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6.80KB ,
资源ID:1280860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8086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国学入门书要目梁启超先生.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国学入门书要目梁启超先生.docx

1、国学入门书要目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梁启超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论语、孟子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陈澧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梳,最为精切。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宜于修养亦有益。易经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抄出,随时省览。后世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其所著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皆称精诣。学者如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礼记吾希望学者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

2、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衣、大传、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多浏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若欲看注解,可看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孝经之性质与礼记同,可当礼记之一篇读。老子道家最精要之书。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墨子孔、墨在先秦时两圣并称,故此书非读不可。除备城门以下各篇外,余篇皆宜精读。注释书以孙诒让墨子间诂为最善,读墨子宜即读此本。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及梁启超墨经两书可参观,但皆有未精惬处。小取篇有胡适新诂可参观。梁启超墨子学案,属通释体裁,可参观助兴味;但其书为临时讲义,殊未精审。孝经庄子内篇七篇及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

3、读。注释书有郭庆藩之庄子集释差可。荀子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余亦须全篇浏览。注释书王先谦荀子注甚善。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今存者皆非完书。但三子皆为先秦大哲,虽断简亦宜一读;篇帙甚少,不费力也。公孙龙子之真伪尚有问题。三书皆无善注。尹文子、慎子易解。韩非子法家言之精华。须全部浏览。(其特别应精读之诸篇,因手边无原书,胪举恐遗漏,他日补列。)注释书王先慎韩非子集释差可。管子战国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质颇杂博,然古代各家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一浏览。注释书戴望管子校正甚好。吕氏春秋此为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浏览。淮南子此为秦汉间道家言荟萃之书,宜稍精读。

4、注释书闻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颇好。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读此书可见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传习录王守仁语,徐爱、钱德洪等记。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顾亭林为清学开山第一人。其精力集注于日知录,宜一浏览。读文集中各信札,可见其立身治学大概。思问录,王夫之著。王船山为清初大师之一。非通观全书,不能见其精深博大。但卷帙太繁,非别为系统的整理,则学者不能读。聊举此书发凡,实不足以代表其学问之全部也。大同书,康有为著。南海先生独创之

5、思想在此书。曾刊于不忍杂志中。国故论衡,章炳麟著。可见章太炎思想之一斑。其详当读章氏遗书。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著。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将读先秦经部子部书,宜先读此二书。可引起兴味,并启发自己之判断力。政治史及其它文献学书类尚书内中惟二十八篇是真书,宜精读。但其文佶屈聱牙,不能成诵亦无妨。国语、春秋左氏传此二书或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宜合读之。左传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于学文甚有益。读左传宜参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学方法。战国策宜选出若干篇熟读,于学文有益。资治通鉴此为编年政治史最有价值之作品。虽卷帙稍繁,总希望学者能全部精读一过。通志二十略最要者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校

6、雠略等篇。二十四史二十四史终久仍为国民应读之书。书既应读,而又浩繁难读,则如之何?吾今试为学者拟摘读之法数条。一曰就书而摘。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俗称四史。吾辈为常识计,非一读不可。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此为最有组织的地理书。其特长在专论形势,以地域为经,以史迹为纬,读之不感干燥。此书卷帙虽多,专读其叙论(至各府止),亦不甚费力,且可引起地理学兴味。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读之可增史学兴味,且知治史方法。宋元明史纪事本末韵文书类诗经希望学者能全部熟读成诵。即不尔,亦须一大部分能举其词。注释书陈奂诗毛氏传疏最善。楚辞屈、宋作,宜熟读,能成诵最佳。其余不可读。注释书朱熹楚辞集注较可。文选

7、择读。乐府诗集,郭茂倩编。专读其中不知作者姓名之汉古辞,以见魏六朝乐府风格。其它不必读。魏晋六朝人诗宜读以下各家:曹子建、阮嗣宗、陶渊明、谢康乐、鲍明远、谢玄晖。无单行饮水词(成德)樵风乐府(文焯)小学书及文法书类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著。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著。说文释例,王筠著。段著为说文正注。朱注明音与义之关系。王著为说文通释。读此三书,略可通说文矣。经传释词,王引之著。古书疑义举例,俞樾著。文通,马建忠著。读此三书,可知古人语法文法。经籍纂诂,阮元编。此书汇集各字之义训,宜置备检查。随意涉览书类学问固贵专精,又须博涉以辅之。况学者读书尚少时,不甚自知其性所近者为何。随意涉猎,初时并无目的,不

8、期而引起问题,发生趣味,从此向某方向深造研究,遂成绝业者,往往而有也。吾故杂举有用或有趣之各书,供学者自由翻阅之娱乐。读此者不必循页次,亦不必求终卷也。世说新语将晋人谈玄语分类纂录,语多隽妙,课余暑假之良伴侣。文心雕龙,刘勰著。六朝人论文书。论多精到,文亦雅丽。徐霞客游记霞客晚明人,实一大探险家,其书极有趣。梦溪笔谈,沈括。宋人笔记中含有科学思想者。东塾读书记,陈澧撰。此书仅五册,十余年乃成。盖合数十条笔记之长编乃成一条笔记之定稿,用力最为精苦,读之可识搜集数据及驾驭数据之方法。书中论郑学、论朱学、论诸子、论三国诸卷最善。张太岳集,张居正。江陵为明名相,其信札益人神智,文章亦美。王心斋先生全书

