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7.43KB ,
资源ID:128610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8610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代痧之病名及其内涵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代痧之病名及其内涵研究.docx

1、历代痧之病名及其内涵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4842012年5月第18卷第5期May 2012Vol18. No5【理论研究】历代痧之病名及其内涵研究王莹莹,黄龙祥,杨金生(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叶氏录验方“沙病”摘要:通过分析痧病病名的出现及演变历程,探讨痧之内涵。南宋叶大廉首次记载了名称。宋元多把“沙”,经挑刮治疗出现斑点的病叫如溪毒、射工、沙虱等病;明代多指以腹痛闷乱、不能吐泻为主症的病证,以绞肠痧为主;清代“痧”“沙病”“痧象”、“出

2、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瘟疫发病的某些特点而形成的疾病概念,多指痧疹和瘟疫类疾病;现代多指,痧”即刮拭后皮肤出现的颜色和性状的改变。关键词:痧;病名;内涵中图分类号:R2444文献标识码:A3250(2012)05-0484-04文章编号:1006-痧病在民间多见,且简便快捷,每获良效。然究竟有没有痧病,痧病起源于何时?其内涵如何?痧为何病?为什么许多疾病与痧发生联系?痧病的一系列问题有待我们研究解决。本文通过分析痧病病名的出现及演变历程探讨痧之内涵。1研究对象确定回顾与“痧”相关的病名及其历史概况,痧的早期记载有沙、砂、痧等形式,在早期医籍中多写作 、“沙”,、“沙”宋以后“痧”或“砂”并

3、见。集韵云“沙亦从石”;时病论谓“名之曰痧,即沙字之讹;痧症全书则认为:“古无字,本作沙,今俗作也”痧,又省作。以上说明痧、沙、砂4字在古代是互相通用的,不同“痧”字出现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因本研究全面收集有关痧、沙、砂的痧病专书及综此,以整理痧病在历代文献中合性医籍中的痧科专篇,的记载。2痧病病名起源对于痧病的起源早在明代就有比较详细的考载:“今俗病风寒者,皆以麻证。李时珍本草纲目及桃柳枝刮其遍身,亦曰刮沙,盖始于刮沙病也。沙病亦曰水沙、水伤寒,初起如伤寒,头痛,壮热,呕恶,手足指末微厥。或腹痛闷乱,须臾杀人者,谓之搅肠”沙也。李时珍认为,刮痧疗法源于古代的刮沙病,沙病即“病风寒”又叫水沙、水

4、伤寒。并对“沙病”的病因按曰:“郭义恭广志云:沙虱在水中,色赤,1大不过饥,入人皮中杀人。”可以看出,李时珍所刮沙病和沙病中的“沙”指的是沙虱。指刮沙、此外,明普济方-卷三百零八沙虱毒称卒:“沙子病江南旧无,今所在皆有中沙虱为“沙子病”基金项目: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中医外治特色疗法和外治技术示范研究-刮痧补泻手法治疗腰痛的规范化研究(2008BA53B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不同手法刮痧的生物学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81173346)指导老师作者简介:王莹莹(1981-)女,助理研究员,医学博士,从事针灸标准化与临床评价以及文献理论研究。之。其证如伤寒,头痛呕恶闷乱,须臾能杀人。多用

5、麻绳搽头及膊间,出紫点则愈。或用针膝后委中穴,2出血则愈。山水间多有沙虱,其虫甚细不可见。”、“竹叶刮之”,书中所载“茅叶刮去”并“乃小伤皮肤为佳”或“令血出”或用针挑除,刮去或挑去的仍是沙虱。据范行准考证,沙虱即恙虫,成虫近棕褐色,长幼虫呈鲜红色,长015mm 04mm ,不超过1mm ,葛氏所见则为幼恙,文中以皮肤发疹伴有发热为特3征的病证是恙虫病虽然沙子病病名源于沙虱病,但多数学者认为沙虱病不属于痧证范围,因为“痧”字含义较广,尤痧证不论何种症状都不以先出皮疹其是明清以后,4作为特异症状。因此无论从症状表现还是病因,都无法认为痧病起源于沙虱毒,然此时应用刮法治疗病证已很明确。综合分析相关

