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1 ,大小:87.96KB ,
资源ID:1214637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1463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结.docx

1、高中历史必修模块总结必修模块()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1.1 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A1.1.2 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历史作用和特点 B 1. 分封制内容: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镇守疆土,拱卫王室。被封的诸侯国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分封制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历史作用: 积极: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消极: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春秋战国暑期列国纷争。特点:周王是全国最高统治者,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诸侯国与周王的臣属关系明确。层层分封,确立等级

2、秩序。2. 宗法制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内容:嫡长子继承制(核心)。用父系的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的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历史作用: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地结合; 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特点: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1.1.3 始皇帝的来历与皇权的至高无上 A1. 始皇帝的来历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因此,他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

3、定作自己的尊号,自称“始皇帝”,希望由自己开始,子孙能够万世传承,永掌政权。从此,“皇帝”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2.皇权的至高无上首创的皇帝制度,包括名号制度、皇帝的权利、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军国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特点:权利高度集中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1.1.4 秦朝中央官制与郡县制的内容及作用 B1.中央官制(1)内容:在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2)职能:丞相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三公之下设九卿,分别掌

4、管着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3)特点:相互配合,彼此牵制,皇帝大权独揽。(4)作用:积极作用:使秦实力增强, 通过战争扩大疆域, 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成为当时世界大国。使秦能一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消极作用: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2.郡县制(1)内容: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与郡县制相适应,秦始皇建立了一套“郡、县、乡、里”地方官僚机构。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不得世袭。

5、(2)作用: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更有利于中央政权的稳定与巩固。1.1.5 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C直接:秦朝通过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从而巩固了统治和国家的统一。深远: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社会影响深远。1.1.6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和作用 C1.目的: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2.措施:建立中朝、设刺史。解决王国问题,实行“推恩令”,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3.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权利过于集中也带来了一些弊端。1.1.7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

6、制及其作用 B1. 名称、职能: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2.意义:(1)三省之间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2)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3)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1.1.8 宋的集权措施 B1.军权的集中:(1)解除禁军将领兵权,并调往外地充当节度使。继而削弱节度使实权,使其徒有虚名。(2)将禁军的统领权一分为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3)设立枢密院,枢密院有调兵权但不直接统领军队。而统领军队的将帅却没有调兵权,使其互相牵制。(4)实行更戍法

7、。实行“守内虚外 ”“内外相制”政策。驻军一半京师,一半各地。2.行政权的集中。(1)中央,设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权力,实行军政、民政和财政的三权分立。(2)在地方,派文臣担任知州;并设通判与之相互牵制。3.财权和司法权的集中。(1)设转运使把地方收入大部分运送中央。(2)在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复审和核准。(这些措施确实有效地分割了宰相的权力,确保了君权的独断地位,但它也给宋朝带来了官僚机构膨胀臃肿、官员人浮于事的困境。)1.1.9 元的中央官制 A中央官制:设中书省代替前代的三省。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

8、之权。 地方官制:实行行省制度,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1.1.10 明朝废丞相,建立内阁制度 B1.设立:明太祖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设殿阁大学士仅备顾问协理奏章,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后来内阁地位日益提高,权利越来越大,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2.评价: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

9、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1.1.11 清朝的军机处 B(1)设立:清雍正帝为办理西北军务,在宫内设置军机处。(2)权限:军机大臣品级不高,都由钦定。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3)特点: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有皇帝一人裁决。(4)意义:军机处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1.1.12 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C1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

10、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2消极作用:绝对君主专制,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难免出现失误;绝对专制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1.2.1 从1840到1901年列强侵华的史实 B1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原因: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南京条约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1)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2)五口通商、割香港岛给英国、协定关税等,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3)

11、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并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2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 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的权益。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所为。战争的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3甲午中日战争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日本在向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实行对外扩张的政策。马关条约及其影响:(1)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为严重的不平等条约。从此,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国家不堪重负,不得不举借外债。(2)各国纷纷在中国土地上划分势力范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3)为挽救危

