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39.54KB ,
资源ID:1272003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7200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docx

1、上海市中考物理必考的14个学生实验题无答案第一单元声和光 学生实验复习【学生实验一】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目的:探究_成像的特点。2.实验器材:_、白纸、蜡烛灯(2个)、刻度尺。3.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_放一块玻璃板作为_。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OO。在玻璃板前方一支_(选填“点亮”或“没点亮”)的蜡烛灯A,玻璃板后放一支_(选填“点亮”或“没点亮”)的同样的蜡烛灯B。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灯B,直到从玻璃板前面不同_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灯B好像_似的。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观察比较A、B的大小,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_。(2)移动蜡烛灯A的位置,重新实验。用直线

2、把每次实验中蜡烛灯A和它的像(即蜡烛灯B)的位置连起来,观察这些连线与OO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用刻度尺量出它们到_的距离。蜡烛灯A到_的距离蜡烛灯B到_的距离15cm5cm28cm8cm由表格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3)在玻璃板后面挡一张黑纸,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玻璃板内点亮的蜡烛灯)。实验结论:_。4.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作为平面镜的是_,原因是为了_。如图所示,是两位同学合作做实验,则未点燃的蜡烛是_。(选填“A”或“B”)。【学生实验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的_规律。2.实验器材:_、发光物、光屏、光具座(或刻度尺)。3.实验步骤:(1

3、)实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把发光物、凸透镜(焦距已知)和_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将它们的_位置调节到等高,在透镜两侧标出焦点的位置。(实验需要两个人合作)(2)在光屏上找清晰的像。固定凸透镜,把发光物放在_外某一位置不动,将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由靠近透镜处向远处慢慢移动,看到光屏上成像后,再将光屏前后微调,直至在光屏上显示十分_的像。移动光屏_(选填“能”或“不能”)找到清晰的像的位置,像距与物距_(选填“是”或“不是”)一一对应的。(3)在光具座上固定好凸透镜,将发光物放在离凸透镜大于2f的某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找到一个十分_的像。将像距范围、像的_(与物比较)、像的倒正及虚

4、实填入下表中第一行。 将物逐渐移近透镜,按下表中给出的物距范围放置发光物,重复上述实验,观察成像范围及性质的变化,并填入下表。焦距(厘米)实验次数物距范围像距范围像的大小(放大、缩小或等大)像的正、倒像的性质(虚、实)10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下凸透镜的_。(2)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A是光具座,B是光屏,C是蜡烛,D是凸透镜。在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3)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使物距大于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后,要移动光屏找像。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_。(4)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

5、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_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5)如果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像(选填“虚”或“实”)。当烛焰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应从_(选填“光屏”或“烛焰”)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像。(6)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厘米,为了找到像的位置,光屏应在光具座的_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选填“6070”或“大于70”);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在45厘米刻度处时,移动光屏,_在光屏上成像(选填“能”或“不能”)。第二单元运动和力 学生实验复习【学生实验三】用弹簧测力计测力1.实验目的:用_测力。2.实验器材:_、细线、钩码、木块。3.实验步骤:(1)完成弹簧测力计的_。(2)在弹簧测力计的

6、挂钩上悬挂一个合适的钩码(注意不要超出弹簧测力计的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3)将木块放在_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_方向拉,使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大木块,但没有拉动(注意不要超出弹簧测力计的_)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4)将大木块换成小木块,操作方法同上。4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为_牛,最小分度值为_牛,指针所指的示数为_牛。【学生实验四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在_方向上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_状态(静止或做_运动)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2.实验器材:_(2个)、木板、白纸、重物、细线。3.实验步骤:(1)物体(木板)静止将一块贴有_的木板放在_桌面

7、上,在板上固定两枚图钉。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拉这两枚图钉,观察并描述木板的运动情况。当木板最终_时,记下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这两个拉力。研究这两个拉力的大小、作用线和方向有什么关系。以上事实证明: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方向_,作用在同一_ 上。(2)物体(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手提弹簧测力计,在其下端通过细线挂一重物。当重物静止时,观察悬挂重物的细线,它为什么是竖直的?为什么可以用测力计测量重物受到的重力?答:_。 _。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重物受到的_力)突然上提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突然下移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_。(均

8、选填“变大”或“变小”)手提弹簧测力计,尽可能使重物缓缓向上(或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变化。(选填“有”或“没有”)以上事实说明:物体受到两个力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力大小_,方向_,作用在同一_ 上。4如下图所示,某同学做“探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关系”实验。他利用两个钩码,通过细线用拉力F1、F2分别拉小车。该同学用多组钩码进行多次实验,并记录数据和现象如下表。经过对表格中数据的比较,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时,这两个力大小_。如图(b)所示,把木块扭转一个角度,松开手,发现木块自动恢复到原来的位置,这一现象说明

