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4.02KB ,
资源ID:12318503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3185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九章感觉器官.docx

1、生理学试题及答案第九章感觉器官第九章 感觉器官一、名词解释1、感受器2、感觉器官3、适宜刺激4、感受器电位5、感受器的适应现象6、近视7、远视8、暗适应9、气传导10、微音器电位11、前庭自主神经反应12、视力二、填空题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有: 适宜刺激 、 换能作用 、 编码作用 、 适应现象 。2、对一种感受器来说,最为敏感的某种特定形式的刺激称为该感受器的_。3、眼具有折光成像和感光换能两项功能。4、眼的折光组织有: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其中折光能力最强的是 角膜 ,能使眼的折光度发生改变的是晶状体。5、视近物时眼的调节反应有晶状体凸度增加、瞳孔缩小、两眼球会聚。6、眼注视近物

2、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_,晶状体的折光力_。7、眼的屈光能力异常有近视、远视、散光。8、眼球前后径 过长 或折光系统折光能力 过强 ,可引起近视。9、人的视网膜上有两种感光细胞,即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前者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部,后者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10、视杆细胞所含的感光色素为视紫红质,在光照时迅速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在暗处又能重新分布。被消耗了的视黄醛则由维生素A补充。11、视网膜中具有分辨颜色能力的感光换能系统是 视锥系统 。12、对全部颜色或某些颜色缺乏分辨能力的色觉障碍称为 色盲 。13、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不同,其中 白色 的视野最大, 绿色 的视野

3、最小。14、声波由外耳向内耳传入包括 气传导 与 骨传导 两条途径,其中以 气传导 为主,因为它有增压效应。15、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传入耳蜗,这一条声音传导的途径称为_。16、 鼓膜 和 听骨链 构成了声音由外耳传向耳蜗的最有效的传导途径。声波经此途径传入内耳时,其振动幅度减小,振动强度增大,这种效应称为 增压效应 。17、咽鼓管具有平衡 咽鼓管内压 压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对维持正常听力具有重要意义。18、根据行波学说原理,基底膜底部主要感受高频声波,基底膜顶部主要感受低频声波。19、耳蜗管基底膜上的_是声音感受装置。20、基底膜的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以_的方式向耳

4、蜗顶部传播。21、根据行波学说,声波频率愈低,基底膜上出现最大振幅的部位愈靠近_。22、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还可记录到一种具有交流性质的电变化,这种电变化的频率和幅度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振动完全一致,称为_电位。三、选择题1、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称为 BA、受体 B、感受器 C、分析器 D、感觉器官 E、特殊器官2、下列结构中,哪个属于感觉器官(D)A、痛觉感受器 B、冷敏神经元 C、本体感受器 D、前庭器官 E、触觉感受器3、下列哪种感受器的传入冲动不会产生主观上的特定的感觉(E)A、视觉器官 B、听觉器官 C、嗅觉器官 D、味觉器官 E、颈动脉窦压力感受

5、器4、下列哪种感觉不属于皮肤感觉 CA、触觉 B、痛觉 C、位置觉 D、冷觉 E、温觉 5、各种感受器均各有其最敏感、最容易接受的刺激形式,称为感受器的 DA、阈值 B、阈刺激 C、感觉阈值 D、适宜刺激 E、适宜强度 6、当刺激感受器时,刺激虽仍持续,但传入纤维上的冲动频率却已开始下降。这种现象称为感受器的 CA、疲劳 B、抑制 C、适应 D、阻滞 E、衰减 7、下列感受器中,哪个属于快适应感受器(A ) A、环层小体 B、腱器官 C、肌梭 D、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E、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8、下列哪种感受器属于快适应感受器 CA、肌梭 B、痛觉感受器 C、皮肤触觉感受器 D、视网膜感光细胞 E

