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3.92KB ,
资源ID:1206087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06087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docx

1、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纳税人姓名:纳税人识别号: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被投资单位信息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征收方式查账征收(据实预缴) 查账征收(按上年应纳税所得额预缴) 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 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征收 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 _ 项目行次金额/比例一、收入总额1二、成本费用2三、利润总额(3=1-2)3四、弥补以前年度亏损4五、应税所得率(%)5六、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分配比例(%)6七、允许扣除的个人费用及其他扣除(7=8+9+14)7(一)投资者减除费用8(二)专项扣除(

2、9=10+11+12+13)9 1.基本养老保险费10 2.基本医疗保险费11 3.失业保险费12 4.住房公积金13(三)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14=15+16+17)14 1.15 2.16 3.17八、应纳税所得额18九、税率(%)19十、速算扣除数20十一、应纳税额(21=1819-20)21十二、减免税额(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22十三、已缴税额23十四、应补/退税额(24=21-22-23)24 谨声明:本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纳税人签字: 年 月 日经办人:经办人身份证件号码:代理机构签章: 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受理人

3、:受理税务机关(章):受理日期: 年 月 日国家税务总局监制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A表)填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的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经营所得,办理个人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合伙企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个人合伙人的,应分别填报本表。二、报送期限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应当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15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预缴纳税申报。三、本表各栏填写(一)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2.纳税

4、人姓名:填写自然人纳税人姓名。3.纳税人识别号: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二)被投资单位信息1.名称:填写被投资单位法定名称的全称。2.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被投资单位的纳税人识别号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3.征收方式:根据税务机关核定的征收方式,在对应框内打“”。采用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的,应在下划线填写具体征收方式。(三)表内各行填写1.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开始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从事经营以及与经营有关的活动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总金额。包括:销

5、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2.第2行“成本费用”:填写本年度开始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及其他支出的总额。3.第3行“利润总额”:填写本年度开始经营月份起截至本期的利润总额。4.第4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写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额。5.第5行“应税所得率”:按核定应税所得率方式纳税的纳税人,填写税务机关确定的核定征收应税所得率。按其他方式纳税的纳税人不填本行。6.第6行“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分配比例”:纳税人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的,填写本行;其他则不填。分配比例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填写;合伙

6、协议未约定或不明确的,按合伙人协商决定的比例填写;协商不成的,按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填写;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按合伙人平均分配。7.第717行“允许扣除的个人费用及其他扣除”: (1)第8行“投资者减除费用”:填写根据本年实际经营月份数计算的可在税前扣除的投资者本人每月5000元减除费用的合计金额。(2)第913行“专项扣除”:填写按规定允许扣除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金额。(3)第1417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填写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以及其他按规定允许扣除项目的金额。其中,税延养老保险可在申报四季度或12月份税款时填报扣除。8.第18行“应纳税所得额

7、”: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1)查账征收(据实预缴):第18行=(第3行-第4行)第6行-第7行。(2)查账征收(按上年应纳税所得额预缴):第18行=上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12月份数。(3)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能准确核算收入总额的):第18行=第1行第5行第6行。(4)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能准确核算成本费用的):第18行=第2行(1-第5行)第5行第6行。(5)核定应纳税所得额征收:直接填写应纳税所得额;(6)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式:直接填写应纳税所得额。9.第1920行“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填写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10.第21行“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21行=第18

8、行第19行-第20行。11.第22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12.第23行“已缴税额”:填写本年度在月(季)度申报中累计已预缴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金额。13.第24行“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24行=第21行-第22行-第23行。四、其他事项说明以纸质方式报送本表的,应当一式两份,纳税人、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纳税人姓名:纳税人识别号: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被投资单位信息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项目行次金额/比例一、收入总额1

9、 其中:国债利息收入2二、成本费用(3=4+5+6+7+8+9+10)3(一)营业成本4(二)营业费用5(三)管理费用6(四)财务费用7(五)税金8(六)损失9(七)其他支出10三、利润总额(11=1-2-3)11四、纳税调整增加额(12=13+27)12(一)超过规定标准的扣除项目金额(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13 1.职工福利费14 2.职工教育经费15 3.工会经费16 4.利息支出17 5.业务招待费18 6.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9 7.教育和公益事业捐赠20 8.住房公积金21 9.社会保险费22 10.折旧费用23 11.

