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50.07KB ,
资源ID:12060635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0606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三历史阶段性检测五.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三历史阶段性检测五.docx

1、高三历史阶段性检测五高三历史阶段性检测五一、选择题(1.540=60)1、据统计,唐前期兴修的163项水利工程中,北方五道有101项。唐后期兴修的101项水利工程中,南方五道就有76项,其中江南道占49项。这种变化表明唐代()A政府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B南北经济出现失衡的态势C江南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D经济重心呈现转移的趋势2、李成贵在国家、利益集团与三农困境中写道:“小农们对封建国家有很强的约束力,直接决定着社会的治乱、经济的衰荣,是影响统治者效用函数最重要的变量。”“小农”成为“最重要的变量”的原因是()A人口数量较大 B地域分布广泛C国家赋役的主要承担者 D封建土地所有者3、北宋时期,四

2、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取而代之的则是从民间贸易发展起来的、最终获得政府认可的白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纸币的兴衰表明()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C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4、明宜宗实录中写到:“私通外夷,已有禁例。近岁官员、军民不知遵守,往往私造海舟,假朝廷干办为名,擅自下番,扰害外夷或诱引为寇尔宜申明前禁,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货之半。”由此可见明朝政府()A鼓励发展贡赐贸易 B禁止民间对外贸易C防范倭寇侵扰沿海 D加强外贸税收管理5、殷海光

3、文集记载:“欧洲商人、工业家、拓殖者、工程师、教育家、行政者往往包含传教士的精力、技巧和耐心克服着亚非静态社会对进步缺乏兴趣,并且把亚非社会导向一个技术与理智为基础的世界社群。”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欧洲人的殖民扩张给亚非社会带来了积极影响B亚非社会的民族文化受到欧洲人强有力的冲击C欧洲人的成就推动了亚非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D亚非社会被动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体系6、15591609年的欧洲商业网络在西班牙半岛遇到了一个货币高压脊,正如冯廷南的模式中分析:按白银计算的商品价格,随着商品距离西班牙愈远而递降。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A西班牙地势高于欧洲其他地区 B西班牙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

4、币体系中心C西班牙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西班牙对殖民地的疯狂掠夺7、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准确的是()年份1750年1800年1830年1860年1880年1900年英国194395199229185美国01082472147236中国32833329819712562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主要是因为闭关锁国政策D科技进步是影响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8、读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统计表,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类别年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

5、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A中国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明显变化C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 D中国的原料开始被列强掠夺9、1961年1月18日,在八届九中全会闭幕式上,毛泽东说:“今年不搞两本帐了,就是一本帐,决不要层层加码,中央是一个盘子,到省、市又是一个盘子,到地、县又是一个盘子,到群众又是一个盘子。”毛泽东的讲话()A旨在解决农轻重的比例问题 B意味着经济体制转变的开始C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D消除了“左倾”错误的影响10、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写道:“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掌权以后,国家开展强大的运动来改变它的工农业结构主要消

6、费品工业按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原材料和销售产品,当这些工业在50年代国有化以后,它们的利润很快变成政府收入和国家储蓄的主要源泉。”当时新中国政府的这些做法()A使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得到了协调发展 B积累了大量资金,促进了重工业的发展 C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D造成了生产关系严重脱离生产力水平11、19世纪末申报报道:“(洋人在中国开矿时)惟是中国之人惑于风水者众矣,倘有开矿之举动,则日是山也,或有关乎某处之来龙,是川也,或有碍于某处之地脉,多方阻挠,不使其兴工。”该现象反映出()A盲目排外成为社会主流 B风水理论成为反洋工具 C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D中西文明激烈碰撞12、(哈师大附

7、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2015年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33郑林庄在美国往那(哪)里去(1934年1月)中提到:美国的病根在于,高筑关税壁垒,“就等于把自己的绳索勒得愈紧”。但罗氏“舍本而求末”,对国际协调无根本诚意,“而国内枝末小节则不惜下九牛二虎之力”,“左冲右突,到处碰壁,真是张天师捉鬼,反着了鬼迷”。符合材料观点的是()A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供需不平衡 B罗斯福新政措施侧重点存在偏差 C国际合作大大缓解经济危机破坏 D罗斯福新政导致各国爆发贸易战13、下表为苏联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7)经济发展情况表(各项指标排名情况)1928年1932年1937年世界世界欧洲世界

8、欧洲工业总产值53221机器制造业42121电力107432煤64343钢55433 对表格内容分析正确的是() A苏联依靠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完成了全面工业化 B苏联经济指标排名的提升缘于西方发生经济危机 C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有力地促进了苏联现代化发展 D重工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也暴露了经济结构的失衡14、苏联学者指出:“斯大林主要是列宁学说非本质立场的继承者。在对待列宁遗产方面他的非连续性显然占优势。”斯大林对待列宁遗产的“非连续性”主要表现在() A延续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放弃了新经济政策 C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 D制定了“加速发展战略”15、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以及欧盟的东扩,欧洲人的脑子

