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67.28KB ,
资源ID:1285449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8544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生物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1课时示范教案 苏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生物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1课时示范教案 苏教版.docx

1、高中生物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第1课时示范教案 苏教版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在学习了“身边的生物科学”的基础上,我们开始学习本章的第二节。本节内容主要分为:科学家不断思考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科学思维”两部分。(1)关于“科学家不断思考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部分,教材主要讲述了科学家拉马克、达尔文、木村资生的进化理论,通过进化理论的创立和不断完善的科学发展史,生动地说明了科学理论是一个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生物进化理论是生物学学科体系的轴心,有关进化的思想、事实、原理和规律,始终贯穿于生物学科的教学之中。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许多学者也相继提出了一些

2、新的进化观点。在生物进化研究领域中,最有争议的热点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生物进化的机制,二是生物进化的方式(渐变还是突变),本节均有所涉及。在介绍不同进化理论时教师可让学生分析拉马克理论的缺陷,拉马克理论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启示,以及木村资生等科学家的“中性突变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学说作出的进一步完善。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过分局限于教科书,根据本节的学习目标,可灵活补充学生感兴趣、较熟悉的生物科学研究的史实来拓展学生的视野,尽量通过科学史实的描述,让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有一个感性的、深刻的认识,促进学生科学探究思维的发展,但在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堆砌史实。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2)像科学家

3、一样的思考“科学思维”部分,文本主要描述了科学思维的一般过程: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交流。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认识到科学成果产生、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还能进一步了解生物学家的研究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教师要从中努力挖掘蕴涵其中的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使学生深刻领悟科学研究中科学思维的重要意义,体验观察、推理、分类、建立模型、交流等过程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教材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习者体验科学思维的过程与方法,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本节共设置了2个“积极思维”、1个“边做边学”、1个“继续探究”、1个“评价指南”。教

4、师可根据各种活动特点,合理运用教学策略,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另外,本章有1个重要的图群:“脊椎动物起源与进化的简要示意图”;函数图1张:以氨基酸的置换率计算蛋白质的进化速率。教师可根据图的特点合理展示图片,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教学重点 1.通过对“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的历程的了解来建构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2尝试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教学难点 本节的难点是尝试像科学家一样的思考,学生不仅需要知道学习生物科学的正确方法,同时还要会用这些方法来思考生物学问题。教具准备 教师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的一组有关“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的图片、文字信息(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相关信息做成多媒体网页,并与相

5、关网站做成链接)。课时安排 2课时1举例说出一个科学研究的故事。2概述科学思维的一般过程。3通过“收集材料分析说明采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的探究活动,初步形成观察推理分类构建模型交流的一般科学思维方式。4通过对“科学家不断思考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的学习,感受科学思维的品质与方法。5参与“收集材料分析说明采用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材料时应注意的问题”的课题研究,初步形成课题研究意识、信息的收集与甄别的能力、批判性学习的能力、交流与交往的能力。6认同生物科学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理解科学思维是认识生命世界、学习生物科学的重要方法。7认同科学思维是一种优秀品质,感受科学家献身科学的崇高精

6、神,持之以恒、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迷信权威、坚持追求科学真理的人格魅力。8懂得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帮助自己进行各种抉择,并对今后的职业选择和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从而过上一种健康、积极并且负责任的生活。9树立科学、社会、技术相统一的思想(STS)。10通过小组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与交往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与交往的态度。第一课时科学家不断思考: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课件展示:(1)一组蝴蝶的图片:枯叶蝶栖息在树枝上,形似一片枯叶;而另一只色彩鲜艳的蝴蝶则在花丛中飞舞(2)一组鸽子的图片:肉鸽体型较大,产肉率高;信鸽体形健壮,飞行、定向能力强(3)一组哺乳动物的信息:鲸体型巨大,生活在海洋中;蝙蝠善于

7、空中飞翔;猕猴善于攀缘;人适宜于直立行走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胎生、哺乳。(4)鸟类、蝙蝠与蜻蜓都可以在空中飞行。但是鸟类飞翔的器官是翼;蜻蜓飞行的器官是翅;蝙蝠飞行的器官是翼手。师: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学生活动:通过对上述信息的观察,作出相关的推理,并尝试对信息进行分类,从而提出个人结论,并在小组内交流,小组代表发言。第一组:我们认为,生物都能够适应一定的环境。第二组:我们认为,不同的鸽子种类应该来自于一个共同的祖先。第三组:我们认为,不同的哺乳动物对不同的环境的适应方式不同,但是,它们都适应了各自的环境。而且,现有的证据可以表明,哺乳动物具有共同的起源。第四

