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5.69KB ,
资源ID:1256721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5672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州黄埔军校导游词.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州黄埔军校导游词.docx

1、广州黄埔军校导游词广州黄埔军校导游词【篇一: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3篇】 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3篇 黄埔军校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下面是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x,大家可以叫我小x。为了便于大家参观游玩,下面我首先大家介绍一下。 狭义上讲黄埔军校应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一所军校,当时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广义上讲黄埔军校即是1924

2、年以后,国民党及中华民国政府兴办的各个军事学校。 黄埔军校,全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闻名的指挥官。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设于中国大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第六期有武汉分校),军校在1924年由中国国民党创立,目的是为国民革命训练军官,是国民政府北伐战争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黄埔军校于1927年改制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46年再改制为陆军军官学校,并于国民政府迁台时迁至台湾高雄凤山。 孙中山先生希望通过创建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曾致词:我们开办这个学校,要用里面的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

3、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创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才能成功。 1924 年,在国共两党首度携手合作、国民革命风起云涌之际,世纪伟人孙中山先生高瞻远瞩,视教育为神圣事业,人才为立国大本,在广州亲手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堂 国立广东大学(今天的中山大学)和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校时的正式名称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建立的目的是为国民革命军训练军官,尔后其学员成为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的主要军力。1946年行宪之后中国国民党名义上移交军队于国家后改称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积极支持和帮助下创办的,是第一次国共合作

4、的产物。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其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始料所不及的。 黄埔军校建立以来,以孙中山的创造革命军队,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为宗旨;以亲爱精诚为校训;以培养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实行武装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完成国民大革命为目的。一方面积极进行孙中山革命的三民主义教育;一方面介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军校采用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针,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广大黄埔师生在反帝反封建、争取国家统一与民族独立的斗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黄埔军校自1924年

5、6月在广州创办到1949年底迁往台湾高雄县凤山市,在大陆共办了二十三期,在台续办至今已七十八期,在大陆时期其毕业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41386人。名将辈出,战功显赫,扬威中外,影响深远,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占有显赫地位。而昔日的黄埔军校旧址于1988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下面是大家自由参观的时间,我们大概在30分钟后在门口集合,希望这次参观能给大家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预祝大家能玩的开心,谢谢! 篇二: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和外婆一起去黄埔军校参观。恰逢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年,于是爸爸就带我先去参观辛亥革命纪念馆

6、。我对辛亥革命不是很了解,于是问百事通 外公。在外公的讲解下,我也是一知半解。到了纪念馆,好大啊!可惜还在建设中,我们只能参观辛亥革命中的几名重要人物的铜像。他们分别有:孙中山、黄兴、朱执信、章炳麟、秋瑾等十人,在志愿者姐姐和哥哥的解说下,我知道了这些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迈步向前的,神情坚定,寓意着他们地迈步革命的道路上,这条道路就是共和之路。没有这些人,就没有辛亥革命,就不能推翻封建统治,就没有现在的中国,我非常感谢他们! 参观完博物馆后,我们就向着我们的最终目标进发:黄埔军校。爸爸说要领略军魂的意义,就要先到黄埔军校。根据黄埔军校里面在介绍,我知道黄埔军校原为清朝陆军小学和海军学校校舍

7、,民国13年(1924年)6月16日,孙中山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的学校,为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而后更名为中华民国陆军军官学校至今,因校址设于黄埔长洲岛,通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内有一座孙中山的雕像屹立在一座小山岗上,两旁的楼梯斜斜上去,两层的楼梯交错,刚开始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在爸爸的指引下,我发现交错的楼梯竟然成一个文字,外公告诉我,孙中山原名叫孙文,以文从根本上改变人的封建思想,从而革命。孙中山后来被人成为国父,因为有他领导的起义,推翻封建统治的皇朝,才有后来新中国的诞生。外公还告诉我,现在的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今天的参观让我知道了很多,我以后会向

8、军人们学习! 篇三:上海黄埔军校的导游词 今天阳光明媚,晴空万里。课室里洋溢着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今天同学们的心情都很兴奋,因为今天我们要进行外出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地点是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长洲岛的黄埔军校和黄埔军事主题园。 过了许久,我们乘车来到了第一个目的地黄埔军校。陆军军官学校是1924年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帮助下协办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一走到军校的大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块写着陆军军官学校的横匾,旁边是两棵参天大树,使人感到威武而严肃。跨进大门,我们来到了校本部。进入校本部,就像是走进了一栋古色古香的走马楼一般。校本部是当年军校办公及部分学生住宿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先去参观一楼的展馆。

