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29.08KB ,
资源ID:12068326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0683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情绪心理辅导策划书.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情绪心理辅导策划书.docx

1、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情绪心理辅导策划书5.25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情绪心理辅导策划书 otion),有时又称为负面情绪,人们之所以这样称呼这些情绪,是因为此类情绪体验是不积极的,身体也会有不适感,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的顺利进行,进而有可能引起身心的伤害。 二)压力源主要分类1) 情绪压力源(也可以视为内部压力源)包括恐惧、焦虑(例如担心是否会被解雇,或者是否能在蒙面约会中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以及某些可能会扭曲您对他人的看法和感觉的人格特征(例如完美主义、悲观失望、疑心重,以及感到无助或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这些压力源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极为不同。2)家庭压力源可以包括与爱人的关系发生变化、财务问

2、题、孩子不听话或患上空巢综合症等。3)变动压力源是由于生活中发生重大变动而导致的压力感。这可能包括搬家、找到新工作、与情人住到一起或是有了孩子。4)化学压力源可以是被滥用的任何药物,例如酒精、尼古丁、咖啡因或镇静剂。5)工作压力源是由工作场所的职责履行压力引起的。如果您在家中办公,则此压力源也可以来自家中,包括最后期限将至、老板反复无常或家人不断打扰等。6)身体压力源是指使身体负担过重的情况,例如长时间工作而不睡觉、让自己远离健康食物或成天保持站姿。这种压力源也可能是怀孕、经前综合症或锻炼太少等。7)疾病压力源是长期或短期健康问题的产物。它可能导致情绪压力(例如,使您无法下床行走),也可能由情

3、绪压力触发(例如疱疹发作),甚至因情绪压力而恶化(例如偏头痛)。8)环境压力源包括噪音、污染、空间不足、过热或过冷等。三)情绪ABC理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

4、,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四)情绪ABC疗法第一,先以某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渗发性事件;第二,询问对方对这一事件的感觉和对的反应,即找出;第三,询问对方为什么会体验到恐惧、愤怒等情况,即由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着手,找出其潜在的看法、信念等;第四,分清患者对事件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将不合理的信念作为列出来。而在此过程中,要采用各个击破的原则,一个个去找,不能指望一锤定音,一了百了。其次,辩论中积极提问的能促使患者的主动思维。在合

5、理情绪疗法中,所应用的辩论的方法和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同出一辙。十、【团体评估方法】项目一:领导者自我总结项目二:观察员的观察记录项目三:团体成员反馈单十一、【团体方案】单 元 单元目标活动流程及内容第一 天 1、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2、组员对小组的基本情况更明确3、建立团体及团队规章4、初步了解情绪的分类 1、“无家可归”【热身】2、“小组的诞生”3、“我的小天使“4、“镜中人” 第二天1、增进组员间的信任与亲密感2、加强团体合作,增强团体凝聚力3、认识情绪压力的危害4、寻找自己的压力源 1、“缩小包围圈”【热身】2、 “你演我猜”3、“三心两意”4、 烦恼回收站 第三 天 1、使成员感受

6、压迫感及被压力控制的状态。2、体验轻度压力带来的好处,意识到人可以控制与管理压力.3、在游戏中感受社会支持4、通过压迫与放松训练,学习简单的呼吸与肌肉放松技巧。 1、“人椅”【热身】2、压力放松训练3、愿望彩虹第四 天 1、 发现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优缺点2、 了解并认识自我3、 处理好离别,并且送祝福给他人,在欢乐和谐的气氛中结束团体 1、微笑大使【热身】2、“我的改变”3、“小天使出现”4、“祝愿” 十二、【活动流程与具体安排】第一天 活动一 无家可归(15分钟) 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 这个热身运动适合团体心理辅导的前半部分,对于建立初步的熟悉度与信任感有很好的帮助。“无家可归”主要是

7、要求成员迅速地寻找伙伴,在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可能变成被遗弃的“孤儿”,这种孤独感以及被抛弃的压力,也能响应这次活动的主题,有利于成员发表感想。 引语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无家可归”。请大家保持着这个大圆圈,然后听指示所有人往顺时针方向走动,当我说出一个数字,大家就要按照该数字的人数集合在一起。在三秒内无法完成的为失败者,要向所有人介绍自己。 方案目标 单元目标1、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2、组员对小组的基本情况更明确3、建立团体及团队规章4、初步了解情绪的分类 具体目标1、成员初步的接触。2、分享自己 “无家可归”的压力感受具体操作 *所需材料:无1、首先指导大家围成一个大圆

