肺段间动脉互不吻合。而肺叶静脉的属支则行于段间结缔组织内收纳相邻肺段血液。段间静脉为外科和影像学支气管肺段的依据4.11食管后隐窝 为右侧纵隔胸膜在肺根以下突入

14、食管与奇静脉、胸导管间,形成食管后隐窝,食管下段手术经左胸,可破入右侧胸膜腔导致气胸12心包裸区 两侧胸膜前界在第46肋高度分开,形成一个无胸膜覆盖的三角形区域,称心包裸区,即下胸膜间区。内为心和心包。此区距胸骨外缘约1厘米处心包未被胸膜和肺覆盖,致使心包直接与胸前壁相贴,临床上可经此进行心包穿刺。5.1弓状线arcuate line位于脐以下45cm处,此处腹直肌鞘后层转至前层,而缺乏后层,腹直肌后方仅为腹横筋膜。上方腹直肌鞘后层的游离下缘成为弓状边缘,称弓状线/半环线5.2联合腱 inguinal falx 呈弓形,位于腹直肌下部的外侧缘。由腹内斜肌腱膜和腹横肌腱膜互相融合而成,构成腹股沟

15、管后壁的内侧部分。5.3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为腹前外侧壁47层中,一个由肌肉和筋膜形成的潜在性裂隙,长约45cm,平行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1.5cm处。有前、后、上、下四壁和内、外两口。男有精索、女有子宫圆韧带5.4皮下环(浅环)external ring 为腹外斜肌腱膜在耻骨结节外上方形成的三角形裂隙,为腹股沟管外口。5.5腹环abdominal ring 即腹股沟管内口,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1.5 cm处,为腹横筋膜上的一个卵圆形裂隙,男有精索、女,有子宫圆韧带穿过5.6直疝三角Hesselbachs triangle 为腹前外侧壁的一个薄弱部位,位于腹股沟韧带(下界)

16、、腹壁下动脉(外侧界)和腹直肌外侧缘(内侧界)间。疝囊经该三角突出者称腹股沟直疝5.7肝裸区 bare area of liver冠状韧带前、后两层之间有一定距离,这部分肝因无腹膜被覆故名肝裸区。此处肝被膜直接与膈下筋膜相接5.8肝肾隐窝 hepatorenal recess 位于肝右叶与右肾之间,是平卧时腹膜腔的最低部位。5.9十二指肠悬韧带 为连于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上部后面与右膈脚之间,由十二指肠悬肌和被覆于其表面的十二指肠空肠曲皱襞共同构成。有悬吊固定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作用,也是手术时用以确定空肠起始端的标志。5.10网膜孔omental foramen, 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右缘后方,是网膜

17、囊通向腹膜腔的唯一通道。前界是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是下腔静脉表面的腹膜,上界肝尾叶,下界十二指肠球部。AdC1.1HR5.8AL5.1HT5.6AnC3.7IC5.3AR5.5IF5.2AT4.4JVA3.1BAL5.7LM1.6BS4.10LV1.7CC2.3M4.7CF2.8McB5.2CL4.3MS2.5CR4.5M憩5.2CS3.6OB5.1CT5.2OF5.10DF5.1PrS3.3ER5.4PSAF2.1FC1.4PuS2.7FCTG3.9RL4.6FR2.2RS3.4FR1.5SF4.2FS1.3SLTG3.8FS&WS2.6TDA4.9FT1.2TS2.4GF5.1V淋3.10

18、5.11网膜囊omental bursa 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为小网膜、胃后壁及腹后壁的腹膜形成的扁窄间隙,属左肝下后间隙。胃后壁穿孔时,胃内容物常局限于网膜囊内,给早期诊断带来困5.12十二指肠空肠曲duodenojejunal flexure十二指肠升部末端与空肠起始部形成一个向上弯曲,位于第2腰椎的左侧,是上、下消化道分界标志5.13胃胰襞gastropancreatic fold后腹膜壁层覆盖胃左动脉升段d条形隆起5.14胃床 胃后面隔以网膜囊与胰、左肾、左肾上腺和脾相邻,胃下后方有横结肠及其系膜。这些承托胃的结构为胃床5.15胆囊三角(肝胆三角)Calot triangle 由右肝管

19、肝总管、胆囊管和肝下面围成的区域,胆囊动脉由此经过,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部位。16系膜三角 系膜缘处肠壁与两层膜膜围成一个三角形间隙,叫做系膜三角。空、回肠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在肠的系膜缘处进出肠壁。因三角处肠壁无腹膜覆盖,行小肠切除吻合术,应妥善处理,以免肠瘘感染扩散5.17Meckel憩室 是卵黄囊发育的遗迹,出现率约3,在距回盲部1米范围内的回肠对系膜缘,平均长7cm。由Meckel憩室的粘膜含有胃腺样腺体,因此,可发生消化性溃疡。5.18McBurney点 是指右骼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段的交点,是阑尾根部在体表的投影点。5.19边缘动脉 各结肠动脉的结肠支在结肠内缘相互吻合,在近

