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951.63KB ,
资源ID:1258770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5877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普通地质学或工程地质期中总结背记.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普通地质学或工程地质期中总结背记.docx

1、普通地质学或工程地质期中总结背记普通地质学期中总结第一稿第一章 绪论地质学研究对象1. 地球由固体地球和覆盖其上的水圈、生物圈和大气圈构成。2. 固体地球又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层圈。3. 地壳加软流圈之上的固体地幔合成岩石圈。地质学的任务1. 指导人们寻找和开发矿产资源2. 有效地指导抵御自然灾害3. 研究地质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地质学的研究内容1. 组成地球的物质2. 物质的组成方式、形成、演化与分布3. 地球的历史4. 应用问题5. 地质学的研究方法与手段6. 综合性研究地质作用及其方法1. 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包括岩浆作用、构造作用、地震作用、变质作用、地球各

2、圈层相互作用。2. 地质作用的特点(1) 地质作用的地域特色(2) 地质现象的复杂性(3) 地质作用过程的漫长性3. 地质作用的研究方法(1) 野外调查(2) 仪器测量(3) 理论分析第二章 矿物厚16km的地壳内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与总质量的比值,成为地壳元素丰度,命名为克拉克值。矿物的概念1. 矿物是由地质作用形成在正常情况下呈结晶质的元素或无机化合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晶体、非晶质体、与准晶体1. 晶体是其内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态物质。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固体称为结晶质。2. 非晶质体是原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不呈周期性平移重复排列的

3、固体。相应对应非晶质。3. 相同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温度、压力等)下可以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从而成为不同的矿物,称为同质多象。4. 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他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称为类质同像。5. 包围晶体的平面称为晶面。6. 由两个或多个同种晶体按一定的相对方位关系连生在一起,称为双晶。、7. 矿物单体若为一向伸长,其集合体常为纤维状或针状、柱状;若为两向延展,其集合体常为板状、鳞片状;若为三向等长,其集合体常为粒状、块状。8. 特殊形态集合体:放射状、晶簇(石英或方解石晶簇)、鲕状和豆状、钟乳状、葡萄状与肾状、结核状矿物的物理性质1.

4、 透明度2. 光泽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非金属光泽3. 颜色自色、他色、假色4. 条痕5. 硬度6. 解理:云母一个方向、方解石三个方向7. 断口常见矿物矿物分类1. 自然元素矿物2. 硫化物及其类似化合物矿物3. 卤化物矿物4. 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矿物5. 含氧盐矿物部分常见矿物:石墨、石英、方解石摩氏硬度计硬度等级代表矿物硬度等级代表矿物1滑石6正长石2石膏7石英3方解石8黄玉4萤石9刚玉5磷灰石10金刚石第三章 火成岩喷出作用与喷出岩1岩石按照其地质成因划分为火成岩(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2.火成岩占地壳岩石体积的64.7%。 3.岩浆(magma):形成于地下深处的、具有较大粘性的高

5、温熔融流体物质。 成分:硅酸盐+1-8%以水为主的挥发物质;源区:地表之下50-200公里;条件:温度800-1200C;压力10千巴大气压(40公里)4.岩浆作用Magmatism:岩浆发育、运动、固结成火成岩的作用. 岩浆喷出地表的过程,称火山作用Volcanism。早期爆炸喷出,晚期地表溢流.未到达地壳而在地下某深处冷凝结晶固结的过程,称为侵入作用Intrusion。5.喷出强度与岩浆的粘性有关(viscosity) (岩浆由二部分构成:硅氧四面体或硅铝氧化物和金属阳离子。SiO4-4、AlSi3O8- + K,Na,Ca,Mg,Fe,前者含量高,则岩浆粘性大,呈酸性,难流动,;反之,粘

6、性小,呈基性,易流动。)6. 火山喷发物质的构成 Compositions of volcanic maerial a.气体 Gas:水汽、二氧化碳、硫化物等。b固体Solid: 围岩及早先冷凝的岩浆岩,被岩浆喷出,脱离地表在空中炸碎后冷凝成固结体,称火山碎屑岩火山灰50mm 火山灰胶结 火山集块岩火山渣 数十厘米 快速冷凝的岩浆块 浮岩火山弹50mm 喷出炸碎后冷凝固结的岩浆块c熔融体 Melting body:熔岩7. 喷发方式 Erupting patterns 裂隙式喷发Fissure:岩浆沿断裂溢出,固体喷发物较少。中心式喷发Central:形成盾形火山锥,坡度2-4度,小于150。

