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64.51KB ,
资源ID:12725143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7251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通用版202x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讲 河流地貌的.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通用版202x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讲 河流地貌的.docx

1、通用版202x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第三讲 河流地貌的第三讲河流地貌的发育掌握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1河流侵蚀地貌河谷发展阶段河谷形态侵蚀类型地貌特点初期河流侵蚀作用以逆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谷深而窄,谷壁陡峭,横剖面呈“V”型中期向下侵蚀作用减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更为弯曲,河谷拓宽成熟期以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作用为主河谷展宽,横剖面呈宽而浅的槽型2河流堆积地貌地貌类型地区分布形成原因甲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河流出山口处地势突然趋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物质在山麓地带沉积乙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在凸岸堆

2、积形成的堆积体,随着其面积的不断扩大,形成河漫滩,河漫滩在河流改道或继续向下侵蚀的情况下连接在一起丙三角洲、冲积岛河流入海口处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流速减慢,河流携带泥沙沉积 题组练通蛇曲之美,既有温婉轻柔,也有恢宏磅礴。如图表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间的河流弯曲景象,我们称之为“蛇曲”。读图完成12题。1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A向斜成谷 B断裂下陷C流水侵蚀 D风力侵蚀2图中由至的地形剖面图(纵坐标表示海拔,单位:m,阴影区为泥沙沉积物)最可能的是()解析:1.C2.B第1题,内蒙古草原地形平坦,水流缓慢,河水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使得河道弯曲。第2题,内蒙古高原的

3、海拔在1 0002 000 m之间,A、C项错误;图中河流剖面处是凹岸,是侵蚀岸,处是凸岸,是沉积岸,有沉积物,故B正确,D错误。如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3甲处地形名称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分别是()A冲积扇,流水沉积作用B冲积平原,流水侵蚀作用C三角洲,流水沉积作用D三角洲,海浪侵蚀作用4近年来,甲处地形面积增长速度明显减慢,主要是因为()A海平面上升 B沿海地壳下沉C黄河入海泥沙减少 D该区植树造林解析:3.C4.C第3题,由图中经纬度与地理信息可知,此处为黄河三角洲,为黄河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而成。第4题,河口附近陆地面积的增加来自河流泥沙的不断堆积,由于黄河中、上游植被

4、保护使水土流失减弱,黄河输沙量减少,加之近年来黄河断流等导致三角洲增速减慢。理清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1)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2)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3)为聚落提供农副产品。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1)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较小。(2)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较大。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原低地:沿河成线状分布。(2)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3)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对聚落的影响。地形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平原洪(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或河漫滩平原向山坡的过渡地带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多呈狭长

5、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聚落密度小较小大成因地势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受洪水威胁小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 题组练通如图示意我国东部某地区,图中海拔最高点为A点。读图回答12题。1图中主要山脉的走向大致是()A东南西北 B东西C东北西南 D南北2影响该地区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河流 B地形C交通 D气候解析:1.D2.A第1题,山脉走向可以根据河流流向来判断,图中河流由西向东流,故图中主要山脉大致是南北走向。第2题,由图可知,村落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故影响该地区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河流。如图为我国

6、某区域(3433N,11449E附近)不同时期城市位置变迁图。读图完成34题。3图示时期,该地地貌变化的自然原因是()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C风力沉积 D风力侵蚀4有关图示区域城市搬迁原因及选址区位的说法正确的是()A避免被风沙掩埋背风坡 B避免被风沙掩埋迎风坡C避免水灾高地 D避免水灾远离河流解析:3.A4.C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河流较多,图示区域的海拔整体升高,主要原因是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此堆积。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城市向高地搬迁,主要是为了避免水灾。重难点怎样准确把握河流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典题示例长沙市区对面的湘江自南向北流淌,橘子洲正位于其江心,该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洲

7、,是长沙重要名胜之一。某中学兴趣小组夏季到该地进行野外考察。完成(1)(2)题。(1)在考察过程中,有关橘子洲成因的内容不正确的是()A水流平缓、泥沙堆积 B河床宽阔、激流回旋C洞庭湖水汛期顶托 D河水冲刷下切而成(2)在测江洲东西两侧的水流速度时,他们用两条皮筏沿直线在东西两侧自然漂移,同时每隔2分钟在相同的地图上记下它们的位置。有关他们实验内容推测正确的是()东侧先到洲尾西侧先到洲尾地图上记载分时位置点东侧密地图上记载分时位置点西侧密A BC D解析第(1)题,橘子洲为湘江下游众多冲积沙洲之一,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所形成,并非河流冲刷下切所致,即D项说法错误、A项说法正确。河床宽阔为冲积沙洲的

