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7.03KB ,
资源ID:1295008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9500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化学化学简答题答题策略.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化学化学简答题答题策略.docx

1、高考化学化学简答题答题策略化学简答题答题策略一、简答题的题型特点 简答题要求考生用简练的文字表述来回答问题。它具有取材广阔,内涵丰富,立意新颖,设问巧妙,思考容量大,能力要求高的特点。而且常把识记、理解、实验、推论和计算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融于一题之中,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对学生能力要求较高。简答题是填空题的变形,即把空格变成问句,所以它们的功能基本相似。它不但用来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还用来考查考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但用来考查考生是否“知其然”,还要考查考生能否“知其所以然”。二、简答题在高考中的现状分析 在

2、高考化学试题中考简答题已成为非选择题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从高考试卷分析数据来看,简答题是历年考生失分的“重灾区”,也是高考拉分的关键题型,许多考生简答题不过关,要么束手无策而放弃,要么思维逻辑不清、文字表述不准确,要么答非所问费了劲,失了分,要么思维不严密,漏答要点等。长期以来,许多考生一直受到简答题的困扰,在解决简答题的得分问题上没有很好地突破。 三、简答题的解答要求简答题要求按要点得分,语言叙述要符合逻辑关系,前因后果要明确。“因”应是指“化学原理”,只有紧扣化学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逐步解答才能得到相应分数。答题中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逻辑性、准确性、规范性:1.语言要准确,不能凭主观

3、想象和猜测来回答。如:在回答KI溶液中滴加氯水后有什么现象时,有的同学回答成:“有碘生成”,也有的回答成:“溶液中有紫黑色的沉淀生成”;有的同学把“胶体微粒带电”说成“胶体带电”;把“Zn能与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成“Zn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等等。2.化学用语要规范。常出现的错误有:(1)错别字,如“蓝色”写成“兰色”,“坩埚”写成“甘(或钳)锅”,“苯”写成“笨”,“剧毒”写成“巨毒”,“铁架台”写成“铁夹台”,“过滤”写成“过虑”“滤纸”写成“虑纸”;(2)用词不当;(3)混淆概念,如:“无色” 与“白色”,“广口瓶”写成“集气瓶”,“蒸馏烧瓶”写成“圆底烧瓶”等等。3.回答时要字斟句酌

4、、言简意赅、逻辑性强,不要废话连篇;同时还要注意答案要点要全面完整,不要顾此失彼等等。 简答题虽然难于得分,但只要我们平时学习时多注意培养思维的严密性、知识的精确性、语言的准确性,在心理上不畏惧,做有心人则可以将失分降为最低。 四、简答题的常见类型及解答方法题型一:解释原因类简答题解题思路是:先分析题中给出的结果,然后结合化学原理、物质的性质等知识,推测出产生结果的原因。叙述时一般可使用因果表述法。解题时首先要紧扣题意,认真审题,抓住关键;其次回答问题时,不但要回答出“是什么”,重点还要回答出“为什么”,回答问题一般要体现“前提、理由、结论”的答题过程,切忌顾此失彼;最后联系题意综合分析、归纳

5、,并作语言的加工提练,做到原理正确、回答切题、语言精练、意思完整。【例1】把Al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是什么?为什么?(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解析:此题有两问,第一问要答出得到什么,第二问要答出为什么,关键在第二问,有下列三个要点:一抓Al3+水解平衡;二抓水解平衡体系中的HCl易挥发;三抓Al(OH)3不稳定。答案:在AlCl3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AlCl3+3H2O Al(OH)3+3HCl,加热时水解平衡右移,HCl浓度增高,蒸干时HCl挥发,使平衡进一步向右移动得Al(OH)3,在灼烧时发生2Al(OH)3 = Al2O3+3H2O,因此最后得到的固