9、,王艮。吾常名心斋为平民的理学家,其人有生气。李恕谷文集,李塨。恕谷为习斋门下健将,其文劲达。词苑丛谈,徐釚。惟一之词话,颇有趣。书林清话,叶德辉。论刻书源流及藏书掌故,甚好。广艺舟双辑,康有为。论写字,极精博,文章极美。宋元戏曲史,王国维。二书论戏剧,极好。六祖坛经,惠能。楞严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心经楞严咒大悲咒汉书,班固。颜氏家训,颜之推。唐诗三百首,孙洙。古文观止,吴楚材,吴调侯。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全唐诗,彭定求等。附录一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右所列五项,倘能依法读之,则国学根柢略立,可以为将来大成之基矣。惟青年学生校课既繁,所治专门别有在,恐

10、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读。今再为拟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其它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附录二治国学杂话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再者,此类人一定没有“自发”的能力,不特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亦断不能成为社会上治事领袖人才。课外学问,

11、自然不专指读书,如试验,如观察自然界都是极好的,但读课外书,至少要算课外学问的主要部分。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兴味。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因为我们在工厂里、在公司里、在议院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来之后,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但是将来这种愉快得着得不着,大概是在学校时代已经决定,因为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人生一世的习惯,出了学校门限,已经铁铸成了,所以在学校中,不读课外书,以养成自己自动的读书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己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读书自然不限于读中国书,但中国人对于中国书,至少也可和外国书作平等待遇。你这样待遇他,给回你的愉

12、快报酬,最少也和读外国书所得的有同等分量。中国书没有整理过,十分难读,这是人人公认的,但会做学问的人,觉得趣味就在这一点。吃现成饭,是最没有意思的事,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才喜欢的。一个问题,被别人做完了四平八正的编成教科书样子给我读,读去自然是毫不费力,但是从这不费力上头结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细致不刻入。专门喜欢读这类书的人,久而久之,会把自己创作的才能湮没哩。在纽约、芝加哥笔直的马路崭新的洋房里舒舒服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的毫无意味的平庸生活。若要过有意味的生活,须是哥伦布初到美洲时。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翻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

13、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所谓中国学问界的矿苗,当然不专指书籍,自然界和社论实况,都是极重要的,但书籍为保存过去原料之一种宝库,且可为现在各实测方面之引线,就这点看来,我们对于书籍之浩瀚,应该欢喜谢他,不应该厌恶他。因为我们的事业比方要开工厂,原料的供给,自然是越丰富越好。读中国书,自然像披沙拣金,沙多金少,但我们若把他作原料看待,有时寻常人认为极无用的书籍和语句,也许有大功用。须知工厂种类多着呢,一个厂里头得有许多副产物哩,何止金有用,沙也有用。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钞录或笔记。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征引

14、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那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钞下(短的钞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为一篇名著。想看这种痕迹,读赵瓯北的廿二史札记、陈兰甫的东塾读书记最容易看出来。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做动植物的人懒得采集标本

15、,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钞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钞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钞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先辈每教人不可轻言著述,因为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这原是不错的,但青年学生“斐然当述作之誉”,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譬如同是读文献通考的钱币考,各史食货志中钱币

16、项下各文,泛泛读去,没有什么所得,倘若你一面读一面便打主意做一篇中国货币沿革考,这篇考做的好不好另一问题,你所读的自然加几倍受用。譬如同读一部荀子,某甲泛泛读去,某乙一面读一面打主意做部荀子学案,读过之后,两个人的印象深浅,自然不同。所以我很奖励青年好著书的习惯,至于所著的书,拿不拿给人看,什么时候才认成功,这还不是你的自由吗?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

17、,想钞录的随读随钞;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遇有想钞录的,也俟读完再钞,当时勿窒其机。诸君勿因初读中国书,勤劳大而结果少,便生退悔。因为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炼出好记忆的脑力。青年期所读各书,不外借来做达这两个目的的梯子。我所说的前提倘若不错,则读外国书和读中国书当然都各有益处。外国名著,组织得好,易引起兴味,他的研究方法,整整齐齐摆出来,可以做我们模范,这是好处;我们滑眼读去,容易变成享现成福的少爷们,不知甘苦来历,这是坏处。中国书未经整理,一读便是一个闷头棍,每每打断兴味

18、,这是坏处;逼着你披荆斩棘,寻路来走,或者走许多冤枉路(只要走路断无冤枉,走错了回头,便是绝好教训),从甘苦阅历中磨炼出智慧,得苦尽甘来的趣味,那智慧和趣味都最真切,这是好处。还有一件,我在前项书目表中有好几处写“希望熟读成诵”字样,我想诸君或者以为甚难,也许反对说我顽旧,但我有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奖劝人勉强记忆,我所希望熟读成诵的有两种类:一种类是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种类是有益身心的格言。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既

19、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他给我们的光明,要平日摩得熟,临时才得着用,我所以有些书希望熟读成诵者在此,但亦不过一种格外希望而已,并不谓非如此不可。最后我还专向清华同学诸君说几句话,我希望诸君对于国学的修养,比旁的学校学生格外加功。诸君受社会恩惠,是比别人独优的,诸群君将来在全社会上一定占势力,是眼看得见的。诸君回国之后,对于中国文化有无贡献,便是诸君功罪的标准。任你学成一位天字第一号形神毕肖的美国学者,只怕于中国文化没有多少影响。若这样便有影响,我们把美国蓝眼睛的大博士抬一百几十位来便够了,又何必诸君呢?诸君须要牢牢记着你不是美国学生,是中国留学生。如何才配叫做中国留学生,请你自己打主意罢。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