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5.77KB ,
资源ID:12105305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1053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美术欣赏教案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美术欣赏教案设计.docx

1、美术欣赏教案设计美术欣赏第一讲 美术的概念和范畴 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经济贸易交流繁荣、中西文化走向融合的时代中,我国高等教育也正在拓宽视野,努力探索培养各级各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在高等学校广泛开设通识教育选修课、加强艺术教育、加强创造教育等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 美术欣赏就是美育和艺术教育最具普遍人文性的通识课程之一。因为美术是世界上最没有国界的艺术之一,也是全人类社会生活中最共同和最普遍的要求。 美术欣赏课程试图面对全体学生揭示美术规律、介绍美术知识、剖析美术作品、指导美术欣赏。本课程吸收了当代大美术的观点,也试图改变以往美术欣赏强调介绍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的弊端,本课程还包

2、括对工艺美术、艺术设计、建筑艺术等作品的赏析。【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美术的概念和范畴,使同学们从传统概念上的美术概念,扩展到建立现代大美术的概念,为通识教育的美术教育奠定基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美术的概念和范畴,了解美术的一般特点、美术的主要功能和美术欣赏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提高对美术欣赏课程的兴趣。一、美术的概念与范畴 美术,通常是指运用有形的物质材料,如绘画用的纸、绢、布、墨、颜料,雕塑用的泥土、石料、金属、木头等,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人们可以直接感觉到的视觉形象的艺术。又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 传统意义上的美术一般泛指供人们欣赏的观赏性艺术,如绘画、雕塑等(见图

3、1-1)。 所以通常一说到美术,人们总认为就是指绘画。其实,随着美术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美术的范畴已经包括了满足人们实用需要、同时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各种实用艺术,如工艺美术、建筑艺术、园林艺术等。随着我们进入到现代生活时代,人们对美术的感知越来越宽泛,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对美的需求也越来越提高。即便是专业美术工作者们,也在不断兼收并蓄各种实用美术形式,将纯艺术溶入到现代生活中去。因此现代美术的范畴已经涵盖到了更大的领域,具体来说它包括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画、漆画、壁画、陶瓷、书籍插图装帧、连环画、漫画、环境艺术、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内容,这就是我们现在称之为的“大美术

4、”。 2005年中国画坛上59岁盍然而逝的著名画家陈逸飞就是一位典型的现代大美术家。陈逸飞曾以他的绘画闻名画坛。他的油画,无论在技法和色彩各方面,有相当的造诣。他的画黄河颂和攻占总统府(与魏景山合作)称得上是中国现实主义绘画创作的杰作。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是陈逸飞画笔下的主要题材。(见图1-2) 二、美术的一般特点 这里让我们就以绘画作品为例来了解美术自身的特点: 1、美术以塑造美为主要目的 2、美术的表现艺术语言丰富(见图1-3) 形体(点线面体)、 明暗(黑白灰)、 色彩(色相、明度、纯度、冷暖)、 空间(长宽高、近中远)、 材质、肌理(起伏、平展、光滑、 粗糙、精细

5、)3、美术材质独具特别审美趣味(见图1-4)4、美术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面貌 中国画强调以线造型、讲究笔墨意境,它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自己独特的方法来描绘生活(见图1-5)。 西方体系则以西欧的油画为代表。它崇尚写实,主要运用明暗造型的手法,依据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等理论来体现所描绘的对象。还具有表现人体美的艺术传统。(见图1-6) 三、美术的主要功能1、美术的审美功能(图例)2、美术的教育功能(图例)3、美术的认识功能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见图1-9)。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它如实生动地描绘了当时东京汴梁城的一派繁华都市景象。图中各行各业的人物不下千计

6、,街道房屋、野景市容更无法悉数,百千年前都市人的生活状态跃然在我们眼前。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受到审美教育,而且更形象地看到了宋朝时期京都汴粱城建设规模、城市布局、房屋建筑、农商经济、河陆运-输车舟形状、桥梁结构,衣物服饰、百业情况、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历史景象。真是如同在读一部宋朝社会的直观形象的百科全书。这比书本文字知识的表达更有事倍功半的效果。4、美术的娱乐功能 应当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美术作品都同时具有上述的教育、认识和娱乐功能。有的美术作品可能侧重在某一个或两个功能。只有优秀的美术作品才能实现上述四种功能的统一。科学可以更新,艺术永远经典,我们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一定能得到美的享受和情

