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32.65KB ,
资源ID:127733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7733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docx

1、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院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环境生态学学 时:4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讲授、自学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城市环境生态学,戴天兴编,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l年。参考书目: 城市生态工程学,马光、胡仁禄编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城市生态环境学(第二版),杨士弘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城市环境物理,刘加平编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3年。景观设计学(第三版),美西蒙O西蒙兹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可持续发展论,张坤民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年。基本要求:本课程为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的生态、环境教育系列中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

2、由环境学基础、生态学基础、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环境问题及其对策以及城市景观设计生态技术等内容组成,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环境和生态学基础知识,合理地解决城市环境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中的环境问题;学习城市生态环境基本知识,掌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措施。讲授的主要内容:1. 绪论课程内容、范围、意义及学习方法。 (2学时)2 环境、环境科学基础。3 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学时)4 生物圈、生态因子、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知识。 (4学时)5 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 (2学时)6 城市生态系统概念。 (2学时)7 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与调控方法。 (2学时)8 城市化与城市环境。 (2学时)9 城市大气

3、污染的设计控制措施。 (4学时)10城市水资源特征与水污染防治。 (2学时)11固体污染物及其控制措施。 (2学时)12城市声环境基础。 (2学时)13城市电磁环境问题。14城市光环境问题。15城市气候特征。 (2学时)16城市防灾基本知识。 (2学时)17绿化及其生态效应、城市绿化规划。 (2学时)18景观学基础、城市景观特征。19景观生态设计方法。 (4学时)20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 (2学时)21城市环境美学质量评价方法。 (2学时)课程教学要求:1了解环境学、生态学基本概念。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3了解城市生态环境及城市生态系统的规律和特征。

4、4掌握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与调控方法。5了解城市化与城市环境的关系。6. 掌握城市大气污染、固体污染、声、光、电磁环境的设计控制策略。7了解城市防灾基本知识。8了解景观学基础、城市景观特征。9掌握城市景观设计的生态环境设计技术和方法。10.了解城市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11.了解城市环境美学质量评价方法。课程编号: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导论学 时:3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教材及参考书:景观生态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傅伯杰等,科学出版社, 2001年。城市生态规划理沦与方法,刘贵利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基本要求:该课程旨在让学生系统了解景观生

5、态学的一般概念及理论框架、与建筑学及城市规划的学科关系;了解景观空间模式与景观尺度和景现认知的基本方法;了解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了解景观管理与生态规划;并通过景观生态学应用案例的介绍,了解在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的应用。讲授的主要内容:1景观生态学的一般概念及理沦框架 (2学时)2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 (2学时)3景观功能与景观变化 (2学时)4景观空间模式与景观尺度 (4学时)5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4学时)6景观认知的基本方法 (4学时)7景观管理与生态规划 (2学时)8景观生态学与建筑学及城市规划 (4学时)9景观生态与景观文化 (2学时)10.景观生态学应用案例 (4学时)课程编号:课

6、程名称:城市规划中的定量分析基础学 时:3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教材及参考书: 自编教材。参考书:数学建模实验,周义仓,赫孝良编,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数值分析原理,封建湖、车刚明、聂玉峰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SPATIAL STATISTICS FOR REMOTE SENSINGedited by ALFRED STEIN,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城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等研究方向的选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城市规划中定量分析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术,基本掌握城市规划中数学建模的概念和方法,

7、辅助技术基础,计算机数学实验的能力,城市规划的定量分析技能。讲授的主要内容:1城市规划中定量分析的可能性与必要性2城市规划中的定量分析概述3城市规划中的数学与数学模型4. 城市规划中的空间统计学基础5. 城市规划中的多元数据分析基础6城市规划中的智能优化算法与应用7城市规划中遥感辅助技术基础8城市规划中GIS辅助技术基础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地貌学概论学 时:3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讲授、讨论教材及参考书: 自编教材。基本要求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景观规划设计中地貌的基本作用,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内容;了解中国及陕西地貌的基本类型及特征;了解地貌学与其他自然环境要素的关系;理解自然是

8、一切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是景观及景观规划设计的本源:理解并掌握地貌学是土地认知的根本内容之一;学习自然科学与美学的创造在景观设计中的原则及设计方法。讲授的主要内容:1地貌学 (2学时)地貌学定义、地貌学与旅游景观学、地貌的形成与发展。2. 陆地地貌的形态分类 (4学时)山岳、平原、高原、盆地,中国地貌概述,陕西省地貌。3河流地貌 (2学时)河流的作用,河谷地貌形态分类(河床、河漫滩、河流阶地、谷坡),水系的构成。河流地貌的旅游景观特征;河流地貌与丁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议;河流旅游景特征:岩坎、壶穴、瀑布、峡谷、洪积扇、堰塞湖等。 4. 岩溶地貌 (2学时) 岩溶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岩溶地貌:溶沟

