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4.73KB ,
资源ID:1204421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044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0926语法学与语法分析方法论打印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0926语法学与语法分析方法论打印版.docx

1、0926语法学与语法分析方法论打印版语法学与语法分析方法论1. 什么是语法学 21.1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31.2 语法研究的根本目的 32. 语法学的分类 42.1 历史语法学 42.2 比较语法学 42.3 描写语法学 52.4 传统语法学 52.5 结构主义语法学 62.5.1 结构主义语法的分析方法 62.6 转换生成语法 73. 语法分析方法的嬗变 73.1 句子成分分析法 73.1.1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 83.2 层次分析法 83.2.1 中外层次分析法的差异 93.2.2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93.2.3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 103.3 变换分析法 103.3.1 (A)式和

2、(C)式之间的变换 113.3.2(B)式和(D)式之间的变换 113.3.3 “山上架着炮”的变换方式 123.3.4 变化分析法的作用 123.4 语义特征分析法 133.4.1 AB两种句式的语义特征分析 144.1 “三个平面 ”的语法理论 164.1.1 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 164.1.3 语 义 平 面 174.1.4 语 用 平 面 174.1.5 三个平面理论的意义 184.2 两个三角的语法理论 184.2.2 “表里值”三角 184.2.3 “普方古”三角 194.2.4 “大三角”和“小三角”的关系 194.2.5 两个三角理论的意义 195.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205

3、.1 语法的静态分析 205.1.1 静态分析的基本方法 205.1.2 句子成分分析法 205.1.3 直接成分分析法 215.1.4 层次成分分析 215.2 语法的动态分析 215.2.1 动态的比较分析 215.2.2 NP了,S或者S,NP了 225.2.3 NP的推移性 255.2.4 表里验证 265.2.5 语值辨察 275.2.6 歧义分解 275.2.7 纵横比较 295.2.8 两种分析方法的使用方法 301. 什么是语法学一种语言的语法是该语言的语法规则的总和。语法学是研究制约语言行为的规则首先是研究联词成句的规则的一门学科。1.1 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表现某种特定语法意

4、义的形式叫语法形式。通过语法形式才显示出来的意义叫语法意义。语法形式与语法形态不相等,形态只是形式的一部分。语法形式可以分为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两大类。对汉语来讲,语法形态更是不太重要的一部分。在我们看来,汉语最重要的语法形式是:分布;组合;变换。由它们分别决定的是:词类;词组;句式。这三者都是语法结构体,是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统一体。汉语中显性语法形式是不多的,主要有虚词和词序;隐性语法形式较丰富,分布、组合、变换都属于隐性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是相互依存的。没有语法意义,也就无所谓语法形式;反之,没有语法形式,语法意义也就无所寄托。每一个语法结构体都是语法形式与语法意义的统一体

5、。 语法研究,既可以从语法形式入手,去寻找所表达的语法意义,也可以从语法意义入手,去探求语法形式的表现手法。这不是两条不同的途径,而是一条途径的两种走法,不过是互为起点和终点罢了。1.2 语法研究的根本目的任何有科学价值的语法研究都必须以这两者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对象,语法研究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深入地研究什么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并探求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2. 语法学的分类一门学科的分科的建立,总是同它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密切联系着的。语法学也不例外。 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语法学有历史语法学、比较语法学、描写语法学之分。 由于研究方法的个同,语法学有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转换

6、生成语法学之分。 2.1 历史语法学任何语言的语法构造都具有很大的稳固性,甚至于比基本词汇的稳固性还要大。语言的语法构造的基础在很长时期内保存着它的本质上的特点。虽然如此,它却不是始终不变,而是在语言的历史过程中变化着,发展着的。例如: 自古及今,未之尝闻。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宋何罪之有? 用历史观点来研究某一语言的语法构造的发展、演变的学问叫做历史语法学。历史语法学的目的,就在于追溯语言的历史发展,语法构造的演变规律;它把语言看作变化的范畴,并从变化中去研究。这样,就使得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有可能被发现。2.2 比较语法学狭义的比较语法指历史比较语法,或称为比较历史语法,指的是有亲属关系的

