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7.89KB ,
资源ID:123073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3073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战后英国经济的衰退和原因 2.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战后英国经济的衰退和原因 2.docx

1、一战后英国经济的衰退和原因 2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毕业论文题目 :一战后英国经济的衰退和原因 学 院: 专 业: 年级 、 班级 : 学生学号及姓名: 指导教师及职称: 年 月 日摘要曾经是世界最强的英国,经历风吹雨打后,不可逆挽地走向衰落, 丧失了往日霸主雄风,战前战后,它如何审世度势,调整自己的内外经济政策, 政策的改变带来了怎样的效果,本文基于他人的研究成果,继续探讨这一课题。介绍战前英国的经济,战前英国的财政政策,战前主要财政收入和支出,战时的财政政策,战争给英国带来的严重影响,战时通货膨胀,英国战时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战后的英国,战后的英国经济政策,解析战后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最后分析思

2、考战后英国经济衰退带给我们的启示。目录摘要 1一、绪论 21.选题意义 22.研究方法 23.第一次世界大战 2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 2二、战前英国的经济 31 .战前英国的财政政策 32 .战前主要财政收入和支出 32.1战前主要财政收入 32.2战前支出 4三、战时的财政政策 51 .战争给英国带来的严重影响 52 .战时通货膨胀 53 .英国战时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 6四、战后的英国 71 .战后的英国经济政策 74.1一战后英国的经济理论 74.2保护贸易政策 74.3战后英国金融货币政策 84.4战债政策 82 .战后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 9五、战后英国经济衰退带给我们的思考 9结

3、论 10文献 10一、绪论1.选题意义第一次世界大战带给人民战火灾难连绵,战后全球经济大萧条,也使世界重新洗牌,美国乘机取代了英国的霸主地位,英国决一死战取得最后胜利,但战后经济衰落不振。战争是较量军事力量,也是经济厮拼。本文通过各方面分析一战后的英国衰落的原因和发展状况。以史为鉴,在和平的当今,探讨世界经济发展。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一手资料、分析二手资料。梳理国内外理论、史料,为本文提供了理论基础。(2)历史比较研究法。纵向剖析追溯英国经济理论形成和英国战前战后兴衰的历史原因。进一步了解英国如何在艰难时世中顽强维护本国经济,及各种对内对外策略,从中得到启示和借鉴。3.第一次世界

4、大战19 14 年7 月28 日到1918 年11 月11,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发生,后全球30 多个国家卷入其中,75%的世界人口共13亿人参与,是一场空前的人类浩劫,战争损失了1 , 805 亿美元。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作为19世纪殖民地宗主,英国和其他国家在贸易和殖民地上冲突激烈,德国是主要对手。英国挑弄法国德国相互削弱力量,以达到欧洲均势。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将削平竞争2、战前主要财政收入和支出,掠夺财富的战争。国家垄断主义是国家的力量全面的干预国民生活,是国家政权和垄断资本勾结的产物。英国为了应对战争上导致的资金、人员、物资的稀缺,集中所有的力量这些问题,产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由

5、于战争严重破坏了经济,英国战争之初,就开始管制国民经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英国战时联合政府全面控制经济,内阁中增设了13 个部管制劳工、外贸、粮食。1 9 1 5年3 月, 国会授权政府对国民经济做全面的管理。为此政府成立许多机构,如军需部,农业局、商业局等部门对军事,纺织,日用品实行管理。政府还用很多法令阻止工人举行罢工,将工人的工资冻结以达到限制工人转业和弃业,为了增加劳动数量还将妇女和儿童加入劳动队伍。二、战前英国的经济 1 .战前英国的财政政策15 世纪,英国借助重商主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重商主义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重商主义认为,国家富强的标志是金银的积累,倡议国家干预