8、形成创造了空间,激流回旋为泥沙的堆积创造了条件,即B项说法正确。顶托是指支流水流被干流高水位所阻形成的壅水现象,受洞庭湖水汛期顶托作用影响,湘江水流变缓,泥沙沉积,为形成冲积沙洲创造条件,即C项说法正确。第(2)题,湘江自南向北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东岸为侵蚀岸,水流速度快,西岸为堆积岸,水流速度慢,所以东侧的皮筏先到洲尾,而西侧在地图上记载分时位置点较密集。依据题意选B。答案(1)D(2)B师说技法1图解河流凹凸岸2河流流向判定(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河流流向总是与等高线的弯曲方向相反。(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湖泊或

9、水库对河流径流有调节作用,所以湖泊或水库下游的河流年径流量比较稳定,水位变化曲线的起伏较小。(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在河岸弯曲处,受水流的冲刷,凹岸河床较深,而凸岸往往形成河漫滩,即河床较浅;在河岸平直处,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北半球右岸河床较深,左岸则较浅,南半球正好相反。(5)根据河流地貌类型判定河流流向(6)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判定河流流向一般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7)根据时令河虚实线判定河流流向时令河即季节河,这类河流主要分布于内陆沙漠或沙漠边缘,由雨季时雨水汇流而成,一般越向下游水量越小,在旱季时流量变小

10、甚至干涸,随季节消失的部分在地图上用虚线画出,河流由实线向虚线流。3图解河流地貌分布规律集训过关河谷是指流水侵蚀所成的槽型洼地。如图为河谷发育的各阶段示意图,完成12题。1按照河谷的发育过程,排序正确的是()A BC D2河流上游、中游、下游主要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A侵蚀搬运沉积 B侵蚀沉积搬运C沉积侵蚀搬运 D搬运侵蚀沉积解析:1.D2.A第1题,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河谷呈现出“V”型;随着河谷的发育,河流的侧蚀越来越强,河谷呈现“U”型。根据四图可以看出位置最浅,发育最早,接着为下切形成的“V”型,对应的为;下切最深,之后河水向河谷两侧

11、侵蚀,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最后是河谷继续变宽,形成“U”型河谷,对应的为。故由早到晚的顺序为。第2题,河流上游以侵蚀作用为主,中游以搬运作用为主,下游以沉积作用为主。如图示意某河流沉积地貌剖面。读图完成35题。3该地貌多发育在河流的()A入海口 B出山口C发源地 D中下游4受流水的长期作用,该段河道的横向迁移方向是()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5甲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A农业用地 B港口用地C生态用地 D住宅用地解析:3.D4.A5.C第3题,该图为河漫滩的河床剖面图。河漫滩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因此 D 选项正确。第4题,河道在弯曲处不断向凹岸方向移动,结合图示可知河

12、流东侧为凹岸,因此河流不断自西向东横向迁移。因此 A 选项正确。第5题,甲地为河漫滩,汛期时河水能够漫过河漫滩,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A 错;河漫滩易出现航道淤积,不利于港口的建设,B 错;河漫滩细沙黏土层分布且汛期易被淹没的特点适合作为生态用地以起到保持水土、美化生态环境的作用,C 对;河漫滩土层松软,修建房屋易造成地基沉降,易遭洪水灾害,故不适宜住宅用地,D错。下图为古镇分布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6下列关于图中河流和古镇的说法正确的是()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的主因是地转偏向力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相对于河岸a、b和c,河岸

13、d在洪水期最不易决堤A BC D解析:选B从图上可以看出,古镇位于河流凸岸处,取水方便,且位于河流上游地区,地势稍高,可避免洪水威胁,因此古镇在该区域选址的主因是水源和地势。由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区域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较多,河流流量较大,挟带的泥沙较多,因此,河岸d沉积作用最强发生在夏季。河流在ac段形成曲流,这主要是受弯道环流的影响,主要受河水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由于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故河岸c决堤的概率高于河岸a和d;河岸d位于下游地区,在洪水期相对于河岸a和c更易决堤。地貌景观图的类型及其判读典题感悟(2019昆明质检)下龙湾是位于越南北方广宁省的一个海湾,因岛屿众多、

14、风光秀丽迷人而被称为“海上桂林”。读图完成(1)(2)题。(1)形成这种地貌的岩石是()A花岗岩 B玄武岩C石灰岩 D片麻岩(2)下龙湾的岛屿属于()A大陆岛 B火山岛C珊瑚岛 D冲积岛解析第(1)题,根据“海上桂林”判断该地喀斯特地貌广布,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石灰岩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第(2)题,根据所处的位置判断图示岛屿为大陆的一部分,后来因地壳运动,与大陆分开,为大陆岛,A正确;火山岛是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以岩浆岩为主,而下龙湾的岛屿以石灰岩为主,B错;珊瑚岛是珊瑚虫遗骸堆积形成的,一般面积较小,分布在热带海洋中,C错;冲积岛一般是泥沙沉积形成的,多分布在河道之中,D错。答案(1)C(2

