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6 ,大小:138.31KB ,
资源ID:1216488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1648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docx

1、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北京市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2017年修订版)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发布二一七年八月目 次1总则1.1为落实北京市政府“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促进绿色建筑的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北京市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京政办发201325号),制定本要点。1.2本审查要点适用于北京市新建民用建筑工程及类似的其他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类似的其他建筑工程是指工业厂区内的办公楼、宿舍等类似民用建筑的建筑工程);附建在工业厂房的办公用房等非工业部分,其面积占整个建筑面积的比例大于等于30%,或面积大于等于1000

2、m2,非工业部分应进行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1.3本审查要点的标准依据是北京市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11/T 825-2015。1.4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与常规施工图审查同时进行,设计单位需提交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集成表,见附录A。施工图除符合本审查要点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北京市的有关标准的规定。1.5本审查要点中涉及两个及以上专业的条文,应在相关专业分别审查后确定该条得分或是否满足要求。1.6 本审查要点5类指标的评分项的“得分Qi”按照该类指标的“实际得分”除以“适用总分”(“适用总分”为100分减去不参评分)再乘以100分计算,“得分Qi”乘以各类指标的“权重wi”即为该类指标的“加权得分”,“总

3、得分Q”为各类指标的“加权得分iQi”和“加分项得分Q8”之总和,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8按本标准第章的有关规定确定。即Q=w1Q1+ w2Q2+ w3Q3+ w4Q4+ w5Q5+ Q8。评分计算表如下:表1.6.1 居住建筑评分计算表(含住宅建筑、集体宿舍)工程项目名称评价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W1节能与能源利用W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W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W4室内环境质量W5指标序号i12345控制项评定结果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评分项权重wi0.210.240.200.170.18适用总分实际得分得分Qi加权得分wiQi加分项得分Q8总得分Q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表1.6.2 公共建筑评分计

4、算表工程项目名称评价指标节地与室外环境w节能与能源利用W2节水与水资源利用W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W4室内环境质量W5指标序号i12345控制项评定结果满足满足满足满足满足评分项权重wi0.160.280.180.190.19适用总分实际得分得分Qi加权得分wiQi加分项得分Q8总得分Q绿色建筑等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1.7 本审查要点中所有控制项要求应全部满足;每类指标的评分项目“得分Qi”不应小于40分,一星级绿色建筑“总得分Q” 不应小于50分;当“总得分Q”分别达到60分、80分时,分别为二星级、三星级。1.8 本审查要点中的“建议最低分”为达到绿色建筑一星级目标的得分建议,项目可根据实际

5、情况选择适宜的得分项。条文中有“*”标记的为绿色建筑二星级需增加的内容及需要提供的证明材料。1.9 对多功能的综合体单体建筑,应按照本审查要点逐条对适用的区域进行评价,确定各评价条文的得分。1.10 本审查要点由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审查要点编制组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审查要点编制组成员:北京市勘察设计和测绘地理信息管理办公室:叶大华 叶嘉 王涛 胡倩 孟宇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曾宇 章艳华 谢春娥 许荷 赵彦革 李建琳 裴智超孙虹刘永晖2 建筑专业2.1节地与室外环境(1)控制项4.1.1项目选址、规划与建设应符合北京市城乡规划,且应符合生态保护红线、各类保护区、

6、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要求。【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对场地区位、原主要用途、原地形进行简要的介绍,写明规划用地的性质;(2)如项目中有需特殊保护的区域(如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保护要求及保护措施。4.1.2场地选址、规划与建设应保证场地安全,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等危险源的威胁,且无电磁辐射、含氡土壤等危害。【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场地内自然条件,有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潜在威胁,如果场地有特殊条件(如有防洪、防氡、防

7、电磁辐射等需要避让的潜在危险源),需特别写明。4.1.3场地内建设项目不应有排放超标的污染物,且应通过合理布局和隔离等措施降低污染源的影响。【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固体废弃物(垃圾)的收集方式。注:本条还有暖通专业、给排水专业相关内容。4.1.4建筑规划布局应满足日照标准,且不得使周边建筑及场地的日照条件低于日照标准要求。【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审查内容】(1)日照相关内容由规划审查部门审核,不在施工图中审查,所有项目均视为满足要求,但需要在设计说明及总平面图中体现如下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

