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168.06KB ,
资源ID:12783409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7834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docx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大赛试题库(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课程总目标)一、填空题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 发展)性。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4、课程标准中的“三维

2、”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7、课程标准中要求,数学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8、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

3、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9、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10、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1、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12、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

4、式)和(因材施教)。13、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1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常见的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掌握初步的(测量)、(识图)和(画图)的技能。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了解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

5、3、第一学段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上的数;(理解)分数、小数、百分数的意义,(了解)负数;(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理解)估算的意义;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4、第一学段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简单图形的运动过程,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运动后的图形,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5、第一学段知识技能目标要求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验)随机事

6、件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能借助计算器解决简单的(应用)问题。二、简答题1、简述第一学段学生“情感态度”目标具体要求有哪些?答:(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参与数学活动。(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能尝试克服困难。(3)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4)能倾听别人的意见,尝试对别人的想法提出建议,知道应该尊重客观事实。2、第一学段“数学思考”方面的目标要求是什么?答:(1)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中,发展数感;在从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想象图形的运动和位置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2)

7、能对调查过程中获得的简单数据进行归类,体验数据中蕴涵着信息。(3). 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4)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3.简述第一学段对学生“问题解决”目标的具体要求有哪些?(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2)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3)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4)尝试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4、简述第二学段对学生“数学思考”目标的具体要求有哪些?(1)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2)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

8、受随机现象。(3)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与结果。(4). 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5、简述第二学段对学生“问题解决”目标的具体要求有哪些?(1)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运用一些知识加以解决。(2)能探索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有效方法,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3)经历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4)能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6.简述第二学段对学生“情感态度”目标的具体要求有哪些?(1)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9、(2)在他人的鼓励和引导下,体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过程,相信自己能够学好数学。(3)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课程内容)测试题一、填空题1、第一学段的“数与代数”领域包含的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探索规律)。2、第二学段的“数与代数”领域包含的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式与方程)、(正比例、反比例)、(探索规律)。3、“图形与几何”领域包含的内容有(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4、在“数的认识”里,第一学段要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并能(认、读、

10、写)这些数。5、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是第(一)学段的课程内容。6、图形的运动现象有(平移)、(旋转)、(轴对称)。7、在“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收集数据的简单方法有(调查)、(测量)、(实验)等。8、小学阶段,学生认识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9、平均数是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中的教学内容。10、第一学段认识的面积单位是厘米2、分米2、米2,第二学段知道的面积单位是千米2、公顷。11、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关系有(平行)和(相交)。12、在“图形的认识”这一内容中,第一学段:能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几何体,而第二学段则是通过(观察、操作)来认识几何体。13、体

11、积的度量单位有米3、分米3、厘米3 、升、毫升。14、在第二学段,要求学生了解比例尺,并在具体的情境中,会按给定的比例进行(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二、简答题1、小学第二学段进行简便运算的运算律有哪些? 答: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率。2、说出3个常见的数量关系。 答:总价=单价数量(单价=总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3、在第二学段“数与代数”领域,“式与方程”的内容有哪些?答:(1)、在具体情境中能用字母表示数。(2)、结合简单的实际情境,了解等量关系,并能用字母表示。(3)、能用方

12、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4)、了解等式的性质,能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4、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中“角”的课程内容分别是什么?答:第一学段: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第二学段: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5、简单描述“小数”、“分数”在小学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第一学段:(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能读、写小数和分数。(2)、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第二学段:(1)、能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和分数(不含带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2)、能解

13、决小数、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实施建议)测试题一、填空题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 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4、“综合实践”的实施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5、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6、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14、)、(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7、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关联。8、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逐步感悟数学思想。9、(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沉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积累的。 二、简答题1、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体现在:(1)、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本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2)、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

15、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2、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合作”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启发学生共同探索,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和挫折、分享发现和成果。4、

16、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5、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哪几个关系?(49页) 答:(1)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 (2)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4)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6、简述预设

17、与生成的关系?(50页) 答:教学方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的预设,教学方案的形成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实施教学方案,是把预设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往往会生成一些新的教学资源,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收到更好的效果。 7、简述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 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设计适当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估算、归纳、类比、画图等活动发现一些规律,猜测某些结论,发展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实例使学生逐步意识到,结论的正确性需要演绎推理的确认。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两种推理形式。(评价建议)测试题一、填空

18、题1.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3.在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结果进行评价时,应该准确地把握“(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的要求。4.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评价时,应依据“(经历)、(体验)、(探索)”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5.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要依据(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要求,体现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

19、对数学思考和问题解决的评价应当采用多种形式和方法,特别要重视在平时教学和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评价。6.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不是孤立的,这些方面的发展综合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之中。7.在评价学生每一个方面表现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变化)。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学习表现和学业成就。8.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是指(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都可以作为评价者。9.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第一学段的评价应当以(描述)性评价

20、为主,第二学段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10.书面测验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合理地设计和实施书面测验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二、简答题1、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在哪些方面?答: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在多种评价方法的运用,包括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等2、简述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答:情感态度的评价应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主要方式有课堂观察、活动记录、课后访谈等。3.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答:评价结果的呈现

21、和利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结果的呈现,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提高,具备了什么能力,还有什么潜能,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等 等。4、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在一个单元教学结束时,如何进行本单元学习评价?答:例如: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我设计一个“学习小结”,用合适的形式(表、图、卡片、电子文本等)归纳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学习中的收获,遇到的问题,等等。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也可以组织 学生将自己的学习小结在班级展示交流,通过这种形式

