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0 ,大小:45.63KB ,
资源ID:12340709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3407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docx

1、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 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的要求,为做好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工作,制定本培训标准。总 则一、培训对象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专科毕业,拟在或已经在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从事全科医疗工作的人员。二、培训目标(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热爱医疗卫生事业,具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愿意在农村基层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二)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具有全科医学理念,掌握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公共卫生的相关

2、知识和技能;熟悉全科医学的诊疗思维模式,能够运用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指导医疗卫生实践;具有对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疗能力、预防保健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和农村社区提供以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协调性、连续性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三、培训年限和方式(一)培训年限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年限为2年(共104周)。因特殊情况不能按期完成培训任务者,允许申请延长培训年限,但原则上不超过1年。具体时间安排。临床培训82周,安排在认定的临床培养基地进行;基层实践16周,安排在认定的基层实践基地进行;理论和综合素质课程采取集中及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中集中理论

3、授课2周,临床、基层实践和人文等综合素质课程穿插在临床培训、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综合考试考核及结业1周,机动3周(基地可结合本地特点自行安排,如执业助理医师考前强化训练或由学员自选科室学习等)。(二)培训方式1.培训须在省级有关部门认定的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进行,培养基地由临床培养基地(以有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为主)和基层实践基地(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组成;培训过程中综合素质和职业相关能力培养的课程可由有关高等医学院校承担。 2.培训以提高农村全科医疗服务能力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主要由高等医学院校全科医学理论教师及具有带教资格的临床培养基地医师、基层实践

4、基地医师共同组成的师资团队承担带教任务,培训全程实行指导教师制。3.培训过程注重临床轮转和基层实践的实际效果。在带教师资的指导下,临床轮转阶段加强常见疾病诊疗思维的培养和诊疗技能的培训;基层实践阶段突出临床各科所学理论课程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及应用,以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相关内容的实践操作。临床轮转及基层实践穿插进行、有机衔接,使培训对象在培训期间始终着重强化以全科医生岗位需求为导向的临床能力培训和基层实践训练。4.全科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及全科医生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培养采取集中授课、讲座和见习等形式进行。理论培训的内容除安排一定学时集中授课外,其它内容均分散安排在临床培训及基层实践阶段穿插

5、进行,使全科医学理论及实践紧密融合。四、培训内容及要求(一)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由三部分组成,即临床培训、基层实践、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及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课程培训。1.临床培训 临床科室轮转时间为82周。轮转期间,学员在具有带教资格的执业医师指导下参及临床基地中相关临床科室的医疗工作,轮转科室及时间分配详见表1。临床培训期间,内科轮转时间为34周,其中内科门诊时间不少于5周,临床轮转协助管床数不少于3张;神经内科轮转时间为8周,其中安排神经内科门诊时间不少于2周,临床轮转协助管床数不少于3张;急诊急救10周,训练内容包括院内急救和院前急救两部分;其他临床科室的轮转时间详见表1。基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在

6、临床科室轮转中安排地方病的学习。对于少见病种和季节性较强病种,可采用病例分析、讲座等形式进行学习。轮转期间,每周安排不少于半天的集中学习,可采用单独开设的综合课程、系列讲座、案例讨论、技能模块训练等方式,学习临床诊疗和全科医学相关知识及技能。各培训基地根据大纲要求制定轮转计划。在临床轮转期间,应及早穿插安排必要的基层见习及实践,引导学员根据农村基层全科医疗岗位需求加强针对性的临床能力训练。临床培训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详见“细则”部分。表1 临床轮转科室及时间分配表内 容科 室 时间分配(周)临床培训(合计82周)内科(心血管8周,呼吸6周,消化6周,内分泌代谢6周,泌尿4周,血液2周,风湿免疫2

7、周;其中内科门诊时间不少于5周)34神经内科(其中门诊不少于2周)8急诊急救(院内急救和院前急救)10外科6妇产科(计划生育咨询1周,妇科门诊2周,产科门诊1周,产房1周,产科病房1周)6儿科(门诊2周、病房2周)4中医科2传染科2皮肤科2眼科2耳鼻咽喉科2精神科2康复医学科22.基层实践基层实践16周。其中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培训8周,预防保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及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践7周(其中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实践4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技能培训1周。基层实践的具体形式可采取在基层实践基地带教师资的指导下,从事全科医疗活动、公共卫生实践、健康教育小讲课、案例讨论、教学研讨会、预防保健服务工

