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4.39KB ,
资源ID:12398321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3983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人民版必修3.docx

1、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人民版必修3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专题四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人民版必修3_年_月_日_部门学习本专题,一要注意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比较的方法,理解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注意多联系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加深对伟大思想同历史发展的关系的理解;二要注意从理论本身的内涵和重大作用两个角度去把握其发展演变的过程。 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1。掌握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意义。(

2、重点)2。理解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认识其对中国革命的历史意义。(重难点)一、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1。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败,中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不断高涨。2。提出孙中山于1905年11月,在同盟会的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解释为三民主义。3。内容内容关系来源具体主张作用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前提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把反对清王朝统治者与建立资产阶级统一的民族国家结合在一起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核心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

3、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民生主义(社会革命)补充发展平均地权核定全国地价、国民共享、“家给人足”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4。意义(1)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2)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对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促成中华民国的建立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起了巨大的作用。易混易错“民族、民权、民生”在三民主义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在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是前提和基础,民权主义是核心,而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民权主义之所以成为核心,是因为它着重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是辛亥革命的根本问题。

4、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背景(1)辛亥革命后,同北洋军阀所进行的斗争均以失败而告终。(2)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新希望。(3)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2。提出:1924年1月召开的国民党一大,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3。新三民主义的进步性(1)在民族主义方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在民权主义方面,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在民生主义方面,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4。意义: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是基本一致的,成

5、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1。(教材第67页学习思考)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在民族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在旧三民主义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在民权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在旧三民主义的基础上增加了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在民生主义方面,新三民主义提出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以及“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2。下图是同盟会纲领,后来孙中山先生将其阐发为什么?其核心内容是什么?提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民权主义。3。谈一谈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之

6、间是怎样的关系?提示(1)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的纲领,是奋斗的目标。(2)三大政策是实现新三民主义革命纲领的方法和手段。4。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何不同?提示(1)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2)在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即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只有民主革命纲领,仅限于发展资本主义。主题三民主义思想1。三民主义的内容史料一民权主义,就是政治革命的根本。将来民族革命实行以后,现在的恶劣政治固然可以一扫而尽,却是还有那恶劣政治的根本,不可不去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我们定要

7、由平民革命,建民国政府。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上的演说史料二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赢利八千,当归国家。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指出清朝专制政治的根本是君主专制。表明民权主义的内涵是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说明的是“平均地权”,这是阐释了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的思想,一方面保障地主利益,另一方面“涨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1)史料一中“现在的恶劣政治”指什么?“恶劣政治的根本”又是指什么?民权主义要实现什么目标?(2)依据史料二,指出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设想。提

8、示(1)“现在的恶劣政治”指清政府的专制统治。“恶劣政治的根本”指君主专制政体。目标: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核定地价,涨价归公,国民共享。2。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史料(一)民族主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二)民权主义。则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而凡卖国罔民以效忠于帝国主义及军阀者,皆不得享有此等自由及权利。(三)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不外二者: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资本。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根据史料分析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新民族主义中明确提出了反帝要

9、求,主张各民族平等。新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新民生主义中提出了“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的主张,谋求改善工人与农民的生活。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史料新三民主义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没有三大政策,或者三大政策缺一,在新时期都是伪三民主义,或半三民主义。毛泽东史料说明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关系。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革命途径、具体方针。史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示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联系紧密、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的比较项目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内容民族主义相同: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

10、洲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增加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新内容民权主义相同: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赋予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个人和团体一切自由和权利民生主义相同: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解决以土地为中心的财富重新分配问题,平均地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实践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记知识纲要背核心术语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民主义思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2。新三民主义发展了旧三民主义

11、,反帝反封建思想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1。民报创刊号刊登黄帝像,并注释为“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中国民族主义之始祖”,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 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个人崇拜 D。反对帝国主义答案B解析黄帝被看作是汉族的祖先,其用意显然是尊汉排满。2。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A。民本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答案C解析从题干材料“以民道代天道”、让民“顶天立地”可知反映的是民权思想,故选C项。3。1920年11月

12、,孙中山指出:“有人说推翻清室后,民族主义可以不要了,这话实在错了,即如我们住的租界,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这还是前清造成的恶果,现在清廷虽然不能压制我们,但各国还是压制的所以我们还是三民主义缺一不可的。”这番话表明孙中山()A。仍坚持原来的三民主义B。在反帝问题上模糊不清C。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D。仍不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外国就要用治外法权来压制中国人但各国还是压制的”反映了孙中山明确主张反帝,故C项正确。4。1924年,孙中山说:“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于间接民权之外,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这体现了新三民主义()A。提

13、出反帝和国内民族平等B。倡导自由、平等、博爱C。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D。提出了“节制资本”的主张答案C解析A项是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D项是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发展的表现;B项与本题无关。5。毛泽东说:“孙中山和我们具有各不相同的宇宙观,但在20世纪20年代,在怎样和帝国主义作斗争的问题上,却和我们达成了这样一个基本上一致的结论。”材料中达到“基本上一致”()A。直接原因是辛亥革命失败B。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C。政治背景是北伐胜利进军D。彻底改善了工农生活状况答案B解析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的发展。基础达标1。(20xx

14、承德高二检测)1905年,孙中山在为民报写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纲领解释为三民主义。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驱除鞑虏民族主义B。恢复中华民主主义C。创立民国民权主义D。平均地权民生主义答案B解析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都应解释为民族主义。2。“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的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这段话表明孙中山强调的革命中心纲领是()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答案C解析分析材料,孙中山认为“民族革命”只能推翻清朝政府,却无法铲除君主专制政体。要想使