22、总结自己的进步,反思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汲取他人值得借鉴的经验。条件允许时,可以请家长参与评价。在条件允许的地方,也可以采用网上交流的方式进行评价等等。(答案不唯一,只要切合实际、合理就行)。5、在设计书面评价试题时,应关注并体现本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出的10大核心词,这十大核心词分别是什么?答: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材编写建议)测试题(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测试题一、填空1、数学教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了(学习主题)、(基本线索)和(知识结构),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2、

23、数学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努力凸显(特色),积极探索教材的(多样化)。3、教材所选择的学习素材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相联系,应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数学理解。4、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体现数学知识的(整体性),体现重要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过程;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并关注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5、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调动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6、教材可以在不违背(数学知识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认知规律)、(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合理地安排

24、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编排体系),体现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7、科学性是对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教材要符合数学的(学科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8、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上,全面体现和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各项目标)。9、课程标准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有明确和具体的目标要求,教材的编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准确地把握(“过程目标”)和(“结果目标”)要求的程度。10、教材的内容、实例的设计、习题的配置等,要经过课堂教学的(实践检验),特别是(新增的内容)要经过较大范围的实验,根据实践的结果推敲可行性,并不断改进与完善。11、教材编写应当体

25、现整体性,注重突出(核心内容),注重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注重体现学生学习的(整体性)。12、教材应选用合适的学习素材,介绍知识的背景;设计必要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交流、(反思)等,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13、教材应当根据课程内容,设计(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应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模型求解验证)”的过程。14、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的编写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差异),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体现一定的(弹性),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便于教师发挥自己的(教学创造性)。15、数

26、学教学过程中恰当的使用数学课程资源,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水平)和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质量)。16、在编制教学辅助用书时,提倡以(研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为主线,赋予充分的(教学实例),注重(数学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准的有效读物。17、信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数学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必须充分加以应用。二、简答1、教材编写应体现哪些性质?答:教材编写应体现科学性;教材编写应体现整体性;教材内容的呈现应体现过程性;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现实;教材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教材编写要体现可读性。2、教材编写体现的科学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

27、:全面体现本标准提出的理念和目标;体现课程内容的数学实质;准确把握内容标准要求;教材的编写要有一定的实验依据。3、教材编写应体现的整体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整体体现课程内容的核心;整体考虑知识之间的关联;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要体现螺旋上升的原则;整体性体现还应注意:配置习题时应考虑其与相应内容之间的协调性,教材内容的呈现既要考虑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又要使整套教材的编写体例、风格协调一致,数学文化作为教材的组成部分,应渗透在整套教材中。4、教材内容呈现应体现的过程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答: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反映数学知识的应用过程。5、呈现内容的素材应贴近学生现实,那学生的现实主要包含

28、哪些方面? 答:生活现实;数学现实;其他学科现实。 6、举例说明教材内容设计要有一定的弹性答:就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提供一定的阅读材料,包括史料、背景材料、知识应用等,供学生选择阅读。习题的选择和编排突出层次性,设置巩固性问题、拓展性问题、探索性问题等;凡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的习题,需要明确标出。在设计综合与实践活动时,所选择的课题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不同的学生可以通过解决问题的活动,获得不同的体验。编入一些拓宽知识或者方法的选学内容,增加的内容应注重于介绍重要的数学概念、数学思想方法,而不应该片面追求内容的深度、问题的难度、解题的技巧。设计一些课题和阅读材料,引导学

29、生借助算盘、函数计算器、计算机等工具,进行探索性学习活动。 7、什么是数学课程资源?答: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主要包括文本资源如教科书、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教学挂图等;信息技术资源如网络、数学软件、多媒体光盘等;社会教育资源如教育与学科专家,图书馆、少年宫、博物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环境与工具如日常生活环境中的数学信息,用于操作的学具或教具,数学实验室等;生成性资源如教学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生的作品、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堂实录等。8、信息技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需要关注哪三个方面?答: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师从事数学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辅助性工具。将信息技术作为学

30、生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辅助性工具。将计算器等技术作为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辅助性工具。 选择题部分1、( A )是考查学生课程目标达成状况的重要方式,合理地设计和实施它有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业成就,及时反馈教学成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A、书面测验B、教师观察C、学具制作D、学生作业2、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 A ),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A、学习结果B、学习过程C、学习评价D、学习能力3、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 B )。A、指导作用B、主导作用C、主要作用D、辅助作用4、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 A )。A、基本途径B、基

31、本过程C、基本方法D、基本思想5、数学课程资源是指应用于教与学活动中的各种资源。下列各资源不属于数学课程资源的是( D )A、文本资源B、信息技术资源C、社会教育资源D、人力资源6、2011年版稿中定义数学教育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 C )A、基本过程B、基本方法C、基本活动经验D、基本实践能力7、课程标准提出了五个基本理念,在具体的评价体系中,要以这五个理念为基础,形成新的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基本理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评价目标多元化 B、评价方式多样化 C、评价过程静态化 D、评价主体多元化8、算法多样化属于学生群体,( B )每名学生把各种算法都学会。A、要求 B、不要求9、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 A )的教学。A、概念 B、计算 C、应用题10、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 C )的一个重要方式,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A、自我评价 B、相互评价 C、多样评价11、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B)的过程。A、单一 B、富有个性 C、被动12、“用数学”的含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