6、多输入金银,封禁输出金银。 晚期重商主义却反对禁止货币的输出,认为输出货币换取得低廉的原料,再对原料做进一步加工所获得财富会更多。但同样看重贸易的逆差。采取保护贸易政策。继重商主义后,一战以前,自由放任主义统帅英国,以市场引导调控经济,这使英国走向全球经济霸主地位,在19和20 世纪之交这个极盛时期,世界上最有价值的通货是英镑,世界金融中心是伦敦,英国的商船队世界上最强大。但极盛而衰,英国的绝对优势地位遭到了美国,德国冲击,这时,英国政府远离了自由放任主义,而引用了局部均衡学说来制定经济政策。 局部均衡说用需求和供给来调节产量和价格。当时的英国政府基于经济优势和海上霸权的高度自信,认为倒闭一个

7、工厂只是个别的现象,不会妨碍整体均衡。因此,政府的作用仅在于金本位的控制上,其余的由市场自行达到平衡。1850 年,自由贸易横行英国,英国工业繁荣。1854 - 1856 年间外贸出口额为1 , 000.1 万英镑。2 .战前主要财政收入和支出2.1战前主要财政收入财政是一个国家的命脉。经济学的意义上,国家是为经济行的主体,强制集中资金,以履行其职能、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配置资源、稳定社会和经济发展。一个衡量国家政府财力的指标便是财政收入,其通常指一个财政年度政府部门的货币收入。英国的财政年度的计算是从每年4 月1 日到第二年3 月31 日。在一定程度上,财政收入可对市场调控的缺陷加以填补。充

8、裕的财政收入才会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财政支出以财政收入为前提,财政政策是国家再次分配对社会产品的工具,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工具。财政收入有中央和地方之别,税收是中央收入的主要手段,税收种类繁多,诸如关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贷款利息,所辖机构利润,印花税等,地方有地方税收,如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等,一战之前,英国政府主要靠税收来集中财政收入。英国政府税收的种类很多,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2.1.1直接税所得税和遗产税作为直接税的税种,都是直接分配给纳税人,针对个人收支分阶段地征收,所得和所纳税率成正比,累进法使直接税逐渐成为面向富人的一种税收。1 所得税在一个财政年度之内,个人,公司和机构的

9、各类所得向国家缴纳的税款,所得税可调节个人的收入差距和国家经济。所得税产生于应对战争的临时性需要。所得税的前身是三级税。英法战争时期,英国首相皮特创设了三级税。随战争产生的所得税也随着战争结束而消失。阿斯奎斯时期所得税才成为英国的长期税率。1909 年,财政大臣诺德乔治启用了沿用至今的累进所得税,税率随着收入攀高。这符合国家平衡调控和增加财政收入目的。缴纳所得税的一个关键要素是人口,税收随着人口增加而增多,个人所得税做出了很大的税收贡献,当时人口的增加有利于政府财政收入增加。2 遗产税遗产税调节了国家财富,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英国的有很悠久的历史、收入较高、最稳定,是面向财产转移证书的一种税。

10、2.1.2间接税间接税主要是关税和消费税,其占税收比重也较大。增速最快。巨大的消费基数,加之税率高,使消费税的烟酒税有很高税额。间接税根据特定某物或者是某种行为,划分不同的税率。通常提高物品的价格,消费者被转嫁上了间接税。2.2战前支出财政支出是在市场经济下,国家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第二步分配社会财富。财政支出也分中央和地方支出。(1)军费支战前英国每年军费支出占比重大,是国家主要支出。(2)养老金支出,当时英国社会福利制度发达。英国的养老金制历史很悠久,早在1269 年,最早享受养老金的是亨利三世的仆人威廉。1908 年, 英国颁布了养老金法规定:将养老金覆盖到英国年满70 岁的老人。190