12、机,清政府开始进行军事改革;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各阶层民众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发动战争的借口:“救护驻华使馆,并助中国剿匪”。战争经过:1900年6月,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进而攻陷北京。于1901年9月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影响:是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加深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1.2.2 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事迹 A1虎门硝烟(1)内容: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2)意义: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2义和团运动(1)口号:“扶清灭洋”表明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外国侵略

13、者。(2)主要史实:义和团向北京东交民巷和西什库教堂发起猛烈进攻。(3)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1.2.3 侵华日军的罪行 A抗日战争期间侵华日军烧杀淫掠,元恶不作,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潘家峪惨案等无数惨案,犯下滔天罪行。1.2.4 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主要史实及意义 B1.卢沟桥事变(1)背景:日本侵华深入侵占东北,逼近华北,民族危机加深;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意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3)日军的暴行: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等。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过程

14、:中共七八宣言;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9月22日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对宣言的谈话。(2)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政治保障。3.抗日战争胜利(1)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两个战场合作抗日):抗战全面展开后,形成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在初期正面战场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巨大的牺牲,为主战场。两个战场同样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2)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4.抗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15、;收回台湾。5.两种命运的较量 (1)1945年重庆谈判及双十协定A. 背景:抗战胜利后两党提出各自主政治主张,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两个前途。重庆谈判是两党较量将理论付诸实践表现。B. 过程:注意毛泽东和蒋介石重庆谈判合影图片。C. 成果: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但是在军队和政权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2)1946年重庆政协。政协会议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和和平建国途径,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6.解放战争的胜利(1)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2)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共产党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通过一年的努力粉碎了国民党

16、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3)战略决战A.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6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对国民党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开始标志。B.三大战役:到1948年秋,低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民解放军力量上开始占优势。三大战役胜利消灭国民党军队精锐力量,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4)解放战争胜利A.北平和谈:三大战役结束后,南京政府穷途末路,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代理南京政府总统。在李宗仁要求下,国共双方在北平和谈。最后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B. 蒋家王朝覆灭:1949年4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3.1

17、 太平天国的主要史实 A1.兴起的原因:(1)外部:资本主义的侵略导致民族矛盾激化。(2)内部:腐朽的封建统治和沉重的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3)直接:自然灾害严重。(4)间接:外国侵略;(5)理论支持: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2.过程(1)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2)发展:永安封王,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革命政权。(3)高潮:北伐虽然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西征胜利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天京突围的战斗打垮了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巩固了天京。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4)天京事变a.原因:天王

18、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的争权夺利,破坏了运动初期的团结和谐局面。b.经过:1856年8月,韦昌辉杀死杨秀清及其家属,继而被处死;石达开遭洪秀全疑忌,率军出走。c.影响:严重削弱了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5)天京陷落a.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者开始同清政府勾结,共同镇压太平天国。b.表现:1864年6月,天京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1.3.2 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 A1、背景:(1)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兴中会-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2)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时间:1905年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机关

19、刊物:民报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3)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主要围绕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等问题。(4)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 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革命斗志。2、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意义:武昌起义的胜利,震撼了清王朝的统治。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 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

20、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颁布命令须由总理副署才能生效。性质: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4、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 1912年,清王朝统治结束。 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标志:1912年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1.3.3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C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1.3.4 五四运动及其历史意义 C

21、 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主要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3.初步胜利:北京政府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世界上几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制订的和约。 4.五四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民主和科学的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5.历史意义: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一场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1.3.5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B1.诞生:(1)陈独秀、李大钊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a.中共成立的条件: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b.李大钊、

22、陈独秀:贡献突出。(2)中共一大内容: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党的奋斗目标,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2.意义:(1)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的奋斗目标: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社会目标1.3.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 B1.工人运动与国民革命蓬勃开展(1)国民党一大背景:中共独立领导的工人运动失利的教训;中共二大提出建立民主联合战线。国民党一大宣言: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提出三大政策,奠定合作实现可能。一大意义:标志着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开展起来。(2)北伐战争背景:了解城市工人运动和农村革命形势迅速高涨。