10、无形资产摊销24 12.资产损失25 13.其他26(二)不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27=28+29+30+31+32+33+34+35+36)27 1.个人所得税税款28 2.税收滞纳金29 3.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30 4.不符合扣除规定的捐赠支出31 5.赞助支出32 6.用于个人和家庭的支出33 7.与取得生产经营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34 8.投资者工资薪金支出35 9.其他不允许扣除的支出36五、纳税调整减少额37六、纳税调整后所得(38=11+12-37)38七、弥补以前年度亏损39八、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分配比例(%)40九、允许扣除的个人费用及其他扣除(41=42+43+48+

11、55)41(一)投资者减除费用42(二)专项扣除(43=44+45+46+47)43 1.基本养老保险费44 2.基本医疗保险费45 3.失业保险费46 4.住房公积金47(三)专项附加扣除(48=49+50+51+52+53+54)48 1.子女教育49 2.继续教育50 3.大病医疗51 4.住房贷款利息52 5.住房租金53 6.赡养老人54(四)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55=56+57+58+59)55 1. 商业健康保险56 2. 税延养老保险57 3.58 4.59十、投资抵扣60十一、准予扣除的个人捐赠支出61十二、应纳税所得额(62=38-39-41-60-61)或62=(38-3

12、9)40-41-60-6162十三、税率(%)63十四、速算扣除数64十五、应纳税额(65=6263-64)65十六、减免税额(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66十七、已缴税额67十八、应补/退税额(68=65-66-67)68 谨声明:本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纳税人签字: 年 月 日经办人:经办人身份证件号码:代理机构签章: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受理人:受理税务机关(章):受理日期: 年 月 日国家税务总局监制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B表)填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承包承租

13、经营者个人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中国境内取得经营所得,且实行查账征收的,在办理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合伙企业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个人合伙人的,应分别填报本表。二、报送期限纳税人在取得经营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向税务机关办理汇算清缴。三、本表各栏填写(一)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2.纳税人姓名:填写自然人纳税人姓名。3.纳税人识别号: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二)被投资单位信息1.

14、名称:填写被投资单位法定名称的全称。2.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被投资单位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三)表内各行填写1.第1行“收入总额”:填写本年度从事生产经营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活动取得的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的各项收入总金额。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2.第2行“国债利息收入”:填写本年度已计入收入的因购买国债而取得的应予免税的利息金额。3.第310行“成本费用”:填写本年度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及其他支出的总额。(1)第4行“营业成本”:填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销售成本、销货成本、业务支

15、出以及其他耗费的金额。(2)第5行“营业费用”:填写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的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3)第6行“管理费用”:填写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发生的管理费用。(4)第7行“财务费用”:填写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筹资费用。(5)第8行“税金”:填写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除个人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增值税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6)第9行“损失”:填写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转让财产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7)第10行“其他支出”:填写除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外,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与之有关的、合理的支出

16、。4.第11行“利润总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1行=第1行-第2行-第3行。5.第12行“纳税调整增加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2行=第13行+第27行。6.第13行“超过规定标准的扣除项目金额”:填写扣除的成本、费用和损失中,超过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应予调增的应纳税所得额。7.第27行“不允许扣除的项目金额”:填写按规定不允许扣除但被投资单位已将其扣除的各项成本、费用和损失,应予调增应纳税所得额的部分。8.第37行“纳税调整减少额”:填写在计算利润总额时已计入收入或未列入成本费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予扣除的项目金额。9.第38行“纳税调整后所得”: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3

17、8行=第11行+第12行-第37行。10.第39行“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填写本年度可在税前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额。11.第40行“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分配比例”:纳税人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的,填写本栏;其他则不填。分配比例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填写;合伙协议未约定或不明确的,按合伙人协商决定的比例填写;协商不成的,按合伙人实缴出资比例填写;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按合伙人平均分配。 12.第41行“允许扣除的个人费用及其他扣除”:填写按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各项费用、支出,包括:(1)第42行“投资者减除费用”:填写按税法规定的减除费用金额。(2)第4347行“专项扣除”:分别填写本年度按规定允许扣除