6、文献之后,认为痧病名称出现在南宋。叶大廉叶氏录验方设“辨沙病论”篇,首次记载了“沙病”名称:“江南旧无,今东西皆有之。原其证,医家不载。大凡才觉寒傈似伤寒,而状似疟,但觉头痛,浑身壮热,手足厥冷。乡落多用艾灸,以5得沙为良。”叶氏所指沙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寒,傈、头痛、壮热、手足厥冷”并用饮艾汤试之,通过即为得沙,并因此得“沙艾灸使皮肤充血出现瘀斑,病”之名。叶氏所指“得沙”与后世通过刮拭使皮肤充血而出痧的概念较为相近。叶氏所指沙病的症状恶寒发热、头痛、手足厥冷等这种表现并无特殊,“似伤寒非伤寒,似疟非疟”的疾病在前代早有论及,至少与前代论及的各种水虫病症状表现相似。如肘后方云:射工“初得时,

7、或如伤寒,或似中恶,或口不能语,或身体苦强,或恶寒壮热,四肢拘急,头7痛,旦可暮剧”。足以说明具有恶寒发热、手足身冷、头痛、闷乱等疾病早就存在,只是未冠以“沙病”之名而已。自叶氏录验方之后,痧病的记载逐渐多起来,对其病名、病因病机、症状表现、治疗方法等均有2012年5月第18卷第5期May 2012Vol18. No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485:“青筋之病,是龚信古今医鉴北人多患之,南方,认为青筋是痧证在北方的另一称有即痧症也”9谓;四是沙病与惊风发生联系,出现了新

8、的痧证子病名,如乌沙惊、宿沙惊等。杨继洲针灸大成、“宿沙惊”中出现了“乌沙惊”等病名,首次把痧证和与惊风联系起来。这为清代痧惊类著作合编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清代出现了大量的痧惊合编的著作,。如绘图痧惊合璧33清代由于社会环境的变迁,痧病成为清代最突出的疾病之一。清代痧病的研究呈现出3个特点:一是痧证专著相继出版,二是痧证病名不断增多,三是痧臭毒、番证病因范围扩大。清代痧病出现了痧胀、痧、阴阳毒、瘟痧、疫痧、斑痧、中恶等异名,其子病名以痧命名的病证多达百种以上,包括内更是甚多,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疾病。因此,在同一科、部古籍包括痧证专著中,经常会有痧病、痧胀、痧症、翻、挣、吊脚痧、烂喉痧等名

9、称同时出现,造成了痧病名称的混乱。此外,痧病相关异名的出现,也更加说明痧病并非古无是病,仅是名称不同、治法不同而已。331痧胀清代痧病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强调“胀”这一症状,并以其命名,清之前痧病多以头呕恶、闷乱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类伤寒及疟疾,并痛、,?分析原因可不突出“胀”为何清代痧病强调“胀”痧病中包括了大量的瘟疫能与明末清初瘟疫流行,有关。如痧胀玉衡痧症发蒙论载:“迩来四方疫气时行,即今丑寅年间,痧因而发,乡村城市之中,”“甚至阖门被祸,俱见有此等症。邻里相传,不可重10悼”。可以看出,此时痧病多指疫病,如书中论及的羊毛瘟痧、刺蝥瘟痧、地葡瘟痧等。其后王孟英随息居重定霍乱论治法篇第二记载:“

10、按谈往云,崇祯十六年有疙瘩瘟、羊毛瘟等疫,呼病即不留片刻。八九两月,死者数百万。十月间有闽亡,人晓解病由,看膝有筋突起,紫者无救,红则速刺出11血可活。”据史料记载,崇祯十六年的瘟疫即为鼠12。此时的痧疫,鼠疫的典型症状就是淋巴结肿胀病多指因外感疫疠等邪气而引起的以肿胀和皮肤有疹点的一类疾病,强调“胀”也就容易理解了。332臭毒、番痧有些医家认为,臭毒和番痧也属于痧病的范畴,如张璐张氏医通所载:“臭俗名发痧,皆由中气素亏之故古法有初得病毒,时,饮以艾汤试吐惟触犯臭秽而腹痛呕逆,世俗随发红斑者,谓之曰痧近以瓷器蘸油刮其脊上,13。时有感恶毒异气而骤发黑痧,俗名番痧张氏认为发痧是臭毒的俗称,因脾胃