8、2、听指令:“开始走动”;结束指令:“9人才有家”(根据人数定数字)3、围圈,“无家可归”的成员自我介绍4、更改数字继续游戏3-5次。最后根据人数可以分成3组5、坐下,进行讨论环节 思考与讨论 1、“无家可归”的感觉是怎样的2、“有家”的成员感觉如何,希望接纳他们吗?3、大家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得很紧张,这种紧张感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孤独、害怕离群等答案,与压力相关) 活动小结 经过了这个热身小游戏,相信大家也有所收获。在游戏中,我们有没有体会到各种压力呢?这只是第一个游戏,接下来,我们要进入下一个环节了。 活动二 小组的诞生(40分钟) 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根据参与者

9、人数,适当分组,使每小组人数在10-15人内效果最佳。并且分组以后,更容易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团队信任感。在小组中,更容易获得社会认同感与支持感,有利于分享感想以及克服压力。 引语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进行以后的活动,我们要进行随机分组。那现在就根据我们“无家可归”的结果,大家都分成了三组。那么我们接下来就由每组的小组长去带领大家互相认识。在有了初步的了解之后,我们小组的第一个任务来了,那就是组名、口号、手势以及代表自己组的组徽以及小组约定。 方案目标 单元目标1、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2、组员对小组的基本情况更明确3、建立团体及团队规章4、初步了解情绪的分类 具体目标1、所有成员进行分组(以

10、“无家可归”)2、小组组员互相介绍、认识3、共同构思小组组名、口号、组徽、手势,定下小组规章 具体操作 *所需材料:颜色笔三套;全开白纸3张;小卡片若干;签字笔若干;1、 由小组长带领每组找适当的地方围圈坐下2、 开始介绍环节(滚雪球、大风吹等介绍方法)3、 制作个人资料卡(方便抽取小天使环节)4、 开始团队构思组名、口号、手势、规章、组徽5、 开始画出组徽6、 小组间展示 思考与讨论 1、 从刚介绍到现在,也经过了不少时间,大家还记得我们组员的信息吗?(可以随机抽查)2、 在构建我们这个小团队的时候,我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3、 我们比其他组优秀的地方有哪些方面?4、 在这个过程,我们

11、有感受到压力吗?(主要观察构思过程中的“领导者”)5、 我们订下的小组规章,大家能够遵守吗?6、 简单分享一下整个过程的体会。 活动小结 现在我们就是一个小团队,就是一个team了。那我们就来说一遍我们的口号吧!我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像一个小家庭般,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够按时参与我们的活动,毕竟我们的小组,是包括你们每一个。 活动三 我的小天使(5分钟) 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设立每个人的小天使,不但可以让参与者更加专注于团体辅导的活动过程。也可以用这种一对一的特别关注的方式让参与者获得更多的关心与支持。对今后的团辅过程遇到的困难都有很好的帮助。 引语 每个人

12、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抽取特别关注的人。而我们就充当他们的小天使,在整个团辅活动中,我们要特别关注TA,在TA迷惑以及遇到困难的时候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吧。那么现在我们就来抽签把。 方案目标 单元目标1、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2、组员对小组的基本情况更明确3、建立团体及团队规章4、初步了解情绪的分类 具体目标1、随机抽取名字卡片,决定每个人的小天使2、告知成员小天使的责任与任务具体操作 *所需材料:上一环节介绍时自己制作的小卡片。1、 将小卡片洗匀,让组员随机抽取2、 请组员说一下,当别人的天使应该做些什么3、 总结小天使的任务。并预告在最后一天会揭晓每人的小天使。 思考与讨论

13、1、当你成为了别人的小天使,你应该做些什么? 活动小结 大家也要记住,在这次活动中,并不只是我们一个人,我们还有一位特别关注自己的人在陪伴左右。当然也不会缺少来自我们每一位组员的关注与支持。 活动四 镜中人 (20分钟) 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 在建立了小组团队后,大家经过介绍,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个活动作为第一天的结束活动,以扮演的形式让大家有更近距离的接触。同时通过扮演的不同情境与表情。能够加深大家对基本情绪的了解。分辨正面与负面情绪。 引语 选完小天使之后,我们要开始我们的主题 方案目标 单元目标1、小组成员相互认识并初步了解2、组员对小组的基本情况更明确3、建立团体及团队规章4、初