8、组:我们认为,在相同的环境压力下,不同的生物可能会朝向同一个方向进化。师:各种各样的生物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提出个人见解、组内交流。师:这个问题主要涉及了进化论方面的知识。对于“生命是如何发生、起源的”“生物是如何进化的”这些谜团,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我们,也是人们渴求了解的知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过程,也是科学家科学思维的过程。板书:一、科学家不断思考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师:关于生命起源,主要的学说有哪些呢?生: 神创论、自然发生说、化学起源和生物进化学说以及宇生论。师:目前,我们是否能够确定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真实过程呢?生: 我们不能完全确定究竟哪种学说真实反映了地球

9、上生命来源的真实过程。师:那么,你是否知道,目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关于生命起源的学说是哪一种?生: 是化学起源和生物进化学说。师:那么,你是否了解科学家创立、完善进化理论的过程呢?师:(1)进化理论是生物科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生物学一切分支学科的基础,又是它们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概括。(2)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方式、步骤等方面的深层探索,已成为自然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3)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先进的生物技术对构成生物体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进行了精确定位和量化分析,初步揭示了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等复杂的关系和发展演化趋势,对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系统演化机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0、因此在生物进化理论上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可促使进化理论进一步得到完善。(4)在进化理论的创立与完善过程中,拉马克、达尔文、木村资生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他们的背后,是更多的知名的与不知名的科学工作者,他们为推动对于生命起源与进化的研究而作出的默默的奉献是无法估量的。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进化理论的创立与完善的过程,分析关于不同生物进化理论的要点以及理论间的差异,寻找支持其理论的相关证据,分享科学探索过程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通过“用事实说话”的方式来实证科学。板书:(一)拉马克和进化理论案例一:拉马克和进化理论“用进废退、获得性性状遗传”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文本P6“拉马克和进化理

11、论”的相关内容后,在一个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选出一个组员扮演主持人角色,其他组员按照学术观点分成二组,一方赞同“用进废退、获得性性状遗传”,称之为甲方:;另一方否定“用进废退、获得性性状遗传”,称之为乙方:。甲方:拉马克认为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主张生物是进化的,环境变化是物种变化的原因,环境起了变化,生物也随着发生变化,有的器官由于使用而发达,不用则退化,这样变化了的性状(获得性)能够遗传下去。他提出器官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理论。乙方:我们赞同物种是进化的观点,但是我们不能苟同“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论点。甲方: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证据来论证我们的论点。(1)食蚁兽的舌头之所以细

12、长,是因为经常舔食蚂蚁的结果;(2)又如,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长期不使用就退化了;(3)鹅、天鹅一类动物颈长、腿短,是由于它们为了要从河底取食,但又无力使腿部变长,只得不断伸长颈部,年长月久,便出现这样的类型。乙方:我们无法重现食蚁兽、鼹鼠等动物的进化历程,但是,我们现有的许多实验都不支持“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甲方:请说出你们的证据以论证你们的观点。乙方: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老鼠断尾实验”,就是将一只老鼠的尾切断,让其繁殖下一代,再切断子代的尾,就这样连续25代实验,但是发现第26代鼠依旧是正常的尾,而非无尾或短尾。甲方:我们承认“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可能存在缺陷

13、的或者说是不完善的地方。乙方:师:(1)双方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这场科学的争论很有意义。(2)首先,我们一致认为拉马克“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在人们信奉“神创论”的时代是有积极意义的,他的理论开辟了进化理论的先河。(3)但是,我们的确发现拉马克的理论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我们知道,生物的一切性状都与蛋白质有关,而蛋白质并不能在亲代和子代间传递遗传信息,只有DNA中的碱基顺序发生了变化,才能引起遗传性状的改变。食蚁兽的舌头细长了,不能影响生殖细胞,所以获得性通常是不能够遗传的。(4)当然,现代遗传学家并不排除环境的作用会给简单的有机体带来某些可遗传的变异的可能性。(5)同时,他的学说过分

14、强调动物的主观愿望对于生物进化的作用。这一点通常不能被相关科学证据所证实。(6)所以,现在的社会公众和绝大多数的学者大多不接受拉马克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理论。师: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进化论的完善过程。案例二:达尔文和进化理论课件展示:(1)查尔斯达尔文的图片、物种起源图片。(2)物种起源绪论摘录:“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皇家军舰航游世界时,我曾在南美洲看到有关生物的地理分布以及现存生物和古代生物的地质关系的某些事实,这些事实深深地打动了我。正如本书以后各章所要论述的那样,这些事实似乎对于物种起源提出了一些说明这个问题曾被我们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称为神秘的物种起源问题的曙光

