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4.39KB ,
资源ID:1277914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7791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古代汉语练习题 词类活用.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古代汉语练习题 词类活用.docx

1、古代汉语练习题 词类活用古代汉语练习(词类活用)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简答:1、什么是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有哪几种?2、怎样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试举例说明。并说明如何翻译。3、试说明名词做状语主要有哪几种情况。4、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情况主要有哪些?应该如何辨认?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分别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5分)1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词类活用的是()A斩一首者爵一级B能富贵将军者,上也C曹人凶俱,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D夫鼠,昼伏夜动,不穴于寝庙,畏人故也2下列

2、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A裂裳衣疮,手往善药B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C范增数目项王D诸侯宾至3下列各句含宾语前置现象的是()A姜氏何厌之有B楚君之惠,末之敢忘C除君之恶,唯力是视D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4对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组分析错误的是()A子重使太宰伯州犁待于王后(动宾)B将塞井夷灶而为行也(连动)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D以勇力之所加而治智能之官(偏正)5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是()A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B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手谒,人见平C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D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四、指出

3、并具体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1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秦与赵兵相距长平)2赵王不听,遂将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3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秦与赵兵相距长平)4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阬之。(秦与赵兵相距长平)5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韩信拜将)6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韩信拜将)7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韩信拜将)8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韩信拜将)9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韩信拜将)10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柳子厚墓志铭)11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柳子厚墓志铭)12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

4、段太尉逸事状)13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柳子厚墓志铭)14晞一营大噪,尽甲。(段太尉逸事状)15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段太尉逸事状)16黄罔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黄冈竹楼记)17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晋灵公不君)18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晋灵公不君)19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晋灵公不君)20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晋灵公不君)五、说明下列文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将全文译为现代汉语:1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人主欲自知,则必直士。(自知)2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

5、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秦与赵兵相距长平)3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韩信拜将)4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殴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论积贮疏)四、指出并具体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动现象 :1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固。2将: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将。3友:名词用作动词,交朋友。4阬:同“坑”,用作动词,活埋。5奇:奇特,出众,

6、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出众。6王:用作动词,做王。7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指向东出关同项羽争天下。8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闻。9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发。10刺:名词用作动词,做刺史。11家:名词用作动词,安家。12栖: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栖。13屈:使动用法,使屈。14甲:铠甲,名词用作动词,穿上铠甲。15衣:用作动词,包扎。16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17君:名词用作动词,行君道。18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19盛: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有“使整齐”的意思。20饮:动词的使动用法,让饮。五、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将全文译为现代汉语 :1必:常作副词,这里用作动词,有“一定靠”的

7、意思。译文:想要了解平和直,就一定要靠水准器和墨线;想要了解方和圆,就一定要靠圆规和曲尺,君主想要认识自己的过错,就一定要靠耿直之士。2将、: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将。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破败。将:名词用作动词,做将军。译文:赵奢说:“用兵打仗是要死人的,而赵括却轻易地谈论它。假使赵国不任用赵括做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任用他做将军,使赵军破败的人一定是赵括。”到了赵括将要带兵出发时,他母亲上书给赵王说:“不能让赵括做将军。”3臣:名词的使动用法,使臣服。都:用作动词,建都。王:动词,封王。译文: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诸侯臣服,不驻守在关中,却建都彭城。又违背义帝与诸侯所作的约定,而把他所亲近、喜

8、爱的人都封为王,对此诸侯十分不满。4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附。附: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附。归:使动用法,使归,富、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足、安定。译文:积蓄贮备(粮食)是国家的重要命脉。假如粮食多财物有余,做什么能不成功呢?凭这个进攻,就能够取得(城池);凭这个防守,就能够牢固不失;凭这个作战,就能够获胜。使敌人归顺,使远方的人归附,招什么人不能被招来呢?如今驱使百姓,使他们归于农耕,都附着在农业上,使天下的人各食其力,使从事工商业的人和其他流动谋生的人趋向农事,从事农业生产,那么粮食的积蓄就会充足,百姓就会安居乐业了。本来可以做到使天下富足安定,却造成这种令人害怕的情况,我私下为陛下感

9、到痛惜。北有黎丘乡有奇鬼焉善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为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称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吕氏春秋)9富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节用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以上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他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

10、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譑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他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荀子富国)注: 纠譑:搜刮。10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耳怯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史记淮阴侯列传)

11、11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无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恭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遇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汉书张释之传)注: 高庙:汉高祖刘邦庙 奏:判决。 释之:人名,即张释之。 逆顺:指犯罪的程度。 长陵:高祖坟墓,此句乃委婉语,实指盗掘坟墓。12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间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