8、作实践和社区卫生调查等。在基层实践期间,可针对有关临床问题,加强临床基地相关带教医师对学员的业务技术指导。基层实践的具体内容及要求,详见“细则”部分。3.理论培训 理论培训共计357学时,其中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及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课程81学时,临床医疗服务相关课程126学时,基层全科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课程105学时,综合系列讲座45学时。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及职业理念和综合素质课程采用集中授课形式进行,其他内容穿插在临床培训及基层实践过程中进行。理论培训课程及其时间安排详见表2,具体内容及要求详见“细则”。表2 理论课程及其时间安排类别课程名称学时上课形式建议上课时间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及职业理念和

9、综合素质相关课程(81学时)1.全科医学理念及基本理论27集中第1-2周2.全科医疗中常见行为及心理学问题18集中第1-2周3.全科医疗中的医学伦理、法律法规问题及医患沟通18集中第1-2周4.卫生经济学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9集中第1-2周5.文献检索及阅读9集中第1-2周临床医疗服务相关课程(126学时)1.临床基本技能训练36集中或分散临床阶段2.临床综合课程(专业、人文)45集中或分散临床阶段 3.常见症状的鉴别诊断27分散临床阶段4.危重症的识别及处理18分散临床阶段基层全科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相关课程(105学时)1.临床预防及健康教育15分散基层实践阶段2.社区常见慢性病健康管理

10、18分散基层实践阶段3.社区特殊人群保健18分散基层实践阶段4.突发事件卫生应急18分散基层实践阶段5.社区卫生服务管理9分散基层实践阶段6.预防接种9分散基层实践阶段7.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9分散基层实践阶段8.法定传染病报告及处理9分散基层实践阶段综合系列讲座(45学时)1.现场急救及病人转运12分散临床阶段2.常见病的规范诊治及管理9分散临床阶段3.社区康复理论及技术9分散临床阶段4.基层合理用药15分散基层实践阶段(二)培训要求培训过程中要突出全科医生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岗位特点,强化全心全意为居民健康服务的思想、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医疗卫生法制观念,培养其良好的综合

11、素质和职业精神。五、考试及考核培训考核分为培训过程考核和结业考核,以过程考核为重点。(一)培训过程考核1.临床培训阶段临床培训阶段考核包括临床各科出科考核和临床培训阶段综合考核。(1)出科考核。临床各科轮转结束时,由各临床科室根据培训内容要求进行出科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思想、医学伦理及职业道德;服务态度及医患沟通;完成本学科培训细则要求的培训内容及要求情况(轮转科室的时间、规定的病种、病例数、技能操作、病历质量等);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临床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考核。考核形式根据轮转科室时间的长短采取试卷考试、病例分析、临床技能实际操作等形式进行。(2)阶段综合考核。在出科考核的基础上,对

12、整个临床阶段培训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重点考核学员完成整体培训的情况,并据此对临床阶段的培训情况进行综合评判。2.基层实践阶段基层实践阶段重点对培训对象在全科医疗服务技能培训、预防保健及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培训、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技能培训等方面实践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业务能力和职业态度等综合表现。在基层实践阶段结束时组织阶段综合考核。可采用综合考卷和实际病人管理案例等多种形式进行(二)结业考核学员在2年培训结束时,过程考核合格者,须参加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组织的结业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等。六、培训合格证书颁发完成全程培训,各项考试、考核成绩合格,并且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资

13、格考试者,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统一印制的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合格证书。细 则一、临床培训(一)内科(34周)1.轮转目的(1)系统学习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心电图基本操作及判读、常用临床检验和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及转诊指征。(2)具有正确评估及处理常见内科疾病的能力,识别疾病的不稳定状态及高危状态,并能在上级医生的指导下给予及时、正确的急救及转诊。(3)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和在医疗实践中提高的能力。2.基本要求(1)常见症状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原则:发热、头痛、胸痛、

14、心悸、呼吸困难、头晕、晕厥、意识障碍、咳嗽、咯血、黄疸、呕吐、腹痛、腹泻、便秘、呕血及便血、血尿、水肿、贫血、关节痛、淋巴结肿大、消瘦、肥胖。(2)主要疾病1)心血管系统:8周高血压掌握:正常血压值,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分级及危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及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特点;高血压一、二、三级预防原则;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高血压的急、慢性并发症的处理原则;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了解:高血压药物治疗进展动态。冠心病掌握:冠心病的诊断,心绞痛的临床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缓解期的治疗,急性期的处理及转诊指征;心肌梗死的诊断依据、心电图特征、鉴别诊断、处理