7、语言之间的语法比较,例如将汉语跟藏语比较,汉语跟缅甸语比较,等等。广义的比较语法包括多种形式的比较,如汉语语法跟日语语法或英语语法的比较,古汉语语法跟现代汉语语法的比较、普通话语法跟方言语法的比较,等等。 历史比较语法的目的不在描写语法规则,而在解释语法现象。非亲属语言的比较,能使人了解母语与外语的差异,可以帮助人们学习外语。亲属语言的比较,可以探出某种语言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有助于明了它的真实面貌。古代汉语的一些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里找不到的,在亲属语言中却可能找到。2.3 描写语法学研究某一语言在发展中一定时期的语法构造的学问,叫做描写语法学。描写语法学不问这种语言的语法同亲属语言的语法

8、有什么关系,也不管这种语言的语法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变化,它只是对语言体系作断面的、静态的描写。对语言的这种研究和描写,在建立语法学体系上是很必要的,同时它也是历史语法学必要的出发点之一。 语言历史的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是从现今的状态出发而转向以往事实的探讨,另一方面是从早期的某一时代出发而根究后来的变化。在建立体系和给语言沟通历史道路的作用上,描写语法学的重要性是无可怀疑的。自然,在进行语言体系的描写分析时,我们还得依靠历史的帮助。研究描写语法学是不能没有历史观点的。2.4 传统语法学传统语法学是从十八世纪直到今天还在应用的语法,它把语法看成是一套规则,这些规则告诉人们应该怎么说,怎

9、么写,所以又称为规范语法。它来源于拉丁语法,主要内容可以用下列公式表示:形态范畴体系。这就是说,根据词的形态归纳范畴(即类别),包括词法范畴(词类)和句法范畴(句子成分),然后指明词类和句法成分的关系,于是构成体系。这种方法本是用来描写有词形变化的语言的。传统语法历史悠久,人们比较熟悉。由于强调规范,便于教学,所以一直被广泛采用。2.5 结构主义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目的在描写语言结构,所以人们也称它为描写语言学。传统语法也是描写性的,它描写的是人们熟知的语法,结构主义语法主要描写的是陌生的语言。它不像传统语法那样,把已知的语言事实纳入拉丁语的框架。结构主义语法是三十年代兴起的,它适应当时世界战争

10、的需要,要用一套方法描写陌生的语言,发现其中的规律。结构主义语法以美国描写语言学为代表,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布龙菲尔德,代表著作有语言论。2.5.1 结构主义语法的分析方法(1)替换法。把语言切分成若干单位,使用这种方法,主要用来切分语素。(2)分布分析法。根据语言单位出现的语境(包括上下文)加以归类。例如:分析“吃、喝、抽”等动词。(3)直接成分分析法。分布分析法考察语言单位的外部关系,直接成分分析法考察语言单位的内部结构。这种分析法切分语段的层次。语言可以从大到小,层层切分,也可以先确定单位(语素或词),层层归纳。(4)变换分析法。用来说明语句之间的关系,如主动句与被动句、肯定句与否定句的

11、关系等等;也可以用来说明形式相同而实际上有差异的语句。 结构主义语法学还有一些其他的分析方法。例如:把词组分为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向心结构中至少有一个直接成分跟整个词组的功能相同,如“新书”、“很好”;离心结构中所有的直接成分跟整个词组的功能都不相同,如“今天晴天”。这种分析可以用来区分同形结构。例如“出租汽车”代表两种不同的向心结构:一种是以“汽车”为核心(即通常所说的偏正结构),一种是以“出租”为核心(即通常所说的动宾结构)。正因为单划分层次还不能完全说明词组之间的内部关系,所以要区分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同时又认为向心结构的核心可以有不同位置。2.6 转换生成语法转换生成语法的创始人乔姆斯

12、基曾经说,它并不是为教学设计的。在人工智能的开发方面,这种语法显示了它的功用。1957年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学的诞生。转换生成语法的目的不在描写语言的结构规律,而在解释语言现象,但是它不像历史比较语法那样解释某些具体的语法事实,而在解释人类的语言能力。尽管这种语法的术语和方法在不断更新,尽管有些语法并不叫做转换生成语法(如“格语法”),其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认为各种语言有共同的逻辑基础,即所谓深层结构,差别在于表层结构。由深层转换成表层,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规则,而表层改写为深层,则有统一的方式。3. 语法分析方法的嬗变3.1 句子成分分析法这些工人立即造好了一座桥。 这些工人立即