8、建筑自身日照要求,以及周围有可能影响到的有日照标准要求的建筑(住宅、幼儿园生活用房等)及其日照要求。做到本项目内所有建筑都满足有关日照标准,且不降低周边的日照标准;注:条文中的“不降低周边建筑及场地的日照标准”是指:a.对于新建项目的建设,应满足周边建筑及场地有关日照标准的要求;b.对于改造项目分两种情况:周边建筑及场地改造前满足日照标准的,应保证其改造后仍符合相关日照标准的要求;周边建筑及场地改造前未满足日照标准的,改造后不可再降低其原有的日照水平。2).建筑总平面图中应标明项目中建筑单体之间的间距,以及与周边相邻近建筑的间距、周边建筑的性质。(2)评分项土地利用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9、评价总分值为17分。对居住建筑,根据其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评分;对公共建筑,根据其容积率评分。1 居住建筑:1) 3 层及以下,高于35但不高于41;4-6 层,高于23但不高于26;7-12 层,高于22但不高于24;13-18 层,高于20但不高于22;19 层及以上,高于11但不高于14;得13 分;2)3 层及以下,不高于35;4-6 层,不高于23;7-12 层,不高于22;13-18 层,不高于20;19 层及以上,不高于11;得17 分。2 公共建筑:办公科研、商业金融、综合体类建筑容积率达到0.8,不高于1.5,得5 分;达到1.5,不高于2.0得9分;达到2.0,不高于3.5,得

10、13分;达到3.5及以上,得17分。文化娱乐、医疗卫生、教育、体育、交通、民政类建筑容积率达到0.5,不高于0.8,得5 分;达到0.8,不高于1.2,得9分;达到1.2,不高于1.5,得13分;达到1.5及以上,得17分。【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审查内容】居住建筑:(1)建筑设计说明中或总平面图中的技术指标表应写明居住区内建筑类型、总居住用地面积、总户数、总人口(按2.45人/户换算人口数)、人均居住用地等指标;(2)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人均居住用地指标计算过程, 不同情况计算过程及方法如下:1)当居住区内仅有一种层数类型的住宅时,可采用核算居住区实际人均

11、居住用地面积与标准中相对应层数类型的值进行比较的方法,判断出具体的得分。计算方法:R均 =R(H2.45)公式中R参评范围的居住用地面积,R均指人均居住用地面积,H为住宅户数,2.45指每户2.45人。2)当不同层数类型的住宅混合建设时,可采用通过核算现有居住户数可能占用的最大居住用地面积与实际参评居住面积相比较的方法,判断出具体的得分。当R(H141+H226+H324+H422+H514)2.45时,得13分。当R(H135+H223+H322+H420+H511)2.45时,得17分。式中,H13 层及以下住宅户数;H24-6 层住宅户数;H37-12层住宅户数;H413-18层住宅户数

12、;H519 层及以上住宅户数; R参评范围的居住用地面积。公共建筑:建筑总平面图中的技术指标表应写明总用地面积、地上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建议最低分】13分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评价总分值为9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居住建筑的住区绿地率:符合规划指标要求,得1分;达到规划指标的110%,得2分;达到规划指标120%,得4分;2居住建筑的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符合规划指标要求,得1分;达到规划指标的130%,得3分;达到规划指标的150%,得5分;3公共建筑的绿地率:符合规划指标要求,得2分;达到规划指标的110%,得5分;达到规划指标的120%,得7分;4公共建筑的绿地向

13、社会公众开放,得2分。【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宿舍在本条中按照公共建筑的要求审查)【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审查内容】居住建筑:(1)建筑设计说明或总平面图中的技术指标表应写明总居住用地面积、总户数、总人口(与4.2.1条的人口数量应一致)、绿地面积、绿地率、公共绿地面积等;(2)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人均公共绿地计算过程;注:住区的公共绿地是指满足规定的日照要求、适合于安排游憩活动设施的、供居民共享的集中绿地,包括居住区公园、小游园和组团绿地及其他块状、带状绿地。集中绿地应满足基本要求:宽度不小于8m,面积不小于400,并应有不少于1/3的绿地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公

14、共建筑:(1)建筑总平面图中的技术指标表应写明项目总用地面积、绿地面积、绿地率;(2)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场地是否对外开放。如对外开放,需在建筑设计说明中写明开放区域、开放时间和管理方式。【建议最低分】2分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Rr:达到5%,得2分;达到15%得4分;达到25%得6分;达到30%,得7分;2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底面积的比率Rb和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Rp:Rb达到70%,得3分;Rb达到100%且Rp小于70%,得5分;Rb达到200%且Rp小于70%,得7分。【审查范

