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148.08KB ,
资源ID:12256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256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文档格式.docx

1、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4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网4. 1 组网方式4.2 传输信道选择4。 3 主备用切换和加密 4 时钟同步5 会议电视系统功能和设备选型要求5。1 会议电视系统的功能要求2 设备选型要求6 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要求6。 1 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6. 2 会议电视效果的质量评定7 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安装设计7. 1 房屋建筑平面和设备布置7。2 电源和接地3 照明和插座 4 环境要求7.5 会议电视的建筑要求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录B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参考)条文说明1.0。1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提供异地会议电视服

2、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设计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基于ITU-T H。320标准和设置专用会议室的会议电视系统的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专用会议电视用户进人会议电视网时,应遵守本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1.0.3 本规范主要是根据TZ020-95(641920 kbit/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编写的。1。0.4 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1.0.5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相关规定。0.6 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

3、和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准。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CIF(或FCIF)(Full)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全)公共中间格式CMMSCentral MultipointManagement System中央多点管理系统CODECCode Decoder编码解码器DGDifferential Gain微分增益DPDifferential Phase微分相位MCUMultipoint Common Intermediate多点控制设备QCIF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1/4公共中间格式3。0.1 会议电视系统主要由会议电视终端

4、设备、多点控制设备MCU(或音、视频切换矩阵)组成。根据需要还包括其他设备,如:摄像机、图像显示设备、话筒、编辑导演设备、会场扩声设备、调音台等。全国会议电视网还应设置CMMS和监控管理工作站。3.0.2 每一会场应配置一台会议电视终端设备(CODEC),重要会场应备用一台,并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视 频 编解码器宜以全公共中间格式(CIF)或1/4公共中间格式(QCIF)的方式处理图像。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4CIF或其他格式的编解码方式.2。 音 频 编解码器应具备对音频信号进行PCM,ADPCM或LDCELP编解码的能力. 视 频 、音频输人、输出设备应满足多路输人和输出,以及分画面和消除

5、回声等功能要求。 多 路 复用和信号分离设备,应能将视频、音频、数据、信令等各种数字信号组合到64-1920 kbit/s或更高比特率的数字码流内,或从码流中分离出相应的各种信号,成为与用户和网路接口兼容的信号格式,该格式应符合相关规定。5. 用 户 和网路的接口应符合V。35,G。703,ISD1等接口标准,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会 场 的操作控制和显示应采用菜单式操作界面和汉化显示终端,全部会场的终端设备,MCU和级联端口的状态信息,应在工作站的显示屏幕上一次全部显出,菜单操作界面的会场地址表格中,应只对完好的会场信息做出操作响应,用以保证播送的画面一定是好的。3.0。3 多点控制设备(

6、MCU)的配置数量应根据组网方式确定,并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多点控制设备应能组织多个终端设备的全体或分组会议,对某一终端设备送来的视频、音频、数据、信令等多种数字信号广播或转送至相关的终端设备,且不得劣化信号的质量. 多点控制设备与传输信道的接口,应符合本规范3.0.3条第5款的规定. 多点控制设备的传输信道端口数量,在20 48k bit/s的速率时,不应少于12个.4. 同一个多点控制设备应能同时召开不同传输速率的电视会议。5. 多点控制设备应能进行2一3级级联组网和控制。6. 多点控制设备支持会议召集和支持主席控制、导演控制、语音控制和支持WEB界面远程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0.4 音

7、、视频切换矩阵设备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切换矩阵应能实现对视频的切换,且不得劣化视频信号质量。 切换矩阵应能实现对音频的切换,且不得劣化音频信号质量。 切换矩阵应保证音、视频信号的同步。4. 输入洲渝出总路数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并考虑适量的预留.3.0.5 摄像机和话筒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会 议 电视的每一会场应配备带云台的受控摄像机.面积较大的会议室,还可按照需要增加辅助摄像机和一台图文摄像机,以满足功能上的需求和保证从各个角度摄取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镜头. 会议电视会场应根据用户要求参与发言的人数确定话筒的配置数量。话筒也不宜设置过多,其数量不要超过10个较好.0。6 编辑导演和调

8、音台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编辑导演设备的配置1) 由多个摄像机组成的会场,应采用编辑导演设备对数个画面进行预处理,该设备应能与摄像机操作人员进行电话联系,以便及时调整所摄取的画面。2) 单 一 摄像机的会场可不设编辑导演设备,由会议操作人员直接操作控制摄取所需的画面。2. 调 音 台设备的配置1) 声 音 系统的质量取决于参与电视会议的全部会场的声音质量,每一会场必须按规定的声音电平进行调整,才能保证全系统有较好的声音效果。由多个话筒组成的会场,应采用多路调音台对发言话筒进行音质和音量的控制,以保证话音清晰,并防止回声干扰.2) 单 一 话筒的会场可不设调音台。7 图像显示设备的配置