13、造好了一座桥。 这些工人立即造好了一座桥。 (这些)工人|立即 造 了(一座)桥。工人表示主语;表示谓语; 表示宾语;()表示状语; 表示状语; 表示补语。句子成分分析法也叫做中心词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的总的特点是:认定语法分析就是分析一个句子(单句)的句子成分。分析的过程是:(1)先看清全句的主要成分,哪个是主语,哪个是谓语;(2)再看充当谓语的动词是不是及物动词,以决定后面是否有连带成分宾语;(3)最后指出附加在主语、宾语之前、谓语之后的所有附加成分。 3.1.1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作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在汉语语法研究和语法教学中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其他分析方法借鉴、运用到汉语语法研究中来之前,

14、就是靠它建立了汉语语法学,普及了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历史贡献是不能抹杀的。3.1.2 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局限性首先,这种分析法只适用于句法,即不能用它来分析合成词的内部构造。其次,这种分析法虽然能适用于句法,但也只适用于对单句的分析,不适用于对复句的分析。再次,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分析方法即使用来分析单句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不能分析“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的歧义。句子的内部构造都有层次性。句子成分分析法的致命弱点严重忽视句法构造的层次性决定了它在今后的汉语语法研究中不能再给我们提供新的积极的东西。它只能在普及性的语法教学中还可以用。3.2 层次分析法句子的内部是有层次的。因此,在汉语语法

15、研究中,放弃句子成分分析法,引进层次分析法,是理所当然的。这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客观需要。层次分析,美国描写语言学称为“直接成分分析法”(Immediate Constituents Analysis, 简称IC Analysis)。最早是由布龙菲尔德(L.Bloomfield)在语言论(Language)一书中提出来的。按照层次分析法的观点,句子不是一个简单的词的线性组合,它是由若干个直接成分的层级构成的,而每一个较低层次的成分都是由较高层级的组成部分。显然,层次分析的客观基础就是语法构造的层次性。3.2.1 中外层次分析法的差异美国描写语言学运用层次分析法,只讲切分,不讲定性,即只要求明每一层

16、面上的直接成分,不要求指明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汉语中的描写语法学则不同,不但讲切分,还讲定性。我们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分析“我看书”时,不仅要对这个句子进行切分,还需要对切分所得的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定性,即: 我 看 书。| 1 | | 2 | 12 主谓 | 3 | | 4 | 34 述宾(即动宾)由于汉语缺乏形态,光是分析成分是一对多对应,因此汉语光凭词类和层次不能控制关系。这样,对汉语来说,光是分析层次,远远不足以说明某一语言片段的特征,因此,汉语中运用层次分析法既要讲切分,又要讲定性。3.2.2 层次分析法的作用由于层次分析法符合语言的语法构造特点,因此它在语法研究中能起较好的作用

17、。具体表现如下:(1)层次分析法的适用面比较广。它既可以用来分析单句的结构,也可以用来分析复句的结构,还可以用来分析合成词的结构。(2)可以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例如上文的“这张照片放大了一点儿”是个歧义句,句子成分分析法不能加以分化,但层次分析法可以很好地加以分化。(3)可以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更好地揭示语法规律。例如,汉语中动词单独作谓语不自由,到很大的限制,这正是通过层次分析法所获得的一条语法规律。运用层次分析法,不仅要考虑从什么地方切分,而且还要考虑为什么从这个地方切分,这就把语法研究引向了深入。3.2.3 层次分析法的局限性层次分析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它只能揭示句子内部的构造层次和显形的

18、语法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构内部的隐性语法关系。例如:山上架着炮。门外修着马路。“山上架着炮”是一个有歧义的句子,它即可以表示(A)“山上有炮”的意思,也可以表示(B)“山上正在架炮”的意思。这就要求我们去进一步探求新的分析手段。3.3 变换分析法由于层次分析法的局限,自然地在汉语语法研究中引进了新的分析手段-变换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只能揭示句子内部的构造层次和显性的语法关系(一般称为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子内部的隐性的语法关系(一般称为语义结构关系)。例如: (1)院子里放着四方桌。 (2)院子里演着梆子戏。例(1)(2)表示的语法意义不同:(1)表示(A)存在,表静态;(2)表示(B)活动