14、步了解情绪的分类 具体目标1、更近距离的了解2、初步认识情绪,并学会分类具体操作 *所需材料:情境卡纸a、有人把你的自行车挂在树上;【愤怒、厌恶、悲哀】b、有个同学告诉你,放学后他要找几个人一起来打你一顿;【恐惧】c、当你在宿舍玩电脑玩得正起劲时,有人通知你,开会迟到了;【愤怒、羞耻、厌恶】d、去三堂的路上捡到500元钱;【快乐、恐惧、羞耻】e、你在7号公交车上不小心踩了别人一脚;【恐惧、羞耻】f、同学们喊你的自己不喜欢的绰号;【厌恶、愤怒】g、在某次竞赛或考试中你获得了第一;【快乐、惊奇】h、在饭堂排队时有人插队,而且刚好把最后一份你想吃的菜打走了;【愤怒、惊奇、厌恶】i、刚入睡就有人打电话

15、吵醒你;【愤怒、厌恶、惊奇】j、忙着部门的工作,突然接到电话说你进入了一个重要比赛的决赛;【愤怒、快乐、惊奇、恐惧】k、看到天气预报,家里天气很糟糕。打电话给家里问候家人。【爱、恐惧】1、组员随机抽取情境卡片,然后按照顺时针进行扮演。2、扮演过程中,由其他组员评判扮演贴切与否。3、被评为扮演得不够贴切的组员要重新介绍自己,说出资料卡没有的信息。4、总结情绪的四大基本分类:快乐、愤怒、恐惧、悲哀。并发散到复杂情绪如:厌恶、羞耻、悔恨、嫉妒、喜欢、同情等。5、把情绪分类,确定哪些是负面情绪。 思考与讨论 1、每个情境代表的情绪,为什么组员会有不同的答案?2、在扮演这些情境的时候,你有感觉到自己的情

16、绪突然改变了吗?3、负面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4、“无家可归”环节,我们感觉到负面情绪了吗? 活动小结 这个活动告诉我们,每个人对于情绪的认知都不一样。所以在处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时千万注意“推己及人”。我们也了解到负面情绪对我们的影响,甚至只是在扮演情境,也有可能突然心情就改变了。结合“无家可归”的活动,我们平时也要注意负面情绪给我们带来的压迫感,这种压迫感在某些时候会产生积极作用,但是绝大部分时间会对我们工作生活产生消极影响。那接下来的几次活动,就让我们共同去克服这种消极压力吧。 【第一天总结:今天。首先经过紧张刺激的无家可归,相信大家也有不少感受,接下来我们还进行了分组。现在看来每个组

17、的组员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了,那么大家要记住,在活动中遇到困难,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承担,我们有这群亲密的战友,也有那位守护着我们的小天使。在经过了最后一个镜中人的游戏,相信大家感触也不少,请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感想的。略。那么下一次活动时间照常,希望大家遵守小组规章,要守时保密。】【第二天】 活动一 “缩小包围圈”【热身】 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 虽然第一次活动成员间有了初步的了解,但通过这个热身游戏可以让组员之间有自然的身体接触,增进彼此间的信任感与亲密感,为今后的团辅活动顺利展开做铺垫;在游戏中,我们逐渐缩小自己的活动范围,让身体感受到逐渐加强的压迫感,让成员体会这种来自身体的压力

18、. 引语 很高兴今天又能看到大家,现在我们以小组单位来进行一个热身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边讲边示范)围成一个圈,然后统一向右转.后面的人要把手搭在前面的人的肩膀上.然后听口令逐渐迈向圆心.但是注意过程中不能让手离开肩膀,而且要大致保持圆形.现在我们比赛看看哪个组可以做出最小的包围圈吧. 方案目标 单元目标1、增进组员间的信任与亲密感2、加强团体合作,增强团体凝聚力3、认识情绪压力的危害4、寻找自己的压力源 具体目标1创造融洽的气氛,为后续培训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2让队员们能够自然地进行身体接触和配合,消除害羞和忸怩感。3 感受身体渐渐承受的压力感 具体操作 *所需材料:无1、指示小组长带