23、影响:推动工人运动发展;沉重打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势力。(3)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2.南昌起义与井冈山道路 (1)南昌起义A.内容:1927年8月1日于中国江西省南昌,由中国共产党势力的军队针对中国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事件。由周恩来、谭平山、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中共人士和贺龙领导。B.意义:打响中国共产党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2)八七会议A.内容与成果: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其核心包括两层含义,其一坚决领导武装斗争,用枪杆子夺取政权,推动土

24、地革命。其二在斗争形式上不再依附国民党,要开展独立的武装斗争。B.意义:是中共开始了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3)秋收起义 A.内容:1927年9月9日,由毛泽东在湖南东部和江西西部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即红军)举行的一次武装起义,是继南昌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又一次著名的武装起义,是中共党史军史上的三大起义之一B.意义:八七会议确定的方针的具体体现,回击了屠杀政策;扩大了中共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为红军的创建和土地革命奠定基础。C.文家市决策:开始放弃攻打大城市的战略,向农村转移。(4)井冈山革命割据地的建立A.井冈山道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B.这

25、条道路是正确的:因为它符合中国国情。“国情”的含义包括两层:其一中国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其二国民党在城市力量强大。C.意义: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一次重大转变。3.红军长征(1)背景:日本大举侵华与中国领土、主权不断沦丧;国民政府坚持错误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中共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2)遵义会议:意义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3)长征胜利结束:1935年10月胜利到达陕北,建立陕甘宁根据地。注意图片。4.国共合作抗日(1)卢沟桥事变A.背景:日本侵华深入侵占东北,逼近华北,民族危机加深;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B.意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

26、始,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开始。:C.日军的暴行: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等。(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A.过程:中共七八宣言;7月17日蒋介石庐山谈话;9月22日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对宣言的谈话。B.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政治保障。(3)抗日战争胜利A.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两个战场合作抗日):抗战全面展开后,形成国民党为主导的正面战场与共产党为主导的敌后战场。在初期正面战场为抗战胜利做出巨大贡献;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敌后战场成承受更大的压力,付出巨大的牺牲,为主战场。两个战场同样为抗战做出巨大贡献。B.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4)抗

27、日战争胜利历史意义百年来第一次反侵略战争完全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基础;收回台湾。5.两种命运的较量 (1)1945年重庆谈判及双十协定A.背景:抗战胜利后两党提出各自主政治主张,中国面临光明与黑暗两个前途。重庆谈判是两党较量将理论付诸实践表现。B.过程:注意毛泽东和蒋介石重庆谈判合影图片。C.成果: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但是在军队和政权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2)1946年重庆政协。政协会议确认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的方针和和平建国途径,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6.解放战争的胜利(1)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

28、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2)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共产党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通过一年的努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3)战略决战A.千里跃进大别山:1947.6敌我力量发生重大变化,中共对国民党转入战略进攻,刘邓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开始标志。B.三大战役:到1948年秋,低我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变化,人民解放军力量上开始占优势。三大战役胜利消灭国民党军队精锐力量,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4)解放战争胜利A.北平和谈:三大战役结束后,南京政府穷途末路,蒋介石下野,李宗仁代理南京政府总统。在李宗仁要求下,国共双方在北平和谈。最后国民政府拒绝签字,和谈破裂。B. 蒋家王朝覆灭:1949年4

29、月23日,渡江战役胜利,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结束。1.3.7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B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它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它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4.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民族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篇章。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4.1 中华人民

30、共和国成立 A1.开国大典 (1)新政协-建国准备其核心内容是共同纲领。(2)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开创历史新纪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 进入人民当家作主时代;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2.第一部宪法 (1)目的:保障向社会主义的政治过渡。(2)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3)内容:确立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人民权利和义务;规定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1.4.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A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1)性质:根本政治制度(2)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国家大法的形式确立(2)意义:奠定政治建设基础;规范政府与人民关系;昭示最高权利属于人民。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基础:中共与民主党派长期合作,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历史.(2)形式:政治协商会议(3)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长期合作,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4)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参政热情;开创了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1.4.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1.性质和地位:基于多民族国家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2.基本内容: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平等和团结,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利。3.确立过程和成果:共同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