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1.11KB ,
资源ID:12056894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0568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用中药化学》课程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用中药化学》课程标准.docx

1、实用中药化学课程标准实用中药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13120126 建议课时数:102 学分:6适用专业:中药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技术后续课程:中药炮制技术、中药制剂技术、中药制剂分析技术、中药药理与应用一、前言1课程的性质该课程为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平台及核心课程,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以国家药品标准为依据,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提取、分离、鉴定中药中活性物质,认识和了解中药有效成分和质量控制的一门专业基础应用性课程。其任务是在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药用植物学、中药鉴定技术等课程实施的基础上,紧密结合现代科学理论、方法与技术认识中药中化学成分的化学

2、结构、性质。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掌握中药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结构特征和分类。对于学好其它后续相关课程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为今后从事中药生产和质量控制工作奠定基础。2设计思路该课程是依据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中药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试行)而设置。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按照认知规律,遵循职业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形成规律,结合中药专业的岗位适应性和学习后续课程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从而将教学内容设计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技能实训”三大模块共计

3、21项教学任务,课程总学时为102学时。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药是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中药化学的重要应用价值;学会中药化学成分常用的提取、分离、鉴定方法和技术并进行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进而培养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并不断开发教学资源,从而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锻炼机会。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与结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能力。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中药化学的含义、应用价值及发展概况,掌握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知道中药中常见的各类化学成分,以及各自的溶解性。(2)了解中

4、药化学成分常用提取技术的种类,熟悉各种提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掌握溶剂法提取时常用操作方法;知道影响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各种因素。(3)了解中药化学成分常规分离技术的种类;知道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结晶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熟悉其它分离方法的分离原理和适用范围。(4)知道色谱技术常用术语的含义;掌握色谱分离技术种类、原理以及色谱条件;熟记常见官能团的极性大小顺序。掌握薄层色谱、纸色谱的操作步骤及各步骤的操作要点。(5)了解中药活性成分研究的途径;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及途径;熟悉供试液的制备和使用。(6)了解生物碱、苷类、醌类、黄酮类、香豆素和木脂素类、萜类和挥发油类、皂

5、苷类、强心苷类的结构和分类。掌握它们的理化性质、提取与分离技术及常用鉴定方法。(7)了解鞣质、有机酸、多糖、氨基酸、蛋白质、酶及某些动物类活性成分的结构与分类、理化性质、分离提取鉴定方法。2能力目标(1)能遵守实验室安全教育条例;能说出常用仪器的名称、型号规格及尺寸。(2)能识别各类常用提取装置,学会直火(水浴)加热回流提取技术、连续回流提取技术、挥发油提取技术、蒸馏提取技术,能规范地安装与拆卸装置。 (3)能识别各类常用分离仪器,学会普通过滤技术、抽滤技术、萃取分离技术、离心分离技术等操作,能规范地安装与拆卸装置。(4)能进行薄层色谱、纸色谱操作,会比移值计算,学会规范记录实验过程,并对实验

6、结果进行判断。(5)能进行中药黄连中盐酸小檗碱提取分离与鉴定,学会规范记录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判断。(6)能进行中药大黄中游离蒽醌的提取分离与鉴定,学会规范记录实验过程,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判断。(7)学会常见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能设计制定提取方案,组织实施专题项目实训,并对专题实训项目进行评判。3素质目标(1)养成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2)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3)具有吃苦耐劳、虚心学习、热爱思考、勤于动手的职业素养。(4)形成团队协作观念和互助精神。(5)养成探索、创新、创优意识。三、课程内容和要求模块一 中药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7、12学时)序号工作任务教学要求活动与建议参考学时1实用中药化学基础知识(1)了解中药化学的含义、应用价值及发展概况;(2)掌握中药化学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3)知道中药中常见的各类化学成分,并归纳各自的溶解性;(4)养成探索、创新、创优意识。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建议:进行知识拓展(中药化学在中药产业化中的作用;当前中药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和今后发展的趋势)22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技术 (1)了解中药化学成分常用提取技术的种类;(2)了解各种提取技术的原理、特点及适用范围;(3)掌握溶剂法提取时常用操作方法;(4)了解影响中药化学成分提取的各种因素。(5)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

8、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建议:进行知识拓展(国内外最新提取技术介绍)23中药化学成分常规分离技术(1)知道中药化学成分常规分离技术的种类;(2)掌握两相溶剂萃取法、沉淀法、结晶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3)了解其它分离方法的分离原理和适用范围;(4)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建议:进行知识拓展(国内外最新分离技术介绍)24色谱分离技术(1)知道色谱技术常用术语的含义;(2)掌握色谱分离技术种类、原理以及色谱条件;(3)知道常见官能团的极性大小顺序;(4)掌握薄层色谱、纸色谱的操作步骤及