9、石芽、溶斗、落水洞、干谷、峰林、峰丛、溶蚀、洼地、溶蚀盆地、溶洞、伏流、岩溶泉等;岩溶地形态组合和旅游风景;我国岩溶地貌景观与旅游。 5风沙地貌 (2学时)风蚀地貌:风城、雅尔丹、风蚀谷、风蚀洼地、风摇石;风积地貌:新月形沙斤、新月沙巨链、纵向沙斤;荒漠类则:岩溶、砾漠、沙漠、泥漠;风沙地貌与旅游。6黄土地貌 (2学时)黄土;黄土堆积地貌:原梁、峁;黄土侵蚀地貌:切沟、冲沟、坳沟、河沟;黄土地貌原旅游景观;水土流火的防治。7花岗岩地貌 (2学时)花岗岩地貌的形成;花岗岩的岩性与节理;花岗岩的地貌特征;花岗岩石的在貌形态与旅游(以华山为例)。8地质灾害 (2学时)地质灾害的类型;各种类型的救灾方

10、式;地质灾害对旅游景点的危害;旅游景点减灾防灾的措施。9. 野外实习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园林风景与景观设计生态美学学 时:3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讲授、实习教材及参考书: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国林业大学出版。风景园林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植物景观设计,南希A莱斯辛斯基,中国林业出版。城市绿地植物配置及其造景,何平、彭重华,中国林业出版。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艺术,朱钧珍,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基本要求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理论;了解相关学科的基本内容;理解自然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是景观及景观设计的本源;学习自然科学与美学的创造在景观设计中的原则

11、及设计方法;了解并掌握植物学及生态环境是土地认知的根本内容之一;通过景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掌握风景园林与景观设计的生态美学方法。讲授的主要内容:1相关学科和基本概念 (8学时)生态学研究内容和基本概念,动物学生态学与风景园林设计,植物学与风景园林设计,植物学研究内容和基本概念,园艺学的基本概念。2生态美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6学时)气候原则,生态学,温带景观;美学原则符合自然美的意义;植物的文化涵义和种植文化的景观意义。3植物景观设计的类型、基本程序与方法。4以西安、陕西为例讲解风景园林与生态美学原理。 5野外教学。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科研论文写作学 时: 2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 教

12、材及参考书:自编教材。基本要求 该课程旨在使研究生系统了解科研论文的种类,研究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掌握科研论文写作的方法并且提高学位论文写作的水平。课程的教学要求 1了解知识产权的性质,知识产权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与作用。 2了解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的特点和写作要求。 3了解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科研论文的写作规范。4通过协作案例分析和写作联系,掌握科研论文和学位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讲授的主要内容: 1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知识产权与科学研究的关系与作用。(2学时) 2科研论文的种类与特点,建筑学学科论文的种类与特点。 (2学时) 3科研论文(research paper, c

13、ase study, investigation report)写作的基本方法。(4学时) 4学位论文的特点与结构分析,写作的要求和规范。 (2学时) 5学位论文(degrees dissertation)写作的基本方法。 (6学时) 6论文写作的案例分析。 (4学时)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学概论学 时: 3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材及参考书:中国城市历史地理,马正林编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城市地理学,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年。中国历史地理,陈代光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中国城市地理,顾朝林等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中国历史地理学,耿

14、占军、赵淑玲编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年。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课程任务以介绍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以及中国历史城市地理空间演变等内容为主。使学生了解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和发展动态,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开拓专业视野,提高理论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讲授的主要内容:1绪论。2城市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3人地关系论。4中国城市历史地理概论。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中国古都学学概论学 时: 4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 教材及参考书:中国古都和文化,史念海,中华书局,1998年。 中国七大古都,陈桥驿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 中国古代都城制度

15、史研究,杨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长安春秋,刘庆柱,人民出版社,1988年。 北京历史地图集,侯仁之主编,北京出版社,1992年。 西安历史地图集,史念海主编,西安地图出版社,1996年。 中国历史城市地理,马正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贺业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主编,科学出版壮,1990年。中国古都研究,中国古都学会主编 (1-20辑)。基本要求本课程为城市规划与设计学科硕士研究生的选修课。中国古都学是研究中国古都的形成、发展、萧条或至消失或经过改造成为新城市的科学。它不仅研究这些古都城市演变