9、一楼里开设了黄埔群英馆、黄埔军校史迹展等展馆。我先去了挂满油画的黄埔群英馆参观。群英馆里挂着的油画都画得十分逼真,有的军官威风凛凛,雄姿英发;有的士兵锁紧眉头,手举利箭,像是准备冲入战场似的,有的指挥官风姿绰约,精神抖擞,眼神里放射出想赢的迫望。走出展厅,我们顺着漆木扶梯上了二楼。校本部二楼是复原了孙中山,蒋介石的办公室,政治部,教授部,教练部,军需处,军医处等教室。不管的学生宿舍还是老师办公室,摆设都无一不朴素简单。校长办公室只有十来平方,除了两张桌子一个柜子就别无其他。今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学生宿舍,一张张硬木板床拼在一起,床上只有一张薄薄的毛毯和一个硬枕头。不管严寒还是酷暑,他们都只盖一

10、张小毛毯,可见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你们试想一下,冰冷的硬板床,只盖着一张薄薄的毛毯是怎样的感觉。参观完黄埔军校,我们就乘车去下一个地点黄埔军事园。 我们吃完自带的午餐,便走到水上攀爬区玩。水上攀爬区一共有四个绳索,我和同学选了第二个绳索玩。我小心翼翼地上了绳索,手紧紧捉住两边的绳子,生怕掉入水中。本来走得还算顺利,全身都没湿。不料,走到绳索中间时,绳因承受太大压力而导致中间部分碰到水面,继续走过去鞋子必湿无疑。我转身想走回回去,可后面排着许多同学,根本没法走回去。无赖之下,我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可能是因为太慌张,可能是因为鞋底湿透了,我一不留神,脚踩空了,在绳与绳之间的缝隙中踩了下水面。我急忙把

11、脚提起,啊,膝盖以下的部位全湿透了。我连忙走到岸边,一看裤子、袜子、鞋子、全是湿淋淋的。有的同学看见我脚全湿了,连忙问我怎么了。知道我的情况后,热心的同学从书包里拉出纸巾、毛巾等帮我擦拭。我看了同学们的举动,虽然脚上全湿透了,可心里却暖滋滋的. 游黄埔军校,令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国防方面的知识,使我受益匪浅。【篇二:广州黄埔军校旧址】 广州黄埔军校旧址 讲解线索: 【在途中】-【在大门处】-【校本部大门】-【政治部】-【校长办公厅】-【校长会客厅】- 【校本部展览室】-【孙中山“故居”】-【孙总理纪念碑前】-【军校俱乐部】-【军校游泳池】-【东征烈士墓园】 【在途中】 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家的摇

12、篮,国民革命的圣地。它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皇家军事学院、俄国伏龙芝军事学院堪称世界四大著名军校。 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历经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漫长的革命战争中,黄埔军校毕业生的学员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革命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元帅中就有5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叶剑英、聂荣臻、陈毅、徐向前和林彪。解放军首批授衔的著名将领的十位大将中也有3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陈赓、许光达和罗瑞卿;未授军衔的著名将领,例如大家非常熟知的周总理、陶铸、刘志丹和左权等,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中,黄埔军校毕业的著名将领有李济深、杜聿明、胡宗南、邓演达

13、、宋希濂和陈诚等。有人说,中国现代战争是黄埔军校师生自己打自己。这虽然是简单了一些,但从战争双方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主要将领看,也不是全无道理的。这些历史事实使军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近年来到军校参观研究的人除青少年学生之外,海内外各界人士都有不少。每天到这里来的旅游团络绎不绝。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1924年6月16日举行开学典礼,孙中山在开学演讲中提出“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作为办校宗旨。军校有3位最高的领导人,他们是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军校在长洲岛共办了7期,1930年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 【

14、在大门处】 军校大门门匾上写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大字,这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军校曾几次改名,其实都没有真正挂过“黄埔军校”四个字的门匾。只因校址首选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人们通称它为“黄埔军校”。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军校?因为,他革命二十多年来,都没有一支忠于革命的军队,致使革命屡遭失败。尤其是1922年,被他视作亲信的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想置他于死地,因而十分悲痛。沉思中他开始认识到,革命要成功,必须创建一支革命军队,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大家请看大门上面的门匾。这白底黑字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是国民党元老谭延闿的手笔。这里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

15、是卫兵室,卫兵每天轮流在这里站岗放哨,执行警戒任务。校门内外张贴有各种标语和对联。其中一副对联的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请大家再来看看墙上的这副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孙中山先生的遗训。 大门后的建筑,称为校本部。它原是清末广东陆军小学堂,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叶挺和邓演达青年时曾在此就读。黄埔军校创办后,总理、校长和各部的办公室、学生课堂、宿舍、饭堂都设在这里。很可惜,这些建筑在1938年遭到日机的轰炸,荡然无存。1998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决定重建校本部。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奋战98天,耗资2000多万元,于同年1

