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9 ,大小:577.98KB ,
资源ID:1215246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15246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地理第04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同步测试.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地理第04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同步测试.docx

1、高中地理第04章区域经济发展单元同步测试第四章 区域经济发展 单元卷东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豆产区,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读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水稻和大豆宜耕区域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人口密集,市场需求量大 D土壤肥沃,生长期长2关于东北农业生产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生产B小农经营,商品率低C东北地区热量条件优越,适宜喜温作物生长D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单位面积产量高下表示意浙江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

2、82年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类型。读下表,完成下列问题。2 22 23 33 31 13 41 31 31 11 41 11 13 43 32 23 31 21 13 32 23 21 41 41 43 3图例 1.湖泊 2.居民区 3.耕地 4.农家乐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空气湿度明显增大 B湖泊水质日渐变差C耕地面积大量缩小 D居民区分布趋于集中2为保护该地湖泊环境,当前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A实施退耕还湖,提高湖水的自净能力 B改进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C合理规划农家乐,整治旅游活动的排污 D严格控制居民区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双塔灌区是疏勒河三大灌区之一。该灌区位

3、于河西走廊西端,水资源较丰富。读某年双塔灌区农作物单方水净产值表,完成下列问题。5双塔灌区农业得以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土壤肥沃 B地势平坦 C昼夜温差大 D水源充足6为了在不对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该地区对农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如下规划,最合理的是( )A减少玉米种植面积 B增加棉花种植面积C增加瓜类种植面积 D增加蔬菜种植面积7双塔灌区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土地荒漠化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土地盐碱化 旱涝灾害频繁 水资源短缺A B C D2015年秋季东北的一次严重雾霾引起社会关注。专家指出,部分地区农民焚烧秸秆是导致雾霾加重的原因之一。据调查,秸秆

4、还田需要收储、粉碎、运输、填埋等环节,提高了农民的种田成本。下图为某农业区秸秆利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图中分别表示A饲料、肥料、燃料、废弃物 B饲料、燃料、肥料、废弃物C肥料、饲料、废弃物、燃料 D肥料、燃料、废弃物、饲料9东北地区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A原料不足 B冬季寒冷漫长 C日照不足 D科技水平较低10以下解决秸秆问题的措施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是A政府定期进行收购,作为造纸工业原料 B将秸秆作为燃料,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C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 D强制农民将秸秆直接还田,恢复土壤肥力根据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需要,科研人员对某生态脆弱区的农业土地利用拟定了三种方

5、案(如表)。读表,完成下列问题。农业用地构成(%)方案农耕地苹果园林地草地菜地A44.12.412. 940.50.1B18.111.636.833.40.1C10.119.636.833.40.1经济与环境效益比较方案侵蚀量比较(%)径流量比较(%)土地利用总收入(万元/年)38年内8年以后A1001005757B64525088C50404811211关于三种方案的选择,正确的是A选择A方案环境效益最好B选择B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C选择C方案经济效益年年最佳D选择C方案环境效益最好1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山西 B江西 C广西 D广东据深圳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深圳市生产总值为7 80

6、654亿元,比上年增长121%。三大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3结合上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深圳市已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2007年深圳市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2008年深圳市第一产业所占比重高于2007年第一产业所占比重 深圳市产业结构合理,没必要进行产业转移A B C D14目前,深圳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

7、调配加大科技投入,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空间不足A B C D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5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由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发展变化B.由技术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C.由重度污染向轻度污染转变D.由轻工业向重工业转变16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C.产业移出地区一定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17关于工业化阶段的说法,正确

8、的是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该阶段早期,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迅速,中后期开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升级中心城市、工业基地与其他边远地区均衡发展 农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A BC D城市景观的变化,如道路繁荣、高楼林立被称为景观城市化;城市内部人口潜在的变化,如精神文明建设、人口素质提高被称为人文城市化。读某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分布图 (指数越大,表示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8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甲区域 B乙区域 C丙区域 D丁区域19当城市景观发展速度高于人

9、文发展速度时,会形成“过度城市化”,反之,则形成“滞后城市化”。下列有关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区域景观城市化建设亟需加强B乙区域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C丙区域人口素质高,城市规划合理D丁区域景观城市化发展程度较高2016年6月初,中央正式发布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这是自1982年以来第一次从国家战略布局的高度清晰定调: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群。这将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合理的功能定位与产业结构的调整。读图,完成下列问题。2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A.城市体系发展不合理 B.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不完善C.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