16、的过程、现象和规律,而且研究其布局、制度及其现代价值,以便为当前的城市建设事业服务。讲授的主要内容: 1 中国古都学的发展基本理论。 2 中国古代都城选址的基本原则。 3 中国历史上的陪都制与多都制。 4 中国古代都城的起源与夏商都城的布局。 5 西周至春秋战国都城布局的变迁。 6 秦都咸阳的城郊布局及西城东郭说的不能成立。 7 从汉到唐都城布局的转变。 8 论里坊、市制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 9 西安古代都城的布局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10北京古代都城的形制演变及其原因。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学 时: 2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教材及参考书: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方

17、法,王建国著,东南大学出版社。新城市空间,J an Gehl & Lars Gemzoe,中国建工出版社,2003年。美国城市设计案例,理查德马歇尔、沙水杰编著,中国建工出版社, 2004年。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君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9年。城市设计的感性原则与方法,余柏椿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年。城市设计,黄富厢、朱琪编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外部空间设计,芦原义信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基本要求课程以大量城市设计案例的剖析为基础,揭示城市设计的本质及其理论的哲学根源,梳理城市设计前沿理论的思维结构模式,归结现代城市设计的新方法,提高学生在城市设计领域的理沦水

18、平。教学要求 1清晰掌握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及建筑学领域的定性与定位。2深入了解城市设计理论的哲学根源。3建立现代城市设计理念及前沿理论的思维结构模式。4熟悉现代城市设计的新方法。讲授的主要内容:1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及建筑学领域的定性与定位 (2学时)2城市设计理论的哲学根源 (4学时)3现代城市设计理念 (4学时)4现代城市设计前沿理论的思维结构模式 (4学时)5现代城市设计的新方法 (6学时)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景观设计学学 时: 2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教材及参考书: 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城市环境规划设计与方法,齐康,中

19、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景现设计师便携手册,(美)尼古拉斯T丹尼斯和凯尔D布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基本要求景观设计学是环境艺术设计原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环境设计系列课程中的重要理论课。该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景观设计学的基本理论及学科发展,理解自然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是景观及景观设计的本源;学习创造有效、宜人、美观的生活环境的导则及设计方法。教学要求 1了解景观设计学的基本理论及学科发展。2理解自然是一切人类活动的背景和基础,是景观及景观设计的本源。3了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和70年代以来景观设计的新思潮。4了解景观设计的类型、基本程序与方法,及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5了解

20、景观要素、构件及系统。6了解景观文化、艺术与景观活力。7通过景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掌握基本的设计程序与方法。讲授的主要内容:1 景观、景观设计学与景观设计师。 (2学时)2 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 (2学时)3 中国景观设计专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2学时)4 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探索和70年代以来景观设计的新思潮。 (4学时)5 环境景观构成类型及基本特征。 (3学时)6 环境景观设计的类型及基本原理与方法。 (8学时)7 自然环境景观、人文环境景观构成解析。 (4学时)8 环境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4学时)9 景观生态与景观认知。 (4学时)10景观要素与景观构件设计。 (4

21、学时)11景观文化、艺术活力。 (2学时)12中国传统景观设计理论与风景。 (4学时)13园林植物景观艺术。 (4学时)14景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 (8学时)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中国地景建筑理论学 时: 2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教材及参考书:中国地景建筑理论,中国园林2003年第4期。陕西古代景园建筑,佟裕哲著,陕西科技出版社。中国地景建筑图解,佟裕哲著,陕西科技出版社。基本要求了解中国地景建筑理论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理论内容;认识理解地景建筑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组成部分。应用地景建筑理论进行规划设计可以使自然生态与景观文化达到谐调。提高设计素养和建筑创作方案的水平。培养城市设计

22、、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学科专业的研究生理解中国地景建筑理论,有助于继承古代建筑文化的精华并使其与现代规划设计结合。 讲授的主要内容:1 地景建筑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2 地景建筑理论的起源于演进。3 笼山水林甸为苑的内涵与理念。31 笼山水为苑是因藉自然的内涵。32 园景与地景融为一体。33 山形变化经与相地理数。34 水景的因藉水性与水法。4 林甸为助的作用。5 因藉自然地景的山水城市。6 建筑、城市、景园三位一体理念。7 规划设计方法论与程序。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学 时: 2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讨论教材及参考书:建筑设计的生态策略,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中国计