9、应符合下列要求:根 据会议室的大小和照度,选择适宜的显示设备和投影机。8 会场扩声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扬声器的布置应使会议室得到均匀的声场,且能防止声音回授。2. 扩声系统的功率放大器,应采用数个小容量功率放大器集中设置在同一机房的方式,用合理的布线和切换系统,保证会议室在损坏一台功放时不造成会场扩声中断。3. 声音信号输人功率放大器之前,应采用均衡器和扬声器控制器进行处理,以提高声音信号的质量。4.1 组网方式1.1 会议电视系统有MCU和音、视频切换矩阵两种组网方式,可由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使用。2 MCi组网方式是各会场会议电视系统终端设备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MCti,通过MCU实现

10、切换。4.1.3 音、视频切换矩阵组网方式是各会场会议电视系统终端设备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音、视频切换矩阵,通过音、视频切换矩阵进行切换。4.1。4 点对点组网方式可不经过MCU或音、视频切换矩阵。,5 基于MCU组网方式可采用级联方式。MCU级联达3级以上时,可采用模拟转接方式。4.1.6 采用MCU组网方式时,根据需要可设置中央多点管理系统(CMMS)和监控管理工作站。CMMS的管理功能应符合5。2条的要求。2 传输信道选择4.2.1 会议电视传输信道包括专线式传输信道和交换式传输信道。2.2 音、视频切换矩阵组网方式应采用专线式传输信道.对于MCU组网方式,既可采用专线式传输信道,也可采用

11、交换式传输信道。3 专线式传输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专 线式 传输信道宜采用数字信道,DDN以及FR等.2. 传 输 信道应便于组织视频、音频信号的传输,还应便于组织会议电视管理监控信息的传输.3. 专 线式 传输信道应采用G.703接口。4.2。4 交换式传输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交换机提供ISDN 2B +D 接口时,传输信道采用经由网路终端设备的市话对绞电缆。 在 交换 机提供ISDN 30B+D或6B+D等px 6 4k bit/s接口时,传输信道采用光缆数字复用信道或电缆PCM复用信道。 每一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和MCti的端口均应分别给定电话号码,用以呼叫建立会议电视传输信道之用。4

12、. 会议电视所需的px 6 4k bit/s传输信道,应根据需要在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与交换机的ISDN用户接口之间接人反向复用器,将多个B信道组成会议电视所需的传输信道。4.3 主备用切换和加密3.1 会议电视系统可根据需要考虑主备用信道和终端设备的倒换。2 可通过设置不同物理路由或采用光缆、数字微波、卫星等不同传输媒介组成备用信道,保证信道畅通。4.3。3 会议电视系统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密.专线式组网方式应采用信道加密的方式,交换式组网方式应采用终端加密的方式。4.3.4 对于专线式组网方式,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速率接人,应便于进行信道加密。3.5 对于音、视频切换矩阵组网方式,宜配合设置CODE

13、C和保密机的监测管理系统,便于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6 对于MCI 组网方式,采用专线式传输信道时,可设置CODEC和保密机的监测管理系统与专用网共享同一套硬件,在软件上应设置专用网的优先等级高于公用网。4 时钟同步4.4.1 采用MCU组网时,全网应在较高等级的时钟上进行网同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主MCI可外接时钟源(BITS),并具备内部时钟功能.也可采用传输链路时钟,从传输线路提取。首选应为BITS时钟。 外接时钟接口可采用20 48k Hz模拟接口或20 48k bit/s数字接口。 全网采用主从同步方式,以主MCU为基准,全部从MCI和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均从上一个码流中提取时钟同步

14、信号。5.1 会议电视系统的功能要求5.1。1 会议电视的系统功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网内任意节点都可设置为主会场,便于用户召开现场会议。2. 全部会场应可以显示同一画面,亦可显示本地画面。 主会场可遥控操作参加会议的全部受控摄像机的动作,调整画面的内容和清晰度。应保证摄像机摆动、倾斜、变焦、聚焦等动作要求。4. 全部会场的画面可依次显示或任选其一,由主会场进行操作,主会场应能任意选择以下四种切换方式。1) 主席控制方式.会议主席在指定时间内可以选择广播任一会场的画面.2) 导演控制方式。导演可以通过CMMS监控管理工作站,选择广播任一会场的画面。3) 声音控制方式。MCU组网情况下,可根