9、各步骤的操作要点(5)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建议:进行知识拓展(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简介;大孔吸附树脂色谱技术简介)6 模块二 各类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技术(30学时)序号工作任务教学要求活动与建议参考学时5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1)了解中药活性成分研究的途径;(2)掌握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及途径;(3)学会供试液的制备和使用。(4)养成探索、创新、创优意识。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26生物碱的提取分离技术(1)了解生物碱的结构和分类,掌握生物碱的理化性质;(2)掌握生物碱的提取与分离技术;(3)掌握生物碱的常用检

10、识方法;(4)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67糖和苷的提取分离技术(1)了解苷的结构和分类,掌握苷的理化性质;(2)掌握苷的提取与分离技术;(3)掌握苷的常用检识方法。(4)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28蒽醌类的提取分离技术(1)了解蒽醌类的结构和分类,掌握蒽醌类的理化性质;(2)掌握蒽醌类的提取与分离技术;(3)掌握蒽醌类的常用检识方法。(4)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49黄酮类的提取分离技术(1)了解黄

11、酮类的结构和分类,掌握黄酮类的理化性质;(2)掌握黄酮类的提取与分离技术;(3)掌握黄酮类的常用检识方法。(4)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410香豆素类的提取分离技术(1)了解香豆素类的结构和分类,掌握香豆素类的理化性质;(2)掌握香豆素类的提取与分离技术;(3)掌握香豆素类的常用检识方法。(4)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211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分离技术(1)了解萜类和挥发油的结构和分类,掌握萜类和挥发油的理化性质;(2)掌握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技术;(3)掌握萜

12、类和挥发油的常用检识方法。(4)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412皂苷的提取分离技术(1)了解皂苷类的结构和分类,掌握皂苷类的理化性质;(2)掌握皂苷类的提取与分离技术;(3)掌握皂苷类的常用检识方法。(4)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213强心苷的提取分离技术(1)了解强心苷类的结构和分类,掌握强心苷类的理化性质;(2)掌握强心苷类的提取与分离技术;(3)掌握强心苷类的常用检识方法。(4)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

13、同步测试214其他类成分的提取分离技术(1)了解鞣质、有机酸、多糖、氨基酸、蛋白质、酶及某些动物类活性成分的结构和分类及理化性质;(2)知道鞣质、有机酸、多糖、氨基酸、蛋白质、酶及某些动物类活性成分的提取与分离技术;(3)学会鞣质、有机酸、多糖、氨基酸、蛋白质、酶及某些动物类活性成分的常用检识方法。(4)形成认真、细致、严谨、求实的岗位职业习惯。活动: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复习与提问、同步测试2 模块三 技能实训(60学时)序号工作任务教学要求活动与建议参考学时15安全教育、常用仪器识别(1)熟悉实验室安全教育;(2)认知常用仪器。(3)养成安全意识、环保意识;(4)形成团队协作观念和互助精神

14、。活动:技能操作建议:进行常识性知识考核;216中药化学成分的提取技术(1)识别各类常用提取装置;(2)熟练进行装置的安装与拆卸;(3)具有吃苦耐劳、勤于动手的职业素养。活动:技能操作建议:进行提取装置组装考核;1017中药化学成分的常规分离技术(1)识别各类常用分离仪器;(2)熟练进行仪器的安装与拆卸;(3)熟练使用分液漏斗萃取分离;(4)具有吃苦耐劳、勤于动手的职业素养。活动:技能操作建议:进行萃取分离技术考核;418硅胶、H薄层色谱板的制备(1)熟悉薄层色谱所需实验用品,能独立完成薄层色谱操作;(2)熟悉纸色谱所需实验用品;(3)能独立完成薄层色谱操作;(4)具有吃苦耐劳、勤于动手的职业

15、素养。活动:技能操作建议:进行薄层色谱技术以及纸色谱技术的考核;419黄连中生物碱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1)能够选择合理的操作技术对黄连中的小檗碱进行提取和分离;(2)运用薄层色谱法和化学法鉴定小檗碱;(3)熟悉基本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4)形成团队协作观念和互助精神。(5)养成探索、创新、创优意识。活动:技能操作建议:进行生物碱一般知识考核,黄连中生物碱提取分离过程与鉴定结果考核。820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1)能运用酸水解的操作技术对大黄进行提取;(2)能够运用PH梯度法对大黄中的五种游离蒽醌进行分离;(3)能运用化学法鉴定大黄酸和大黄素;(4)熟悉基本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4)形成

