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2.71KB ,
资源ID:1288554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8855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教育学重点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教育学重点复习.docx

1、小学教育学重点复习 第一章教育学及其功能 (一)基本概念: 教育学P3;教育现象P3;教育规律P4;教育科学P5;教育改革P21行动研究法P30 1、论述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 教育活动的外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概括地说,可从两个角度来认识。 从纵向上看,有原始教育现象、古代教育现象、近代教育现象、现代教育现象和当代教育现象。 从横向上看,教育的基本形态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自然形态的教育等形式。 2、论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等其他学科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阶段 教育学逐渐从哲学、宗教、伦理

2、等学科中分化出来,在学科与内容上走向独立 ,形成了较为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 科学教育学的建立阶段。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教育学的建立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教育上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解释和论证。 3、学习教育原理的实践意义是什么? 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掌握教育工作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在教育理论指导下,不断总结经验,探索规律。 教育原理可为继续学习教学原理、德育原理、学校管理学等学科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具有深化和奠基的作用。 4、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方法论是什么? 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古为

3、今用,洋为中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教育研究。 第二章 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基本概念 生物起源论P35、心理起源论P37、劳动起源论P37、终身教育P64 1、原始社会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 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为生产劳动服务的。 原始社会的教育是在整个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原始社会的教育手段是极端简单的。 2、古代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 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教育与生产实践的分离与对立,鄙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 文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高了教育职能。 教育方法崇尚书本、呆读死记、强迫体

4、罚、棍棒纪律。 官学和私学并行的教育体制。 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学组织形式。 3、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育活动的知识分子。 文字的产生和知识的记载与整理达到了一定程度,使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授。 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 4、试述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或特点) 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一。 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 教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 终身教育成为现代

5、教育中一个富有生命力和感召力的教育理念。 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5、简述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 教育普及化的开始。 “教育机会均等”口号的提出。 教育法制化的形成。 教育民主化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章教育的本质 (一)基本概念 广义的教育P80、狭义的教育P81、教育要素P81 1、简述教育的质的特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有意识活动。 教育是人类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教育是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学校教育的特殊性有何表现 学校是培养人的专职机构,它有专职人员来操纵和管理。 学校教育是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最强的系统性教育活动。 3、简述教育的构

6、成要素 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教的主体 受教育者:是教育过程中学的主体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4、简述教育要素的联系 主体间的联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主客体间的联系:在教育者是主体的教的活动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构成复合客体;在受教育者是主体的学的活动中,教育者和教育内容构成复合客体。 主要矛盾:教与学的矛盾第四、五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基本概念 社会P92、教育的本体功能P115、教育的社会功能P116、教育现代化P140 1、社会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人口要素。 自然环境要素。 生产方式要素。 政治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社会共同体所共有的心理特征、价值体系等。 2

7、、简述现代社会的特征 现代社会是商品经济的社会。 现代社会是科学化的社会。 现代社会是一个民主化、法制化的社会。 现代社会是革命性社会。 3、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以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为例) (1)人口数量对教育的影响: 决定着教育需求,因而也就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 (2)人口质量对教育的影响:制约着教育的质量 (3)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影响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结构中的比例4、现代教育的本体功能是什么 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人的培养。 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传。 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 5、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有哪些 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

8、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科技功能。 6、简述教育的人口功能的表现 教育可减少人口数量,是控制人口增长的手段之一。 教育可提高人口素质,是改变人口质量的手段之一。 教育可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化。 教育有利于人口的迁移。 7、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能把可能的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现实的生产力,是劳动力再生产和提高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育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能够为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 教育还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 8、简述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形式 通过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去实现教育的政治作用。 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

9、论为政治服务。 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的政治斗争,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通过教育制度,实现对受教育者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的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续和发展,或者加速改变旧的社会政治关系。 9、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选择功能。 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功能。 教育具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10、教育的科技功能是什么 教育可以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教育可以生产新的科学知识、新的生产力。11、简述教育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 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现代社会质量的重要指标是人

10、口质量,改善人口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育。 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教育又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12、从各国教育表现出的总特征看,教育现代化有何表现 在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教育现代化的宏观表现是教育必须首先适应社会的现代化。一方面,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根据社会现代化的要求来确定人的现代素质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教育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与社会的其他方面现代化协调,不能抛开本国的社会现代化的规划和现实来笼统谈教育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条件设备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教师素质现代化等一系列具体内容。 从教育现代化的价值

11、追求看,教育现代化要通过自身的现代化进而实现教育的普及化、国际化、民主化、法制化、个性化、多样化、整体化、终身化等价值追求和具体目标。 第六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一)基本概念: 人的身心发展P152、发展关键期P155、遗传P157、遗传决定论P159、环境P159、环境决定论161 、教育万能论163 1、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 观及其教育学意义 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要按照人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要依据社会关系的需要培养人 人是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 教育对人的改变和塑造是可能的;教育中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积极性 人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坚持统一的教育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全面发展的基础

12、上发挥个人特长 2、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及其教育学意义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教育要循序渐进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教育要关注年龄特征 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教育要因材施教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 教育要挖掘潜能3、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 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4、教育发挥主导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教育的自身状况。 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 家庭环境的效应。 社会发展状况。第七章