6、、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9、以下不属于感受器的特性的是( E )A、适宜刺激 B、换能作用 C、编码功能 D、适应现象 E、分析综合10、人脑获得信息,主要来自(A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嗅觉 E、味觉11、眼的适宜光波的波长是( E )A、360nm780nm B、190nm380nm C、380nm660nm D、300nm760nm E、380nm760nm12、下列哪项不属于眼的折光系统( E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睫状体13、光线进入眼内发生折射的主要部位是(A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视网膜14、在眼的折光系统中,

7、折射能力最大的界面是 AA、空气-角膜前表面 B、角膜后表面-房水 C、房水-晶状体前表面 D、晶状体后表面-玻璃体 E、玻璃体-视网膜 15、正视眼看6 m以外物体时,将出现下列哪项变化(D)A、瞳孔缩小 B、两眼球内聚 C、晶状体变凸 D、不进行任何调节 E、支配睫状肌的副交感神经兴奋16、人眼在安静状态下,看( D )以外的物体,无需调节A、3m B、4m C、5m D、6m E、10m17、眼看近物是的调节不包括( D )A、晶状体变凸 B、瞳孔缩小 C、双眼球汇聚 D、瞳孔放大 E、以上都对18、安静状态下,眼的折光系统正好把 6 米以外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后。来自近于 6 米的物体

8、的光线经折射后将成像在视网膜上。但正常眼在看近物时也很清楚。这是由于眼在看近物时发生了 BA、适应 B、调节反射 C、瞳孔缩小 D、悬韧带放松 E、晶状体弹性变化 18、对远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眼作最大调节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 B、眼作最大调节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远距离 C、远点近移,看远物清楚,看近物不正常 C、远点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E、远点近移可配戴凸透镜进行矫正19、人眼视近物时的调节,主要与下列哪种改变有关 ( C )A、角膜形状 B、房水多少 C、晶状体形状 D、眼球位置 E、瞳孔大小20、老视的发生,主要原因是( B )A、晶状体弹性增强 B、晶状体弹性减弱 C、折

9、光力增强 D、距离远 E、都不对21、对近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A、眼作最大调节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 B、近点越小说明晶状体的弹性越差 C、近点远移,看远物不清楚,看近物正常 C、近点不随年龄的增长而改变 E、近点远移可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22、在眼的折光系统中,折光力可被调节的结构是 CA 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E、巩膜 23、睫状肌收缩使悬韧带放松,可引起 CA、角膜曲度增加 B、角膜曲度减小 C、晶状体曲度增加 D、晶状体曲度减小 E、玻璃体曲度增加 24、眼经过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能够看清眼前物体的最近点,称为 CA、主点 B、节点 C、近点 D、远点 E、焦点 2

10、5、发生老视的主要原因是 DA、角膜曲率变小 B、角膜透明度减小 C、房水循环受阻 D、晶状体弹性减弱 E、晶状体厚度增加 26、人眼经充分调节后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称为:AA、近点 B、远点 C、节点 D、焦点 E、焦距27、对瞳孔近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E)A、该反射的意义是使看近物清楚 B、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引起瞳孔缩小 C、瞳孔缩小可减少球面像差 D、瞳孔缩小可减少色像差 E、该反射的效应是单侧性的28、对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E)A、弱光下瞳孔散大,强光下瞳孔缩小 B、该反射与动眼神经活动有关C、反射效应为双侧性 D、用阿托品可使该反射减弱或消失 E、反射中枢在延髓29、瞳

11、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 C )A、延髓 B、脑桥 C、中脑 D、脊髓 E、脑干30、以下关于瞳孔对光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DA、感受器在视网膜 B、传入纤维在视神经中 C、中枢在中脑 D、效应器主要是睫状肌 E、有双侧互感反应 31、关于双眼视觉意义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CA、扩大视野 B、增强立体感 C、降低深度感 D、补偿生理盲点的影响 E、以上都不对32、对眼调节方面的叙述,错误的是(E)A、眼的调节能力大小可用近点的长短表示 B、近点的长短主要与晶状体弹性有关C、眼的折光能力越大,表示调节能力越强D、眼的调节能力除用近点长短表示外,还可用屈光度表示E、屈光度与主焦距呈正变关系3