19、领小组围圈,统一口令向右转2、指示把双手举起,搭在前面同学的肩膀上3、开始渐渐地缩小包围圈4、选出缩的最小的小组,请组员分享感受5、三组围成一个大组,继续游戏一次 思考与讨论 1、在游戏过程中,你掌握到什么技巧呢?2、随着圈子越来越小,你感受到压力了吗?3、大家在迈向圆心的时候,有没发现我们的包围圈发生了什么变化? 活动小结 这个游戏除了考研我们的团体合作性之外,其实大家在游戏过程中有体会到,随着包围圈的缩小,我们会慢慢感到有点不适,因为这个游戏的任务是迈向圆心但是又不能破坏这个圆.这时候我们往往会感受到压力,不单单是身体上的,还包括我们心理上的压力.在这种两难的情况面前,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20、可以请成员分享感想) 活动二 “你演我猜” 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 通过第一天的镜中人活动,大家对情绪以及压力下的负面情绪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个环节主要通过随机的哑剧扮演其他成员的烦心事或对压力的处理方式,由大家猜一下哑剧表达的情绪.最后揭晓发生这件事的成员,让TA就表演者的扮演与自己的处理方式作出对比.从而引起自身应对压力的不同处理方式的思考.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将心事共享的过程. 引语 大家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团辅组后一个环节是什么吗? 镜中人.但是那一次我们只是扮演我们给定的情景.现在我们进行一个更加好玩的你演我猜活动吧.活动内容很简单,大家在卡纸写上自己最近或曾经发生过的一件情绪化的,比较有

21、压力的事,可以参考第一次活动那样的格式.我最近遇到什么什么.只需写上一句简单的事就可以了,不要写上自己的心情.然后我们每人随机抽取一张,然后开始按顺序扮演纸上的情景.看了表演之后,我们就要开始猜,猜一下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当然,纸条的主人是不能说出答案的. 方案目标 单元目标1、增进组员间的信任与亲密感2、加强团体合作,增强团体凝聚力3、认识情绪压力的危害4、寻找自己的压力源 具体目标1了解自身的压力应对方式.2感受团队支持与帮组3敞开心扉,增进团队信任感4活跃团队气氛 具体操作 *所需材料:纸片 笔若干1、开始分发纸笔,写上自己的事2、收集所有纸片,开始抽取3、开始扮演可以采取按顺序或者玩游戏

22、胜负来决定扮演者4、提问环节5、纸片主人揭晓,并进行比较,分享经验.6、继续游戏,尽量让所有人都扮演一次 思考与讨论 1、你觉得这位成员的扮演,跟你自己遇到这件事时的反应有不同的地方吗?2、为什么同一个表演,会猜到那么多不同的答案.3、你以后遇到同一类事情,你会采用这位成员的应对方式(扮演)吗? 活动小结 跟镜中人的活动不同,这次活动我们又了解了不同成员对压力的不同处理方式,这些方式没有对与错,只有更适合自己,我们在活动中不单单看到别人的表演,也仿佛看到了自己在处理这种情景,所以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可以多观察身边人是如何应对的,可以学习更适合自己的应对方式. 活动三 “三心两意” 学生背景分析与

23、方案设计构想 上面的环节,我们进行了压力与负面情绪的体验以及应对方式的讨论,那么现在活动就开始转向寻找压力源上面.根据理论,要管理压力与负面情绪,我们就必须先找出压力源,这种压力源对于大学生群体,大多存在于社团工作于生活学习之间的趋避,造成这种趋避现象的因素主要是索求的东西难以同时满足.针对这种情况,三心两意通过同时完成任务的形式,让成员体会到同时完成几样任务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压力.从而激发对自身情况的思考. 引语 经过刚刚的你演我猜,我知道大家其实都有不少压力,那么我们的压力在哪里呢?接下来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这个游戏叫做三心两意.游戏很简单,等下通过轮盘的方式抽取对手进行竞争,竞争的内容有