7、感的升华。四. 美术欣赏课程的目的和任务1、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2、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力。3、培养学生对美的创造力。4、扩大学生文化知识领域。思考与练习:1、你是如何认识美术的概念和范畴的?2、谈谈你对美术欣赏课的认识。第二讲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 【学习目标】 本章主要介绍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及一般需要思考的内容,使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掌握一定的要领,并形成正确的取向,从而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能够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行“理解”、“感受”、“分析”、“体会”和“思考”,发掘出美术作品的魅力。 美术作品是视觉艺术,它要求人们用眼睛去观赏。 在观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我们

8、通常会遇到看不懂的问题。不仅非美术类专业的学生看不懂,就是有许多学艺术的学生,由于专业的不同,也存在对于有些美术作品看不懂的问题。 当我们看一幅画时,首先总是会被画面上的情景、形象、色彩这些冲击我们视觉的东西所吸引。对于画中那些我们所说的看不懂的东西,事实上你也许有点意会却难以述说。这种现象说明美术欣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具备一定的欣赏知识和方法,仅仅凭个人的直觉来观赏美术作品,是难以上升到欣赏的境界。 v 因此,在欣赏美术作品前,我们有必要掌握一些美术欣赏的方式方法,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基础知识。认识论告诉我们,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我们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它。 关于美术欣赏的方法,这是一个比

9、较复杂的问题。因为,美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同时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又有时代、地域、价值取向、艺术形式等等差异。要说真的有什么方法吗?的确很难一概而论。美术欣赏没有固定的规律与方法可循,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欣赏实践与理解、思考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把握到美术欣赏的真谛。 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个人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为此他们还要付出艰辛的创造。看一件美术作品时,不可能有文字或语言的媒介,需要欣赏者自身与艺术作品产生感应。既然任何美术作品是艺术家们心灵修养与艺术技巧的综合,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理解和宽容的态度来对待美术创作。 2、要了解作品的时代特征、作品产生的

10、原因、时代背景、作者的成长背景。 3、要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达到艺术的触类旁通。 4、要深化对美术作品的思考和认识。 下面我们将通过具体美术作品来讲述欣赏美术作品一般需要思考的内容,也可以说是欣赏方法吧。概括起来对于美术作品一般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2、感受美术作品的情景和意境; 3、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4、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5、思考对美术作品的自我联想和感受。 一、理解美术作品的立意和主题。 美术家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情感都在作品中要表现出来。中国画就有意在笔先,画尽意在的哲理和方法。所以我们看画要注意作品的立意。当然,作品的立意有高低之分

11、,意境深远当然给人以共鸣。 下面是著名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见图3-1)。 图3-1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中国画江山如此多娇 这样巨大幅面的山水画高5米半、宽9米,在我国历史上是罕见的。在一幅画面上同时表现出我国幅员辽阔、气势雄伟的壮丽山河,也是前人从未尝试过的。我们看到画面上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普照着大地;山峦起伏,连绵不绝,浩浩瀚瀚,郁郁苍苍。其下飘然的烟云,回绕着整个大地。古老的长城,奔腾的黄河,婉蜒的长江,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玛峰,都形象地跃然于画上。近景是一片青绿的丛山,其间点画了华茂的树木。在画中似乎描绘了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但仔细看,又不完全象五岳,这是作者巧妙的立意,请读者自

12、己去想象和回味吧。总之,这幅画充分展现了祖国江山的雄壮、辽阔,富有时代新意,观之令人心旷神怡。江山如此多娇气魄之大,意境之新,布局之美,真是令人称绝。两位画家将中国传统山水画避世的清高转变为紧密结合现实的歌咏,成为中国山水画改造的典范。 江山如此多娇作者简介: 傅抱石(公元1904一1965年),现代杰出的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江西新余人。早年就酷爱绘画、书法、篆刻。历任江苏国画院院长、江苏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关山月(19122000) 关山月为岭南画派代表人物。广东省阳江县人。曾为广州美院教授、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省文联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3、等职。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幅油画作品父亲。这张作品想必同学们在中学时也见到过,那么请你谈谈你的感受吧。说不定很多同学谈到的准是这位农民父亲让人感动的脸。罗中立这幅父亲的原型是一位守粪农民。巨大的画幅和超级写实手法描绘的父亲脸上的皱纹当时震撼了全国人民。的确,多少人在这幅画前端详着这位农民父亲时思绪万千、热泪滚滚,产生出深深的遗憾、惭愧与负疚之感。该作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在我国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见图3-3) 父亲的作者是罗中立。1980年,尚在四川美院学画的罗中立根据自己在大巴山生活的体验