12、3、以下关于眼的调节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EA、是神经反射 B、使晶状体变凸 C、使瞳孔缩小 D、使两眼视轴向鼻侧会聚 E、增加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 34、近视眼与正常眼相比,前者的(D)A、近点长,远点短 B、近点和远点都长 C、近点短,远点长D、近点和远点都短 E、近点长,远点不变35、近视眼的发生,物体成像于( C )A、视网膜之后 B、视网膜 C、视网膜之前 D、晶状体 E、感官细胞36、近视眼是由于( B )A、眼球前后径过短 B、眼球前后径过长 C、晶状体弹性减弱 D、眼的折光不变 E、角膜的经纬曲率不一致37、远视眼的发生,物体成像于( A )A、视网膜之后 B、视网膜

13、C、视网膜之前 D、晶状体 E、感官细胞38、远视眼是由于( A )A、眼球前后径过短 B、眼球前后径过长 C、晶状体弹性减弱D、眼的折光不变 E、角膜的经纬曲率不一致39、散光是由于( E )A、眼球前后径过短 B、眼球前后径过长 C、晶状体弹性减弱D、眼的折光不变 E、角膜的经纬曲率不一致40、视网膜接受光刺激,由感光细胞产生的电信号经过复杂的细胞网络传递,最后在哪种细胞产生动作电位传向中枢 DA、水平细胞 B、双极细胞 C、无长突细胞 D、神经节细胞 E、节后神经原41、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不同在于:A A、外段 B、内段 C、终足 D、胞体 E、连接部42、视杆细胞中的感光色素是 CA、

14、视蛋白 B、视黄醛 C、视紫红质 D、视紫蓝质 E、视色素 43、视杆细胞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A )A、暗光觉 B、能辨别颜色 C、昼光觉、色觉 D、光的敏感性低 E、以上都不对44、对视杆细胞叙述,错误的是(D)A、感受弱光刺激 B、只分辨明暗,不能分辨色泽C、在视网膜周边部分布较中心部多 D、与双极、神经节细胞呈辐散式联系E、夜间活动的动物只有该细胞45、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全是视锥细胞的区域在(C)A、黄斑 B、视盘 C、中央凹 D、 视盘周边部 E、视网膜周边部46、视网膜上只有视锥细胞而没有视杆细胞分布的部位是 AA、黄斑中央凹 B、视神经乳头 C、视网膜中心 D、视网膜周边 E、视

15、网膜颞侧 47、对视锥细胞叙述,错误的是(E)A、视敏度差,但分辨力高 B、可分辨颜色 C、中央凹处只有该细胞D、中央凹处该细胞与双极、神经节细胞呈“单线联系”E、含有的视色素为视紫红质48、视锥细胞的功能描述正确的是( C )A、暗光觉 B、不能辨别颜色 C、昼光觉、色觉 D、光的敏感性高 E、以上都不对49、对视锥细胞的叙说,错误的是:CA、视敏度差,但分辨率高 B、可分辨颜色 C、不含有视色素 D、中央凹处只有该细胞 E、中央凹处该细胞与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呈单线联系 50、夜盲症产生的原因是(A )A、视紫红质缺乏 B、维生素D缺乏 C、全反型视黄醛过多D、11-顺型视黄醛过多 E、视

16、蛋白合成障碍51、夜盲症是由于缺乏( B )A、维生素C B、维生素A C、维生素B D、维生素K E、维生素D52、视黄醛被消耗后需要哪种维生素来补充 A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E、维生素 E53、关于视力的叙述,错误的是( E )A、眼分辨物体两点最小距离的能力 B、可用视角的大小来判断 C、正常视力的视角为1分角 D、视角越小视力越好E、视角越大视力越好54、暗适应的产生机制主要与视网膜哪种细胞中的视紫红质的合成增强有关 BA、视锥细胞 B、视杆细胞 C、双极细胞 D、水平细胞 E、无长突细胞55、三原色学说设想在视网膜中存在对三种色光特别敏感的三