9、里还有着罗马帝国的影子。这里的“罗马帝国的影子”的含义是()A欧洲两种社会制度的激烈对抗 B美国对西欧控制的强化C西欧人实现欧洲统一的历史情结 D西方文明的扩张性16、2011年世界经济达沃斯论坛商务官罗伯特格林希尔表示,发展中国家、东方国家正在新世界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中国代表团的人数是十年前的五倍,印度是十年前的四倍。这一变化趋势()A是世界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的结果 B得益于资本主义货币体系的瓦解C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D表明世界经济新秩序的建立17、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对“时代”理解正确的是()

10、A造成了美苏冷战局面出现 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C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最终确立18、有学者认为,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是政治文明的一大进步。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 B决策程序趋于规范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增强 D分权制衡限制了皇权19、研究者指出,科举制的积极意义不仅在于它所促成的“上升”型流动,也在于其“下降”型流动。对科举制“上升”和“下降”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央加强了对选官的控制 B促进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C提高官员群体的文化素质 D平衡官员来源的地域分布20、有学者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

11、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这反映了()A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 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C分封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 D继承发展商朝的统治模式21、周易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这二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A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 B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特征C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D封建父权家长制的特权思想22、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

12、之以谋进。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材料所述现象()A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 B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C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 D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23、从此“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位”。由此可知()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 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 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24、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根源

13、在于()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25、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A广泛实行分封制 B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C皇位继承较稳固 D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26. (2015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三模31)西方近代的公民观念源于社会契约论国家是平等独立的个人的集合,公民权是受法律保障的个人权利。古代希腊的公民观念与之相比,不同之处是()A公民的身份特权B公民的义务责任C公共事务的意识D参政议政的权利

14、27. (2015湖北武汉高三五月模拟31)有学者认为,古希腊人的心目中,法律生活是属于城邦文明的公共生活的象征和城邦共同体与周边的蛮族区别开来的标志,所以宁愿以武力维持对于属地的霸权地位而不屑以公民权的方式去管理城邦界限之外的蛮地,构造起在人口众多、疆域广大的殖民条件下的合法而有效的“国际”法治秩序。上述观点主要说明了()A古希腊的直接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宪政的源头B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实质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C希腊法律适用于其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D雅典直接民主的根本弱点在于“大众的无能”28. (2015广东汕头一模18)十二铜表法”颁布后,罗马共和国政府又制定了一系列新法律。公元前445年

15、,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一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权利。据此推论合理的是A罗马法强调公民法律地位平等B罗马法改变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特权C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D罗马法对近代西方立法产生了重大影响29. (2015山东德州一模20)“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由此判断()A妇女继承财产违背罗马法律B被征服地区不严格遵守罗马法C当时妇女的法律地位低于男性D罗马法本身具有高度的灵活性30. (20

16、15山东济宁二模21)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初,英格兰的202个选邑(城镇选区)中,有4050个人口在100200人之间,14个在50 100人之间,20个在2050人之间,4个在1019人之间,有1个镇只有5名居民,有2个镇根本没有人居住。上述现象表明()A英国代议制民主形同虚设B英国各地人口在大量的减少C英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浠后D英国迫切需要进行议会改革31. (2015江苏镇江高三期末17)“英国贵族生活方式不仅为下层人民所模仿追求,而且下层人们即使在他们获得了超过贵族的财富后,在精神上也羡慕贵族的地位和荣誉。他们会通过联姻或者买爵位来获得贵族头衔。当他们既有财富又有贵族荣誉后,过起了田

17、园般的绅士生活”。这种文化追求产生的政治影响主要是()A实行“议会至上”原则B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C促成责任内阁制确立D保留君主制与贵族制32. (2015安徽合肥三模19)在制定1787年宪法时麦迪逊说:“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此,美国推行()A公民自由取代政治自由B中央与地方分权与制衡C精英政治取代大众政治D立法部门内部分权与制衡33. (2015广东汕头高一期末6)英国人赫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期间(18631908),依照英国模式运作的海关高效廉洁,关税收入累

18、翻。同文馆、洋务派军工厂等资需均系关税。恭亲王奕訢对赫德说:“中国官员均不可信,幸海关有诚实之外国人”。上述史料信息说明()A清政府外交政策委曲求全导致丧权辱国B英国侵华严重阻碍中国民族经济发展C西方经济进入注重资本输出的垄断阶段D西方近代海关制度引入中国有一定进步意义34. (2015河南新郑高一第一学期期末16)太平天国政权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军政合一的政权机构;一度宣布废除私营商业。经营公营商业(后又恢复私营商业);实行“圣库制度”;设立诸匠营与“百工衙”。实行官营手工业制度。社会习俗上“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这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B是空想性

