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52.12KB ,
资源ID:12761028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7610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docx

1、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0纸的发明教案10.纸的发明课题纸的发明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本文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赞扬了古人的聪明才智。教学时,我先按课文的叙述顺序理清纸的发明过程及每个过程的缺点,最后展示了纸的发明对全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熟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学前准备1.预习课文,认读生字。(学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文。(用时:5分钟)1.教

2、师拿出课本和各种作业本,提问:这是用什么做的?2.小结,揭题。这一张张纸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3.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回答:课本、作业本是用纸做的。2.小组讨论交流对纸的了解。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用时:15分钟)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按要求自学生字词。2.课件出示本课词语,引导学生认读词语。3.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1.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注意“携、累”的读音。2.掌握多音字“累”和“鲜”。3.认读词语。4.再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读拼音写词语。wi d j l( ) ( )bo cn u zhu( ) ( )jn yn sh

3、hu( ) ( )三、自主探究2、3自然段。(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第2、3自然段,了解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2.再读第2、3自然段,说说这些文字记录方式的缺点。3.与我们现在用的纸张进行比较。板书:竹片、木头笨重帛价钱太贵麻粗糙1.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出人类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过程。纸发明以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上或铸刻在青铜器上;后来,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并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再后来,把字写在蚕丝织成的帛上。西汉时代,用麻造纸。2.小组讨论交流这些书、纸的缺点。2.按课文顺序列举祖先记录文字的方式的演变。龟甲和兽骨( )( )( )四、总结巩固。(用

4、时:5分钟)1.课件出示书和纸的发展演变过程,引导学生复述。2.布置课堂作业。1.通过课件直观感受祖先记录文字的艰难和纸的发展过程,并复述这一演变过程。2.书写生字、词语。3.读拼音,写同音字组词。zhu 广( ) 欧( )bo ( )护 ( )贝教学反思第一课时,主要任务是将课文读通顺,并学习生字,同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了解纸不断演变的过程,再通过课件直观感受,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2.感受祖先的聪明才智,培养民族自豪感。学习重点了解蔡伦造纸的方法和意义。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品读第4自然段。(用时

5、:20分钟)1.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4自然段,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3.根据原文,思考交流: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为什么能传承下来?1.自由读第4自然段,了解蔡伦发明纸的过程及其发明的纸的优点,小组交流讨论。材料:树皮、麻头、稻草、破布过程:剪碎(切断)、浸、捣乱、捞、晒优点:原料易得、价格便宜、轻便好用2.简述蔡伦造纸的过程。3.抓住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的优点回答问题。4.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方法传承下来了?_二、了解发明意义。(用时:10分钟)1.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其主要内容。2.联系第一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和贡献之大。1.纸的发明意

6、义重大:传到朝鲜、日本;传到阿拉伯和欧洲;影响了全世界。2.自读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纸的发明的伟大意义。5.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有什么重大意义?_三、拓展延伸。(用时:10分钟)1.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纸的发明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便利。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第一题。3.作业: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他的三大发明。1.交流纸给我们带来的便利。2.再读课文,完成课后第一题,深入了解纸的发明过程。3.收集资料了解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的发明过程。6.选取一个古代发明,说说它的发明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先帮助学生理顺纸的发展过程,再了解发明的意义。教学思路清晰,最后的拓展

7、延伸,不仅扩展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纸的发明教学片段自主探究,了解纸的发明过程。(教学重点) 师:中国造纸术的发明,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伟大的发明是怎样诞生的呢?请同学们自读第24自然段,画出相关内容。(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四人小组交流,然后推荐代表发言)生1: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后,把文字记载在龟甲和兽骨上或铸在青铜器上。生2:后来,人们把文字记载在竹片或木片上,用绳子穿起来,成为一册书,很笨重。生3:再后来,人们在蚕丝织成的帛上写字,虽然轻便,但价钱太贵不能普及。生4: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用麻造纸,但这种纸粗糙,不好写字。生5:大约在一

8、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蔡伦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用树皮、破布、麻头等为原料,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价格又便宜的纸。师:同学们学得认真,总结得较好,我们一起读读蔡伦造纸的过程,说说为什么蔡伦的造纸术能传承下来呢?(生齐读)生1:蔡伦造纸的原料容易得到。生2:蔡伦造的纸轻便好用,而且价格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师: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让我们赞叹不已,更值得我们学习。如果没有纸的发明,也就不会有我们今天读书学习的便利。三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试卷(时间:90分 满分:100分)第一部分:积累运用(53分)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di ji sh j jin yn m fng二、我能分辨字形,并

9、组成词语。(4分)拂( ) 匀( ) 赏( ) 洲( )佛( ) 习( ) 裳( ) 州( ) 三、我能读准字音。(在正确的读音上画“”)(3分)1.他情不自禁(jn jn)地走进了那间作(zu zu)坊。2.那个女孩从歹徒手中挣(zhng zhng)脱后,撒(s s)腿就跑。3.小燕子在电线杆(gn gn)上闲散(sn sn)地休憩。四、我会搭配词语。(5分)明亮无比的( ) 烂漫无比的( ) 波光粼粼的( )一( )轿子 一( )水缸 一( )口水 一( )细线五、我能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一个词语造句。(6分)( )( )不断 ( )( )盗铃 邯郸( )( ) 画( )添( )(