17、种视锥细胞 DA、蓝、绿、白 B、红、绿、白 C、红、绿、黄 D、蓝、绿、红 E、蓝、绿、黄 56、下列颜色视野中,范围最小的为(C)A、黄色 B、白色 C、绿色 D、红色 E、蓝色57、单眼固定的注视前方不动,此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称为视野。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下列哪种颜色的视野最大 EA、红色 B、黄色 C、蓝色 D、绿色 E、白色 58、正常人视野,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D ) A、红、绿、蓝、白 B、绿、蓝、白、红 C、蓝、白、红、绿D、绿、红、蓝、白 E、红、白、蓝、绿59、飞机骤升或骤降时,旅客口食糖果有助于调节何处的压力平衡(E)A、基底膜两侧 B、中耳与内耳之间 C、前庭膜两侧D、

18、圆窗膜内外 E、鼓室与大气之间60、乘飞机或下降时,做吞咽动作的生理意义是( D )A、调节基底膜两侧的压力平衡 B、调节前庭膜两侧的压力平衡 C、调节中耳与内耳之间的压力平衡 D、调节鼓室与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平衡E、使鼓室形成负压61、飞机下降时,若感到鼓膜疼痛,应作吞咽动作,通过咽鼓管使鼓室内压与下列哪项结构的压力之间取得平衡 BA、内耳 B、鼻咽部 C、蜗管 D、前庭阶 E、鼓阶62、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骨链、听小肌和咽鼓管等结构,当声波经过鼓膜和中耳听骨链的传递时,产生了 BA、共振作用 B、增压效应 C、能量消耗 D、减压效应 E、增幅效应 63、听骨链传导声波的作用是使振动:AA、

19、振幅减小,压强增大 B、振幅增大,压强减小 C、幅度和压强均增大 D、幅度和压强均减小 E、振幅增大,压强不变64、声波传向内耳的主要途径是(A)A、外耳鼓膜听骨链卵圆窗内耳 B、外耳鼓膜听骨链圆窗内耳C、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卵圆窗内耳 D、外耳鼓膜鼓室空气圆窗内耳E、 颅骨颞骨骨质耳蜗内淋巴65、声波感受器是指(D)A、球囊囊斑毛细胞 B、半规管壶腹嵴毛细胞 C、椭圆囊囊斑毛细胞D、耳蜗基底膜毛细胞 E、耳石66、耳蜗内淋巴所在的部位是 AA、蜗管 B、鼓阶 C、鼓室 D、前庭阶 E、咽鼓管 67、声波振动最终在耳蜗中由机械能转为电变化的关键步骤是螺旋器部位 EA、盖膜振动 B、内淋巴振动 C、

20、外淋巴振动 D、毛细胞变形 E、毛细胞听纤毛弯曲 68、半规管内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EA、内淋巴位移 B、外淋巴位移 C、直线加速运动 D、旋转加速运动 E、旋转变速运动 69、声波振动通过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压力变化传给耳蜗内液体,引起基底膜振动,基底膜振动以行波方式传播。当耳蜗顶部受损时主要影响 AA、低频听力 B、中频听力 C、高频听力 D、低强度听力 E、高强度听力 70、听觉的感受器螺旋器位于耳蜗的:DA、前庭膜 B、耳石膜 C、盖膜 D、基底膜 E、圆窗膜71、耳蜗的主要功能是:DA、集音作用 B、判断音源作用 C、增压作用 D、感音换能作用 E、平衡觉作用72、对耳蜗微音器电位(