16、1月12日的孙中山诞辰130周年之际落成,重现昔日风貌。请大家随我进重建的黄埔军校校本部内参观。 【校本部大门】 二门原是清末陆军小学的大门,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它和刚刚参观过的欧陆式大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建造风格。 校本部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跟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整座建筑宁静幽雅,自成一体。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当时称大花厅。办校初期由于没有礼堂,师生集会常常在此举行。大家见到的两座荷花池,每年花开季节,便芳香飘逸。课余时,不少同学在池边观赏荷花,畅叙友情。当年

17、池水可直通珠江,潮涨潮退,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政治部】 我们现在参观政治部。大家知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当年是黄埔第一期的第三位政治部主任。最初两位是戴季陶和邵元冲,聂荣臻元帅当年曾在政治部担任秘书和教官工作。对面的职员宿舍,是教官们休息的地方。 校长室是蒋介石办公和休息的地方,里面的摆设是按原貌恢复的。墙上贴着第一期学生的名录,包括姓名、籍贯、年龄、评语等项。评语一栏由蒋校长亲自填写。每天中午,蒋校长都找几位学生问话、谈心,将了解到的情况,写到评语上。他在陈赓的评语栏写上这样的评语:“此人外形文弱,但性格稳重,能刻苦耐劳,可以带兵”。可见他能细致观察学生的性格、能力和特点。 隔壁是校长的中英

18、文秘书室。秘书是担任协助校长处理日常文件、负责资料的译编等工作任务的。中文秘书叫张家瑞,英文秘书叫王登云。 【校长办公厅】 现在来到的校长办公厅,也可以说同时又是党代表廖仲恺的办公室。党代表廖仲恺身兼数职,他不是天天在校工作,他到军校时就在这里办公和休息。作为国民党元老和辛亥革命有功之臣的廖仲恺为军校建设真是做到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时军校经费十分困难,有时甚至没有隔宿粮食。廖仲恺千方百计为军校筹款,经常委曲求全地亲自到军阀杨希闵家中,坐在烟榻旁边,等他抽完大烟,签了字,领到经费,到深夜才回家。军校遇到经费困难时,廖仲恺总是说:“大家放心,经费由我负责,你们只要把学生训练好就行了”

19、。他在军校声望很高,被誉称为“党军慈母”。 【校长会客厅】 这里是校长会客厅。“登高望远海,立马定中原”,这是国民党元老、著名的书法家于右任赠给蒋介石校长的。这幅对联很工整,也很有气势,表达了军校师生立足黄埔,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抱负,同时又抒发了革命情怀,深得校长的钟爱。 这间房子是书报阅览室,是学生课余看书读报的地方,有时也在这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 【校本部展览室】 穿过中轴线,这两个室原是学生宿舍,现在没有复原,而改为重建校本部的展览室。 【孙中山“故居”】 步入庭院,绿树成荫,环境优雅,面向珠海,风景美丽。请大家抬头看看这棵白兰树。大家记得吧,广州中山纪念堂有棵白兰树,据传已有百年历史

20、。这里也有棵白兰树,据说比中山纪念堂的那棵白兰树还要高,被称之为“冠军树”。这棵树树型很有意思,在粗壮的树干上,分成两大枝,花繁叶茂。有些观众想象力十分丰富,触景生情。他们说粗壮的树干上,象征国共合作,中间两枝象征两党分道扬镳。上层花繁叶茂,纵横交错,又像一位位老人握手言和。 这座两层洋房是中西结合的建筑,原为清朝末年的海关楼,墙上嵌有“孙中山先生故居”字样。1952年维修时,把木楼梯从西侧改到室内,楼内有展览小楼昨日和孙梅轶史。 在这里大家可以比较详细地了解到军校昔日的风采,还有孙中山和他的日本游客梅屋庄吉的故事。1949年蒋介石离开大陆前,曾重游他发迹的“风水宝地”黄埔长洲岛。他把当时在广

21、州的20多名身居军政要职的黄埔学生召到这个大厅开会。会上,蒋介石最初一言不发。当主持回忆的何应钦最后请校长训示时,他才开腔说:“今天我们落到这个地步,是你们不争气造成的,你们再不争气我们将得死无葬身之地”。当时,解放大军已经南下,正在急速向广州进军,蒋介石兵败如山倒,而他却拼命掩盖失败的原因。正所谓“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一条颠扑不灭的真理。 【孙总理纪念碑前】 此碑建于1928年,1930年落成。碑的造型可以说是独具匠心,构思非常奇巧的,它远看犹如一个巨大的“文”字耸立天穹。孙中山名文,号逸仙,碑文的“文”字则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细看铜像和碑身是“文”字的一点,两边的阶梯交叉而