15、据与会者发言的声音强度和持续时间,选择其中最符合条件的发言者,将其画面广播给其他会场。4) 演讲人控制方式。适用于教育或作报告,各个远离教育中心或报告厅的会场可以看到教师或演讲人,教师或演讲人可以选择观看任意一个会场的画面. 除主会场与发言会场可以进行对话外,还允许12个会场进行插话。 任何会场均有权请求发言,申请发言的信号应在主会场的特设显示屏上显示,该显示屏应放在会议主席容易观察的位置。7. 主会场应能实现对全部会场音量调节和静音功能。8. 根据需要,系统能实现字幕功能,并能并能实时修改、叠加混合。9. M CU 组网方式中,还应能实现如下功能:1) 当某一会场需要长时间发言时,主会场应能

16、任意切换其他会场的画面进行轮换广播,而不中断发言会场的声音。2) 会议进行中,应能实现某一会场的实时加人。3) 应能支持T.120数据会议。2 会议电视系统应进行统一管理和计费,CMMS和监测管理工作站应能保证完成下列工作:1. 电视会议预约登记用户申请召开电视会议必须预约登记,系统应能实现会议预约,其内容为:召开电视会议的日期、地点、会期、参加人数、租用会议室的大小、采用何种传输信道的速率等。2. 系统终端设备维护管理与工作状态监测会议电视系统应能实现对所有系统终端设备的维护管理和参数设定,显示设备的工作状态。3. 计费会议电视系统可根据规模、时长、质量等进行计费。5.1.3 会议电视系统各

17、会场之间应提供业务联络手段,如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业务联络系统,该系统应符合下列要求:1. 可以是专用的电话调度系统,主机设在主会场,各分会场和相关机房设置电话机,专用于业务联络。 全部调度电话用户宜设置热线功能,用户摘机可接人话务台或主会场的数字话机,也可进行拨号呼叫。3. 每个用户点还应设置一部国内长途直拨电话机作为备用手段。4 采用MCI组网时,应将MCI和终端设备进行编号,以便实现主会场对各地分会场的受控摄像机进行遥控操作,编号方法应满足下列要求:1. 编号可以M,T 表示。M 代表MCI,编号范围应为1一191;T代表会议电视终端(CODEC),编号范围应为1一19

18、1。2. 编号应以8位二进制码在BAS位置中传送. 呼叫只涉及1个MCU时,M值可任意设置;若涉及2个及2个以上的MCU时,M 值应在1一191中选择。5.2 设备选型要求5.2.1 会议电视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符合国际电信联盟ITUTH 。320标准。 符合TZ-20-95(64一1920k bit/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的规定。3. 符合YD/T 847-1996视听电信业务中641920k bit/s信道的帧结构(等效ITUT H.221:1993)的规定. 符合YD /T 8461996视听系统中帧同步的控制与指示信号(等效ITUT H.230:1993)的规定。5. 符合YD/

19、T 848-1996使用2M bit/s以内的数字信道在视听终端间建立通信系统(等效ITU-T H。242: 符合 2M bit/s以上更高速率码流传送的相关规定。2 会议电视设备选型应符合下列要求: 满足会议电视的功能要求和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见附录B)。2. 符合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 有利于今后系统扩容及设备扩展的能力。4. 视频设备必须满足PALD制式。 满足2Mbit/s以上更高速率的码流传送要求。 1 会 议电视终端设备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6.1.1 会议电视网内任意两个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应符合表6.1。1的规定.6.1。2 会议电视设备适

20、应传输信道差错的能力,在传输性能符合表6。1.1的情况下,会议电视设备应能正常工作.表 6 。1 .1 会议电视系统传输性能指标要求表 2 会议电视效果的质量评定6.2。1视频质量定性评定图像质量:近似VCD图像质量。图像清晰度:送至本端的固定物体的图像应清晰可辨。图像连续性:送至本端的运动图像连续性应良好,无严重拖尾现象。4.图像色调及色饱和度:本端观察到的图像与被摄实体对照,色调及色饱和度应良好。2 音频质量定性评定1. 回声抑制:主观评定由本地和对方传输造成的回声量值,系统应无明显回声.2. 唇音同步:动作和声音无明显时间间隔.3. 声音质量:卞观评定系统音质.应清晰可辨、自然圆润.1

21、房屋建筑平面和设备布置1.1 会议电视可由下列房间组成:1. 会议室:会议室的面积根据参加会议的总人数确定,可按每人平均2。2m2计算。2. 控制室:一般应设置不小于30m3的单独房间。如果设备较多,还可按实际需要增加面积。 机房:必要时可设置不小于20m3的单独房间.如果设备较多,还可按实际需要增加面积。2 房屋建筑平面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平面布置应以会议室为中心,机房或辅助房间应尽量与会议室相邻.2. 除上述用房外,还应统一考虑设置与会人员会前休息饮水场所和厕所等公共用房,以及室外停车场地. 较大型的电视会议室,应考虑与会者的集散方便和防火安全措施。如与其他用房合建,还应考虑集散时,不影