15、围】 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地下平面图【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利用地下空间的情况:居住建筑:写明地下建筑面积、功能,并计算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率。公共建筑:写明地下建筑面积、功能,并计算地下建筑面积与建筑基底面积的比率;计算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率。(2)建筑总平面图中技术指标表应写明地下空间相关指标: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地下一层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建议最低分】居住建筑 4分公共建筑 5分 室外环境4.2.4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评价总分值为4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

16、并累计:1玻璃幕墙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B/T18091的规定,得1分;2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不大于0.2,得1分;3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 163的规定,得2分。【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立面图【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对玻璃幕墙的要求,且符合玻璃幕墙光热性能GB/T18091的规定,并写明可见光反射比;(2)建筑立面图应标明立面主要材料,建筑立面在选择玻璃幕墙时,应选用可见光反射比在合理范围内的产品,避免有害光反射。(3)对于无玻璃幕墙的建设项目,第1款和第2款直接得分;对于不设室外夜景照明的建设项

17、目,第3款直接得分。注:此条还有电气专业相关内容。【建议最低分】4分4.2.5场地环境噪声控制,评价总分值为5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规定,得3分;对影响场地的噪声源采取有效的隔声、降噪措施,得2分。【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隔声降噪措施相关图纸(如需得第2款的2分)【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说明场地周边噪声情况及噪声预测值(应使用环境影响报告中对场地噪声的预测值,并写入建筑设计说明),且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要求。注: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 相关内容:0类声环境功能区:指康复疗养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

18、区域。昼间50 dB(A),夜间40 dB(A);1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昼间55 dB(A),夜间45 dB(A);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昼间60 dB(A),夜间50 dB(A);3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需要防止工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昼间65 dB(A),夜间55 dB(A);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区域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包括4a类和4b类两种类

19、型。4a类昼间70 dB(A),夜间55 dB(A). 4b类昼间70 dB(A),夜间60 dB(A)。(2)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场地周围主要噪声来源(如道路、固定设备噪声源等)并说明采用的隔声降噪措施。注:措施中不包含市政建设的绿化、声屏障、路面降噪等各用地范围以外的隔声防噪设施。*(3)场地中如采用了隔声降噪措施,应提供相关图纸,能够表达出隔声降噪措施的位置、形式等。【建议最低分】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有利于建筑冬季的防风和过渡季、夏季的自然通风,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内人行活动区

20、域距地面1.5m高处的风速小于5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得2分;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得1分;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内人行活动区域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得2分;2)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得1分。【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总平面图、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审查内容】(1)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手段根据不同季节典型风向、风速可对建筑外风环境进行模拟,其中来流风速、风向为对应季节内出现频率最高的风向和平均风速,可通过查阅建筑设计或暖通空调设计手册中的相关资料

21、得到;(2)对于单栋建筑,或只有迎风第一排建筑的项目,关于风压差的1分可直接得分;(3)计算“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时,可将建筑外窗的室内表面风压认定为0Pa,可开启外窗的室外风压绝对值大于0.5Pa,即算此外窗满足要求;(4)室外风环境模拟报告中的建筑布局应与建筑总平面图一致。【建议最低分】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步道、游憩场、庭院、广场等室外活动场地设有乔木、花架等遮阴措施的面积比例,居住建筑达到30%,公共建筑达到10%,得1分;居住建筑达到50%,公共建筑达到20%,得2分;2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

22、的机动车道,路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或设有行道树的路段长度达到70%,得1分;超过70%的地面机动车停车位设有乔木、遮阳棚等遮阴措施,得1分;3除绿化屋面和表面设有太阳能板的建筑屋面外,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的建筑屋面面积达到75%,得2分。【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景观总平面图、室外遮阴面积比计算书【审查内容】(1)建筑总平面图(或建筑设计说明)中应标明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步道、游憩场、庭院、广场等室外活动场地设有乔木、花架、遮阳棚等遮阴措施的面积比例。注:建筑阴影区为夏至日8:0016:00时段在4h日照等时线以内的区域。乔木遮阴面积按照成年乔

23、木的的最大冠幅值为直径的圆的面积。*景观方案总平面图中应标明处于建筑阴影区外场地中步道、游憩场、庭院、广场等室外活动场地设有乔木、花架、遮阳棚等遮阴措施位置,并提供夏季日照模拟分析图、室外遮阴面积比计算书。(2)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场地中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机动车道,路面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的面积比(需计算过程);或者写明设有行道树的机动车道比例。*景观方案总平面图中应标明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机动车道、机动车停车位遮阴措施及位置,并提供并提供夏季日照模拟分析图、室外遮阴面积比计算书。(3)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建筑屋面材料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的面积比,并写明计算过程。具体的计算过程,