10、作 D.长三角地区缺少能源和矿产21上海市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服装纺织工业不断向城市群内其他地区转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缓解安徽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B.有利于加快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C.也伴随着一定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D.各地区都应该抓住时机,积极引入服装纺织企业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下列问题。指标1980年1984年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2004年I(%)5002411444484549471649695632U(%)9471226

11、163228234943625435I/U528336273161135137129|05I/U|47828622311108508707922 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工业化过度地孤军深入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逐渐缩小,到2004年可基本协调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D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23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B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D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

12、带的建设被纳入国家战略。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等八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土地面积共7.6万平方千米。读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表 皖江城市带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评价体系及判别标准(注:H、J分别为环境和经济实力)24从上述材料分析可知,皖江城市带A2008年-2011年,处于环境滞后型阶段B2004年-2007年,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基本同步C8年间,协调度呈现“上升一下降一上升”趋势D2007年以来,从初级协调发展型进入到中级协调发展型25为解决上题中反映的问题,下列方法可行的是健全社会监管机制 加大科技投入 调整经济结构 提高第二产业比重A. B.C. D.26阅读图文材料,

13、完成下列问题。 厄瓜多尔(如图)又名“赤道之国”,首都基多是一座始建于印加古文明时期历史悠久的城市。基多以南的科托帕希火山(5897米)是南美洲最高火山。该国农业地域分布差异明显,主要由热带经济作物种植与冷水鱼类捕捞业、基于肥沃土壤的山地旱作农业与畜牧业、出产珍稀林木的林业三部分构成。厄瓜多尔是世界上特别适于种植玫瑰花地区之一,其玫瑰花品种繁多、花蕾大、花色艳、花期长而闻名于世,主要出口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地,鲜花产业成为该国外汇收入主要来源之一。目前,厄瓜多尔玫瑰花种植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1)描述基多的气温特征,并分析其对玫瑰种植的影响。(2)分析基多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3)推测近

14、年来厄瓜多尔鲜花物流产业发展迅猛的原因。(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为厄瓜多尔促进玫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 问题:从该国三种主要农业活动中任选一个,指出其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原因。27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读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区域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甲水稻油菜、棉花等乙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等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

15、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京津唐都市经济圈,是指首都北京、中央直辖市天津和冀东重要城市唐山之间三角地带的广大地区。土地总面积4.2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0.4%)。它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华北地区与东北地区间的结合部。北枕燕山,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为华北全区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通道和欧亚大陆桥的主要出海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京津唐都市经济圈以北京这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轴,是集聚竞争力最高、发展最快的都市经济圈之一。材料二:(1)简述京津唐都市圈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2)水资源

16、不足制约着京津唐都市圈经济发展,请你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3)结合京津唐地区发展的状况,简要分析其今后发展方向。29读珠江三角洲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2)珠江三角洲和苏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有何异同点? (3)据图所示,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有哪些变化?(4)简述苏南模式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国三大经济区示意图、天津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统计图。材料二 吉林省南部长白山山地多断层发育,来自于玄武岩山体中的地下水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中白山市已有多家矿泉水企业入驻设厂生产,

17、形成我国第一个国际矿泉水城,年产值达数十亿元。材料三 中国和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地处河流入海口附近,距海岸线不足1 km。(1)简析滨海新区和浦东新区所处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2)简析白山市成为优质矿泉水水源供应地的主要条件。(3)结合中新生态城的自然环境特征,说明在规划、开发中如何体现生态理念。 答题卡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

18、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8、 A B C D 9、 A B C D 10、 A B C D 11、 A B C D 12、 A B C D 13、 A B C D 14、 A B C D 15、 A B C D 16、 A B C D 17、 A B C D

19、18、 A B C D 19、 A B C D 20、 A B C D 21、 A B C D 22、 A B C D 23、 A B C D 24、 A B C D 25、 A B C D 二、非选择题26. (1) (2) (3) 27. (1) (2) (3) 28. (1) (2) (3) 29.(1) (2) (3) (4) 30. (1) (2) (3)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参考答案与解析【答案】1.D 2.A【解析】1与其他水稻种植区相比,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积温低,作物生长期长,病虫害少,所以品质较好,故选D。2东北地区农业地域类

20、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地广人稀,适合大规模机械化作业,A对。东北农业多为国营农场,商品率高,B错。东北地区纬度高,热量不足,C错。机械化水平不会影响单位面积产量,D错。故选A。考点:农业区位条件及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难度】易 【答案】3.B 4.C【解析】3根据图例,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中,湖泊湿地面积缩小,转变成耕地、居住区、农家乐,净化能力下降,排放的污水增多,这种变化会导致湖泊水质日渐变差,B对。空气湿度明显减少,A错。耕地面积大量增加,C错。居民区分布趋于分散,D错。4图中数字显示,农家乐增加最多,为保护该地湖泊环境,当前应采取的首要措施是合理规划农家乐,整治旅游活动的排污,C对