14、以及与农民结下的深情,创作了这副超级写实主义作品并且一举成名。 当记者问到父亲的创作过程时,罗中立回忆说:当我决定画一张农民的时候,我遇到一种事情,已是春节了也过年了,在我们家,那时候中国的百姓城里的百姓使用的是公共厕所,不像现在家庭有卫生间这个概念没有的。 那个年代农民进城就是淘粪,把粪作肥料。为了这个肥料他生产队,公社之间经常发生争斗,就是为了这个肥料,我们家附近的厕所里都有农民住在里面,那时候城里面每一个厕所都有农民住在里面。 农民过年的时候也守在那个地方,过年年三十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团圆,那个农民立刻引起我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注意他的家就住在那个厕所,一年四季都住在那个地方,吃饭烧火都在

15、那个地方!所以那个神态和他的姿势引起我很大的震动,我在想人们都在团圆了,这个农民一年四季都没有回家,还守在这里角落里面 当时我为什么激动,我立刻想到这样一个农民,他是肥料带会生产队种地,粮食又养活我们城里面人,养活这个国家,文革说实在如果是当时农民也乱套的话,中国真的是那个时候是个什么局面可想而知了,城市里面是工厂学校机关公检法都砸掉,完全无政府主义,军队、地方部队实际上或多或少也都介入了,就农民这个最基本的这样大那个时候多少亿,我不起初,八亿还是九亿这样一个大国,国际上那个时候孤立我们封锁我们,如果农民那个时候不种粮,不在这里看粪了,不在这个地方守粪,可想而知了。罗中立最后说:我的一生跟农民

16、肯定是分不开的。父亲这幅画创作出来的时候,我没有想到它会引起社会上这样大的反响,父亲这幅画实际上是宣告一个神的时代结束,一个人的时代开始父亲画了有近20年了,它的主题概括了我们民族的历史、沧桑,绘画语言和表现手法上首次借用了西方超级写实主义(照像写实)手法,所以当时会引起那么多关注。但它持续引起关注许多年,我想是因为那件作品内含的主题,它已是一个时期的文化符号。我现在的创作方向正从超写实主题绘画转向表现性绘画,转向绘画艺术自身存在价值的东西,但仍以农民为题材,农民是我作品的固定题材。v 偌大的中国,一张饱含隐喻的农民肖像曾经在广大民众中产生强烈的轰动:在当代美术史上,除了文革时期有几件表现领袖

17、丰功伟绩的作品外,直至今日尚未再有任何绘画作品能比父亲赢得更多的受众和共鸣:就这点而言,人们对作者罗中立及父亲这件作品的厚爱是不言而喻的。,v 罗中立在完成了父亲后 其实相继还创作了几张类似风格的作品如春蚕、年终、金秋。苍天,岁月、祈。这种用主观和理想的态度去面对作品的内容再用照相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去赢得观众的方式,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具有积极的视觉效应。但这一切毕竟是有时间性的,而艺术家也不会愿意长期地屈从于惯有的模式,因为这样的模式同现实生活中的农民仍有一定的距离,更何况,敞开国门后的年轻一代艺术家,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下,越来越企求新的艺术实验,并希望以此来拓展自己的创作领域。 被父亲这件作

18、品感染过的人群始终不能忘却那张饱经沧桑、象征着中国历史的脸。他们也不希望艺术家脱离他们已经习惯的欣赏轨迹。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罗中立从欧洲回国后创作的一批新作,并没有引起艺术批评家和媒体太多的重视.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绘画艺术必须克服因循守旧的惯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逻辑背景,罗中立才有意回避过去所取得的成就,而采取坦然的态度来克服绘画中的教条主义,用包容的观念来重新对待具象艺术的传统形式。经过多年的历练,罗中立无论是在内容,题材的选择上。还是在艺术表现的技法上。都显然超越了当年的父亲,并以一种独立的姿态反映出其在艺术修养上的完整性。应该说,二000年后的今天罗中立的创作再也不显得孤立和偶然 它

19、已经被纳入一个统一的文化体系。 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魅力;从这一特征出发,美的形象总是耐看的,总是令人过目不忘的,总是令人心花怒放的。美是和谐的,美从对立的统一中求得和谐。因此,我们在观赏美术作品时,应该尽情地去享受它为我们创造的优美情趣和意境。 蒲公英是版画家吴凡的著名水印套色木刻作品。吴凡的版画创作多取材于平凡的生活,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的真谛,传达出普通人的情愫,给观众以亲切感。此图作于1958年, 1959年在莱比锡国际书籍艺术展览会版画比赛中和世界青年联欢节美展中获金质奖章。 三、分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前面我们了解了欣赏美

