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1.28KB ,
资源ID:12782617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7826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学第六至十一章.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学第六至十一章.docx

1、教育学第六至十一章第六章、教师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角之一,他对于教育的成败具有关键的作用。正是因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突出,所以国家对教师的各个方面比较重视。教师职业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教师有自身的权利和义务,教师也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素质。 第一节、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特点1、教师概念(教材192)教师是履行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教化)2、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教师的劳动连接着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着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教师是以教育职业或活动为生存、发

2、展方式的职业群体。3、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使师范教育明确成为学制的一部分。1897年创办南洋公学示范园和1902年清朝的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京师大学专设师范馆,标志着我国师范教育的开始。4、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化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的职业归类为八大类。其中教师属于专业技术人员。5、教师是影响教育改革进程和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填)6、师说所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1994年1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简称教师法。P1927、教

3、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提出。 概念 :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真正成为一个职业,并且得到社会承认的发展结果和教育从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标准:一是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二是保证教师专业地位和智能发挥的客观环境。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条件: 1、国家对教师任职有明确规定的标准; 2、教师既要有学术知识,还要有师范能力; 3、国家对教师有职业道德的要求; 4、国家有对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和内容措施; 5、国家有对教师资格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6、教师的专业要不断持续的发展; 7、教师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专业知识和满足自身不同发 展阶

4、段的需要。8、教师的专业发展定义: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逐步缩小与社会期望的差距,成为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以下几点:、专业精神的发展;、专业知识的发展;、专业技能的发展。9、教师劳动的特点:P195198、示范性;(师德分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强烈的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作为教师劳动对象的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较具有创造性,主要是由对象特殊性和情景复杂性和难以预测性决定的。 、系统性;教育工作的系统性

5、决定了教师劳动的系统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必须高度的协调性;、学习性;(因为教师有学习性特点) 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填) 第二节、教师的权利义务和价值10、教师的社会地位:(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职业声望)(教材199201)11、教师的六大权利和六大义务(教材202)1)、教师的权利:教师的地位由专业地位、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及职业声望四个方面构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

6、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2)、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制止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7、、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12、教师劳动的价值: 社会价值(满足社会需要,它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 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 个人价值(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第三节:教师的素质13、教师的角色形象(一)教师角色的构成学习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教育的研究者(二)教师的角色期望 角色期望是指社会群体成员对在社会系统中占有某一位置的人应有行为方式的期待。教师的角色期望大体分为三个方面,即社会的期望、学生的期望和教师的自我期望。(三)教师的角色协调角色协调分为社会协调和教师自我协调两方面,社会协调是主要的。14、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和

8、修养(1)、教师的道德素质:、热爱和忠诚教育事业;、品行高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2)教师的基本素质:、专业精神;、师德修养(分析)、业务素质。(3)、教师的前瞻性素质:、教育家的意识;、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健康的心理素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法律意识。15、教育社会学对教师社会角色的研究主要有四种观点:道德权威论;文化传播论;双重角色论;文化协调论16、从教师劳动的对象来看,教师的社会职责可以被分解成:提供学生成长需要的系统和正确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教育学生成为合格的国民和公民;塑造学生成为智力和人格健康的社会成员;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社会需

9、要的一定角色。17、从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的角度看,职业理念主要包括:对教育的社会功能及意识的认识;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关系的理解;对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对教育规律和教育、教学原则的把握;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征对教育教学的制约性的了解;对教师工作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的理解;对教育的献身精神。真题衔接:联系实际论述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第七章、课程任何一项具体的教育活动,都离不开课程,课程是教育活动的中心,也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1918年美国学者博比特课程一书出版,标志着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的诞生。第一节、课程概述1、课程的概念:简称课业及其进程。(75)它是各级各

10、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由教师指导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这个总体包括课表中规定的课程、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教材218)2、课程的类型:按不同维度划分:(1)、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从内容的固有属性区分)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话的课程。它也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4)、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课程管理的要求来区分

11、(教材219220)3、课程设置应注意的问题:均衡性(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应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综合性(加强学科的综合性、应设置综合课程、应增加综合实践活动)、选择性 (相关部门应该给地方、学校和学生可供选择的课程,以及地方、学校和学生如何选择课程。主旨在于适当减少国家课程在学校课程中的比重。)(教材221223)4、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几个基本关系):(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课程本位观和社会本位课程观)(教材223224) (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双重间接式学习是导致目前我过中小学学生学业过重的一个重要成因。现代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改变学生以单纯的间接认