20、结肠边缘形成一个动脉弓,称为边缘动脉。1髂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和股骨大转子连线的内中1/3交点、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股骨内外侧髁连线中点,此三点连线为坐骨神经体表投影。2.隐静脉起于足部静脉网内侧端,经内踝前方1.5cm左右上行至小腿内侧,经髌骨内侧缘后方四横指上行至大腿内侧,最后在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3.臀部十字吻合位于臀大肌深面,在股方肌和大转子附近,由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臀下动脉、第一穿动脉吻合而成。4.膝关节动脉网由腘动脉的关节支(膝上内动脉、膝上外动脉、膝中动脉、膝下内动脉、膝下外动脉)、膝降动脉、旋股外侧动脉的降支、及胫前返动脉等

21、彼此吻合形成。5.腘窝的内容由浅入深为胫神经、腘静脉、腘动脉以及窝上外缘的腓总神经。6.股三角是由 腹股沟韧带、缝匠肌及长收肌围成。7.小隐静脉起于足部静脉弓的外侧,注入腘静脉,其下段有腓肠神经、上段有腓内侧皮神经伴行。8.大隐静脉的高位属支有旋髂浅静脉、腹壁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与深静脉之间的穿通支以小腿上2/3、股部下1/3为最多;大隐静脉在内踝前方的一段位置表浅,常在此进行进行静脉穿刺或切开。9.股深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约 3cm处由股动脉的后外侧壁发出。在该动脉起始处发出旋股内侧和旋股外侧动脉,行程中发出34支穿动脉。10.由腹壁下动脉发出的异常闭孔动脉走行于

22、腔隙韧带的上方,股疝修补时应加以注意。11.肌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骨弓。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及股外侧皮神经通过;血管腔隙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外界为髂耻弓,内界为腔隙韧带(或陷窝韧带),有股动脉、股静脉通过。12.收肌管位于大腿中1/3内侧份。内侧壁为大收肌,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前壁为缝匠肌及股收肌板。管内结构由前向后有隐神经、股动脉、股静脉。13.穿经梨状肌上孔的结构由外侧至内侧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及臀上静脉。14.穿经梨状肌下孔的结构由外侧至内侧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臀下动脉、臀下静脉、阴部内静脉、阴部内动脉及阴部神经。1.锁胸筋膜呈三

23、角形,为位于锁骨下肌、胸小肌和喙突之间的深筋膜,有头静脉、胸肩峰动、静脉和胸外侧神经穿过。2.肱骨肌管由肱三头肌与肱骨桡神经沟形成的绕肱骨中份后的管道,内有桡神经和肱深血管通过3.三边孔内有旋肩胛动静脉通过,四边孔内有腋神经及旋肱后动静脉通过。4.腋窝内容除大量疏松结缔组织外,主要有腋动脉及其分支、腋静脉及其属支、臂丛锁骨下部及其分支和腋淋巴结群。5.腋动脉在第一肋骨外缘续于锁骨下动脉,在大圆肌下缘续为肱动脉。被胸小肌分为三段。6.腋动脉的主要分支有胸上动脉、胸肩峰动脉、胸外侧动脉、肩胛下动脉、旋肱前动脉和旋肱后动脉。7.腋淋巴结可分为五群,即外侧群、胸肌群、肩胛下群、中央群和尖群淋巴结。8.

24、乳癌根治术需保护的神经和血管包括:胸长神经、胸背神经和头静脉。9.肱骨外科颈骨折易损伤的神经为:腋神经;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的神经为:桡神经;肱骨内上踝骨折易损伤的神经为:尺神经;桡骨颈骨折易损伤的神经为:桡神经深支。10.肱动脉的主要分支有肱深动脉、尺侧上副动脉和尺侧下副动脉。11.肱二头肌肌腱位于肘窝中央,其内侧有肱动脉及其分支桡动脉和尺动脉以及正中神经。动脉两分支起始部之间,夹着旋前圆肌。其外侧有桡神经。12.临床扪摸肱动脉搏动和测量血压时的听诊部位位于肱二头肌腱膜与肱二头肌腱内侧缘的交角处。13.正中神经在不同高度与肱动脉有不同的位置关系:在臂上1/3段,正中神经位于动脉的外侧,在中1/