11、亏虚、触冒恶毒异气而发病。由于“世俗以瓷器蘸油刮其脊、“出痧”上,随发红斑”而谓之曰痧,与现代“痧象”的概念较为接近。还指出“古法有初得病时,饮以,艾汤试吐,即是此证”可以看出张氏认为叶氏录验方中饮艾所试的“沙病”即是臭毒。从所述症状论述。如元孙仁存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卷论述到:沙子病,江南旧无,今所在有三“沙子类”之。其证如伤寒、头痛、呕恶、闷乱,须臾能杀人,今人多用麻绳擦颈及膊间,出紫点则愈。或用针刺膝6后委中穴,出血则愈”。孙氏所载沙子病的症状,虽较叶氏多了“呕恶,闷乱,须臾能杀人”但表现,仍无特异;其治疗机理与后世痧证的治疗更为接近,尤其是用绳擦出皮肤紫点的方法,即为后世所称之“出痧”

12、。3痧病病名之演变过程31元代孙仁存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还于“沙子病”下,列举了“搅肠沙”一证:又有一证,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谓搅肠沙。今考之证,乃名干6霍乱。这是首次将绞肠痧归入痧病中,后世记载的痧病中大多包含绞肠痧。孙氏之所以将在内经时代就有记载的干霍乱列为沙子病,原因可能一是症状表现相似,均有呕恶、闷乱等;二是具有相似的治疗方法,尤其通过刮痧治疗均可获得良效,这点在后世的文献记载中可知。之后,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对痧病病名、表现危氏所述的痧病比和治疗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述,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的记载有了较大的发展,增加了水伤寒、水沙2种病名4类病证:一是证如伤寒、头痛、呕恶、壮热、闷乱

13、、须臾能杀人的沙子病;二为心腹绞痛、冷汗出、胀闷欲绝、俗称搅肠沙的干霍即发热伴有皮肤红点;四为水沙,表乱;三为水伤寒,其中水伤寒和干霍乱在治疗上采用现为两足坠痛,苎麻蘸水刮痧、灯草焠、针刺或用药物发汗,水沙则8用针刺委中穴放血法治疗。此外,汪汝懋山居四要出现了痧子绞肠、卷肠痧、绞腹痧、肠痧等有关绞肠痧的别名。窦太师针经还记载了十宣十穴“治伤寒,狂不识人,发痧。针灸集成等症”一书也记载了发痧病名。总之,南宋沙病还没有出现其他病名,至元代,搅(绞)肠沙(干霍乱)列为沙病的1种,并出现了水伤寒、水沙、发痧之病名。32明代明代有关痧病的名称开始出现的较多,主要有以下4种情况:一是以腹痛闷乱、不能吐泻为

14、主症的病证,仍称绞肠沙,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绞肠沙的各类别名,如盘肠痧;二是由于痧、沙、砂三字的互用,、“痧或者是病、症、证三字的互用,出现了“痧证”、“砂病”、“发沙”、“发砂”症”等相关名称。如虞抟医学正传使用了“发砂之证”与“砂病”之病名,江瓘名医类案使用了“发沙”病名,皇甫中明医,论述“忽然腹中大痛,呕吐脉沉,痧证也”龚指掌廷贤寿世保元设“发痧”一卷;三是出现了痧病新的别名,如瘴气、青筋、乌沙。戴原礼认为痧证的病因为瘴气,因此又增加了1种与痧证相混的新病“瘴气”。首先将青筋与痧病联系在一起的名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

15、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4862012年5月第18卷第5期May 2012Vol18. No5和所介绍的鉴别诊断及治法,臭毒系属痧病无疑。不过,臭毒这个病名在后世痧书里却很少引用。,此外,张氏还提出痧之另一别名“番痧”因起于漠北、流入中原而获此名。番沙与臭毒同属痧证,但是病因不同,臭毒为感触秽气,番痧为恶毒之气,且症状较臭毒急剧,全身骤发黑痧,病情凶险。从症状表现来看,番痧可能指的是鼠疫。后人引用这个如王孟英曰:“人身营卫之气,为邪气病名的较多,所阻,不能流通,则手足厥冷,肚腹疼痛,身有红斑隐53隐者,此名斑痧,亦名番痧。”张氏之“番痧论”被痧症汇要和痧胀名考等