15、)A技法指导1常见地貌景观图的形成作用地质作用景观内力作用火山、大断崖等外力作用侵蚀地貌高山峡谷、瀑布、石林、溶洞、风蚀蘑菇、角峰、“U”型谷、海蚀柱等堆积地貌冲积扇、河漫滩、三角洲、沙丘等2景观图的判读步骤第一步:判读景观图表示的地貌类型(1)根据地貌所在地区进行判断,如材料或图名中提及该地貌位于新疆地区,那么该地貌极有可能为风力作用形成的侵蚀或堆积地貌。(2)根据地貌形态判断,如地貌显示为扇形,应为冲积扇。第二步:分析地貌的形成过程(1)根据地貌形态明确形成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外力还是内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地表形态变化大的地貌类型以内力作用为主,地表形态变化小的地貌类型以外力作用为主。例

16、如,形成高山地貌的地质作用以内力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的地质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2)观察景观的特殊之处,分析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例如,景观造型奇特或有岩石碎屑说明发生过风化或侵蚀作用,有层状形态说明发生过沉积作用。(3)根据地貌所在地区的气候等特征判断具体的外力作用类型。例如,同样发生了侵蚀作用,干旱地区以风力侵蚀为主,湿润地区以流水侵蚀为主。迁移应用(2019沧州模拟)马蹄湾是美国科罗拉多河一截“U”型的河道,也是格兰峡谷的一小段。由于河湾环绕的巨岩形似马蹄,所以叫“马蹄湾”,也有人称其为科罗拉多河的大拐弯。下图示意马蹄湾景观。据此完成12题。1马蹄湾形成的内力作用是()A地壳不断上升运动

17、B地转偏向力的长期作用C岩石深度变质,硬度大 D岩层陡立,重力作用显著2图示河流沿岸,易形成的地貌是()A河口三角洲 B冲积扇C河漫滩 D河心岛解析:1.A2.C第1题,较深的河流谷地的形成都与流水的侵蚀和地壳的上升有关,其中地壳的上升属于内力作用。第2题,马蹄湾地区河流弯曲度大,河水在凸岸堆积,容易形成河漫滩。(2019安徽合肥四校联考)美国羚羊峡谷(365128N,1112220W)是著名的狭缝型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千米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地质构造是红砂岩。峡谷位于印第安人保护区,自然的奇幻美景是游客们的“地下天堂”,但“天堂”需要印第安导游的带领才能入内,这不仅是自然和人文保

18、护的需要,更是为了游客的人身安全。就算是峡谷上方阳光灿烂,但是如果一场暴雨突然降临,这狭窄的“天堂”瞬间就可能变成一处急流奔腾、绝无逃生可能的“地狱”。根据材料,回答34题。3该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C板块张裂作用 D板块挤压作用4该地岩石呈现红色的原因可能是()A当地沙漠为红色B植物根系染色作用C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氧化物D洪水染色作用解析:3.B4.C第3题,风力侵蚀主要形成戈壁、风蚀蘑菇等地貌,不会形成峡谷,A错误。读图可知,谷壁上坚硬光滑、有着如同流水般的边缘,最有可能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主要由于暴增的水量流速相当快,加上狭窄通道将河道缩小,因此垂直侵蚀力

19、也相对变大,B正确。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C错误。板块挤压形成褶皱山脉、海沟等,D错误。第4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峡谷因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地质构造是红砂岩,砂岩含有大量氧化铁,呈红色。5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射电望远镜是指观测和研究来自天体的射电波的基本设备,射电望远镜选址对无线电环境条件要求很高。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口径500 m,选址在贵州平塘县大窝凼天坑。大窝凼地处深山,人烟稀少,发育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大窝凼地质时期曾是一片浅海,海底沉积了深厚的石灰岩。材料二大窝凼地貌图及其所在地局部区域图。(1)简述大窝凼从海底石灰岩形成天坑的地质过程,并分析在该地貌条件下

20、形成的自然环境特征。(2)分析射电望远镜项目选址该地的优势条件。(3)图示地区除石灰岩外,花岗岩、大理岩等也分布广泛。推测该地花岗岩、大理岩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解析:第(1)题,海底沉积的石灰岩经地壳抬升至地表,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被流水溶蚀塌陷而形成天坑。喀斯特地貌对自然环境特征的影响,主要从对水文、土壤、地形地势等角度分析。第(2)题,从地形分析工程量小,从地貌分析不易积水,对设备腐蚀较小,从人烟稀少等分析无线电环境好。第(3)题,花岗岩属于侵入岩,大理岩属于变质岩,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可分析其形成过程。答案:(1)地质过程:地壳隆升(或地壳抬升);流水溶蚀(或侵蚀),地面塌陷。特征: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储存条件差,地势起伏较大。(2)可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喀斯特地貌区,岩石透水性强,有利于地表水向地下渗透,便于排水;人口稀少(地处偏僻),无线电磁的干扰小(干扰信息小);位于高原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清洁或大气透明度高);周围高山环绕,能有效屏障周围的人为电磁波干扰。(3)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岩浆活动频繁,岩浆侵入形成众多的岩浆岩(花岗岩)。地质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受岩浆的影响(温度、压力变化),发生变质作用成为大理岩。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