12、识的方式获得间接经验,使学生也能通过直接认识获得间接经验,并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经验。如研究性、探究性课程教学改革尝试)(教材225226)(3)基础与创新的关系(摒弃过去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得到的僵硬的基础。培养科学精神的基础、培养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基础)(教材226227)(4)分化与综合的关系(学科本位主义容易导致一些消极后果,科目过于繁杂、过于分割。综合课程利于突破各学科之间僵化的界限,反映科学发展综合化趋势,增加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材227228)(5)结果与过程的关系(作为结果的知识与作为过程的知识之间的关系,应该谋求结论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统一的

13、课程观)(教材229231)5、课程的现代化:(1)课程观念的现代化;(2)课程内容的现代化;、课程内容应突出基础性;、课程内容应体现现代性;、课程内容应具有民族性;、课程应具有结构性。(3)课程实施的现代化 (4)课程评价的现代化;评价对象要多元化,评价技术是量化与非量化的结合,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第二节:课程的编制6、 课程的编制含义 课程编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材料、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把这些材料组织成合理的结构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问题。一般来说,课程编制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是一门技术,包括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形式和结构、选择与组织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的方法和技术;第二,它是一套完整的实践过

14、程,包括确定课程目标、拟定课程形式与结构、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不同的阶段和环节。7、课程编制的模式:目标模式:博比特、泰勒 目标模式把确定课程目标当做编制课程的关键。 泰勒的目标编制 模式围绕四个问题展开过程模式:英国 斯滕豪斯 过程模式的基本观点 四点 过程模式把课程编制过程视为探索问 题、研究问题的过程,它看重的是编制过程的研究性质,因而没有固定的程式。 探究模式:施瓦布 运作方式:实践-准实践-择宜批判模式(阿普尔);情景模式:英国 斯基尔贝克 课程是由经验构成的,而经验又包含内在价值,反映特定的 文化结构。 五个组成部分7.课程编制的原则(1)史密斯课程编制的五大原

15、则:系统知识准则,历久尚存准则,生活效用准则,兴趣需要准则,社会发展准则(2)克尔课程编制的三原理:统合,反复,系统(3)伊藤信隆五原则:互补性,准备性要求,教育转换,价值统一,法规依据(4)课程专家会议论的原则:囊括性,连贯性,可行性8.课程编制的方法:主观法,客观法,经验法,活动分析法,实验法9、课程编制总体上包括:制定课程计划、制定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三个层次(填空) 、制定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所谓课程计划,就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劳动、各种活动等作全面安排。(名词解释)主要内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考查;原则:教学为

16、主,全面安排;精简课程,打好基础;适当分段,相对完整;互相衔接,基本一贯;突出主要学科,保证学科之间的联系;统一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性文件。内容:说明部分,本文部分,参考书目、教学仪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的指导意见 、编制教材(教科书)主要构成:目录,本文,作业,图表与附录要求: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基础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注意形式上的特殊要求10.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面临的问题加强基础与更新内容;处理普通中学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关于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真题衔

17、接:泰勒模式 (名词解释) 泰勒模式是课程编制模式中一种最典型的目标模式。它围绕如下四个问题展开: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第二,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第三,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第四,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性?在提出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泰勒确定了课程编制的四个要点、四个步骤或阶段:四个要点是目标、选择经验、课程组织、评估;四个步骤或阶段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第八章、教学理论教学是什么?有效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教学理论主要要解决的问题。第一节、教学概述1、教学的概念: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它是学校

18、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狭义的教学)教的人与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广义的教学)补充:2、教学的本质: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交往和实践活动。(本质) 教学的特点:(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它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91)3、教学的地位:教学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4、教学的一般任务(作用):(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材263265)第二节、教学系统5、教学系统的概念:是由相互作用的教师

19、、学生、内容与环境等空间结构性要素和目标、活动与评价等时间进程性要素构成的特殊复合体。6、教育系统的要素:教师(课程的研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主体和教学效果的体现者)、内容(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中介)、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是指影响课业进程的各种条件,分为班级、学校和校外)。7、教育系统各要素的关系:根据对教育系统四个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差异可以分为教师中心说、儿童中心说、学科中心说。8、教师中心说:概念:教师中心论、教师中心主义,主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代表人物:凯洛夫、赫尔巴特。理论基础:把教育看成是通过外部对学生的塑造,认为

20、学生本人的追求和兴趣是有潜在危险的,从而主张用社会的、成人的思想和目标来规范和塑造儿童。教师是社会的代表,教师在教学中居于决定于支配的中心地位,课本是教育内容的中心,教学必须以课堂为中心。(教材271)9、学生中心说:概念:儿童中心论、儿童中心主义,是一种主张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学中处于支配地位和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杜威、卢梭、孔子“因材施教”、苏格拉底“产婆术”、昆体良(重视演说能力)理论基础:生长主义的教育目的观、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发展的儿童观、社会改造的教育功能观以及机能主义的心理学。主张包括:儿童是社会的未来,在教育活动中,学生是中心,在