13、教育制度(一)基本概念 教育制度P169、学制P169、教育体制169、义务教育P176 1、简述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的依据 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是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原有学制和世界学制的改革2、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重视学前教育。 小学入学年龄提前,义务教育年限延长。 高等教育多级化,学校类型多样化。 第八章 教育目的(一)基本概念 教育目的P192、培养目标192 、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P195、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P195、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内涵P202、教育方针 P2021、简述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育目的

14、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惟一的,而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2、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要反映生产力和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简述马克思主义个人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人的片面发展的原因:分工的不合理 个人全面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大工业生产 资本主义

15、的绝对矛盾限制了个人的全面发展:大工业的资本主义形式 个人全面发展的实现条件: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要求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教育质量标准。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特点。 5、贯彻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端正教育思想、明确教育目的。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全面素质教育。 第九章 教育内容 (一)基本概念 教育内容P213、课程P217、学科课程P217、活动课程P217、潜在课程P218、综合课程P220、课程计划(

16、教学计划)P222、课程标准(教学大纲)P223 、课本(教科书)P224 、德育P225 、智育 P228、体育P230 、美育P233 、劳动技术教育P236 1、学校教育内容具有哪些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和充分的预定性。 高度的信息含量与严密的逻辑性。 价值的全面性。 高度的科学性和全面的教育性。 2、简述制约教育内容的主要因素 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文化传统。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 3、简述当代国外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 重视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综合课程) 重视基础学科和知识的结构化。(结构主义课程) 重视能力的培养。(活动课程) 重视个别差异。(选修

17、课程) 4、教育内容的意义和任务(以德育为例) (1)意义:德育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需要(社会意义);德育是年轻一代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个人意义);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需要(目的意义)。 (2)任务: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社会知识态度任务);使学生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社会意识习惯任务);形成学生活泼开朗的个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个人个性品质任务);形成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个人能力任务)。 第十章 教育途径 (一)基本概念 教育途径P240、教学P 243、课外活动P248、社会实践P257 1、如何理解教学的本质

18、 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人类所积累的文明成果的一种认识活动。 教学是学生的认识 教学是间接的认识 教学是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是有教育性的认识2、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任务。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智育任务)。 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德育任务)。 发展受教育者身体,增强体质,使其健康成长(体育任务)。 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其心理素质(心育任务)。 3、学校教育工作为什么要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以教学为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特点决定的。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的特点决定的。 历史上正反

19、两方面的经验表明,要提高教育质量,更好地进行自我教育,学校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4、简述课外活动的意义 课外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课外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生良好个性的充分发展。 课外活动有利于充实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抵御不良因素的影响。 课外活动有利于加强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加速个体的社会化进程。 5、简述社会实践的功能 社会实践有利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社会实践有利于形成学生的主体性。 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向。 第十一章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 (一)基本概念 家庭教育P263 社区教育P272 教育合力 P281 1、简述家庭教育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地位:

20、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学生“优育”中占有主要位置。 作用:是个体社会化的奠基教育;起到影响和调整学校教育的效应;使儿童受到始终如一的道德熏陶。 特点:先导性、感染性、权威性、针对性、终身性、个别性2、简述社区教育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地位: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大环节;社区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社区教育影响学校和家庭教育,学校是社区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作用:社区教育具有协调育人、环境优化、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作用。 特点:社区教育具有开放性和群众性、多样性和补偿性、实用性和融合性等特点。 3、简述学校教育的地位 与特点 地位: 是教育的主体形式。 是培养人

21、的专门场所。 是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的导向和枢纽。 特点: (1)教育职能的专门性; 教育作用的主导性; 教育组织的严密性; 教育内容的全面性; 教育活动的有效性; 教育形式的稳定性。 4、简述三结合教育合力的重要意义及形式 意义: 有利于教育的完整衔接。 有利于统一教育方向。 有利于发挥教育的互补作用。 形式: 互相访问; 通讯联系; 家长会和家长学校; 教育讲座。 第十二章 教师 (一)基本概念 教师的职业道德P299 教师的继续教育 P3081、简述教师职业的社会作用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的传播者。(纵向与横向传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个体与社会的价值) 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发掘者。(学

22、生群体与个体的潜能开发)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劳动具有以下特点(从劳动对象看) 人有复杂的心理:复杂性 人有主观能动生:创造性 人会模仿:示范性 人会反复:长期性 3、联系实际说说,现代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 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 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教育理论素质;教育能力素质;身体心理素质。 4 、师德的作用及内容 作用:自我提高;学生示范;树立威信 内容: 对事业,无私奉献 对学生,真诚热爱 对同志,团结协作 对自己,严格要求,以身作则第十三章 学生 (一)基本概念 学生年龄特征P321 智商P3291、如何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学

23、生是可塑性极大的人 学生是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与学统一) 树立教是为了学的观念。(以学论教) 重视学生主体因素。(重视实际) 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 (主动实践)简答题 1.简述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 教育可以激发和发展被教育者的潜能。 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2.简述德育的任务。 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使学生具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的行为习惯。 形成学生活泼开朗的个性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形成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