12、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注: 类:种。毋类:指全家被诛。8梁北有黎丘乡,有奇鬼焉,善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为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于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拨剑而刺之。焉:句尾语气词兼指示代词,于是。之:动词,到;谓语。道:名词作状语,在道上。责:名词用作动词。讨

13、债;谓语。夫:指示代词,那;定语。尝:副词,曾经;状语。9富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藏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节用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以上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余若丘山,不时焚烧,无所藏之。夫君子奚患乎无余!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此无他故焉,生于节用裕民也。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民贫则田瘠以秽,田瘠以秽则出实不半。上虽好取侵夺,犹将寡获也,而或以无礼节用之,则必有贪利纠譑之名,而且有空虚穷乏之实矣。此无他故焉,不知节用裕民也。康诰曰:“弘覆乎天,若德裕乃身。”此之谓也。裕:形容词用作使动,使裕。以:介词,表凭借,与“礼”组

14、成介词结构,作补语。以;连词,作用同“而”。易:田治理得好。他:指示代词,其他;定语。10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炊,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竟绝去。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行:名词,德行;宾

15、语。常:副词,经常;状语。厌:动词,讨厌;谓语。常:副词,通“尝”,曾经;状语。竟:副词,终于;状语。饭:动词,给饭吃;谓语。若:代词,你;主语。众:名词,众人,状语,当众。11人有盗高庙座前玉环,得。文帝怒,下廷尉治。按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无道,乃盗先帝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恭承宗庙意也。柿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今盗宗庙器而族之,有如万分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当:动词,判罪;谓语。乃:副词,竟然。族:动词,灭族。等:形容词,同样;谓语。许:动词,批准;谓语。

16、12魏其谢病,屏居蓝田南山之下数月,诸宾客辩士说之,莫能来。梁人高遂乃说魏其曰:“能富贵将军者,上也,能亲将军者,太后也。今将军傅太子,太子废而不能争。争不能得,又弗能死。自引谢病,拥赵女屏间处而不朝。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有如两宫螫将军,则妻子毋类矣。”魏其侯然之,乃遂起,朝请如故。谢:动词,道歉。辩士:名词,巧言者。说:动词,劝说;谓语。来:用作使动,使来。富贵:形容词用作使动,使富贵。亲:用作使动,使(受到)亲近。死:动词,为之死;谓语。然:用为意动,认为对;谓语。词类活用1、什么是古代汉语的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有哪几种?2、怎样区别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试举例说明。并说明

17、如何翻译。3、试说明名词、动词做状语主要有哪几种情况。4、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的情况主要有哪些?应该如何辨认?5、古代汉语中常用虚词有哪些?试举例说明。6、如何辨认兼词的用法?试举例说明。一、 问答:1汉语中的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子中充当其他类词,词的这种灵活运用,便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主要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动词等3种情况。2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不同。词类活用是词临时的偶然的用法,一旦离开特定的语言环境,它仍然属于原来的词类;词的兼类则不同,它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各种用法是其自身所固有的。3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

18、表示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物施行这个动作。使动用法主要有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名词的使动用法。4意动用法是指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不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而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意动用法主要有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和名词的意动用法。5使动用法表示“使令”的意义,它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反映的是客观实际的变化;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把宾语当作什么”,反映的是主观的看法,而客观实际并不一定如此。6普通名词用作动词,根据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4种类型: 表示行为的状态; 表示行为的处所; 表示行为的凭依; 表示行为的

19、身份或态度。二、 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说明a原词性;b活用作什么;c什么意义:1 隧:名词用作动词,挖隧道。2 鄙:名词的使动用法,使为鄙。3 封:名词用作动词,作为疆界。4 介:名词用作动词,披甲。5 周:名词用作动词,绕圈。6 肘:名词用作动词,用肘撞。7 难: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或把当作难事。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除祸患。8 尽:形容词用作动词,学尽,学完。9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即劝止。10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对着。大:形容词用作动词,变大。11 千万:数词用作动词,强千万倍。12 炳:形容词用作动词,点燃。13 甘: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好喝。14 军:名词用作

20、动词,屯兵,驻扎。15 惊: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惊。16 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生。17 贱: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卑贱,指看不起冯谖。18 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19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20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感到奇怪。衣冠:名词用作动词,穿好衣服,戴好帽子。21 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子。利:名词用作动词,取利,谋利。22 高:形容词用作动词,垫高。23 虚:形容词用作动词,空出。24 来: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25 后: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落在后面。26 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食。见: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拜见。27 洁:形容