9、:_。【学生实验四2】用DIS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1.实验目的:探究当物体在_方向上只受两个力作用而处于_状态(静止或做_运动)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2.实验器材:力传感器(2个)、位移传感器(1个)、木板、_(数据处理系统)、钩码、电动机、细线、支架、电源。3.实验步骤:(1)物体(木板)静止在较光滑水平桌面上放一块木板,在木板上固定两枚图钉,用两个力传感器分别沿_方向拉这两枚图钉,观察下列情况中木板能否静止:两个拉力的大小_(选填“相同”或“不同”)且两个拉力的方向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直线上时,木板静止。改变两个拉力的_和_,让木板静止,记下此时两个力传感器的_和力的_,用力的

10、图示法画出两个力。以上事实证明: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静止时,这两个力大小_,方向_,作用在同一_ 上。(2)物体(钩码)做匀速直线运动将实验器材按图安装、调试完毕,当钩码静止时,观察由力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和在计算机上绘出的F-t图,比较_与钩码所受_的大小。电动机通电后,观察由位移传感器记录的数据和在计算机上绘出的s-t图,判断钩码是否做_运动。当钩码以0.1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比较比较_与钩码所受_的大小。当钩码以0.2米/秒的速度匀速上升时,比较比较_与钩码所受_的大小。以上事实说明: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两个力大小_,方向_,并且沿同一_。实验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

11、上二力平衡的条件是:_。第三单元机械和功 学生实验复习【学生实验五】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1.实验目的:探究杠杆_的条件2.实验器材:带有_的杠杆、铁架台、_、钩码、线。3.实验步骤:(1)把杠杆的_支在铁架台上,调节杠杆两端的_,使杠杆在_位置上保持平衡。(2)用线系着钩码,分别挂在杠杆的两侧,改变钩码的_或在杠杆上的_,使杠杆在_位置上仍保持平衡。把支点右侧的钩码作用于杠杆上的力(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当做动力F1,把支点左侧的钩码作用于杠杆上的力当做阻力F2,。记下_、_、_、_的数值。(3)改变_和_的数值,再做三次实验,将结果填入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1(牛)动力臂l1(米)动力动力臂F1

12、l1(牛米)阻力F2(牛)阻力臂l2(米)阻力阻力臂F2 l2(牛米)140.050.220.10.2220.10.280.0250.23100.020.240.050.2(4)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4.把钩码用细线系着挂在杠杆上,在同一侧用测力计竖直向_拉着杠杆,改变钩码_或测力计拉杠杆的_,使杠杆在_位置上仍保持平衡。把测力计挂钩的拉力当做动力F1,钩码作用于杠杆上的力当做阻力F2,改变_和_的数值再做一次实验。把两次实验的结果填入下表。实验次数动力F1(牛)动力臂l1(米)动力动力臂F1 l1(牛米)阻力F2(牛)阻力臂l2(米)阻力阻力臂F2 l2(牛米)

13、140.050.220.10.2220.10.280.0250.23100.020.240.050.2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综合上述实验可以初步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_。5某小组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实验步骤正确,读数准确。实验序号阻力F2(牛)阻力臂l2(厘米)动力F1(牛)动力臂l1(厘米)111829222041033102154440330(1)完成表格中空白栏目填写。(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与3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初步归纳得出的结论是: 。(3)有同学在分析实验序号4的数据时,发现得不出上述结论,你认为他的实验中可能存在

14、的问题是:_。第五单元物质 学生实验复习【学生实验六】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1、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用_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_来测量物体的体积。为了进行探究,他需要改变这种液体的_进行多次实验。为了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特性,他还需要选用_体积的_种类(以上两空选填“不同”或“相同)的物质重复进行实验。【学生实验七】测定物质的密度2、为测量一块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小范同学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 3、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魏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容。4、在“测定物质密度”的实验中,小唐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完成空格处的内

15、容。上述实验步骤中,小孙忘记归零了,那么他在第步中,电子天平测出的是_的质量。第六单元 压强 学生实验复习【学生实验八】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1.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使用了图(a)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叫做 ,这个装置是用来_的仪器。若用手按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眼睛观察_,此时两管中液面将 (选填“相平”或“不相平”)。实验中,将它的金属盒分别放入盐水中的不同位置处,实验现象如图(b)、(c)和(d)所示,这说明: 。若要利用此实验装置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方向的关系,则应使两容器内的液体种类 ,橡皮膜置于液体中的深度 ,橡皮膜所对的方向 (选填“相同”或“