23、划出版社,2001年。绿色建筑,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年。生态与可持续建筑,夏云,复葵,施燕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生态建筑面向未来的建筑,周浩明,张晓东著,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高技术生态建筑,李华东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近几年期刊杂志上有关生态建筑的文章资料。基本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生态建筑的概念及其内涵;了解生态建筑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发展历程,并对当代生态建筑运动有足够的认识且能做出客观的评价。主要任务是:在当前提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让学生了解有关生态建筑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和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建筑理论知

24、识,培养学生建筑设计的生态意识、节能意识、环保意识,对其从事理论研究以及设计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讲授的主要内容:1建立整体的生态建筑观。2中西方古代朴素的生态(建筑)思想。3西方近代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历程。4当代生态建筑的代表人物、理论及其作品。5生态建筑设计及相关技术。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视觉心理学基础学 时: 6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教材及参考书: 现代心理学理论流派,黄希庭、马欣川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广告心理学,美沃尔特D斯科特著,李旭大译,中国发展出版社。工业设计心理学,李乐山著,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东西方图形艺术象征词典,詹姆斯霍尔著。基本要求:本课程是工业设计专

25、业研究生的专业理论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从视觉心理学的深度和高度去了解人类对产品的认知和理解以及观察和选择产品的心态,进而在设计中能更加确切的对产品设计做出心理学方面的准确定位,对视觉宣传效果做出准确的判断。讲授的主要内容:1 视觉心理的语言表述。2 视觉心理的文字表述。3 视觉心理的图像表述。4 视觉心理与感觉。5 视觉心理与知觉。6 视觉心理与环境。7 视觉心理与色彩。8 视觉心理与想象。9 视觉心理与情绪和情感世界。10视觉心理与完形。11视觉心理与创造学。12视觉心理与消费。13视觉心理与价值观。14视觉心理的市场定位。15视觉心理的综合训练。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城市基础

26、设施规划学 时: 3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教材及参考书: 城市规划中的工程规划,王炳坤著,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年。基本要求: 本课程为城市规划专业硕土研究生的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内容及发展趋势。以利于在城市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中合理运用城市基础设施相关知识。讲授的主要内容: 本课程包括除道路交通外的其它全部城市基础设施,既水资源利用(城市给水、排水)、能源供应(电力、供热、燃气)、信息(电信)、环境(环保、环卫)和防灾五大部分。由于生态、防灾、环境等内容有专门课程介绍,本课程只做简单介绍,主要突出系统、协调、全局的观念。1总论 (4

27、学时) 介绍基础设施在城市中的作用,共性,发展趋势等。2源 (6学时) 介绍各种源(水源、电源、热源等)的类型、位置、面积等。3管线 (4学时) 介绍各类管线的布置形式、敷设方式及管径估算方法。4负荷估算 (4学时) 介绍负荷类形及估算方法。5各系统特性 (6学时) 介绍规划工作中针对各系统应主要注意的问题。6规划方法 (4学时) 介绍各专项规划工作的步骤、方法及成果。7实例分析 (2学时) 通过规划实例分析,介绍专项工程规划成果。课程编号:课程名称: 景观文化史研究学 时: 20预备知识: 授课方式: 讲授教材及参考书: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1993年。园林与中国文化,王毅

2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外国造园史,陈志华,河北科技出版社,2000年。中日古典园林比较,刘庭凤,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年。The Landscape Of Man基本要求: 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从地理气候到社会历史文化,都存在着许多不同,并各有其特点。了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的历史,以及在不同哲学背景下产生的景观建筑文化与设计意匠,将对学生景观文化理念及规划设计创作产生深远影响。景观学与规划设计离不开历史理论的借鉴和引导,景观设计的基础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构思创新也需要积累许多景观实例素材资料。所以这门课即是基础也是提高设计水平的一门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景观文化的基

29、本概念和形成景观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因素;了解景观文化的发展历史和世界典型造园的特征和原因;理解景观文化史研究与规划设计的关系和意义。讲授的主要内容: 1 关于景观文化的内涵及理念上的定位。11 景观文化中的美学与哲学。12 景观文化文脉的连续中断转型。13 景观文化与规划设计。14 景观学与规划设计四个层面。2 中国景观园林简史。21 史前神话时代的囿。22 周秦汉时期的苑园(公元前1100年公元220年)。23 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园(公元220589年)。24 隋唐时期(公元589-960年)。25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1736年)。3西方景观文化的演变。31 西方神话时代的造园。32 索罗门的座园(公元前1000年)。33 古埃及的造园。34 巴比伦的悬园。35 古希腊的庄园。36 古罗马的造园。37 中世纪欧洲造园。38 伊斯兰造园。39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景观造园。3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