6、体是Al2O3。题型二 :分析归纳推理类简答题此类题一般是给出一定的条件、情景或信息,要求考生据此分析、归纳、推理得出某一结论。该类题目涉及内容广、难度大、主要考查考生的分析归纳能力。解题思路是:仔细审题,找出直接条件进行推敲,然后归纳概括出问题的实质,并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或用该规律来解释其他问题。【例2】 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据此判断:(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_(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_(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_。解析:(1)根据转

7、化关系分析,化合物A由单质甲与单质乙化合生成,则A中必含乙元素;而单质甲与化合物B反应又可生成含有乙元素的化合物A,则A中的乙元素必来自于化合物B,因些化合物B中也必然会有乙元素。则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A、B。(2)抓住“A+B乙+C”这一反应,从(1)可知A、B均含乙元素,它们反应又可制得单质乙,则在A、B中,乙元素的价态必不相同,而且必然是一正、一负二种价态才可能生成单质乙。考虑金属与非金属的价态特点,只有非金属才可以具有负化合价。因些,单质乙必定是非金属。本小题为简答题,判断乙为非金属的最简炼答案是:“因为A+B乙+C”,且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价,只有非金属元素才可能

8、具有负化合价,所以单质乙是非金属。”答案:(1)AB(2)非金属;因为A+B乙+C,且乙为单质,可知乙元素在A,B中分别呈正、负价,所以乙是非金属.题型三:信息类简答题 高考考试说明中对能力要求中明确提出了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而在多年来的高考试卷中信息型试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这一类试题要求考生要把题中给出的新信息与已学过的旧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关键是通过一个结合点把信息知识与旧知识整合成一体,形成一个新的知识链,然后找到问题的答案。【例3】已知甲基的吸引电子的能力比氢小,是个推电子基,试回答下列问题:(1)丙烯跟HCl发生加成反应时,是生成1_氯丙烷,还是2 _氯丙烷?说明理由。(2

9、)甲酸、乙酸的酸性哪个强?说明理由。(3)乙酸和氯乙酸的酸性哪个强?说明理由。解析 :(1)丙烯是不对称单烯烃,丙烯与HCl的加成产物如不根据信息分析会有2种可能,即和CH3CH2CH2Cl,题中信息是甲基是推电子基,在甲基推电子的作用下,使CH3CHCH2分子中双键上电子云分布不均匀,“ CH2”基团带部分负电荷,CH 基团带部分正电荷,而HCl是极性分子,分子中带正电的H原子一端被带负电的“ CH2” 吸引,而带负电的Cl原子端靠近CH 端,最终生成 。(2)同理,在HCOOH和CH3COOH分子中,乙酸中CH3的存在使得COOH中OH键电子云密度增大,乙酸分子中羟基中H原子难电离,故甲酸

10、酸性强。(3)氯乙酸和乙酸相比,氯乙酸的甲基上的氢原子被Cl原子取代后,增加了吸电子因素(或减弱了推电子作用),使氯乙酸中羟基上OH键极性增强,易电离。答案:(1)2-氯丙烷 丙烯可视为乙烯的甲基取代物,由于甲基是斥电子基,使“CC”的电子云向甲基推斥方向移动,即CH3CH CH2,使HCl中带正电荷的氢原子加到带部分负电荷的双键碳原子上,带负电荷的氯原子加到带部分正电荷的双键碳原子上。(2)甲酸酸性比乙酸酸性强,因甲基推斥电子减弱了羟基中氧氢键的极性。(3)氯乙酸的酸性比乙酸酸性强,因氯原子具有强烈吸引电子能力,加强了羟基中氧氢键的极性。【活学活用】: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

11、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现有浓H2SO4、浓HNO3、稀H2SO4、稀HNO3、FeCl3稀溶液及pH试纸,而没有其它试剂。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CuO经氢气还原所得到的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氧化物Cu2O。解析:首先对新信息和旧知识进行全面分析,然后得出正确结论。旧知识:Cu2+在溶液中显蓝色。 CuO+H2Cu+H2O。硝酸能将Cu氧化生成Cu2+。Fe3+能Cu氧化生成Cu2+。稀H2SO4不与Cu反应。新信息:2Cu+Cu2+Cu。知识迁移:2CuO+H2 Cu2O+H2O。Cu2O+2H+ Cu2+Cu+H2O。知识整合得结论:CuO被H2还原的生成物中如含有Cu2O,可将