16、书收录。333阴阳毒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此二证认为,(阴毒、,“故治是证阳毒)即今世俗所称痧证是也”者,不必问其阴阳,但刺其尺泽、委中、手中十指脉络暴出之处出血,轻则用刮痧法,随即服紫金锭,或吐、14或下、或汗出而愈者不少”。现代研究认为,阴阳毒病相当于急性喉痧和一些发斑性疾病,按照当时痧之内涵看来,似应属于痧病之范围。334瘟痧、疫痧清代疫病不断流行,痧病将瘟疫与痧证与瘟疫交织在一起。如痧胀玉衡联系在一起,提出了“瘟痧”病名,而且还列出了一如刺鳌瘟痧、地葡瘟痧、羊毛些瘟痧并存的子病名,温痧等痧证。痧胀玉衡承袭明吴又可“戾气自口鼻侵入人体”之说,认为“痧症寒热不

17、由外感,往往毒从,鼻吸入,搏激肌表”是“时行之气所感,由呼吸而,感邪之后可即时而发;亦可伏于肌肤、血肉间入”郁为伏热火毒,乘机而发,其至春、秋而发者,变为瘟症,又名瘟痧。此瘟痧并非一种新疾病,而是郭氏沿袭春温和秋温的说法而改为瘟痧。可以看瘟痧或指具有传染性的瘟疫,或指伏寒、伏暑出,而引起的温病。陈继宣疫痧草辨论疫毒感染将烂喉痧称、“烂喉疫痧”,为“疫痧”因其传染而成为疫痧。目前烂喉痧已明确为西医之传染性疾病猩红热。335中恶中恶,古人所谓中邪恶鬼祟致病者。痧证汇要论述了中恶症的表现和治疗:“中恶者,无故忽病倒是也,多得于道中,及早晚小外。此猝受非节之气,使人心腹绞痛,气冲心胸,不急治则死。磨京

18、墨一盏,热汤服之,或盐汤探吐亦可。如15证治准绳睡卧间,忽然而绝,亦是中恶之候。”杂病曰:“中恶之证,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逆冷,牙紧口噤,或头旋运倒,昏不知人,此即是卒厥,客忤16吊死问丧,入庙登家,多有此病。”可以看出,中恶病因为冒犯不正之气,具有起病突然、来势凶猛、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等表现,在发病原因和症状表现上与痧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随着痧病理论的发展,清代痧病病名繁多,可达,数百种。如痧胀玉衡论述了50种痧证的诊断和治疗;痧症全书载36种正痧名和36种变痧将症状拟物化,并以其肖似物名;急救异痧奇方命名,如乌鸦痧、蛇痧、虾蟆痧、蜈蚣

19、痧等54种痧病名称;痧证要诀采用症状命名痧证的方式,记载了头疯痧、大头痧、缩脚痧等44种痧。痧症指、痧症传信方等还有多种不同的痧症病名。微汇总分析清代痧书,其痧病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几如按时令季节命名的暑痧、巳午痧等;按阴阳辨种,证命名的阴痧、阳痧;按痧的外症命名的乌痧、紫疱痧、斑痧等;按经络循行命名的足太阳膀胱经等十二虾蟆痧、蚂蚁经痧;以比拟动物形状命名的乌鸦痧、痧等;按证候特点命名的霍乱痧、绞痛痧、闷痧等;以角弓痧、噤口痧等;以发病发病外形命名的落弓痧、部位命名的头痛痧、腰痛痧等;以兼夹杂病命名的半身不遂痧、咳嗽呕吐痧;以痧后变证命名的痧变鼓痧变吐血衄血便红、痧变发黄等;以疾病发生阶胀、段命