15、原则及院前急诊处理,转诊指征及注意事项;冠心病的一、二、三级预防原则及康复措施。熟悉:心肌梗死恢复期、维持期的康复医疗。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及外科治疗的方法和适应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掌握:心力衰竭的定义、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级、治疗原则;心力衰竭的预防原则及康复;常用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 熟悉:常用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过量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了解:病因、诱发因素。心律失常掌握:常见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窦性心动过缓、房室阻滞); 低危心律失常患者的处理

16、原则及高危心律失常患者的识别及转诊处理。熟悉:介入治疗及起搏器治疗后病人的社区照顾及随访;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分类、作用特点和临床应用。了解:心律失常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相关的诊疗方法掌握:心电图机操作,正常及异常心电图的判读。了解: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测定,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的应用范围。2)呼吸系统:6周上呼吸道感染 掌握: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合理用药的原则。熟悉:上呼吸道感染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支气管哮喘掌握: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缓解期社区防治。熟悉:重症哮喘的诱因及临床表现、急救原则。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理、流行病

17、学特点、峰流速仪和呼吸机的使用。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急性发作期及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三级预防措施及康复。熟悉: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分型、发病机理、流行病学特点及社区预防管理。呼吸衰竭熟悉: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肺性脑病的识别及鉴别)及正确及时的转诊;呼吸衰竭的紧急处置原则。肺炎(重点社区获得性肺炎)掌握:常见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包括抗生素的停药指征)。 熟悉:肺炎急性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相关的诊疗方法掌握:吸痰术;胸部X线片判读。熟悉:胸腔穿刺

18、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方法。了解:常规肺功能测定方法;血气分析结果的判定;痰涂片、抗酸染色、革兰氏染色、痰脱落细胞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应用;胸部CT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胸水检查结果的判读。3)消化系统:6周慢性胃炎掌握: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常用的治疗方法。消化性溃疡掌握: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急诊处理及转诊措施。熟悉:溃疡病的并发症及处理原则。了解: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出及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指征及胃镜等检查前的准备;各项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 急、慢性腹泻掌握:急、慢性腹泻的常见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转诊

19、指征;肠道传染病处置措施及报告程序。熟悉:感染和非感染性肠道疾病的预防原则。 了解:结肠镜检、钡灌肠的适应症及准备工作。肝硬化掌握:肝硬化病因、临床表现。 熟悉:肝硬化辅助检查的临床意义,治疗要点,常见并发症的识别及转诊指征;肝性脑病的诱因及预防。胃食管反流病掌握: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原则。熟悉:胃食管反流病的并发症。了解: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机制。胆囊炎熟悉: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和转诊原则。胰腺炎熟悉: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处理和转诊原则。相关的诊疗方法掌握:灌肠法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留置胃管的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熟悉:电

20、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和消化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腹腔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方法。4)内分泌及代谢系统:6周糖尿病掌握:糖尿病的分型及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低血糖的原因、临床表现及预防;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转诊指征;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熟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和高血糖高渗状态的诱发因素;胰岛素的正确应用。了解:糖尿病流行趋势及发病机理。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掌握:脂蛋白异常血症的分类;非药物及药物治疗方法。熟悉:血脂异常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标准。了解: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监测指标。甲状腺功能亢进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表现、诊断及

21、鉴别诊断;甲状腺危象诱因、临床表现及转诊指征。 熟悉: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药物治疗(包括药物的副作用,日常监测项目);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三种治疗方案(药物、放射性碘治疗、手术治疗)的优缺点,甲状腺危象的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掌握: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转诊指征。 熟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药物治疗、实验室检查;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诊断、治疗原则。了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并发症。相关的诊疗方法掌握: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及快速血糖检测。熟悉:甲状腺功能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了解:内分泌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22、胰岛功能检查等)的测定要求。 5)血液系统:2周贫血掌握:缺铁性贫血和营养不良性贫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和筛查方法;贫血的转诊指征。熟悉:再生障碍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出血性疾病掌握:过敏性紫癜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转诊指征。急、慢性白血病熟悉: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转诊指征。了解:急、慢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实验室检查及其临床意义。相关的诊疗方法熟悉:骨髓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输血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6)泌尿系统:4周泌尿系统感染掌握:急、慢性泌尿系统感染的诱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常规治疗及预防措施。肾