24、要求写明太阳辐射反射系数大于0.4的道路、屋面面积()、道路、屋面总面积(),并计算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低于0.4的面积比(%)。其中的屋面总面积,可不包含设备占用、屋顶绿化、屋顶水箱等面积。注:饰面材料反射比可参考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中附录D,表D.0.5。【建议最低分】3分 交通设施与公共服务4.2.8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得1分;2 场地出入口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800m,得1分;3 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自行车租赁站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

25、00m,得1分;4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500m范围内设有3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轨道交通站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站),得2分;5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得2分。【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总平面图、公共交通示意图【审查内容】(1)设计说明中写明场地周围公共交通设施情况,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汽车站的步行距离,到达轨道交通站的步行距离,到达自行车租赁站(或室外共享单车专用停车位)的步行距离;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500m范围内的公共交通站点(含公共汽车站、轨道交通站和公共自行车租赁站)及站点停靠的公交线路;(2)建筑总平面图中标出与公共交通连通的专用通道。注:“有便捷的人行

26、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可包括建筑外的平台直接通过天桥与公交站点相连,建筑的部分空间与地面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直接连通,为减少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绕行距离设置了专用的人行通道,地下空间与地铁站点直接相连等。【建议最低分】2分4.2.9场地内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且场地内外的人行通道实现无障碍衔接,评价分值为3分。【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建筑总平面竖向设计图*景观室外竖向设计平面图【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无障碍专篇中应写明场地内无障碍设计的内容;(2)建筑总平面图中标明场地内人行道、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场、建筑出入口的

27、无障碍系统以及场地内外人行通道的无障碍衔接。(3)建筑总平面竖向设计图应标明场地内主要道路、广场的竖向标高,有高差处应表示出无障碍设施的做法;*(4)景观室外竖向设计平面图应标明室外人行道、室外活动场地等主要活动广场的竖向标高。有高差处应表示出无障碍设施的做法。【建议最低分】3分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评价总分值为7分,并按下列规则分别评分并累计:1配套设置位置合理、方便出入的自行车停车设施,且室外设施采取遮阳防雨措施,得3分;2合理设置机动车停车设施,并采取下列措施中的3项,得2分;达到4项及以上,得4分:1)采用地下停车库方式;2)采用机械式停车库、停车楼等方式;3)停车库或停车场内

28、设置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且满足规划配建指标要求;4)合理设计地面停车位,不挤占步行空间及活动场所,居住场地内地面停车率不超过10%;5)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提高停车场(库)使用效率。【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自行车库及机动车库平面图【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场地内自行车、机动车停车方式,写明是否采用错时停车方式向社会开放,如果采用,说明拟错时停车的区域,并提供错时停车的时间、出入口和管理方式;(2)建筑总平面图或地下室平面图中应标明地面停车场或地下车库位置、车位、自行车库/棚位置、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位置及设置比例;注:居住场地地面停

29、车率=地面停车位(单层)数量 /住宅户数x100%。北京市新能源小客车公用充电设施投资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出了北京市新建及改扩建各类建筑物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的指标要求。(3)自行车库平面图应标明自行车库/棚及附属设施、机动车停车场(库)平面图应标明机动车停车位及数量。注:此条还有电气专业相关内容。【建议最低分】5分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评价总分值为6分,并按下列规则评分:1居住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4项,得3分;满足5项及以上,得6分:1)场地出入口到达幼儿园的步行距离不大于300m;2)场地出入口到达小学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3)场地出入口到达托老所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

30、00m;4)场地出入口到达医疗卫生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5)场地出入口到达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6)场地出入口到达文体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大于500m;7)相关设施集中设置并向周边居民开放。2公共建筑:满足下列要求中2项,得3分;满足3项及以上,得6分:1)2种及以上的公共建筑集中设置,或公共建筑兼容2种及以上的公共服务功能;2)配套辅助设施设备共同使用、资源共享;3)建筑向社会公众提供开放的公共空间;4)室外活动场地错时向周边居民免费开放。【审查范围】民用建筑(宿舍在本条中按照公共建筑的要求审查)【审查文件】建筑设计说明、建筑总平面图【审查内容】(1)建筑设计说明中应写明场地内公共服务设施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