25、3段,神经在肱动脉前面,而在下1/3段正中神经则行于肱动脉的内侧。14.腕管由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构成,管内有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拇长屈肌腱、正中神经、尺侧束和桡侧束通过。15.在腕横韧带的浅面,由桡侧向尺侧有:桡血管、桡侧腕屈肌腱、掌长肌腱、尺血管和尺神经通过。16.掌浅弓位于掌腱膜和指屈肌腱之间,由尺动脉的终支和桡动脉掌浅支吻合而成。掌深弓位于骨间掌侧肌和骨间掌侧筋膜之间,由桡动脉的终支和尺动脉的掌浅支吻合而成,此弓向远侧发出三支掌心动脉,分别与掌浅弓的三支指掌侧总动脉吻合。*17.掌中间隙前界是第3-5指的屈肌腱,屈肌总腱鞘,第2-4引状肌。后界是骨间掌侧筋膜,骨间肌。内界是掌内侧肌间

26、隔,远端径2、3、4引状肌管与234指蹼间隙相通。外界是掌中膈,近端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3.1通过颈椎横突所做额状断面,可将颈分为前方的固有颈部和后方的颈部。2甲状颈干起自锁骨下动脉第1段的上壁,沿前斜角肌内缘上升,常分3支,即甲状腺下动脉、肩胛上动脉和颈横动脉。3气管颈部活动性较大,头转向一侧,气管随之转向同侧,食管移向对侧,故气管切开术时,头应保持正中位置,并尽量后仰,使气管接近体表。4锁骨下动脉于第1肋外侧缘续为腋动脉,前斜角肌将其分为3段,第1段位于前斜角肌内侧,第2段位于前斜角肌后方,第3段位于 前斜角肌外侧。其体表投影是自胸锁关节至锁骨上缘中点2cm*5在甲状腺真、假被囊间的狭窄

27、间隙内,除有动脉静脉丛与甲状旁腺通行外,还有神经。*6于颈前正中线行低位气管切开术时,必经气管前间隙与胸骨上间隙间隙,可能遇到的血管为甲状腺峡静脉、左无名静脉与颈静脉弓。4.1.胸膜包括脏胸膜和壁胸膜。其中后者又可分为膈胸膜、肋胸膜、从膈胸膜、胸膜顶四部。2.胸膜腔位置最低部位是肋骨隐窝,它是由肋胸膜和膈胸膜互相移行而成的。3.肺下界在锁骨中线平6肋,在腋中线平8肋,在肩胛线平10肋。4.纵隔以四分法将纵膈分为上部的上纵膈和下部的下纵膈,后者又以心脏分为前纵膈、后纵隔、中纵膈。5.动脉导管三角由左膈神经、左迷走神经和左肺动脉围成。三角内含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心浅丛、动脉导管。5.1腹外斜肌

28、腱膜的形成物腹股沟韧带、陷窝韧带、耻骨梳韧带、白线和皮下环。2腹横筋膜形成精索内筋膜、深环和股鞘前壁。3髂腹下神经在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肌之间斜向前下,于髂前上棘内侧约2.5cm处穿过腹内斜肌肌,在耻骨结节上方约2.5cm处穿腹外斜肌腱膜。分布于耻骨联合上方一横掌的皮肤。4下列结构中腹膜覆盖的结构是:a脐正中襞脐尿管 b脐外侧襞腹壁下动脉c脐内侧襞脐动脉 d胃胰襞胃左动脉升段5上腹旁正中切口的解剖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外组织和腹膜壁层。6腹前外侧壁有9层结构,但在脐、弓状线以下、腹白线和皮下环处例外。7胰体上缘有脾动脉左行,后面有

29、脾静脉右行,胰尾则抵达脾门。胰颈上缘毗邻腹腔动脉,下缘有肠系膜上动脉穿出,后方有门静脉起始上行。8胆囊三角由胆囊管、右肝管-肝总管和肝的脏面三者围成,是手术时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9腹壁浅筋膜深层(Scarpa筋膜)在中线处附着于腹白线,向下于腹股沟韧带下1.5cm处续于阔筋膜,于耻骨联合与耻骨结节间则与阴囊肉膜及阴茎筋膜相延续,然后连于会阴浅筋膜。10腹股沟管的前壁为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下部;后壁为腹横筋膜和联合腱;上壁为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下壁为腹股沟韧带。其外口称皮下环,是腹外斜肌腱膜的三角形裂隙,内口称腹环,是腹横筋膜的卵圆形裂隙。通过腹股沟管的内容,男性为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11腹膜腔借横结肠和横结肠系膜分为结肠上区和结肠下区。右肝下间隙即肝肾隐窝,是平卧时腹膜腔的最低部位;左肝下后间隙即网膜囊,它与左肝下前间隙以小网膜和胃为界。 12腹前壁脐以下内面的腹膜形成5条皱襞,脐正中襞内含脐正中韧带,脐内侧襞内含脐动脉索,脐外侧襞内含腹壁下A、V。皱襞之间形成的隐窝由内向外依次为膀胱上窝、腹股沟内侧窝、腹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