23、小球肾炎熟悉: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转诊指征及预防原则。了解:肾上腺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凝剂的应用;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的诊断及处理原则。慢性肾功能不全熟悉: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转诊指征、预防及早期筛查。了解:非透析疗法(营养疗法);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的适应症;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及鉴别诊断。相关的诊疗方法: 掌握:导尿术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肾功能检查方法、应用和结果判断;尿标本的采集方法。7)风湿性疾病:2周系统性红斑狼疮 熟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的

24、诱发因素、活动度的判定、药物治疗及其预后。 类风湿关节炎熟悉: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了解: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8)常见地方病熟悉:当地常见地方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及地方病监测和防治措施。了解:当地常见地方病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治疗方法。(3)临床常用注射技能掌握: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内科轮转学习主要疾病和例数要求见表3,基本技能要求见表4。表3 内科轮转学习主要疾病和例数要求疾 病 名 称最低例数心血管系统:1.高血压82.冠心病43.充血性心力衰竭44.常见心律失常8呼吸系统:1.上呼吸道感染62.支

25、气管哮喘23.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4.呼吸衰竭25.肺炎3消化系统:1.慢性胃炎42.消化性溃疡33.急、慢性腹泻24.肝硬化15.胃食管反流病16.胆囊炎17.胰腺炎1内分泌及代谢系统:1.糖尿病102.血脂异常和脂蛋白异常血症63.甲状腺功能亢进44.甲状腺功能减退4血液系统:1.贫血32.出血性疾病13.急、慢性白血病1泌尿系统:1.泌尿系统感染52.肾小球肾炎43.慢性肾功能不全4风湿性疾病:1.系统性红斑狼疮12.类风湿性关节炎2常见地方病:根据各地要求表4 内科轮转基本技能要求操 作 技 术 名 称最低例数掌握:1.吸痰术62.胸部X线片判读153.心电图机操作,正常及

26、异常心电图的判读154.灌肠法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15.留置胃管的操作方法、步骤以及注意事项16.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判读及快速血糖检测57.导尿术的适应症、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8.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液操作技术各5熟悉:1.胸腔、腹腔及骨髓穿刺的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方法2.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和消化系统X线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3.甲状腺功能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4.输血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5.肾功能检查方法、应用范围和结果判断6.尿标本的采集方法了解:1.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测定,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的应用范围2.肺功能测定方法3.血气分析结果的

27、判定4.痰涂片、抗酸染色、革兰氏染色、痰脱落细胞检查、结核菌素试验的临床应用范围5.胸部CT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6.胸水检查结果判读7.内分泌试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功能检查等)的测定要求注:各科轮转要求的病例数和基本技能操作的例数为最低要求;对于有创性技能操作,可在模型上进行;未明确要求例数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二)神经内科(8周)1.轮转目的系统学习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诊断和处理;了解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CT、MRI阅片。2.基本要求(1)常见症状掌握以下常见症状的诊断及鉴

28、别诊断、处理原则: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构音障碍、面肌瘫痪、眩晕、头痛、晕厥、癫痫发作、感觉障碍、瘫痪、肌肉萎缩、步态异常、共济失调、尿便障碍。(2)主要疾病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了解: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治疗新进展。2)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脑梗死)掌握: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缓解期的治疗;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的二级预防原则;康复指征。熟悉: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的急性期的处理原则。了解: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的病因、发病机制。3)脑栓塞掌握

29、:脑栓塞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缓解期的治疗;针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的二级预防原则;康复指征。熟悉:脑栓塞的病因及发病机制。4)脑出血掌握:脑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急性期不同的处理原则;康复指征。熟悉:脑出血的病因。了解:脑出血的发病机制、病理。5)蛛网膜下腔出血掌握: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定义、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院前急诊处理及转诊指征、治疗原则;康复指征。熟悉: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的处理。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6)其他疾病,如痴呆症、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脑膜炎等。熟悉:痴呆症、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脑膜炎等疾病的诊断要点及治疗方法。了解:痴呆症、帕金森病、面神经麻痹、脑膜炎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3)基本技能掌握: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技术。熟悉:腰椎穿刺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卧床病人的护理。了解:头颅CT、MRI阅片。神经内科轮转学习主要疾病和例数要求见表5,基本技能要求见表6。表5 神经内科轮转学习主要疾病和例数要求疾 病 名 称最低例数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2.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栓(脑梗死)33.脑栓塞24.脑出血25.蛛网膜下腔出血16.其他疾病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