22、上,构成“文”字是一撇和一捺。大家看,像不像?碑座正面刻有“亲爱精诚”四个大字。“亲爱精诚”是军校的校训,其意是,大家要互助互爱,真诚合作。纪念碑四面都刻有碑文。 大家请看碑座:底下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这是什么意思呢?对了。这7级代表军校在此地办了7期,而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5次战役,且屡战屡胜。 请抬头望这座铜像。孙中山先生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宛如他生前站在讲台上讲述“三民主义”的原理。铜像是孙中山先生生前的好友、日本友人梅屋庄吉赠送的。他委托雕刻家牧田祥哉塑造。最后由于经费困难,只铸成四尊,运来中国。一尊放在这里,其余三尊则分

23、放在广州中山大学、南京中山大学和澳门孙中山纪念馆。四尊铜像都是一模一样的,均高2.9米,重约1吨。 请看碑身四周: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六个隶体大字,是胡汉民的笔迹。东面刻着:“和平、奋斗、救中国。”请看碑身背面刻的总理像赞:“先生之道,天下为公;先生之志,世界大同;三民建国,允执厥中;况在吾校,化被春风;江流不废,终古朝宗。”它是孙中山革命一生的写照,也是师生继承孙中山遗志的誓言。西面刻的总理训词:“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1927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总理训词”便成为中华民国国歌。上年纪

24、的老人对我们讲,以前每逢星期一举行总理纪念周时,都要唱这首歌,还有背诵总理的遗嘱。 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的,但这座纪念碑却坐南朝北。据说,其中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军校俱乐部】 这是一座两层高的楼房,在当年来说,已是规模宏大了。1926年建成,作军校礼堂,可容纳数千人。当年师生集合、演讲、节日庆典、文艺演出,常在俱乐部里举行。 【军校游泳池】 军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北方,不习水性,成为“旱鸭子”。恰好苏联顾问巴甫洛夫到东江视察前线时,落水牺牲。军校深感军队不习水性会影响战斗力,所以决心将两个小船坞改建为游泳池:一为深水池,一为浅水池。使同学们学会游泳,以适应在南方水网地区作

25、战的需要。初学游泳者,肩负一个大竹筒,既帮助浮水,也可作救生用,许多同学都爱上了这项活动。他们学会有用后,觉得泳池太小,难于“施展拳脚”。于是都纷纷离开泳池,游向珠江,经受大风大浪的锻炼。 【东征烈士墓园】 这是墓园的正门,红砖、琉璃瓦,气势磅礴。牌坊上有几个篆体字“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落款是:“蒋中正”。东征烈士墓园内青松翠柏,绿树红花,亭台点缀,环境幽静。此墓1925年动工,次年落成。它的造型跟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的非常相似,故有“小黄花岗”之称。墓中长眠着516名烈士,他们都是在两次东征等战役中牺牲的。其中墓中埋葬着一位团长,这就是著名的刘尧辰烈士。第二次东征时,他率领40多名奋勇

26、队员冲锋陷阵,不幸中弹,当场牺牲。为了表彰刘尧辰的功勋,他被追曾为陆军中将,发一等抚恤金5000元,并将骸骨运回这里,埋在墓的中央。 西边是十六将校墓。这是一座仿“巴黎凯旋门式建造的建筑”,上书“东征阵亡烈士纪功坊”,落款张人杰。张人杰即张静江,是国民党元老,蒋介石的老师和军师,国民党三大书法家之 一。至此三大书法家的笔迹我们都见到了。 往东走,便是墓园里一座独一无二的单人墓蔡光举烈士墓。蔡光举是贵州省遵义人,军校第一期学员。他作战勇敢,东征时牺牲于淡水,据说因他是军校牺牲的学生中职位比较高的,故为他单独造墓,独存殊荣。 北伐纪念碑是1929年为纪念北伐牺牲的烈士而建的。高7米多,碑架三面刻字