18、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合计金额。(3)第4854行“专项附加扣除”:分别填写本年度纳税人按规定可享受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的合计金额。(4)第5559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分别填写按规定允许扣除的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以及国务院规定其他可以扣除项目的合计金额。13.第60行“投资抵扣”:填写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抵扣的投资金额。14.第61行“准予扣除的个人捐赠支出”:填写本年度按照税法及相关法规、政策规定,可以在税前扣除的个人捐赠合计额。15.第62行“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

19、1)纳税人为非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的:第62行=第38行-第39行-第41行-第60行-第61行。(2)纳税人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的:第62行=(第38行-第39行)第40行-第41行-第60行-第61行。16.第6364行“税率”“速算扣除数”:填写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17.第65行“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65行=第62行第63行-第64行。18.第66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19.第67行“已缴税额”:填写本年度累计已预缴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金额。20.第68行“应补/退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68行=

20、第65行-第66行-第67行。四、其他事项说明以纸质方式报送本表的,应当一式两份,纳税人、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税款所属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纳税人姓名:纳税人识别号: 金额单位:人民币元(列至角分)被投资单位信息单位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汇总地非汇总地12345项目行次金额/比例一、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合计1二、应调整的个人费用及其他扣除(2=3+4+5+6)2(一)投资者减除费用3(二)专项扣除4(三)专项附加扣除5(四)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6三、应调整的其他项目7四、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8=1+2+7)8五、税率(%)

21、9六、速算扣除数10七、应纳税额(11=89-10)11八、减免税额(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12九、已缴税额13十、应补/退税额(14=11-12-13)14 谨声明:本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填报的,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纳税人签字: 年 月 日经办人:经办人身份证件号码:代理机构签章:代理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受理人:受理税务机关(章):受理日期: 年 月 日国家税务总局监制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纳税申报表(C表)填表说明一、适用范围本表适用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合伙企业个人合伙人、承包承租经营者个人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在中国境内两处以上取

22、得经营所得,办理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的年度汇总纳税申报时,向税务机关报送。二、报送期限纳税人从两处以上取得经营所得,应当于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31日前办理年度汇总纳税申报。 三、本表各栏填写(一)表头项目1.税款所属期:填写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款的所属期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2.纳税人姓名:填写自然人纳税人姓名。3.纳税人识别号: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上载明的“公民身份号码”;没有中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填写税务机关赋予的纳税人识别号。(二)被投资单位信息1.名称:填写被投资单位法定名称的全称。2.纳税人识别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被投资单位的纳税人识

23、别号或者统一社会信用代码。3.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填写投资者从其各投资单位取得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三)表内各行填写1.第1行“投资者应纳税所得额合计”:填写投资者从其各投资单位取得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合计金额。2.第26行“应调整的个人费用及其他扣除”:填写按规定需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项目金额。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用负数表示。(1)第3行“投资者减除费用”:填写需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投资者减除费用的金额。(2)第4行“专项扣除”:填写需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三险一金”(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的合计金额。(3)第5行“专项附加

24、扣除”:填写需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的合计金额。(4)第6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填写需调整增加或者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商业健康保险、税延养老保险以及国务院规定其他可以扣除项目的合计金额。3.第7行“应调整的其他项目”:填写按规定应予调整的其他项目的合计金额。调整减少应纳税所得额的,用负数表示。4.第8行“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8行=第1行+第2行+第7行。5.第910行“税率”“速算扣除数”:填写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6.第11行“应纳税额”:根据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1行=第8行第9行-第10行。7.第12行“减免税额”:填写符合税法规定可以减免的税额,并附报个人所得税减免税事项报告表。8.第13行“已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本年度累计已缴纳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金额。9.第14行“应补/退税额”:按相关行次计算填报。第14行=第11行-第12行-第13行。四、其他事项说明以纸质方式报送本表的,应当一式两份,纳税人、税务机关各留存一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