12、生成物溶于稀H2SO4,若溶液显蓝色,证明混合物中含有Cu2O,否则不含有Cu2O。根据初中旧知识,因为还原产物中肯定有Cu,用硝酸或FeCl3时,Cu被氧化成Cu2+也得到蓝色溶液,不能证明该结论。 答案:取少量该红色产物放入稀H2SO4中(振荡)如溶液呈蓝色,说明产物中有Cu2O,若溶液不变色,说明产物中无Cu2O。题型四:实验设计及评价类简答题 要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要领。目的:根据提供的一定条件和要求,运用有关的化学原理和实验技能,对实验的仪器、装置、步骤和方法进行规划和设想,提出可行方案。原则:科学性、可行性、简便性、安全性。步骤:说明相关的理论依据和实验原理,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选

13、择实验所必需的仪器和药品;注明装置的连接顺序或试剂加入的先后顺序及其他操作要领;描述有关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评价一个实验方案,必须符合设计原则,对于不合理的设计能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合理建议,对于不同的设计作出比较,实验方案的评价要比设计实验的难度稍大,要求稍高。在解答实验设计型简答题时,应该从实验的原理出发(包括物质的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结论去考虑。对除杂类及根据原料和提示设计生产工艺和操作步骤的实验,还需要考虑原料和产物之间的转化关系选择所需的试剂。叙述的顺序及操作要与题目的要求一致。答题时一般采用操作顺序法来回答。实验设计题是一种书面实验,要求能根据语言叙述去

14、正确操作实验,达到实验目的。【例4】现有实验药品;一定质量的锌(分片状和粒状两种)、浓硫酸(密1.84g/cm3)、水以及右图所示的装置。图中量气管B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甲管有刻度(0100mL)。甲、乙管可固定在铁架台上,供量气用。实验时乙管可上下移动,以调节液面低。利用此装置可测定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设锌全部反应,产生的气体不超50mL)。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按图示装置实验,要保证不漏出H2,应如何操作?(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H2的体积,再读取反应前后甲管中液面的读数时,除应注意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外,还应注意_ ,原因是_ 。(4)设计一个不用

15、量气管,而用中学常用仪器来测量H2体积的装置,应用的仪器(自选)是_。解析: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有“气泡法”和“液面差法”,要据此装置的特点,应选用“液面差法”,按照操作、现象、结论进行回答。操作中要注意答清楚加水之前的准备及加水的限度问题。要保证操作中不漏出气体,则一定要形成了一封闭的体系以后再让锌与硫酸接触,而且要根据题目所提供的药品只有浓硫酸没有稀硫酸,而锌有片状的和粒状的供选择,考虑到了以上几点再下笔答题。答案 :(1)固定A、甲、乙三管,将A、甲两管橡皮塞塞紧,在乙管注入适量水使乙管液面高于甲管液面,静置片刻,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在烧杯中将浓H2SO4稀释后,将稀

16、H2SO4加入到试管A中,使液体总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将试管倾斜,把锌片放在试管内壁上,塞紧塞子,慢慢直立,使锌片滑下与稀H2SO4接触反应;(3)调节甲、乙两管液面高度至相平使气体的压强与外界气压相等,减少测量误差(4)洗气瓶、带导管的双孔塞、50 mL量筒题型五、图表、数据分析型简答题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图表、数据,这些图表、数据中往往包含着事物的内在规律。因此,图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是搞好化学研究必备的科学素养。近年来高考中出现了大量的图表、数据分析型题目,这就要求学生能对图表及各组数据进行分析,并抽象成化学知识或规律以达到解问题的目的。【例5