21、。实施退耕还湖,提高湖水的自净能力也是必要措施,控制排污是当前的首要措施,A错。改进农业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是长期措施,不能立即见效,B错。居民区数量变化小,不是最主要污染源,严格控制居民区的污水直接排放到湖泊不是首要任务,D错。考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湖泊环境首要治理措施。【难度】中 【答案】5D6B7C【解析】5由材料可知,双塔灌区位于河西走廊西端,该地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气候干旱,降水少,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只有在有灌溉水源地区才能发展农业生产,该地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为水源,故选D。6读统计表可知,棉花单位用水定额少,经济效益高,为了在不对当地社会和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

22、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该地区对农作物种植结构应当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减少单位面积净产值低的小麦面积,故选B。7双塔灌区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土地荒漠化严重,发展农业生产,进行灌溉,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容易导致土地盐碱化,气候干旱,水源短缺,该地不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C。考点:农业区位因素及农业生态环境问题。【难度】中 【答案】8B9B10C【解析】8仔细读图,位于秸秆与禽畜养殖之间,应该为饲料;位于沼气与禽畜养殖之间,应该为燃料;位于沼渣与作物种植之间,应该为肥料;位于禽畜养殖与沼气池之间,应该为废弃物。答案选B。9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发展沼气的不利条件是冬季寒冷漫长。答案选B。10

23、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最利于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答案选C。考点:秸秆利用、循环经济。【难度】中 【答案】11.D 12.A【解析】1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A方案侵蚀量大,环境效益差,A项错; A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高,C方案38年内的收入最低,但从长远看,效益会变好,所以C方案更有利于当地农业的持续发展,环境效益最好。1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地农耕地和草地均占了40%多,且有苹果园,判断为温带地区。根据耕地比重大时,侵蚀量加大,可知该地最有可能位于生态环境较差、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选A项。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难度】中 【答案】13.A 14.B【解析】13.据图可

24、知,2007年深圳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目前,深圳市已由第二产业为主,转化为以第三产业为主。14.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提高土地价格在现实中不可取。考点:城市发展及问题。【难度】中 【答案】15.A 16.B【解析】15读图可知,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是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这种转变是由低级产业向高级产业的发展变化,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调整产业结构有关,也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关。16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缩小区域间的经济差异。因产业升级,劳动力需求减少,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资源密集型产业,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

25、响。考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难度】中17关于工业化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该阶段早期,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迅速,中后期开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升级中心城市、工业基地与其他边远地区均衡发展 农业推动城市化的发展A BC D【答案】17.A【解析】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故排除;工业的发展往往依托资源、资金、技术、政策等区位因素条件,不可能均衡发展,故排除;工业化阶段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迅速上升;工业化阶段早

26、期,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增长迅速,中后期开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升级,故选项A正确。考点: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难度】易 【答案】18.A 19.B【解析】18读图,从城市局部区域的景观与人文发展指数曲线可以判断,甲区域人文城市化和景观城市化均很高,说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最高。A正确。19甲区域人文城市化和景观城市化几乎接近,景观城市化建设无需加强,A错误。乙区域景观城市化指数远远小于人文城市化指数,应加强道路和城市公共设施的建设,B正确。丙区域景观城市化指数远远大于人文城市化指数,说明人口素质低,C错误。丁区域景观城市化和人文城市化发展程度较低,D错误。考点:城市化、城市化对地理

27、环境的影响及措施。【难度】中 【答案】20.C 21.D 【解析】20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到:到2030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城市群。这将加快长三角城市群内各城市间合理的功能定位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但突出矛盾是城市群发展质量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制造业附加值不高,高技术和服务经济发展相对滞后,高品质的城市创业宜居和商务商业环境亟需营造。城市间分工协作不够,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地均生产总值等反映效率和效益的指标,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相比存在明显差距。故答案选C项。21产业转移需要考虑转移条件和承接原因的,上海市作为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价格高,不适合纺织工业的发展,纺织工业的迁出可以加快上海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对于承接地来说,可以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安徽地区人口的就业问题,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但同时也会伴随着一定环境污染的转移和扩散,作为承接区域也应该具有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优势。考点:区域经济的发展。【难度】中 【答案】22.A 23.B【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