16、不相同”)。【学生实验九】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1、在图1“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目的是定量研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它 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过程及记录的数据用图14中字母表示,其中物体受到的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F1,物体受到的 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两次示数差(F1F2)。(V2V1)等于_。小裘在实验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随着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多,示数越_,后来示数为零了,请问有哪些原因造成弹簧测力计示数为零:_ _ 2、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小冷设计的实验报告(部分)如下,请填写空格处的内容。3、在“阿基米德原理”一节的学习中,我们经历了阿基米德原理表达式的推

17、导和“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1)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使用图3所示的溢水杯和小烧杯接收被测物块排开的水。为了使溢出液体的体积尽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少误差,那么要求“在浸入被测物块前,_”. (2)图4为小王实验步骤的示意图,其中“步骤B”的目的是:测出_。若图中弹簧测力计的四个示数值F1、F2、F3、F4满足关系式_时,则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第七单元电路 学生实验复习课【学生实验十】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1、使用电流表时,所测电流不得超过它的_,必须使电流从它的_接线柱流进(选填“+”或“-”)。2、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使用时应将它_在被测电路中(选填“串

18、联”或“并联”),电流应该从_接线柱流入(选填“正”或“负”),从图1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_安。图2所对应的电表应_在被测电路中(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表的示数为_。3、完成实验“用电流表测电流 用电压表测电压”的电路图连接。L【学生实验十一】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1、完成实验“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电路图的连接,要求滑片向右移,电流表示数变小。2、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_ 状态;在图1(a)所示电路中,闭合电键前,滑片应移到变阻器的 _ 端, 试接触后发现电流表的表盘如图1 (b)所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_。经思考后,重新连接

19、进行实验, 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1(c)所示,此时电路中电流为_安。 图1 (a) (b) (c)3、 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实验中,实验室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图2中所示。请你设计电路,要求:闭合电键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自中点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不断变小。在方框中画出你设计的电路图。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应处于 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电流表应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学生实验十二】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1、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将一段导体接在电路中,多次改变导体的 ,以得到通过它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 实验中为了得到导体

20、中电流与电压关系的_规律,还应多次改变 (选填“电流”、“电压”或“导体”),进行实验。 2、 某小组同学用如图2所示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并将实验数据填写在表一中。表一导体实验序号电压/V电流/A甲12.00.1024.00.2036.00.3048.00.40乙52.00.2064.00.4076.00.6088.00.161在实验过程中,小陶同学是用 的方法改变导体两端的电压。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5、6、7)的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5(或2与6或3与7)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4实验序号8的数据不符合上述实验结论

21、,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字母);A把表中电流数据改为0.80 B尊重事实,不作处理C推翻前面结论,寻找新的规律 D查找错误原因,重新进行实验小黄同学进一步分析比较表格中的电压和电流的比值,得到的结论是: 接下来他们在分析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探寻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长度的关系。请你根据实验要求在表二中填写相应的栏目,并从表三所提供的实验器材中选择符合要求的导体,把所选的导体编号填写在表二中 。【学生实验十三】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1、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实验原理:_。实验器材:待测电阻、2节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_和导线若干。小徐设计的记录表格如下,请在表格的空格

22、处填上栏目_、_。实验序号电压(伏)电流(安)1/2/3/2、小许同学在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器材均完好,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字样。(1)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有一根导线尚未连接,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中正确连接。(2)小许同学正确连接好电路,按照正确步骤实验,闭合电建,观察到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2.4伏和0.18安,则所用的电源电压为 伏。(3)在滑片P移到中点位置时,电流表A的示数如图2所示,读数是 安,这时候测得的待测电阻的阻值是 欧。(4)为了_,必须多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采用的操作方法是 。3、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潘同学按图4正确连接电路进行实验。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所用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2A”字样。 在闭合电键S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_端。(选填“A”或“B”) 他实验步骤正确,闭合电键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0.2安,并将其记录在序号1中,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4(b)所示。接着,他移动变阻器滑片,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序号2中,并计算出电阻值。他继续实验,发现电流表的最大示数为0.56安,将其记录在序号3中。请将上表填写完整,并计算出电阻值。(计算时,精确到0.1欧) 第八单元电能和磁 学生实验复习课【学生实验十四】测定小灯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