16、团队协作观念和互助精神。(5)养成探索、创新、创优意识。活动:技能操作建议:进行蒽醌类一般知识考核,大黄中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结果考核。1221专题项目实训(1)能进行常见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2)能进行常见中药中有效成分的检识技术;(3)学会完成专题项目实训报告的撰写,开展专题项目实训答辩。(4)形成团队协作观念和互助精神。(5)养成探索、创新、创优意识。学生自主设计提取方案,经指导教师审核后分组开展专题项目实训及答辩。20四、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根据江苏省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该课程的性质,宜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必需、够用”为原则,将理论与实践教学

17、紧密结合,从而在培养学生中药提取分离技能的同时掌握了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及该课程的性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宜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边学习,边模仿,边操作,边反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以项目化和模块化的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验紧密结合,将知识性和技能性训练交替进行,倡导探索式、创新性学习,使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灵活变通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实验安排,倡导同学之间交流、沟通、互相协作的学习风气,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有效沟通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8、3由于该课程是中药专业的核心课程,并位于课程链的中游,因此综合性强,设计的的仪器多、内容多、技术性强。因此,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巩固上游课程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使该门课程的各项工作任务得以顺利完成。4根据中药化学技能实训的要求,为了使学生熟练掌握提取技能,光靠课堂课时是不够的。因此,宜经常开放实验室,使学生能在课余时间多练习提取、分离仪器和检验技能,为其将来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教学评价1由于该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为了突出技术技能的特点,宜采取技能评价为主,理论评价为辅的评价方式,即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试题考试(占40%)和技能操作考核(占60%)。2教学中应明确实用中药化学学习评价的主体与

19、责任,不仅要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关注学生的自评、互相评价,即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真实促进学生的学习。3中药化学学习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及职业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中药化学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应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结合。4把握中药化学学习评价的目标,有层次的、有侧重地评价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阶段以及不同的学习对象,充分发挥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5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过程评价引入日常教学过程中,即在每次工作任务执行过程中进行评价,包括专题实训、专题提取设计方

20、案、回答问题、实验记录、实验态度、安全意识、学习精神、课堂出勤率等,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三)教学基本条件1专业教师配备(1)教师数量:按102学时/人配备教师,即每名教师平均每周上课6学时,并配1名专职实验员。(2)教学资格:中药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讲师以上职称(研究生以上学历可为助教)。(3)教学能力:具有扎实的中药提取分离理论知识和熟练的仪器操作技能,具有从事中药提取分离的工作经历,熟悉中国药典等相关药品标准。2实训装备配置按每班48名学生配置实训室1间,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学功能,教学时分16个小组执行工作任务。主要实验实训设备仪器配置如下。设备名称单位数量作用回流提取装置

21、套16回流提取连续回流提取装套16.挥发油提取装套16挥发油提取常压过滤装置套16过滤布氏抽滤装置套16萃取装置套16萃取分离渗漉装置套16提取托盘天平台16常规称量量筒个16红外线快速干燥台1干燥干燥器台16烘箱台1紫外分析仪台4荧光鉴别喷瓶个16色谱鉴别电热套个16提前、浓缩等水浴锅台16加热真空泵台16抽滤研钵套16研磨(四)教材选用与编写1教材选用宜选择国家规划教材,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化学实用技术(第2版)。可根据该课标的要求及实际教学条件,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地整合。2教材编写与修订(1)按该课标的

22、设计思路和内容进行修订实用中药化学实训指导手册,作为实验实训配套教材,以利于该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施。(2)按该课标的设计思路和内容进行修订实用中药化学习题集,作为实理论教学配套教材,以利于该课程理论教学的实施。(五)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学参考书的开发 可根据该课标及选择或编写的教材,编写实验实训指导、习题集、中药化学考试题库等教学参考书,并指导学生在课堂或课余有效利用。2教学数字资源的开发 可根据该课标及选择或编写的教材,结合实验实训条件和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制作仪器设备操作相关的微视频及网络课程,使学生更易于学习和掌握。3教学网络资源的利用 可结合课程网站建设,将相关的教学信息和资源上传。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课程网络资源。学生能利用教学网络资源进行自我拓展和提高,并密切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五、其它说明根据具体情况可作适当变动,并适时修订。(制定人:刘浩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