19、,表动态。但是,(1)(2)从格式上看相同,都是:NPL + V + NP,而且运用层次分析所得结果也相同: (1)院子里放着四方桌。 | 1 | | 2 | 1-2 主谓 | 3 | | 4 | 3-4 述宾 (2)院子里演着梆子戏。 | 1 | 2 | 1-2 主谓 | 3 | | 4 | 3-4 述宾有时我们还会遇到这种类型的歧义句:(3)山上架着炮。例(3)既可以理解为(A)义,表示山上有炮;又可以理解为(B)义,表示山上正在架炮。3.3.1 (A)式和(C)式之间的变换A式可以跟“NP + V+ 在 + NPL”句式(我们把这种句式记为C式)相联系。例如: A 院子里放着四方桌。 C

20、 四方桌放在院子里。C式“四方桌放在院子里”也表示存在,也表示静态,而且NPL“院子里”也是指明NP“四方桌”存在的处所。类似的例子还有: A C 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席团坐在台上。 门口站着人。 人站在门口。 床上躺着病人。 床上躺着病人。 地上蹲着许多人。 许多人蹲在地上。 黑板上写着字。 字写在黑板上。 墙上挂着画。 墙上挂着画。 门上贴着对联。 对联贴在门上。上述情况表明,A式和C式之间有变换关系,A式可以变换C式。3.3.2(B)式和(D)式之间的变换表示(B)义的B式“NPL + V + 着 + NP ”可以跟“NPL + 正在+ V + NP”句式(我们把它记为D式)相联系。例如

21、: B D 院子里演着梆子戏。 院子里正在演梆子戏。D式“院子里正在演梆子戏”也表示活动,表动态,而且NPL“院子里”也是指明“演梆子戏”这一活动的场所。类似的例子如下: B D 门外敲着锣鼓。 门外正在敲锣鼓。 外边下着大雨。 外边正在下大雨。 大厅里跳着舞。 大厅里正在跳舞。 隔壁打着电话。 隔壁正在打电话。 操场上放映着电影。 操场上正在放映电影。 教室里上着课。 教室里正在上课。上述情况表明,B式和D式之间有变换关系,B式可以变换D式。 3.3.3 “山上架着炮”的变换方式“山上架着炮”即可以表示(A)义,又可以表示(B)义。这是A和B在这个句子里重合的结果。我们通过分析可以证明这一点

22、。当例(3)表示(A)义时,它为A式,可以变换为C式: A山上架着炮。 C炮架在山上。当例(3)表示(B)义时,它为B式,可以变换为D式: B 山上架着炮。 D山上正在架炮。这样,通过变换分析达到了分化有歧义的句子例(3)的目的。3.3.4 变化分析法的作用 (1)变化分析法的作用首先在于可以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2)其次,变化分析法可以用来给某种句子分类定性。举例说来,现代汉语里动词后带数量词语有三种情况:数量词语由名量词构成。例如:买一本 吃一个 写一遍(述宾) 数量词语由动量词构成。例如:洗一次 敲两下 唱三遍 (述宾、述补)数量词语由时量词构成。例如:看一天 停一年 等三分钟(述补)。

23、到底分析为述补结构合适,还是分析为述宾结构合适呢?可以利用变化分析法帮助确定。(3)我们看重变化分析法,更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把汉语语法研究进一步引向深入,揭示更多的语法规律。3.4 语义特征分析法变化分析法也有它的局限性。它能用来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但不能解释造成歧义句式的原因。这就促使我们去探求新的分析手段。语义特征分析法是八十年代汉语语法研究领域里开始采用的一种语法分析方法,最早见于朱德熙先生的“在黑板上写字”及相关句式一文。变换分析的局限性促使语义特征分析法在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运用。上面曾举到:(1)院子里放着四方桌。 (2)院子里演着梆子戏。例(1)(2)实际上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句式,例(

24、1)代表A式,例(2)代表B式,这是通过变化分析法所证实的。但是,例(1)(2)格式相同为什么会代表不同的句式呢?换句话说,造成“NPL + V + 着+ NP”这一句式歧义的原因何在?变化分析法回答不了这个问题,这需要运用语义特征分析法来回答这个问题。现在重温一下AB两式的例句: A B院子里放着四方桌。 院子里演着梆子戏。台上坐着主席团。 门外正在敲锣鼓。3.4.1 AB两种句式的语义特征分析 “NPL + V + 着 + NP”之所以分化为AB两种句式,关键在动词。不妨比较一下A式和B式里的动词。经分析,A式里的动词“放、坐、站、躺、蹲、写、挂、贴、刻、钉、绣、戴”虽然各自表示的具体意义