20、术作品时要关注作品的主题、情景和意境,想必对同学们在欣赏活动中会有一定的帮助。但艺术作品,特别是优秀作品终归是思想与技术的完美综合体,不仅以情感人,还在表现形式和技法上也肯定要体现出作者的独具匠心,这就是我们接着要介绍的欣赏美术作品的表现手段、风格和个性的问题。 下面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被称为新中国美术史册第一篇章的著名油画开国大典上。开国大典(布面油画,230400.5厘米,)以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博大的中国气派,创造了中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油画新风貌,堪称当代美术史具有代表性的杰作。(见图3-6)v 开国大典更有成就的是在透视技法上已不限于焦点透视,而吸收所不能胜任的。因此,这幅画可以说是创造性

21、的运用透视法则的典范。v 开国大典对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是成功的,它对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表明,它不愧为油画中国凤的一种典范。这幅作品不仅是美术专业界的典范,对于普通观赏者来说,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这也是美术作品的主题、意境、表现手段以及个人的技法综合所至。 开国大典作者介绍: 董希文(19141973)现代中国画家,中国特色油画的先行者。浙江绍兴人。董希文一生致力于油画中国风的探索,成绩卓著。他认为,油画虽然是外来画种,但在中国上地上生长一定要有自己的民族风格。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二)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两位个性画家的作品,继续了解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个性特色的艺术美

22、。 一位是著名画家黄永玉的绘画,另一位是著名画家白雪石的山水画艺术。 黄永玉的画(见图)不中不西,自成一派,连他自己都说他是个打野食的人,胃口比较好,凡是好的东西他都能加以消化和吸收(见图),但也有好多人说看不懂他的画,他就风趣地举了一个例子:有人去问毕加索,你的画我怎么看不懂呀?毕加索问:你听过鸟叫吗?听过。好听吗?好听。你懂吗?道理就是这样,艺术的欣赏是有层次的,有的画是专画给内行人看的。 2003年9月黄永玉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杨澜时说到:“我主要是什么主要是我小时候到外婆家去,外婆那个城门外就是一个荷塘,我出了什么事了,调皮了,外婆要找我算帐的时候,就把一个脚盆、洗澡盆,洗澡盆不

23、是有这么高吗?挺大,就滚滚滚,滚到荷塘,就到里头去躲在那里,小时候个儿不高,看着荷花像房顶那么高,你呆久了,呆两、三个钟头之后,青蛙都过来了,水蛇什么,因为你不动,都过来了。你就能够仔细地看到它了,于是你就发现荷花底下的那种变化,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种一根一根这么清清爽爽,有很多的苔、草,那种光的反映、色彩的关系,丰富多了。我开始画荷花,我所想到的是那种东西,外婆当年、池塘里头给我的那种感觉。”(见图3-9和图3-10)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黄永玉画荷花是有深厚的生活体验,荷花是他小时候的庇护神,他爱池塘,他爱池塘里的泥、草、苔、光与色,他爱荷花,他是在歌颂和赞美荷花,因而他的荷花不孤傲不萧条,这

24、就是画家的个性与特色。 当然,这位曾留级五次的调皮学生之所以能够成为当年中央美术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顶尖级的艺术大师,主要靠的还是勤奋。黄永玉说:我读书很杂,什么奇门遁甲,我都要看,我看书不是为一时之用,但有朝一日会有用也说不定。他举了一个例子,少年时,他看过莱伊尔的普通地质学和达尔文的在贝尔格军舰上的报告书,当中有关军舰、地质学、岩石学、环境学的知识,对他作画大有裨益。他说:你画岩石,总不能将水成岩和火成岩画在一起吧!这是常识啊! 黄永玉的好友黄苗子说黄永玉在艺术吸收上,真是一个张着大嘴的饕餮。博采众长而吞吐万象,兼容并蓄而心窍洞开。无怪乎黄永玉不仅经常作经典的艺术演讲,也开

25、过精彩的音乐、拳击和摔跤讲座,还讲过地质学、林学和昆虫学。 黄永玉还说过:我没有念过正统的学校,我没有受过大学教育,我是杂食长大的。甚至于包括讨饭,东拣一点东西,西讨一点这么长大的,有的时候甚至于草都吃,所以我能运用的东西,就是我的这些杂食的本领。当然他在艺术上的杂食就是他辛勤的博采众长了。 白雪石及其山水画艺术 白雪石山水中的漓江系列山水,应该说是最能集中代表画家在传统山水画革新方面突出的艺术成就的。综观其漓江山水,无论其是雄浑浓重,或是秀润空灵,抑或是疏淡迷朦,无论是绝句式抒情小景,或是全景式长卷巨制,白雪石皆能以其娴熟老辣的笔墨功夫运用浓、淡、干、湿、泼、破等不同墨趣、勾皴点染的不同笔情