11、9 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劳动介绍法,给失业工人介绍工作。保险是社会保障一个重要部分。它有健康保险和失业保险,都由个人、雇主, 政府缴纳一部分。(3)教育支出,英国工业发展和德美等的兴起,使得英国政府逐渐认识教育的重要。英国19世纪90 年代出台了免费义务教育法。养老金法、国民保险法,教育法的实施,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在一战前,每年的国家支出的公众服务的支出从1989年到1913 年支出费用增加了630.13 。 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也是友待贫穷的国家,英国政府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战前英国每年收入能够满足支出,英国在战前社会发展平稳。三、战时的财政政策 1 .战争给英国带来的严重影响一

12、战结束后,英国虽然取胜,却失去了战前的霸主地位,美国抢夺了世界工业生产47%的比重,英国只退居10%。可见,战后英国工业生产已经落后于美国。英国工业指数在1 9 13年为100 ,下降到1918年的80. 8。英国巨大的战争花费和借贷政策,使其战后欠8.5亿美元的外债,并拖累了沉重的债务包袱。为此,英国政府用每年国家收入的1 0%欠款归还。缩减了国家其他投入来还债,战前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教育,救济,劳动等遭到冷落。这不利于英国社会的发展。由于战前英国产品占据着当时绝大部分世界市场。而战争使得英国着重军事工业发展,忽略民用工业发展,使得工业产品的外国市场大大减缩。由于主要的英国产品是纺织品,技

13、术要求不高,日本乘机而入,将英国产品排挤出东南亚市场。同时,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趁机大力发展本国工业,使英国的产品需求减少。一战前,英国占当时世界投资总额的43 %的40亿英镑的海外投资额,由于战争,这丧失了海外市场的巨额利润。其次,英国的黄金储备量,因为战争而急剧减少,而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售军备,黄金储备增多,1916年美国与协约国32.14亿美元的贸易额。夺去了战后英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和伦敦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战争挫伤了的英国经济,要想再恢复到战前,是毫无可能的。所以,30年代,只能够实行绥靖政策。2 .战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指整体物价连续上升。战争中的通货膨胀是物品的出售

14、量和公众购买力导致的。英国国内通货膨胀牵扯了很多方面。是军需工厂建立为了解决战争军需物资缺乏,军工部门集中了一些食品物品部门的劳动力。大量劳动力被调入军队,大量减少了生产劳动力,战时公民消费必需品的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战争中,本来国内短缺货物,但因要取得战争胜利,不得不调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援助协约国和自治领,这更减少了本国国内消费品,加大了通货膨胀的发生几率。是不同的行业中生产成本的增加。生产成本有许多方面,其中的工人工资的增加,生活必需品价格增加,工人要求工资增加,资本家又把增加的工资使得转到了物价上,循环的恶果是物价持续不降连续攀升。还有心理影响。人们被煽动,疯狂的购买用不着的日后必需

15、品,导致价格更加上涨。税收增加也是一个原因。战争中,国家增多了税收名目和税率,税费覆盖到了商品制造者、出售商,甚至商品保管者,资本家本能地在商品中转嫁了税收,物价随之上涨。就是船只的短缺。英国从国际市场购买原材料来填补自身物品的短缺,而英国船只都在运送战争必需品,外来商船进入英国本土又需护航舰,加上港口工人短缺,使运输紧张。这使拥有船只者提高了运输费,运输费用的增加又使生产成本增加。这一切,使物价上涨无法避免。3 .英国战时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如上所述,英国政府加大了税种、税率等财政政策,以求解决战争引发的通货膨胀。这些政策在当时提高了财政收入,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英国为了继续战争,发行债券和

16、尽力减少民众的消费。发行的债券有内债和外债之区分。国债如军事公债、国库券等。外债出自美国。在当时的战争下,英国最高的国家利益是获得战争胜利,英国国民利益则还在其次。向国内民众借贷,但求保住英国的国际地位,和海外殖民地。否则,英国还要像德国那样赔款给战胜国。所以,当时英国政府发放国民债券利用国民财富是积极手段。国家和人民共同的最大利益是战争的胜利。发行债券集中了国民的闲散财富,排除了国民生活的奢侈消费,提供了战争胜利的物质基础。税收在战争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战争期间提高的各种税,征税范围的扩大,使整个国家财政收入很大程度上得到增加,尽量减少外债,将战后恢复经济成本降低。美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和资金