21、词的使动用法,使洁。28 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至。29 远: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远离。30 老1:形容词用作动词,尊敬。幼1:形容词用作动词,爱护。31 刑:“型”的古字,名词用作动词,示范,作榜样。32 权:名词用作动词,称量。33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34 王:名词用作动词。称王。35 崇:形容词用作动词,斟满。饮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饮,使吃,即请他喝,请他吃。36 赋:名词用作动词,交纳赋税。37 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起。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危险。38 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来朝拜。39 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降服。40 刑:名词用作动词,施刑,处罚。罔:名词用作动词,张

22、罗网。41 彊: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加强。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病: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病。祸:名词用作动词,降祸患。42 康: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昌盛。43 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44 雩:名词用作动词,举行祭祀。45 君:名词用作动词,统治。隆:形容词用作动词,崇尚,推崇。权谋:名词用作动词,使用权术。46 大: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伟大。47 多: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化: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变化。48 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物。三、 说明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含词组)现象,并将全句译为现代汉语:1 齐语:名词性词组活用作动词性词组。译文:这里有个楚大夫,想让他的儿

23、子学习齐国的话。2 子:名词的意动用法。利:名词用作动词。译文:现在您有小小的薛地,不抚爱薛地的人民,把他们看成自己的子女,却用商贾之道从人民那儿谋利。3 白衣冠:名词性词组活用作动词性词组。译文:燕太子丹和宾客中知道这件事的,都穿白衣戴白帽来送别荆轲。4 难: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免:动词的使动用法。译文:人臣不把用死来使他的君主免遭祸患看成难事。5 活:动词的使动用法。译文:项伯杀人(犯了死罪),我救活了他。6 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译文:齐国的军队已越过齐国的国界,向西进入魏国国境了。四、 判断:1 刃:(2)。 2将:(1)。 3表:(2)。 4尊:(2)。 5来:(2)。6饮:(1)。

24、7臣:(1)。 8弱:(2)。 9小:(1)。10王:(1)。11肉:(2)。 12隧:(2)。 13美:(2)。 14广、尊:(1)。15甘、美:(2)。 16宾客:(2)。 17美:(2)。 18小:(1)。五、 指出下列句中用作状语的名词,并说明其意义:1南:向南。 2形容、筋骨:表凭借。 3贾:像商贾一样。4水:在水面上。 5宿:连夜。 6物:像对待万物那样。7蚕:像蚕那样。 8犬:像狗那样。 9蛇:像蛇那样。10猬、蠖、蛇、龟:像一样。 11廷:在朝廷。12面:当面。 13箕畚:用箕畚。 14船:用船。15杖:用杖。 16义:按照道义。 17法:按照法律。18臣:以臣的身份。19父:

25、像对待父辈一样。20西:向西。21西:向西。 22日:每日。 23岁:每年;月:每月。24日:一天天。六、 指出下列句中作状语的名词,并将全句译为现代汉语:1 奴虏。译文:到秦军投降诸侯以后,诸侯官兵乘着胜利多像对待奴隶那样役使秦军士卒。2 众。译文:过了很久,(汉文帝)召见冯唐责备说:“您怎么当众侮辱我,难道没有适当的场合吗?3 山、谷。译文:在山上居住而到溪谷打水的,过节时拿水相互馈赠。4 云、雾、鱼鳞。译文:天下的豪杰像云彩一样会合,像雾一样集拢,像鱼鳞一样聚积。5 儿。译文:子产治理郑国26年而死,年轻人号哭,老年人像小孩一样啼哭。八 指出下列各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说明是属于哪类活用

26、(包括名词用作状语)1 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陋:形容词意动用法。“陋之”即“认为它(小丘)不好”。2 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食、见:动词使动用法。“食之”即“让他(子路)吃”,“见(现)其二子”即“使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3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朝:动词使动用法。“朝秦楚”即“使秦国、楚国来朝拜”。4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来:动词使动用法。“不能来”即“不能来之”,也就是不能使“远人”归顺的意思。5 城陷,贼以刃胁降巡。(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降:动词使动用法。“降巡”即

27、“使张巡投降”。6 诸将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贾谊过秦论) 弱:形容词使动用法。“弱秦”即“使秦国变弱”。7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 后一个“君、臣、父、子”名词活用为动词。“君君”即国君要像个国君,“臣臣”即大臣要像个大臣,“父父”即父亲要像个父亲,“子子”即儿子要像个儿子。8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 善:形容词意动用法。省略了宾语“之”,“善之”即“认为他(孙膑)好”。 客:名词作状语。“客待之”即“像对待客人一样地对待他(孙膑)”。9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水: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的意思。 10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 云、响、景: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 “云集”即像云一样地聚集,“响应”即像回音一样地应和,“景从”即像影子一样地跟从(“景”是“影”的古字)。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