10、)( )不忘 ( )( )求剑 杞人( )( ) ( )弓( )影 六、我会在括号里填入句中带点词的反义词。(4分)1.虚心使人进步,( )使人落后。2.只有不怕失败的人,才能获得( )。3.学习一定要认真,来不得半点( )。4.班会课上,老师表扬了关心集体的同学,( )了损害集体利益的同学。5.动对( ),( )对略,开始对( ),( )对防守。七、我会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1.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在老师的辅导下,进步很大。2.给下面的语句加标点。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 作坊 酒楼 茶馆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4.桥面两侧有石

11、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用加点词语仿写句子)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1.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 2.学习了花钟,我们知道牵牛花开花的时间是 ,万寿菊开花的时间是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 、 、 有着密切的关系。3.请从我们学过的古诗中选取一首关于节日的,默写出其中两句: , 。4.从陶罐和铁罐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九、排列下列顺序错乱的句子,在括号里标上序号。(5分)( )金秋果实成熟,让人一看就垂涎三尺。(

12、)夏季果园里的树木长得十分茂盛。( )教学楼矗立在果园旁,给果园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冬天来了,白雪覆盖在树枝上,景色十分壮观。( )春回大地,桃花盛开,我冒着细雨观赏果园美景。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18分)(一)荷 花(节选)(8分)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 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 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1.我会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

13、)2.第一自然段共有 句话。从第 句到 句,写了荷花开花时的三种不同状态。描写荷叶的句子是第 句。(2分)3.我能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1分)4.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2分) (二)碗中的金币(10分)乔治是一个喜欢开玩笑的庄园主。圣诞节前夕,他觉得应该奖励兢兢业业的管家。于是,他拍着管家杰克的肩膀说:“这里有四大碗粥,我在其中一碗的碗底放了两枚金币,但你需要把碗中的粥全部喝光才能得到金币。亲爱的杰克,看看你的运气怎么样了。”杰克非常渴望得到金币,但是他不确定究竟哪个碗里放有金币。他犹豫着把第一碗里的粥喝了一部分;忽然觉得金币应该在第二个碗里,于是他又去喝了一半第二

14、碗的粥;但是心里还是不甘心,便把第三碗的粥又喝掉了一部分;最后又改变了主意,第四碗粥又被他艰难地喝了一半。这时候,杰克感到自己的胃里再也装不下任何东西了。结果,他一枚金币也没有得到。其实,乔治在每碗粥的碗底都放了两枚金币,他只要随便喝掉一碗美味的粥,都会得到梦寐以求的金币。浅尝辄止常常会使我们失去唾手可得的成功。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4分)梦寐以求: 唾手可得: 2.“浅尝辄止”指的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了,比喻做事不进行深入研究。请用波浪线画出杰克“浅尝辄止”的表现。(2分)3.杰克为什么一枚金币也没有得到?在你认为最正确的原因后打勾。(2分)(1)乔治太狡猾了。 ( )(2)四碗粥杰

15、克都没有喝光。 ( )(3)杰克不知道哪个碗里有金币。 ( )(4)杰克做事半途而废,失去了机会。 (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第三部分:口语交际(4分)请针对“小学生应不应该带手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第四部分:习作(25分)题目:我爱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要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句子写通顺,书写时字迹工整。注意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300字左右。参考答案第一部分:积累运用一、代价 设计 检验 蜜蜂 聚集 偶尔 芬芳 保存二、吹拂 仿佛 匀称 学习 欣赏 衣裳 亚洲 神州 三、1.jn zu 2.zhng s 3.gn sn 四、天空 春天 湖面 乘 口 泡

16、痕五、源源 掩耳 学步 蛇 足 念念 刻舟 忧天 杯 蛇 示例:小明自从去年转学后,就一直对以前的同学念念不忘。六、1.骄傲 2.成功 3.马虎 4.批评 5.静 详 结束 进攻七、1.“进步很大”前面加上“他的成绩”。 2.。 、 、 、 3.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4.示例:三峡两旁山石林立,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顶盔挂甲的武士,还有的像飘飘欲飞的嫦娥,真是千姿百态!八、1.清早飞行的快乐 昨夜做的好梦 2.凌晨四点 下午三点 温度 湿度 光照 3.示例: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4. 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九、3

17、2 5 4 1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一)1.挨挨挤挤 小莲蓬 饱胀 2.6 4 6 2 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4.因为一池荷花就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但是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的景物,所以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二)1.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形容非常容易得到。 2.他犹豫着把第一碗里的粥喝了一部分;忽然觉得金币应该在第二个碗里,于是他又去喝了一半第二碗的粥;但是心里还是不甘心,便把第三碗的粥又喝掉了一部分;最后又改变了主意,第四碗粥又被他艰难地喝了一半。 3.(4) 4. 浅尝辄止常常会使我们失去唾手可得的成功。第三部分:口语交际示例:我认为小学生应该带手机。理由: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手机不仅有接打电话的功能,还能随时查找各种资料。让学生接触手机可以培养学生利用高科技、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和素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