27、。正面刻写“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将校纪念碑”;东面刻写“捐躯救国”;西面刻写“为民牺牲”。碑座的东、西、北三面均刻有在北伐中阵亡的353位黄埔军校学生的英名。 在300多位烈士英名中,有许多北伐时的骁将。如在攻打武昌战役中壮烈牺牲的第一期学生、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烈士,黄埔第三期高材生、连长吴通烈士,还有朝鲜人杨宁烈士等。 平岗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记于无穷。北伐烈士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鼓舞着后人前进。【篇三:导游词1】 8、广州黄埔军校旧址 讲解线索: 【在途中】一【在大门处】一【校本部大门】一【政治部】一【校长办公厅】一【校长会客厅】一【校本部展览室】一

28、【孙中山“故居”】一【孙总理纪念碑前】一【军校俱乐部】一【军校游泳池】一【东征烈士墓园】 【在途中】 黄埔军校,是中国军事家的摇篮,国民革命的圣地。它与美国的西点军校,英国的 皇家军事学院、俄国伏龙芝军事学院堪称世界四大著名军校。 中国自辛亥革命以来,历经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漫长 的革命战争中,黄埔军校毕业生的学员走着两条不同的道路。革命的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十位元帅中就有五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叶剑英、聂荣臻、陈毅、徐向前和林彪。解 放军首批授衔的十位大将中也有三位出自黄埔军校,他们是陈赓、许光达和罗瑞卿;未 授军衔的著名将领,例如大家非常熟知的周总理、陶铸、刘志丹和左

29、权等,他们为中国 人民解放斗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国民党军队的将领中,黄埔军校毕业的著名 将领有李济深、杜聿明、胡宗南、邓演达、宋希濂和陈诚等。有人说,中国现代战争是 黄埔军校师生自己打自己。这虽然是简单了一些,但从战争双方共产党和国民党的主要 将领看,也不是全无道理的。这些历史事实使军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因此,近年 来到军校参观研究的人除青少年学生之外,海内外各界人士都有不少。每天刭这里来的 旅游团络绎不绝。 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帮助下创办的一所新型的军事政治学校。亡”作为办校宗旨。军校有三位最高的领导人,他们是校总理孙中山,校长蒋介石,党代表廖仲恺。军校在长洲岛

30、共办了7期,19 30年迁往南京,后又迁往成都和台湾。 【在大门处】 军校大门门匾上写着“陆军军官学校”六个苍劲大字,这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军校曾几次改名,其实都没有真正挂过“黄埔军校”四个字的门匾。只因校址首选广州黄埔长洲岛,所以人们通称它为“黄埔军校”。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军校?因为,他革命二十多年来,都没有一支忠于革命的军队, 致使革命屡遭失败。尤其是1 922年,被他视作亲信的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想置他 于死地,因而十分悲痛。沉思中他开始认识到,革命要成功,必须创建一支革命军队, 办一所陆军军官学校。 国民党元老谭延闽的手笔。这里有两个哨岗,后面的两间房子是卫兵室

31、,卫兵每天轮流在 这里站岗放哨,执行警戒任务。校门内外张贴有各秭标语和对联。对联的上联是“升官发 财,请往他处”,下联是“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请大家再看看墙上的这副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孙中山先生的遗训。 大门后的建筑,称为校本部。它原作清末广东陆军小学堂,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 叶挺和邓演达青年时曾在此就读。黄埔军校创办后,总理、校长和各部的办公室、学生 课堂、宿舍、饭堂都设在这里。很可惜,这些建筑在1 93 8年遭到日机的轰炸,荡然无 存。1998年5月初,广州市政府决定重建校本部。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奋战98天, 耗资2000多万元,于同年11

32、月12日的孙中山诞辰1 30周年之际落成,重现昔日风貌。请 大家随我进重建的黄埔军校校本部内参观。 【校本部大门】二门原是清末陆军小学的大门,是典型的南方祠堂式建筑。它和刚刚参观过的欧陆 式大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建造风格。 校本部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是两层砖木结构,三路四进,即三条主要通道,四 排房舍。在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东西两侧;房舍排列的形式一致,且相互对称。四排房子之间走廊连通,四周有围墙。整座建筑宁静幽雅,自成一体。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当时称大花厅。办校初期由于没有礼堂,师生集会常常在此举 行。大家见到的两座荷花池,每年花开季节;便芳香飘逸。课余时,不少同学在池边观 赏荷花,畅叙友情。当年池水可直通珠江,潮涨潮退,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政治部】 , 我们现在参观政治部。大家知道,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当年是黄埔第一期的第三位政 治部主任。最初两位是戴季陶和邵元冲,聂荣臻元帅当年曾在政治部担任秘书和教官工 作。对面的职员宿舍,是教官们休息的地方。 , 校长室是蒋介石办公和休息的地方,里面的摆设是按原貌恢复的。墙上贴着第一期 学生的名录,包括姓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