25、不同,但含有共同的语义成分,那就是都含有“附着于某物”的意思。这一点可以从词典里对这些动词的释义中看出来。我们把“附着于某物”看作这些动词所共同具有的语义特征,以区别于其他动词,并标记为+附着 。再看B式里的动词“演、敲、下、跳、打、放映、上”等,都不具有+ 附着的语义特征。如果我们把A式里的动词记为Va ,把B式里的动词记为Vb,这两类动词的差别就在于: Va + 附着 Vb - 附着 正因为Va具有+ 附着 的语义特征,所以A式可以变换成C式;Vb不具有这种语义特征,所以B式不能变换成C式。由于引进了语义特征分析,把动词按句式分为更小的类,我们就有可能将AB两式从格式上加以分化: A NP

26、L + Va + 着 + NP B NPL + Vb + 着 + NP 3.4.2 四种句式的语义特征分析下列四组句子中的动词有什么区别?试分析这些动词在语义特征上的差别,并归纳出相应的动词句型。A他死了三天了。/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了。/我的存折丢了两天了。B他等了三天了。/她哭了大半天了。/她病了半年多了。C书看了三天了。/这个工作我干了十多年了。/这个项目他们研究了五年了。D那个灯笼挂了三天了。/这朵花她戴了一天多了。/这条领带他系了大半天了。格式:名词性词语 动词 了 时量宾语 了。 A类句子中,“他死了三天了”中的时量成分“三天”只指明“死”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类似的

27、例子还有“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了”“我的存折丢了两天了”。B类句子中,“他等了三天了”中的时量成分“三天”只指明“死”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类似的例子还有“她哭了大半天了”、“她病了半年多了”。C类句子中,“书看了三天了”中的时量成分“三天”既可以指明“看”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如“书我早看完了,看了三天了”;也可以指明“看”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如“书看了三天了,还没有看完”。类似的例子还有“这个工作我干了十多年了”、“这个项目他们研究了五年了”。D类句子中,“那个灯笼挂了三天了”中的时量成分“三天”,既可以指明“挂”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如“灯笼早挂上了,

28、都挂了三天了”;也可以指明“挂”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如“那个灯笼挂了三天了,还没有挂上”;还可以指明由动作行为造成的“事物存在状态”持续的时间,如“那个灯笼一直在大门上挂着,都挂了三天了”。类似的例子还有“这朵花她戴了一天多了”“这条领带他系了大半天了”。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四组句子的谓语动词有以下差异: 动作完成后 动作持续的时间 动作所造成的状态 所经历的时间 持续的时间 A B C D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原因在于动词。我们不妨将A、B、C、D中的动词分别记为Va、Vb、Vc、Vd。那么,它们的语义特征可以概括如下: Va:+完成,-持续,-状态 Vb:-完成,+持续,-状态

29、Vc:+完成,+持续,-状态 Vd:+完成,+持续,+状态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ABCD四组句子是有差别的。我们可以根据动词语义特征上的差别概括出它们的句型:A名词性词语 Va 了 时量 了 B名词性词语 Vb 了 时量 了C名词性词语 Vc 了 时量 了 D名词性词语 Vd 了 时量 了4. 语法研究动态4.1 “三个平面 ”的语法理论胡裕树、张斌、范晓等提出 (语法平面、语义平面、语用平面)4.1.1 三个平面理论的提出1981年,在胡裕树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现代汉语中,首次提出了从三个平面进行汉语语法研究的 思想。1982年,胡附、文炼发表论文句子分析漫谈,从三个平面的思路阐述了汉语

30、的语序、虚词、主语、独立成分、提示成分等,在术语上也改为“句法的 、语义的、语用的”分析。 1985年,胡裕树、范晓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二期上发表论文试论语法研究的三个平面。文章较为详细地讨论了三个平面的学术思想,并且运用这一思想具体分析了一些汉语语法现象。三个平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4.1.2 句 法 平 面语法研究中的句法平面是指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句中词语与词语(即符号与符号)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属于句法的。词语与词语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构成一定的句法结构。对句法结构进行分析,就是句法分析。对句子进行句法分析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的。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子成分的确定和结构方式的判别。另一方面,对句法结构内部的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层次关系进行分析,也就是着眼于句法结构的层次分析。“凭形态而建立范畴,集范畴而构成体系”,就是句法平面进行语法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