21、教育内容上,经验是中心,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活动是中心。它格外重视能力的培养,学习方法和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认知需要和情感需要的整合。(教材272)10、学科中心说: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能幸福生活的公民,教育的根本职能是创新文化,教学促进和创造儿童的智力发展,教学必须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科学逻辑和心理逻辑应统一于学科逻辑。(教材273)补充:案例分析:107第三节、教学过程补充:11、教育过程概念: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根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22、(94) 12、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相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95)13、教学过程的结构(环节):(7个)(教材278281)14、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的体现:(4个方面)(95)第四节、教学设计与开发15、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基本途径:(教材284)第五节、教学原则16、教学原则概念: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17、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2)理论联系实际(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23、(4)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自觉性、积极性相结合(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6)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结合(7)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8)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 补充: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4)循序渐进(5)因材施教(6)理论联系实际 (99)第九章、教学实施第一节、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概念:(教材300)补充:2、我国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101103)一、传统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演示法(5)参观法(6)练习法(7)复习法(8)学习指导法 二、新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第二节、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

24、3、教学策略概念:(教材308)4、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教材309)5、教学策略的主要类型:内容型、形式型、方法型、综合型。(121122)第三节、教学评价6、教学评价概念:(教材322)7、教学评价的功能:(教材322)8、教学评价的类型:(教材323326)补充:发展性评价:评价不仅仅是选拔甄别学生,而是促进学生发展和潜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实施的关键: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核心是重视过程的总评价。9、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1)课程材料评价方法,(2)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法(教学评价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活动,确立明确具体的

25、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标准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工作的基础)(3)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方法(教材328329)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10、教学组织形式概念: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和程序。11、现代流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全班上课、班内分组教学、班内个别教学)(二)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外教学、现场教学、(三)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教材332336)补充:12、在教育史上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古代)、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1)班级授

26、课制:(定义)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作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基础。(119) (2)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119)1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3)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和批改,(4)课外辅导,(5)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一) a.备课:教师为上课或组织具体教学活动而做的具体准备与计划安排工作。 b.备课的内容:(1)钻研教学材料(2)分析研究学生(3)设计教学样式(4)拟定教学计划 c.备课的种类: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 d课型:按上课的主要任务把课分成不同的种类,就叫做课的类型,简称课型。 单一课:一节课完成一种教学任务。按照完成的主要任

27、务又可分为传授新知识课(新授课)、巩固知识课(复习课)、培养技能课(练习课)、检查知识技能课(测验课或考试课)。 综合课:在一节课里要完成的主要任务有两个或更多。结构可分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中学低年级常用) (二)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上好一节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要明确(教学目的要符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教学目的要确切、全面、具体。)(2)内容正确 (3)教材组织要恰当(对教材的处理加工要合理,符合教学法要求,注意新旧知识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化难为易)(4)教学方法要得当(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并有机结

28、合,运用自如,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5)教学组织严密(教学环节和程序要精心设计,结构合理紧凑,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充分发挥每分钟的效能。结构设计要力戒凝固化,模式化,要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积极开展师生双边活动。)(6)教学效果优异(三)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与批改(教材342)(四)课外辅导(教材343)(五)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教材343)(117)第十章、德育1、德育的概念: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2、德育的功能和意义:(1)德育是青少年

29、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制约个体社会化合个性化方向、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激发和调节个体的职能发展,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2)德育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条件和保证,对教育有导向功能(3)德育能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功能,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教材348351)3、现代社会应该确立的几种德育观念:(教材354356)4、德育目标:(教材356)5、德育的内容:(教材358360)6、德育过程概念:(教材363)7、德育过程的结构:由受教育者、教育者、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组成。8、德育过程的矛盾: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德育过程中最一般,最普遍的

30、矛盾,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135)9、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教材368370)补充:10、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137138)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补充:1、班级的概念:(149)2、班级管理的概念:(150)3、班级管理的功能(150)4、我国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52)5、班主任的职责:(教材388)练习:班主任应该持什么样的学生观?班主任应该怎样开展协调工作?6、班主任的角色: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活动中的主要角色。班主任的角色更多的应该是从管理者角色向指导者角色转移。7、班主任开展班级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教材391)8、班集体的培养:(教材391394)补充:9、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155156)10、班级个别指导对班主任的要求:(教材398399)11、班主任如何对学业不良者的指导:(教材400)12、班主任如何对品行不良的矫治。(教材401402)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