7、8. 熔岩类型及其特征 Type & character of lava按SiO2含量%的分类(国际通用) 超基性Ultrabasic magma:65%,流纹岩侵入作用与侵入岩1. 侵入作用(intrusion)侵入岩(intrusive rock):岩浆在向上运动的侵入过程中逐渐冷凝结晶形成的岩石。深成侵入岩(深成岩):10公里深处形成。中深成侵入岩:310公里浅成侵入岩(浅成岩):2mm,砾岩; (2)跳跃搬运:2-0.05mm,砂岩; (3) 悬浮状态搬运:0.05-0.005 mm,粉砂岩;(4)凝聚态搬运:2mm砂状结构2-0.1mm粉砂状结构0.1-0.01mm泥状结构1m、厚层

8、1-0.5m、中厚0.5-0.1、薄层0.1-0.01m、微层10:1 b.短轴褶皱: 长/宽3:1-10:1 c.穹与盆褶皱: 长/宽3:14. 地形倒置:地貌山-谷与褶皱凸凹相反的现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原因:原始地形背斜山、向斜谷;因背斜顶部处于张应力状态,容易剥蚀;向斜核部处于压应力状态,剥蚀速度慢,故而倒置。6. 断裂1.定义:岩石中沿不同方向发生的破裂构造。破裂面二侧岩石有明显位移的为断层;无明显位移的为节理。2.断层的几何要素 断层面:走向、倾向、倾角三要素.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断层盘:断层二侧的岩块 分上盘与下盘(根据所处位置)、上升盘与下降盘(根据动向)、东盘

9、与西盘(断面直立)等 断层滑距 3. 断层分类(1)根据两盘动向,分3种:a.正断层normal fault:上盘下降b.逆断层reverse fault(反断层):上盘上升,倾角25度称为逆掩断层overthrust,形成推覆构造c.平移断层wrenching F, strike-slip F:二侧岩块 水平滑动,断面近直立。 复合性质:平移-正断层、平移-逆断层、正-平移断层、逆-平移断层(2)根据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关系分3种:a.走向断层:纵断层,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平行b.倾向断层:横断层,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垂直c.斜向断层:斜断层,断层走向和地层走向斜交(3)地堑Graben、地垒Ho

10、rst:二条以上断层,断层面走向平行,倾向相反,共同盘下降为地堑;共同盘上升为地垒. 7.判断断层(1)擦痕和镜面 slickenside, mirror plane 岩块相互运动时,由于摩擦而在断层面上形成的痕迹。 擦痕:平行而密集的沟纹. 镜面:铁、锰等物质组成的光滑而平整的曲面.(2阶步和反阶步 阶步:陡坡倾斜方向指示对盘动向 反阶步:压性裂隙,亦称羽裂,陡坡倾斜方向指示本盘动向;张性裂隙,R面,陡坡倾斜方向指示对盘动向。(3)拖曳褶皱 断层使二侧岩层发生变薄和弯曲 弧形突出的方向指示本盘动向(4)断层角砾岩、磨砾岩断层角砾:碎块较大,一般呈棱角状;泥质胶结,为断层角砾岩。断层磨砾:碎块

11、较大,一般呈圆-半圆形;泥质胶结,为断层磨砾岩。根据碎块成分可判断断层切穿了那些地层及其断层的动向(5)密集节理:进一步发展便成断裂;先成节理常控制断层的延伸方向。8.节理1. 定义:岩块发生破裂,但二侧无明显的位移。2.节理的种类:(1)按成因分:原生节理,次生节理(2)按力学性质(构造节理):张节理、剪节理3.共轭节理:材又称“X”节理;表现为互相切割。地层接触关系1.整合接触Conformity(1.特征:新老层产状一致;岩性、古生物演化连续、渐变;无沉积间断。(2.条件:盆地稳定地接受沉积(地层的形成与古气候、古化学环境、沉积物来源不同有关) 2.平行不整合Parallel Unconformity(假整合)(1.特征:新老地层产状一致;但其间有沉积间断;岩性古生物演化发生突变。(2.条件:地壳稳定上升,沉积物高出沉积基准面而遭剥蚀,然后地壳又稳定下降,接受沉积。3.不整合接触Unconformity1.特征:新老地层角度相交,有沉积间断,岩性、古生物演化突变,存在剥蚀面、风化壳、底砾岩。2.条件:地壳运动强烈,老地层褶皱、破裂并遭风化、剥蚀,而后地壳下降接受沉积 (不整合面总是与上复岩层产状一致)四.侵入接触:侵入体与被侵入围岩的接触关系五.侵入体的沉积接触:火成岩遭风化剥蚀后,其上又形成新的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