19、与进步性的统一体C具有日益脱离广大农民群众的趋势D政权的性质日益趋于封建化35. (2015广东汕头高二期末8)“甲午战争的结果,某种程度上为历史作了不合理的注脚。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被后人所否定,而穷兵黩武的明治维新却成为史家美谈。”这告诉我们()A历史结论必须看重结果B历史评价基于价值立场C历史事件总是相互联系D历史过程往往难以还原36. (2015广东汕头高一期末9)1907年,浙江巡抚张曾敭以革命党罪名捕杀秋瑾,舆论大哗,认为官府未按“文明国对于国事犯之办法,而是无供无证,欲杀则杀,不必按律,人权尽为侵削。”张声名狼藉,后虽调离浙江仍难平民愤。张忧惧成疾,辞官回籍。材料说明()A清末

20、时民权意识渐醒B清末舆论界支持革命C巡抚张曾敭徇私枉法D西方国家同情革命党37. (2015湖南十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17)1919年8月青岛潮描述火烧赵家楼的情景:“时正酉正,电灯已燃。未几,火起,众大愤,始知曹将烧死学子,以为泄怨计。”而亲历者杨振声在回忆五四中说:“(学生)搜索到下房,有人发现半桶煤油,就起了烧这些杂种的念头。”这说明()A报刊报道比回忆录真实可靠B回忆录加入个人猜测因素C两位作者政治立场截然相反D该报意在淡化学生的责任38. (2015河北唐山二模32)193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议中写道:“争取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

21、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这表明当时()A中共已经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B中共中央尚未接受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中共已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指导D中共将城市斗争与农村革命紧密结合39. (2015浙江湖州高三期末3)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一则宣言:“(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 。对这一宣言解读正确的是()A说明中共放弃了共产主义目标B国共矛盾从根本上消除C标志国共两党关系的开始改变D使全民族

22、抗战得以实现40. (2015河南六市一模30)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说:“革命胜利后,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阶段,使国家实现工业化,国营经济不断壮大,待条件成熟后,再采取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材料主要表明()A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势在必行B社会主义革命正在进行C向社会主义过渡需要一个长期过程 D社会主义改造出现过快现象二、非选择题41.(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清乾隆六年(1741 年)全国大小男妇人口超过了1 亿4300 万;二十七年(1762年)为2亿零40余万;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3亿,到道光十四年(1834年)则达4亿多。面对短时间内

23、的“人口大爆炸”,乾隆帝降谕:“各省丈量田亩及抑勒首(注:强逼自首)报垦田之事,永行禁止,违者以违制论。”又谕:“现今海宇户口繁滋,难以数计,如各省粮价,有增无减,即可为滋生繁庶之征,况人数既多,自地无遗利,安得复有未辟之旷土,广为耕种升科?若求可垦之地,则惟新疆、乌鲁木齐等处地土沃衍,尚可招徕屯垦。至于内地开垦一说,则断无其事!各省督抚一亦断不得以此为言。即或濒河沿海之区间有东坍西涨,其数甚微,只须地方官查明照例妥办。” 摘编自张研清代社会经济史研究 材料二 18世纪后期的产业革命使发展比较早、比较快、规模比较大的西欧城市成为吸纳人口渊薮,新增人数始终不能满足增长者对劳动力的需求。这样,越来

24、越多的农村人口便在生存需求和国家法令驱使下,被城市吸纳为劳动力。18世纪末,英国联合王国的劳动力增加到580万人,超过总人口的一半,19 世纪初最初十年,又猛增到1835 万以上,英国人口占欧洲总人口的比例也从1800年的58上升为1910年92。这些庞大的新劳动力刺激了工业革命和工业社会的发展,同时引起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又推动了农业革命,使西欧摆脱了所谓的“旧生态体系的束缚”,走出了人口周期性膨胀衰减膨胀衰减的怪圈,自1750年以后,人口直线上升,不再有倒退。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此时期中英两国缓解人口增长压力方式的差异。(9分) (2)根据材

25、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时期中英两国人口增长的不同影响。(6分)42. (24分)民主自由、民族独立是人类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哉,风风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史记刺客列传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何以识其然也? 汉刘向说苑(1)根据材料一,请你简要对“明主”下一个定义,(2分)并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是否具有诞生“明主”的肥沃土壤。(6分)材料二 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是古希腊古罗马民主原则和

26、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天赋人权”思想和“三权分立”原则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又进一步提出“制衡”原理。启蒙思想者提出“三权分立”原则主要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他们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但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三权分立”。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三权分立”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 李振通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2)根据材料二,概述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形成的条

27、件, (4分)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英国被认为是首相民主”或“美国总统被称为皇帝般的总统”的理解。(4分)材料三 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洋货还是“土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

28、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华夷之辩”观念。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具有高度文化的“西夷”面前,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在“西夷”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的观点。(9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高三历史阶段性检测五参考答案15 DCBBC 610 DDBCB 1115 DBCBD 1620 CBBBC 2125 BBBBD26. 【考点】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解析】民主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在古希腊的民主是奴隶制下的民主,只有公民才具有民主的权利(城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