21、CMP)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E)A、该电位变化的频率和幅度与耳蜗的声波振动完全一致B、潜伏期小于0、1 ms,没有不应期C、它是多个毛细胞受声音刺激时产生的感受器电位的复合表现D、在一定范围内,该电位的振幅随声压的增强而增大E、缺氧和深麻醉时该电位将消失73、微音器电位是 AA、感受器电位 B、静息电位 C、锋电位 D、后电位 E、突触后电位 74、鼓膜穿孔可导致 BA、感音性耳聋 B、传音性耳聋 C、中枢性耳聋 D、高频听力受损 E、低频听力受损 75、耳蜗底部病变可导致 DA、感音性耳聋 B、传音性耳聋 C、中枢性耳聋 D、高频听力受损 E、低频听力受损 76、听神经传导阻滞可导致 CA

22、、感音性耳聋 B、传音性耳聋 C、中枢性耳聋 D、高频听力受损 E、低频听力受损 77、前庭器官指 EA、球囊 B、椭圆囊 C、半规管 D、半规管和壶腹 E、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78、能感受人体以身体长轴为轴所作的旋转变速运动的装置是 BA、垂直半规管 B、水平半规管 C、椭圆囊 D、球囊 E、囊斑 79、位于椭圆囊和球囊的囊斑结构中的毛细胞的适宜刺激是 EA、角匀速运动 B、负角加速运动 C、正角加速运动D、人体各种方向的直线匀速运动 E、人体各种方向的直线变速运动 80、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DA、直线匀速运动 B、直线加速运动 C、旋转匀速运动 D、旋转加速运动 E、声波81、椭圆囊

23、囊斑的适宜刺激是:BA、直线匀速运动 B、直线变速运动 C、旋转匀速运动 D、旋转变速运动 E、 直线和旋转变速运动82、前庭器官损害或过度敏感的人,一般的前庭刺激会引起( C )A、耳鸣、耳聋 B、呼吸频率减慢 C、晕车、晕船、眩晕呕吐 D、头痛 E、以上都不会83、某儿童在游乐园坐旋转椅游玩时,突然出现恶心、呕吐、眩晕、皮肤苍白等现象,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产生了 EA、低血压 B、低血糖 C、脑缺血 D、低血钙 E、前庭自主神经性反应 84、在下列人类能分辨的味道中,哪一项不属于基本味觉 DA、甜 B、酸 C、苦 D、辣 E、咸 四、简答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略。二、填空题1、 适宜刺激 、

24、 换能作用 、 编码作用 、 适应现象 2、 适宜刺激 3、折光成像 、感光换能 4、角膜 、房水 、晶状体 、玻璃体 、角膜 、晶状体 5、晶状体凸度增加 、瞳孔缩小 、两眼球会聚 6、眼注视近物时,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放松、晶状体_,晶状体的折光力_。7、近视 、远视 、散光 8、过长 、 过强 9、视锥细胞 、视杆细胞 、中央部 、周边部 10、视紫红质 、视黄醛 、视黄醛 、维生素A 11、 视锥系统 12、 色盲 13、白色 、 绿色 14、气传导 、 骨传导 、气传导 15、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动,再经听骨链和卵圆窗膜传入耳蜗,这一条声音传导的途径称为_。16、 鼓膜 、 听骨链

25、、增压效应 17、咽鼓管内压 18、高频 、低频 19、耳蜗管基底膜上的_是声音感受装置。20、基底膜的振动从耳蜗底部开始,以_的方式向耳蜗顶部传播。21、根据行波学说,声波频率愈低,基底膜上出现最大振幅的部位愈靠近_。22、当耳蜗受到声音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还可记录到一种具有交流性质的电变化,这种电变化的频率和幅度与作用于耳蜗的声波振动完全一致,称为_电位。三、选择题1-5: 6-10: 11-15: 16-20: 21-25: 26-30: 31-35: 36-40: 41-45: 46-50: 51-55: 56-60: 61-65: 66-70: 71-75: 76-80: 四、简答题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