24、主要是下棋(象棋,跳棋,飞行棋).在下的过程中,成员还须抽取任务卡,任务卡分为:无,口算题,走迷宫,猜谜填空(其中有卡片会涉及2至3样任务) 方案目标 单元目标1、增进组员间的信任与亲密感2、加强团体合作,增强团体凝聚力3、认识情绪压力的危害4、寻找自己的压力源 具体目标1通过竞争对抗游戏,让成员积极性提高2通过分心游戏,让成员体验同时几项任务带来的压力3激发思考如何处理多项任务,减轻压力 具体操作 *所需材料:棋三副,口算题3张,迷宫3张,猜谜填空3张,矿泉水瓶三个,任务卡纸若干张1、围圈坐好,以旋转水瓶的方式轮流选出参与者2、抽取任务卡3、开始第一轮竞赛,其他成员为监督者4、竞赛完毕后开始

25、核对口算猜谜的答案正确如否5、简单分享后进行第二轮,视时间一共进行2-3轮.6、讨论其他产生压力的方式或情况,介绍其他压力源(着重介绍情绪压力源)*1)情绪压力源(也可以视为内部压力源)包括恐惧、焦虑(例如担心是否会被解雇,或者是否能在蒙面约会中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以及某些可能会扭曲您对他人的看法和感觉的人格特征(例如完美主义、悲观失望、疑心重,以及感到无助或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这些压力源对每个人的影响都极为不同。2)家庭压力源可以包括与爱人的关系发生变化、财务问题、孩子不听话或患上空巢综合症等。3)变动压力源是由于生活中发生重大变动而导致的压力感。这可能包括搬家、找到新工作、与情人住到一起

26、或是有了孩子。4)环境压力源包括噪音、污染、空间不足、过热或过冷等。 思考与讨论 1、那些同时进行几项任务的成员,有什么感觉?2、相比只需要下棋与同时完成几项任务的成员,感觉有什么不同?3、你觉得同时完成几项任务会让你带来压力嘛?这种压力有什么影响?4、从我们刚介绍的压力源,你有过相关的体验嘛? 活动小结 介绍了那么多种压力源,其实我们都清楚每个人的压力都未必是相同的,但同时索求可以说是困恼大部分人的一种压力源,这种压力可以称为情绪压力,是由我们的不同情绪(主要是负面情绪)引起的内部压力,让我们感觉不适或者产生更强烈的负面情绪.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减轻自己的压力,管理自己的压力,我们就必须找出自己

27、的压力源.那么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烦恼回收站. 活动四 烦恼回收站 学生背景分析与方案设计构想 在经过了三心两意游戏,成员大概了解了压力源问题,但找出了压力源之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压力事件呢.因此这个环节,我们先通过回收烦恼的方式,让成员了解情绪(特别是负面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如何控制负面情绪的产生,进而控制负面情绪带来的情绪压力的产生,可以减轻不少压力. 引语 这个环节主要是对今天的活动来个大总结,烦恼回收站,顾名思义,我们可以在这张纸上写上自己最近烦恼的或者感觉有很大压力的事情,我们尽可能用详细一点的语句去描述,比如前几天我好多事情忙,我又想把他们尽快完成,好辛苦啊 方案目标 单元

28、目标1、增进组员间的信任与亲密感2、加强团体合作,增强团体凝聚力3、认识情绪压力的危害4、寻找自己的压力源 具体目标1 了解负面情绪的产生2 学会应用情绪ABC理论管理情绪3 联系情绪,思考情绪压力如何管理4 分享烦恼,增进彼此亲密感 具体操作 *所需材料:纸笔若干1、围圈坐好,各人在纸上写自己最近遇到的烦心事2、先简单介绍情绪ABC理论以及如何分析事件3、询问有没有人主动分享并分析烦心事如果没有就改为抽签形式4、其他成员一齐分析,并发表自己的意见5、如果烦心事得到解决,组员一齐喊:烦恼烦恼飞走了情绪ABC理论ABC理论,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信念(Bel

29、iefs)是指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即症状(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症状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是信念B,艾利斯认为人极少能够纯粹客观地知觉经验A,总是带着或根据大量的已有信念、期待、价值观、意愿、欲求、动机、偏好等来经验A。因此,对A的经验总是主观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A在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C,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信念有差别即B不同。换言之,事件本身的刺激情境并非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个人对刺激情境的认知解释和评价才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情绪ABC疗法第一,先以某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渗发性事件;第二,询问对方对这一事件的感觉和对的反应,即找出;第三,询问对方为什么会体验到恐惧、愤怒等情况,即由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着手,找出其潜在的看法、信念等;第四,分清患者对事件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将不合理的信念作为列出来。而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