15、”。(3)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从分类学、形态学、胚胎学、生物地理学、古生物学等方面,列举许多事实,证明不同生物之间具有一定的亲缘关系,古代生物和现代生物之间有着共同的祖先。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文本P6“达尔文和进化理论”的相关内容,并与“拉马克和进化理论”进行对比分析,在一个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观点。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内容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生: 在达尔文学说的体系中,中心内容是自然选择学说,其内容主要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只有最能适应环境的类型才能生存下去,并且能够产生后代,而那些与环境不相适应的类型就被淘汰;即“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16、和“自然选择、适者生存”。课件展示:一组长颈鹿的图片、文字与视频,以介绍长颈鹿的形态特征。师:我们能否以“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物种的形成过程?学生活动:结合文本P6“达尔文和进化理论”的相关内容的阅读,自主提出个人见解并交流。生长颈鹿的祖先的后代,颈部有的长一点,有的短一点。颈长一些的个体,能够吃到充足的树叶,因而发育良好,能够产生后代,而颈短一些的个体,因吃不到充足的食物而被淘汰。在后代中,由于变异的缘故,有的个体颈更长一些,有的跟前代一样长,有的则更短些。能获得充足食物而且能够生殖后代的,只有颈部更长一些的个体,其他个体就都被淘汰了。这样一代一代地选择下去,经过漫长的年代,在自然界就创

17、造出现代的长颈鹿来。师:那么,从科学思维角度出发,我们需要经历观察生物学现象、展开合理推理、进行合理分类、建立修正模型,交流分享经验等过程。那么,你是否能以“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过程来领悟上述科学思维过程呢?学生活动:自主思考观察生物学现象、展开合理推理、进行合理分类、建立修正模型,交流分享经验等过程,进行小组讨论。生: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可以是:师:达尔文在生物科学的探索中,取得了巨大的发现。请问,其成功除了个人天赋外,还有哪些原因?生甲:天道酬勤。生乙:勤于观察。生丙:善于思考、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生丁: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科学的态度。师:(1)达尔文学说是有史以来比较完

18、整的进化理论,他的自然选择学说论据丰富充分,对人们的思想,对自然科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经典达尔文学说和现代综合达尔文主义都认为,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机制之一。它们认为生物进化主要包括三个步骤:即种群内的突变和重组提供了进化的原始材料;自然选择确定了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而进化的实质是以上三步所导致的基因频率的改变。(3)但是,从新达尔文主义的观点来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达尔文对变异,特别是遗传的变异非常重视,他认为只有遗传的变异才能作为进化的材料,但对于遗传变异的机理,没有做出本质的回答。例如,安康羊是一种短腿的绵羊,是从长腿的绵羊中突变产生出来的。他认

19、为某些变异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原因还不知道,安康羊的产生就属此类。达尔文认为原因不明所发生的变异,在进化上的意义不大。现在知道,原因不明的变异归根到底就是由突变所引起的变异,跟不定变异(亦即遗传的变异)实际上是一致的。选择学说仍存在着一些重要问题有待解决:首先,对于新基因的产生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释,因为突变只能从一个等位基因变成另外一个等位基因,重组更不能使基因的数量增加。而生物宏观进化的微观基础主要体现在基因数量和调控机制的复杂化,即从细菌的几十个基因到高等生物的数万个基因的形成原理。其次,有关进化的速率问题无法解释,例如,选择学说用重组来说明进化过程中丰富的原始材料,而重组只有在有性生殖时才

20、会出现,依此类推,生物世代的长短应与进化速率有关,世代短的重组次数多,进化速率快;而世代较长的进化慢。但实际上,草履虫一代为数小时,果蝇一代约三个星期,人类的一个世代要30年左右,而人类的分类地位明显要比草履虫和昆虫高,因此逻辑推测与实际情况之间差别相当大。拉马克学说和经典的达尔文学说,都主张渐变式进化观点,并被后人作为一种生物系统的演化模式看待。但是许多证据都证明生物进化的模式可能是聚变进化模式。案例三:木村资生和进化理论师:达尔文创立了“自然选择”学说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进化的研究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师:为何会提出“分子进化”学说?生:生物进化是以大分子为基础的,只有从分子水平上研