17、,保证了协约国的战斗力,这也符合战争胜利的最大利益。 由此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动用了一切措施贯彻胜利这个最大利益,最后也确实取得胜利。可见英国的战时财政政策对最后的胜利功不可没。四、战后的英国1 .战后的英国经济政策4.1一战后英国的经济理论战后还是剑桥学派影响英国的理论,像庇古、凯恩斯等,所研究的工业生产,劳动力市场及工资,货币方面的理论,符合政府需要。在货币理论上,提倡 有效需求,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相等。总之,放弃金本位,加强货币管理。但英国政府所执行的政策,它没有完全依从专家,并不放弃金本位制。直到爆发世界经济危机后,才认真采纳他们的理论。4. 2保护贸易政策战后的二十年代全

18、球经济灾难,英国不例外,使本来艰难的处境雪上加霜。面对危机各国纷纷实行保护贸易的政策,而英国却不放手自由贸易,使得英国加剧了国际收支问题。为了解决问题,而采取了削减救济金,以减少财政开支。(1)保护贸易的艰难历程早在1903 年约瑟夫张伯伦就提出过保护贸易思想,后提议改革关税,保护本国的工业,但1906 年主张贸易保护的保守党下台了,接管国家政权的是自由党,主张自由贸易。一战爆发,英国颁发麦肯纳关税法对一些奢侈品课税33.3%,此法案是贸易保护倾向。后继的财政法案、主要产业法、工业保护法扩大了保护范围,从保护目的从战略资源到转移到抵制国外商品,保守党重新执政后,虽然保护性愈加明显,但依旧以自由

19、贸易为主。(2) 立法保护贸易政策当大萧条来袭,凯恩斯了提出了超保护贸易。英国越来越偏重保护贸易。1931 年的11 月,非常进口法案、园艺产品法起到了短期的效果, 1932 年2 月4 日,议会通过进口关税法。至此,英国实行了保护贸易。(3)扩大保护贸易后续的措施将保护贸易遍布整个帝国。从1932 年7 月2 1 日开始, 英国召开渥太华经济会议。和其殖民地、自治领讨论在恶化的国际形势下,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这些协定统称为帝国特惠协定,一绝大部分免除帝国内部商品税赋。对剩下的征收特惠税。第二,殖民地、自治领要降低英国制成品的关税和提高区域外商品的进口关税。第二, 英国要优先考虑帝国内部产品,

20、再行农产品进口,确保它们在英国市场上的占有率。此后英国立法完善自己的关税制度,完成了向保护帝国市场的转变。4. 3战后英国金融货币政策(1)脱离金本位经济状况的改变,使一个世纪前曾经促进英国经济的发展的金本位成为阻碍。1925 年,英国全部的黄金储备是7.03亿美元。比之法国10.66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英国少了很多,英国即使恢复金本位,但后劲不够。1930 年只有黄金储备6.54 亿美元。第二年,资金外流加快,少了1.31 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这些数字看到,英国恢复金本位的代价。1928 年资金开始向美国回流。虽然英国不是很依赖美国资金,但英国已经没多少资金输出。英国还要考虑到欧洲的资金需求。危

21、机爆发后不久,英国就在1 929 年11 月4 日成立专门委员会应对问题。但各方分歧太大,自由贸易,保护贸易,金本位制度的存废,财政赤字问题,难以统一。提高贴现率也于事无补。1931 年9 月21日 英国宣布停止实施其金本位,英镑脱离了黄金。但布雷顿森里体系瓦解才使英镑最终分离黄金。(2)货币集团的构建英国停止兑换黄金之后,英镑贬值幅度约为23%。币值已经下降了近四成。英镑贬值了,英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下降了,这样也就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1 93 2 年, 英国的出口额上升了1. 5 个百分点。1932 年4 月,英国政府设立了外汇平准基金以图稳定汇率。这起到了一定效果,英镑信誉得以恢复。为了维