20、名的痘前痧胀、胎前产后痧等;以患者体质命名的妇人隐疾痧、老弱兼痧、内伤兼痧等。可以看出,清代“痧病”范围扩大,许多传染病。此外,如麻疹、疟疾等也称为“痧”或“兼痧”许多疑难病症如半身不遂、翻胃、噎膈、呃逆、筋骨疼痛、久泻,甚至某些弱症、妇人隐疾、胎产、倒经、小儿夜啼、惊风、痰热等,也纳入到痧病范围中。分析原因,。在郭似乎适用治痧之法的病证,就可称为“痧病”志邃痧胀玉衡卷后补上去的许多“兼痧”和“慢也可以说明这一点:“余因以治之所验,悉其症痧”之所由。于甲寅岁著玉衡一书书中凡述痧说,似已具详,两年来痧之变幻,更有隐伏于别病中者,伤人最多,非为世所罕识。尤余前书之所未及,16因又有痧刻之续。”这说

21、明郭氏扩大痧病的范围,是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之上,把通过刮、放、药等治痧方法而获效的均纳入痧病范围。痧病最初是指具有寒傈、头痛、壮热、手足厥冷。之后医家由于在病等表现,艾灸得沙的“沙子病”加上采用根据症状命名痧证因认识方面存在分歧,的方法,造成痧证与杂病、伤寒、疫病混淆的现象日趋严重。诚如清章楠医门棒喝痧胀论所述:“痧胀书,始于近代,补古未备,原有救济之功。惜未详论六气之理,以明其源。但称为痧,而叙证状,多列名目,浅学未能细辨,每与杂病牵混。夫痧者,杂证中之一证,今名目多于杂证,使人目眩,而莫知17其绪。”对于痧证名称繁多的历史现象,范行准在中国病史新义中评论到:“元明以降的医家渐将造成明清以后夺

22、取伤寒、温病各种传染病并入痧症,之席的基础。清中叶以降,痧症范畴日趋庞大,将外白喉、猩红热等传染病并入痧症之来传染病如霍乱、18中,于是痧症成为传染病的代名词。”4痧”的内涵痧病病名在痧病理论不断深入的漫长历史过程中,经历了由从属到独立、由狭义到广义、由单一到繁杂的演变过程。“痧”出现在历代文献中,内涵不2012年5月第18卷第5期May 2012Vol18. No5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487效果。“痧”为中医之特有病证名,其含义的变化是基于对疾病本身的观察和认识以

23、及医疗实践的基础而症状表现和辨证论治上历代各产生。在病因病机、家对其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确定痧的含义时,应该以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宋元多把经挑刮治疗出现斑,如溪毒、射工、沙虱等病;明代多指点的病叫“沙”以腹痛闷乱、不能吐泻为主症的病证,以绞肠痧为是在之前“沙病”的基础上,结合当时主;清代“痧”多指痧疹瘟疫发病的某些特点而形成的疾病概念,、“出痧”,和瘟疫类疾病;现代多指“痧象”即刮拭后皮肤出现的颜色和性状的改变。参考文献:1李时珍撰,刘衡如、刘山永校注本草纲目M 北京:华夏出1998:1575版社,2朱橚普济方诸虫兽伤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9913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M 北京:中医

24、古籍出版社,1989:279-2924沈金鳌撰,冯敬修述痧症燃犀照痧胀凡例M 清光绪321906:1年丙午丛芝轩刻本,5叶大廉撰唱春莲,金秀梅点校叶氏录验方M 上海:上海2003:37科学技术出版社,6孙仁存仁存孙氏治病活法秘方见:曹洪欣主编珍版海外2008:319回归中医古籍丛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7葛洪撰,陶弘景增补,杨用道再补,尚志钧辑校补辑肘后方M 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918危亦林编著王育学点校世医得效方M 北京:中国中医1996:36药出版社,9龚信撰达美君等校注古今医鉴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1997:163-164版社,10郭志邃痧胀玉衡卷上M 清康熙14年乙卯