21、究生物进化,才能触及生物进化的本质。课件展示:(1)分子进化一般涉及两方面内容:一是重建物种或基因的进化历程,即重建分子系统发育树;二是研究生物大分子(如 DNA和蛋白质)的进化机制。(2)利用不同的分子技术(如序列分析、电泳分析和DNA杂交),对蛋白质和核酸分析的主要发现有:对于特定的蛋白质或基因,只要功能不变,每年每位点的进化速率(用氨基酸或核苷酸替换率表示)为一常数。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测定特定蛋白质(或核酸)不同物种自趋异以来的氨基酸差异数d;根据古生物学等可知道不同物种开始趋异的时间t。研究发现,d和t存在显著的直线回归关系,进而可求得特定蛋白或基因的进化速率。(3)进化速率依蛋白质或

22、基因的类型而定,但对同类分子而言,进化速率是恒定的(常数),不随物种而异。按照自然选择理论,进化速率(K)与有效群体大小(Ne)、选择系数(S)和突变率()有关,即K4NeS,不可能为常数。氨基酸或核苷酸替换率高。依分子资料,在多肽中每一百个氨基酸发生1个替换约需28106年;哺乳动物基因组约有4109对碱基,则每基因组每年的核苷酸替换数为1/(28106)100(41093)0.5。若哺乳动物每4年1代,则每代发生2个核苷酸替换。若按霍尔登的自然选择理论计算,发生1个氨基酸替换约需300代,与实际的相差100多倍。自然选择理论不能解释如此高的替换率。师:20世纪6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一

23、步发展,日本科学家木村资生提出了“中性突变进化理论”,简称“中性学说”。课件展示:木村资生的图片及其介绍;“中性学说”。师:“中性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生:(1)生物进化的主导因素不是自然选择,而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2)分子水平的进化速率依蛋白质或基因的类型而定,但对同类分子而言,进化速率是恒定的(常数),不随物种而异;(3)分子水平上的进化是由选择中性或接近中性突变基因的随机固定而实现的;只有当分子进化导致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差异后,自然选择才发生作用。师:分子进化的标准速率是多少?生:109。师:(1)在中性突变条件下,突变基因对个体适合度无影响,则任一突变基因在群体中的固定概率为1/(

24、2Ne)。因此,突变基因编码多肽时,每年每氨基酸平均替换率,即进化速率K2Ne1/(2Ne)(常数)。(2)在分子水平上的中性突变是显而易见的。如同义突变并不影响编码氨基酸的性质,从而不会影响个体适合度;同义突变约占密码子的1/4。又如非功能性DNA序列(内含子等)中发生突变,也不会影响基因的最终产物,从而也不影响个体适合度;在人基因组中这种非功能序列占35%。(3)中性基因在群体中的固定主要是由随机遗传漂变引起的。试验结果中的高替换率,是因为中性基因不会被自然选择淘汰,而是经随机遗传漂变被固定保留下来了。功能上次要的基因比功能上重要的基因的进化速率快。(4)按自然选择理论,进化快的应是那些行

25、使重要功能、有利突变能得到累积而产生适应性进化的部分;理论解释与实际结果矛盾。依中性学说,功能上次要的基因能耐受较大的变化而不影响个体适合度,功能上重要的基因则相反;所以前者比后者的进化速率快,是在预料之中。(5)新基因主要是通过基因重复和不等交换产生的。通过序列分析发现,许多基因具有重复序列和多基因家族,从而导致中性学说论者得出上述新基因产生的论点。该学说认为,现有的功能基因对生物必不可少,新基因的产生不能靠原有基因的突变(自然选择学说认为新基因是现有基因突变的结果),而是靠基因重复一个维持个体生存,一个成为中性的就能累积突变,将来进化成适应新环境的具有新功能的基因,或成为遗传上非活化序列保

26、存在基因组中。(6)中性学说强调了中性突变和随机遗传漂变在分子进化中的作用,所以又叫中性突变随机遗传漂变学说。(7)最后应指出,自然选择学说和中性学说都认为,大多数突变是有害的,会很快从群体中消除,对生物进化没有什么影响。师:为什么说这一进化理论揭示了分子水平的进化规律,而且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相互补充?学生活动:讨论、比较“中性学说”“自然选择”的异同,回答上述问题。生达尔文学说、中性学说在生物进化问题上的研究层次上存在的差异:前者从个体和群体的层次出发,后者则从分子水平的层次出发,如果从整体上分析,两者并不存在完全否定的逻辑关系。因为,分子水平上的进化是由选择中性或接近中性突变基因的随机固定