22、持英镑的地位,在渥太华会议上,英联邦各国就货币金融问题达成决议,还用两种手段来实现,第一,建立稳定汇兑的地区,第二,抑制每天的英镑和黄金动荡。后来,英国组成英镑集团,众多国家陆续加入。贸易以英镑进行换算,英镑占有固定成员国发行货币准备金的份额,各国将包括黄金在内的的外汇储备,在英国存放。这样,英国建立了一个货币金融集团,并结合特惠贸易体制,使英国的贸易范围扩充,保护了英镑地位。1938 年,英国又成为了世界最大贸易国。1939 年9 月, 这个英镑集团又成为英镑区。进一步加强了英镑的作用。不管如何,英镑与黄金脱离,使它的地位大加折扣。但长远来看,放弃金本位是正确的,后面的实践证明了,英镑的浮动

23、管理,也是卓有成效的。4. 4战债政策(1)无奈的还债协议停战时,英国欠36.9 亿美国美元的债务,1923年与美国的债务谈判协议,本息共计超过了100亿美元。面临巨大的偿债压力.为了恢复金融地位,对这份协定,英国只有勉强同意。(2)英国的停止还债1929世界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美国的的“赔偿一一还债体系”美国停止欧洲的信贷输出,催讨债款。德国减少了信贷,支付赔款难以为继,英国经济境况也在恶化,这使英国抓住了一个不还债的理由。为了不还债英国曾提议将赔款和债务联系起来,但遭到美国反对,1931 年美国的债款延付宣言承认了赔款和债务的关联。后来的洛桑协定倾向取消德国赔款,但英国还是要足额还债款。然

24、而,英国并不想还款了,同时它想以正当的名义取消还债,维护金融界的声望。几经努力,英国停止了支付债务。2 .战后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在1929年大萧条前夕,战争外加其他原因,它的经济发展诡异,令经济学也厘不清的混乱不堪,时进时退。相对英格兰地区的中部南部的发展,它的北部却衰落中。这些现象令人迷乱,但是它起因却清晰可辨。大战后取消了战时的管制措施,于瞬间爆发了压制多年的消费欲望。人们释放了战争时的的储蓄,来满足被压抑的购买欲望。旺盛的需求使市场活跃,企业也趁时扩张。战争的结束使大量的退伍士兵,满足了企业的劳动力需求。这些退役人都有战争补助,再加上新工作,消费需求自然会增加。但经济的运行其实非良性循环

25、,这种繁荣失常,使英国一年有10%的物价上升,工人们不满工资的涨幅,接二连三地罢工。此时英国政府的措施,并没有调节好经济的发展。战后的英国政府大力改革,改善了社会福利,解决了不少社会问题,医疗教育、国民保险、住房保障都有所发展。国债在战争结束后,增加到了7.875 亿英镑。平衡收支是通货膨胀也是消灭财政赤字的需要。政府又在1920 年大量削减财政开支,各种不利因素使人们预期到经济的衰退,市场不再活跃。1922 年的物价再次下降,失业率也增加。标志着短暂的繁荣之后,英国经济暴跌。此后二十年代这整个时期,英国经济徘徊不景气,失业严重。其实,主要的问题是商船损毁、海外投资减少、战时借贷等。五、战后英

26、国经济衰退带给我们的思考(1).英国一直是国家不干涉经济,但经济和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就出现问题,要加大开支来更新生产设备,但利润是投资者的最大追求,如更新设备的的收益小于投资,或者有其他,条件带来更大收益,就没人愿意更新设备,这导致了英国落后的工业生产技术。因此,更新设备必须国家干预。再者,作为传统工业,其设备已经老化,生命周期存在于一种产品或一个产业中,在英国这些传统产业花期已过,该将这些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节省出钱来更新设备发展新产业。(2)英国的对外经济政策的改变主要动力是其本身的实力变化。英国的国际收支,一战前,依靠海外投资、航运劳务,弥补了不断扩大的常规商品贸易逆差,控制了国际收支赤