26、,恰到好处地挥写漓江晴、云、雨、雾中山光水影迷离的微妙变化。(见图3-13)四、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美术作品是通过画家对于客观对象的观察、体验、理解、想象创作出来的;是画家通过掌握特定美术技巧的手描绘出来的,也是画家在某种艺术灵感的推动下表现出来的。从最后一点来说,美术作品必然有意无意地带有画家个人主观因素。所以,美术作品既是对于客观物象的描绘,同时又是画家绘画意识、技巧和思想感情的表现。因此我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时候,还必须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深入理解作者本身的思想感情对美术作品本身的价值所产生的作用。怎样欣赏美术作品1、绘画作品中的思想与感情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著名画家王式廓的著名素描作品血衣

27、192X345厘米。(见图3-15)图3-15 王式廓血衣这件作品是王式廓于1959年起倾注毕生精力却未曾最后完成的杰作。v 血衣再现的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农民斗争地主时的场面。血衣构图宏大,全画以举血衣的妇女为中心,把庞大的人群组织在瞬间情节的绘画高潮中,多层次却主次分明,显示了画家把握大场面构图的能力。那手持亲人血衣的妇女,手在颤抖,脚已发软,身体扭曲,几乎昏倒,一腔深仇大恨,尽在悲痛欲绝之中。王式郭血衣写生稿、习作图例v 王式廓创作素描血衣是呕心沥血,绞尽了脑汁。从1950年酝酿到1959年完成,整整花费了10年时间。v 1973年他为把血衣画成油画,带病到河南再度深入生活,积累素

28、材。为收集色彩的形象素材,他深入农村写生,总是废寝忘食,在短短的29天时间画了74幅画。为了崇高的艺术事业,他拼上了命了。因为失去的时间太多了,所以要争分夺秒,据人们回忆,在1973年5月22日这天的下午6时,王式郭正在画农民头像的时候,“他脸上冒汗,手也发抖,突然昏迷过去。从此再也未醒过来。”王式郭带着遗憾走了,留给后人的是一笔精神财富。画家用了毕生的精力,以凝重的笔触表达了亿万农民在为自己的生存权而抗争的宏伟场面。未完成的油画血衣v 作者简介:v 王式郭(1911-1973),山东掖县人。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专,后留学日本,1937年 回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到延安,历任鲁艺美

29、术系教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善于用素描刻画中国农民形象,画风质朴浑厚,创作上长于情节性描绘。代表作还有木刻改造二流子油画参军等。他把自己的事业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在创造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他手握画笔倒在花架旁的敬业精神成为了美术界的”王式郭精神“。2、设计作品同样具有美的情感与意境。v 五、思考对美术作品的自我联想和感受。v 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人生经历、知识积累不同,喜好、角度不同,自然会对作品有不同的欣赏体验。思考与练习写出对董希文油画作品开国大典的感受文章。第三讲 中国画欣赏课程简介 中国美术欣赏包括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等作品欣赏内容。重点

30、在于对美术作品的时代风格和艺术精神内涵的赏析。1、中国绘画概述中国绘画的形式、材料唐代以前-帛画和壁画、特别是以壁画形式为主。 战国时期-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以丝帛为材料的绘画。 魏晋南北朝-开始出现卷轴画,但并不占主要地位。元、明、清时期-卷轴画的一统天下,中国绘画的山水、花鸟、人物三大主要门类和题材得到充分的发展。山水画、花鸟画在宋、元两代达到了高峰,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主流。人物画则相对地衰落了。这种情况到明、清两代尤为突出。 近现代-传统形式、综合材料 五代以前-工笔重彩为主 宋代-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并行发展的时期 元代-水墨写意更为流行,到明、清则更盛。 魏晋以前-民间画工是绘画创作

31、的主体, 魏晋时期-出现了士大夫画家, 唐代-士大夫画家数量增长,成为当时画坛的重要力量。 南北宋-建立了宫廷画院,出现士大夫主宰画坛的局面。 明、清-士大夫画家的“文人画”成为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时绘画的风貌。 近现代-多元化、百花齐放,民族化,国际化。中国古代绘画无论是战国帛画、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唐以后的各种卷轴画、壁画、以至木刻版画,始终以笔墨“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作为塑造艺术形象最根本的要求。 中国古代绘画与传统书法是最接近的姐妹艺术,有“书画同源”之说。经过历代画家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国画在运用笔墨塑造形象、表达画家思想情感等方面,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技巧,达到了很高的艺术造诣,正因为笔墨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是如此重要,所以中国画的笔墨二字,不仅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