22、响其他用房的正常工作.4. 电视会议室位置的选择,应符合防止泄密、便于使用和尽量减少外来噪声干扰的要求。1.3 设备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话筒和扬声器的布置,应尽量使话筒置于各扬声器的辐射角之外,扬声器宜分散布置。 摄像机的布置,应使被摄人物都收人视角范围之内,并宜从几个方位摄取画面,方便地获得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镜头。 监视器或大屏幕背投影机的布置,应尽量使与会者处在较好的视距和视角范围之内。4 机房设备布置应保证适当的维护间距,机面与墙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00 mm;当设备按列布置时,列间净距不应小于1000 mm;若列间有坐席时,列间净距不应小于1 500 mm. 会议室桌椅布置,应保

23、证每个与会者有适当的空间,一般不应小于1500 mm700 mm,主席台还应适当加宽至1500mm400 mm。 2 电源和接地2.1 交流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电压波动超过交流用电设备正常工作范围时,应采用交流稳压或调压设备.重要会场的MCU、会议终端、保密机应采用不间断电源。7.2。2 摄像机、监视器、编辑导演设备等视频设备,应采用同相电源.在电视会议室、控制室、机房应设置专用分路配电盘,每路容量宜为15-25 A。在摄像机、监视器、内投式大屏幕投影电视机等设施附近,均应设置220 V三芯电源插座,每个插座的容量不小于2 kW。2.3 交流电源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100 mV。4 保护地

24、线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护地线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中的第五根线,与交流电源的零线必须严格分开,防止零线不平衡电流对会议电视产生严重的干扰影响。2. 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4;采用联合接地体时,不宜大于1。3. 保护地线的杂音干扰电压不应大于25mV。2.5 接地系统应采用单点接地的方式.信号地、机壳地、电源告警地、防静电地等均应分别用导线经接地排,一点接至接地体。接地系统应满足YD5098-2005通信局(站)防雷接地规范的要求。7.3 照明和插座3.1 电视会议室不应采用自然光,室内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光源应采用色温为32 00l x的三基色灯。主席区的平均照度不应

25、低于800 lx;一般区域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500 lx。水平工作面计算距地高度为0.8 m.投影电视屏幕区照度不应高于80 lx.3. 各种照度应均匀可调,保证会议室按各种功能要求调节灯光.7.3。2 控制室、机房的照明应符合下列要求:1. 光源宜采用日光灯。2. 机架设备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00 lx.垂直工作面计算距地高度为1。2 m. 座席设备区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100 lx。水平工作面计算距地高度为0.8 m.3 电视会议室、控制室、机房等房间的周围墙上或地面上,应每隔35 m,安装一个220 V三芯电源插座。7.4 环境要求7.4.1 电视会议室的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温度18一

26、251C;相对湿度60一80。2. 室内新鲜空气换气量每人每时不应小于18时。 室内空调气体流速不宜大于1。5m /s.7.4。2 控制室、机房的环境应符合:温度18 一25;相对湿度60一80%。7.4.3 电视会议室、控制室、机房的消防应采用通信设备适用的灭火器。并满足YD 5002-2005邮电建筑防火设计标准的要求。7.5.1 会议电视的建筑要求,应符合表7。5.1的规定.表 7 .5 。1 会议电视建筑要求表7.5.2 电视会议室的总体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电视会议室的总体设计,要求“庄重、朴素、大方”。2. 除保证电视会议要求外,平时可兼作报告厅、学术交流厅和一般会议厅,以提高其利

27、用率。3. 电视会议室应具有较高的语言清晰度,适当的混响时间,室内声场达到最大扩散等条件。其体形宜为长方体,混响时间可用式(7。2)进行计算:T60 = K V/ S2. 3lg(1a)4mV (7 .5。2)式中,K 房间形状的参变数,一般取0。161;V一 房间容积(m3);S 房间内吸声物总表面面积(m2);a 室内平均吸声系数;m - 空气衰减系数;T60 混响时间(s)。 电视会议室应有安静的环境,应尽量减少、控制和隔绝外界的噪声源,加强护围结构的隔音强度,消除和减少室内噪声。例如:通风、空调设备开动和运行产生的噪声;通风管道产生的噪声;街道车辆和行人产生的噪声等。电视会议室允许的噪声级不应大于40d B(A).护围结构的隔音量不应低于50 dB。 电视会议室的护围装饰、桌椅布置、地毯等应有统一的色调要求,宜简洁明亮、浅色为主、双色搭配。严禁采用黑色或白色作为背景色。6. 控制室与会议室之间的墙上宜设置观察窗,便于操作人员了解会场的情况,及时配合会议主席的要求进行操作。窗高宜为800mm,窗宽宜大于12 00mm,窗底距地面宜为900 mm。 会议电视相关房间应采用暗敷的方式布放缆线。在建造或改建房屋时,应事先埋设管子、安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