27、而实现的;只有当分子进化导致形态和生理上发生差异后,自然选择才发生作用。所以,中性学说与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存在着相互补充的关系。第二节生物科学的学习过程一、科学家不断思考进化理论的创立和完善(一)拉马克和进化理论(二)达尔文和进化理论(三)木村资生和进化理论1自然选择的基本类型根据种群内基因频率改变的情况,可以把自然选择分为稳定性选择、单向性选择和分裂性选择三种类型。(1)稳定性选择就是把种群中趋于极端的变异个体淘汰,而保留那些中间型的个体,使生物的性状更趋于稳定。这种类型的选择大多出现在环境相对稳定的种群中,选择的结果是性状的变异范围不断缩小,种群的基因型组成更加趋于纯合。例如,在美国的一次大

28、风暴后,有人搜集了136只受伤的麻雀,把它们饲养起来,结果活下来72只,死去64只。在死去的个体中,大部分是个体比较大、变异类型比较特殊的。而在存活的麻雀中,各种性状大都与平均值相近。这表明离开常态型的变异个体容易被淘汰。(2)单向性选择是在种群中保留趋向于某一极端的变异个体,而淘汰另一极端的个体,从而使种群中某些基因频率逐代增加,而它的等位基因频率逐代减少,整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朝着某一个方向变化。这种选择的结果也会使变异的范围逐渐缩小,种群的基因型组成趋于纯合。单向性选择多见于环境条件逐渐发生变化的种群中,例如,桦尺蛾的黑化现象就是这种选择的结果。(3)分裂性选择就是把种群中的极端变异个体按不

29、同方向保留下来,而中间常态型大为减少。这种类型的选择也是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的。当原来的生存环境分隔为若干个小生境,或者当种群向不同的地区扩展时,都会发生分裂性选择。以一对等位基因来说,AA和aa可能分别适应于不同的小生境,而Aa的表现型可能对这两种小生境都不适应,这样,在这两种小生境中,交配繁殖可能都发生在基因型为AA或aa的个体之间,而具有杂合基因型(Aa)的个体在这两个种群中会逐代减少并且趋于消失。克格伦岛上的昆虫只有残翅(无翅)和翅特别发达两种类型,而具有一般飞行能力的昆虫则逐渐被淘汰,可以说就是分裂性选择的结果。2隔离的种类(1)隔离的种类很多,首先可以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30、生殖隔离又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如果发生在受精以前,就叫做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如果发生在受精以后,就叫做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包括生态隔离、季节隔离、行为隔离、机械隔离、配子隔离等。(2)生态隔离是指同一物种的不同种群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不同生境内,而造成的不能交配。例如,体虱和头虱由于寄生场所不同,已经形成了不同的适应性特征,虽然在某种条件下,它们也能够相互杂交,但后代中会出现不正常的个体。这表明经过生态隔离,二者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化。(3)季节隔离是指因交配或开花时期发生在不同的季节而引起的隔离。例如,大西洋鲱鱼形成了分布区域很广的几个种群,有些在春季产卵,有些则在秋季产卵,因此

31、,这些种群之间不能杂交。(4)行为隔离指不同物种之间由于两性间求偶或交配等行为不同,而阻止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交配。例如,鸟类、蛙、昆虫等在求偶季节发出一定的鸣叫声,同种的雌性动物会应声前来,而异种的雌性动物则无反应。关于行为隔离,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10只雄果蝇和10只雌果蝇放在一起培养若干天,如果雌、雄果蝇是同一物种,大部分雌蝇就会受精,如果是不同物种,则只有极少数受精。在求偶过程中,导致同一物种雌、雄果蝇相互识别的刺激,既有化学的、视觉的,也有听觉和触(触须)觉的。这在哺乳动物中也是一样的。(5)机械隔离也称形态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生物因生殖器官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而使交配无法进行。例如,一些植物因花的形态不同,而造成它们之间不能受粉。(6)配子隔离是指个体之间可以交配或受粉,但是不能发生受精作用。例如,有些动物虽然交配成功,但精子在异种雌性动物的生殖道内会失去功能。在植物中,一种植物的花粉在另一种植物的柱头上不能萌发,或萌发后花粉管生长缓慢等,结果也不能受精。(7)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杂种败育等。(8)杂种不活是指不同种生物间交配、受精后,形成的杂种胚胎不能正常发育,或杂种后代出生后,能够生活一段时间,但在生育年龄以前就会死去。例如,山羊和绵羊的杂种,胚胎早期生长正常,但多数在出生前就会死去。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