27、字,反还有盈余。但一战后,失去了其有利形势,战争损毁了英国二分之一的商船吨位,这样航运收入。战争消耗的资金,降低了对外投资的收益。为此实行了贸易保护,试图将收支拉平。但是它改善生产急需资金,屏蔽进口商品侵蚀本国,又需要对外投资,世界性经济危机使它更加艰难,不得已将对外经济政策做了转变,固然有成功的一面,但保护机制使原本滞后的工业,丧失了竞争的剌激,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更萎缩了。更何况英国此时的保护,并非针对工业,培育其发展,推动它抵御国际竞争。它后来的英镑区的规定, 其一是英国用实物偿付成员国进口的商品,不能兑换现款:成员国对英贸易出超的盈余部分只许用于英镑区。英国战后对自己的殖民地、自治领的贸

28、易,一直是逆差,因为这些盈余只是账户数字,不是现款,它们的离心渐趋严重。英国无法笼络自己殖民地、自治领,此体系的弊端可想而知了。它无力做领导世界经济的领袖了,只疲于维持本国基本利益。 结论曾经是世界最强的英国,经历风吹雨打后,不可逆挽地走向衰落, 丧失了往日霸主雄风,战前战后,它如何审世度势,调整自己的内外经济政策, 政策的改变带来了怎样的效果,本文基于他人的研究成果,继续探讨这一课题。介绍战前英国的经济,战前英国的财政政策,战前主要财政收入和支出,战时的财政政策,战争给英国带来的严重影响,战时通货膨胀,英国战时的经济政策及其影响。战后的英国,战后的英国经济政策,解析战后英国经济衰退的原因,最

29、后分析思考战后英国经济衰退带给我们的启示。文献1意卡洛.M. 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六卷,上册) : 当代各国经济 ,李子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1 .2 英W.N. 梅德利科特,英国现代史( 19 4-一1964) ,张毓文、刘栋替、宁静译,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0.3 曾建华编著,当代西方财政学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4 财政部税收制度国际比较课题组编著,英国税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5 胡代光主编,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变及其影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 陈永良编著,外国税制 ,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7 财政部财政制度国际

30、比较课题组编,英国财政制度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8 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9 财政金融研究所编,英国战时财政金融) , 194010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列宁选集)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 张企程,英国) ,上海,三联书店, 1950.12 刘祥昌等,世界通史近代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13 英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力大、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14 英约兰马里欧特,现代英国 ,姚曾庚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15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现代国外经

31、济学论文选(第一辑)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9.I6 韩玲慧,英国财政税收制度的演变: 1597 年至今,经济研究参考,2009 年第40 期。17 陈祖洲,二十世纪英国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南京大学学报1997 年第3 期。18 李邦富、王国清,英国财政权的演变及其对宪政传统的影响,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7 年第2 期.19 陆伟芳,英国税制发展特征初探,扬州大学税务院学报) 2004 年第3 期。20 陆伟芳, 1 9 世纪英国税收制度的演进,扬州大学税务院学报, 2002 年第1期。21 徐振伟、徐园园,一战后英美战债问题评析,云梦学刊, 2009 年第5 期22 张进昌,试论英国个人所得税制的发展趋势,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3 年第1期23 李昌新、黄世相, 1870-1 9 14 年英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社会生活的变化,南都学坛, 2000 年第2 期24 高岱,论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英国的萌生,世界历史, 1996年第2期。 10 William E.Leuehtenburg, The Perils of Prosperity, The University of ChieagoPress, 1958 。25 Roy Harrowd, The British Econo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