15、革命成功,必须把“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紧密地结合起来,而“政治革命”就是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选C项。3。孙中山指出:“近时志士,舌敝唇枯,唯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为避免“第二次革命”而倡导“社会革命”,他提出了()A。民生主义 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孙中山针对资本主义国家因为贫富不均而引发的社会问题而提出了民生主义,想通过辛亥革命一次性的解决这些问题,避免再次革命。4。(20xx南宁高二检测)1912年1月1日,

16、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采用代表汉、满、蒙、回、藏的五色旗为国旗,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A。民族主义理念 B。民权主义价值C。民生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内涵答案A解析五色旗表明了孙中山民族平等的思想,这体现在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理念当中。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答案B解析从题干材料中“革命”“剪掉辫子”“独立”等词语来看,这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歌谣。据此可知,“鞑子”指满洲贵族,这一称呼体现了一种不正确的大汉族主

17、义色彩的民族主义思想,并且当时这种思想已经影响到民众。辛亥革命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排除A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排除C项;反帝并不是辛亥革命时期的思想主流,故D项排除。6。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地方实力派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答案D解析由“1924年”“孙中山”“诸君担负责任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等信息可知“这个办法”就是实行新三民主义,D项正确;A、B、C三项显然不符合题意,排除。

18、7。“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下列最能反映该观点的历史事件是()A。同盟会的成立 B。武昌起义C。颁布临时约法 D。国民革命答案D解析“民族主义已超越了满汉他我之辩,而将重心放在抵抗帝国主义的诉求上”,说明与新三民主义有关,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成为国共第一次合作以及开展国民革命运动的政治基础,故选D。A、B、C与旧三民主义有关,排除。8。1925年,纽约时报特派记者警告说:“激进党(指国民党)决心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据此可知当时国民党“激进”的表现是()A。重新解释民族主义

19、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C。彻底实现民生主义 D。极力破坏国共合作答案A解析由“废除所有外国特殊地位、特权和治外法权”可见,反帝是明确的,结合时间,新三民主义是1924年提出的,故A项正确。9。(20xx福州高二检测)1924年8月孙中山指出:“我们国民党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不过办法不同。”当时孙中山所提的“办法”主要是指()A。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B。核定地价,国民共享C。主权在民,民族平等 D。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民生主义“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并结合新三民主义中民生主义的含义为“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故答案为D。10。国民革命时期,孙中山

20、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最基本的相同点是()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节制资本C。打倒列强,除军阀 D。平均地权答案C解析新三民主义中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共二大中提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者最基本的相同点是C项。A、B、D项在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没有体现。能力提升11。胡绳在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写道:“说明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之后,河南洛阳县的绿林好汉们议论开了,有的人说:先杀洛阳知府,再杀河南巡抚,赶走北京皇帝,孙文坐了天下,我们都要当官,没有人敢说我们是土匪啦!”由此可见,基层同盟

21、会会员宣传三民主义的突出重点和弱点分别是()A。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B。民权主义,民族主义C。民族主义,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答案A解析“赶走北京皇帝”说明宣传的重点是民族革命要推翻清政府的封建统治;“我们都要当官”说明对政治革命的目标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本质并不清楚。12。“其所恃为后盾者实为多数之民众:若知识阶级、若农夫、若工人、若商人是已。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这表明孙中山晚年对中国革命的认识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革命的领导权和目标 B。革命的进程和对象C。革命的指导思想和道路 D。革命的依靠力量和对象答案D解析由“孙中山晚

22、年”可知题中所指的为新三民主义;由“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可知,与旧民族主义相比,新民族主义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内容;由“多数之民众”可知革命所依赖的力量也由最初的民族资产阶级发展为全体民众。13。孙中山说:“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这反映了孙中山()A。重视经济权益,强调民族独立B。扩张国营经济,发展民族产业C。强调国家垄断,反对自由竞争D。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答案D解析从材料“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可知孙中山主张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故答案选D

23、。14。(20xx延边高二检测)“吾人欲证实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盖惟与民众深切结合之后,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这反映出孙中山的民族主义观是()A。用暴力手段推翻满洲贵族的专制统治B。改变清政府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C。深刻认识到工农才是中国革命的真正力量D。主张反帝谋求民族的真正自由与独立答案D解析从材料中“民族主义实为健全之反帝国主义”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中国民族主义最根本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只有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中国民族之真正自由与独立,始有可望也”,故选D。A、B、C项不符合题意。15。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在

24、客观上反映了()帝国主义对华侵略的加剧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保持了其革命性的一面中国各革命阶级开始了联合斗争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A。 B。C。 D。答案A解析主要考查新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审清要求“客观上反映”,选项分别从时代背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性、统一战线、中国革命发展阶段方面加以说明。16。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内涵发生了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说到和平统一,是我在数年前发起的主张;不过那些军阀都不赞成,所以总是不能实行这种主张,这次我到北方去,能够做成和平统一,也未可知。不过要以后真是和平统一,还是要军阀绝种;要军阀

25、绝种,便要打破串通军阀来作恶的帝国主义;要打破帝国主义,必须废除中外一切不平等的条约。孙中山中国内乱之原因(1924年11月)材料二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终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的人民完全来解放,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又要反抗帝国侵略主义,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孙中山全集(1)与孙中山以往的民族主义思想相比较,材料二有何明显进步之处?据材料一说明出现这种进步的原因。(2)材料一、二中孙中山的主张在当时形势下有何积极作用?答案(1)进步之处:对外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对内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的统治,主张各民族自求解放、一律平等。原因:经过总结一系列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孙中山认识到封建军阀混战和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的内乱和分裂的主要因素。(2)积极作用: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和动力,团结和激励了中华民族各族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有助于国共合作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巩固与发展,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