25、书业堂刻1675:1本,一,痧病之所以有众多病名,与痧字含义宽泛不无关之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系。“痧”一指痧气,为民间称谓的暑热病证。指的是由于夏秋之间,感受暑湿浊气后,结于胸腹与经络之间,出现头痛、咳嗽、烦闷、头面肿痛、眩晕胸闷、手足身体肿痛、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称肿痛、之为痧症,又称痧气或痧胀。如通俗伤寒论所夜间露宿贪凉,其大要也,夏秋曰:“日间触闻臭秽,最多。缓则寒湿凝滞于经络,或湿热郁遏于经髓;急则鼻闻臭毒而阻逆上气,或内因食积而壅塞中气,皆”故统称痧气。相当于现代医学普通感能气胀成痧,冒的1种,中医多辨证诊断为暑湿感冒。二指“痧”疹,即皮肤出现红点如粟,以指循皮肤,稍有阻碍

26、的疹点。如邵新甫在临证指南医案按语中言:“痧者,疹之通称,有头粒如粟。瘾者,即19肿而易痒。”张志聪侣山堂类辨曰:疹之属,“所谓砂者,身上有斑点如砂,或用麻刮之,则累累故名曰砂故浅者刮之,深者刺之,使邪气如砂,20外泄,而痛可止。”痧疹是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反映在体表皮肤的一种表现。由于麻疹也有皮疹之表常与痧证混杂。在痧胀玉衡作者郭志邃的家现,就把麻疹叫做痧子,所以郭氏特地指出:“麻疹乡,在他方,有名厝子,有名蚤疹,在檇李则名痧子,而痧21胀亦名为痧,不可不辨。”并在书中设立专节加以辨析。有一些文献认为,痧是麻疹的别称或视麻疹、辞海、汉语大字为一种痧症,如工具书辞源、中医字典、汉语大词典典等。痧

27、疹相当于现代医学一些有皮疹类疾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等。三指温病或疫病,即指由于感受瘟疠之邪或者感触秽浊不正之气所致腹痛、吐泻一类的病证。如痧胀玉衡,“痧者,曰:“痧者,天地间之厉气也”暑,“迩来四方疫气时行,热时疫恶毒之气”即今丑寅年间,痧因而发,乡村城市之中,俱见有此等症。或为暗痧,或为闷痧,或为痧痛,或为落弓痧、噤口痧、扑鹅痧、角弓痧、盘肠痧,或又因伤寒、疟、痢与夫胎而痧兼发,甚至阖门被祸,邻里相传,不前产后等症,”可重掉。又称痧疫、痧秽、痧痢、痧胀等,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感冒、细菌性痢疾等,有一定的传染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痧”,四指“痧象”一般指“痧象”、“出痧”,即

28、经刮拭后在相应部位皮肤上所出现的充血性改变,如皮肤潮红,或红色粟粒状,或紫红色,或暗红色的血斑、血泡等出痧变化。“痧象”是许多疾病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经过刮拭后反映在体表皮肤的种共同表现,但依据体质、病性、病位、刮拭的部位、手法以及强度不同而表现各异,许多疾病刮痧后都可以出现痧象,所以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现代医学认为,刮痧可能通过直接刺激体表,提高血流灌注量和皮肤温度,以及皮下血管充血、出血所产生的“痧”等作为刺激源,激活不同的生物学通路,发挥生物学效应,达到防病治病的11王孟英撰盛增秀主编王孟英医学全书随息居重定霍乱2010:149论J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2朱宇航,2008,张森奉

29、一场鼠疫与三个王朝J 文史博览,(4):54-5613张璐张氏医通M 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63:49214吴谦等编闫志安,何源等校注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1997:306匮要略注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5普净撰孙玘订痧症汇要上卷M 清光绪5年己卯承恩1879:16堂刻本,16王肯堂吴唯等校注证治准绳杂病M 北京:中国中医1997:799药出版社,17郭志邃痧胀玉衡后记M 清康熙14年乙卯书业堂刻1675:59本,18章楠著文杲,晋生点校医门棒喝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1987:150社,19范行准中国病史新义M 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28920叶天士黄英志主编叶天士医学全书临证指南医案M 2004:158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1张志聪侣山堂类辨M 上海千顷堂书局铅印本,1935:4522郭志邃痧胀玉衡卷后M 清康熙14年乙卯书业堂刻1675:2本,11-17收稿日期:201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