17、】根据侯德榜制碱法原理并参考下表的数据,实验室制备纯碱Na2CO3的主要步骤是:将配制好的饱和NaCl溶液倒入烧杯中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搅拌下分批加入研细的NH4HCO3固体,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静置、过滤得NaHCO3晶体。用少量蒸馏水洗涤除去杂质,抽干后,转入蒸发皿中,灼烧2小时,制得Na2CO3固体。四种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g / 100 g水)表0102030405060100NaCl35.735.836.036.336.637.037.339.8NH4HCO311.915.821.027.0NaHCO36.98.19.611.112.714.516.4NH4Cl2

18、9.433.337.241.445.850.455.377.335NH4HCO3会有分解请回答:(1)反应温度控制在3035,是因为若高于35,则 ,若低于30,则 ;为控制此温度范围,采取的加热方法为 。(2)加料完毕后,继续保温30分钟,目的是 。静置后只析出NaHCO3晶体的原因是 。用蒸馏水洗涤NaHCO3晶体的目的是除去 杂质(以化学式表示)。(3)过滤所得的母液中含有 (以化学式表示),需加入 ,并作进一步处理,使NaCl溶液循环使用,同时可回收NH4Cl。答案:(1)NH4HCO3分解; 反应速率降低; 水浴加热(2)使反应充分进行; NaHCO3的溶解度最小; NaCl、NH4

19、Cl、NH4HCO3(3)NaHCO3、NaCl、NH4Cl、NH4HCO3; HCl。题型六:判断说理型简答题该类型简答题一般是依据题意,根据化学知识及相关的知识对题目所给的问题先进行分析判断,然后说明判断的理由。解题的思路是:先对问题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然后再由结论追溯到分析过程,最后再回到结论。叙述时一般使用“先总后分”表述法,即先阐述中心句或提出结论,再说明细节或原因。【例6】在鲜活鱼的长途运输中,必须考虑以下几点:水中需要保持适量的O2;及时除去鱼排出的CO2;防止细菌的大量繁殖。现有两种在水中能起供氧灭菌作用的物质,其性能如下:过氧化钠(Na2O2):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NaOH

20、和O2;过氧化钙(CaO2):微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Ca(OH)2(微溶)和O2。根据以上介绍,你认为运输鲜活水产品时应选择 加入水中。原因是: 答案:过氧化钙(或CaO2) 原因:Na2O2与水反应激烈,生成NaOH溶液的碱性太强(或CaO2在水中逐步溶解,与水缓慢反应不断提供O2)。题型七:数形变通型简答题对数形变通型简答题,一般是用定性、定量方法对所给问题进行分析、综合,然后得出结论,要求考生将化学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正确的逻辑推理,对满足的一般条件从数形表达转译成科学的概括,并以正确、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题目的一般形式是“满足的条件是”等句式。意在综合考查学生对化学问题的理解程度,

21、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例7】A、B是式量不相等的两种有机化合物,无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其混合物的总质量不变,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也不变。试写出两组符合上述情况的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并回答A、B应满足的什么条件。答案:C2H2与C6H6;CH20与C2H402等。A和B应满足的条件是两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检测练习1、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会有晶体析出,此晶体是 ;析出此晶体的原因是因为 。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的氨,再通入足量的CO2会有NaHCO3晶体析出;若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足量CO2,再通入氨气往往没有晶体析出,原因是

22、。 2、白色固体A的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把A装入试管充分加热,A全部消失, 同时产生白烟和紫色气体。 将加热后生成的烟通过浓热的NaOH溶液,紫色消失,但有无色气体。将这无色气体通过H2SO4,无色气体明显减少,再将剩余的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点燃, 产物只得到式量最小的稳定氧化物。 由以上事实推知:A的化学式应该是_;A受热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A的水溶液使石蕊试纸变红的原因是(必要时写出离子方程式)_。 3、以下是某同学测定硫酸钠晶体中结晶水含量的实验方案。实验用品:硫酸钠晶体试样、研钵、干燥器、坩埚、三脚架、泥三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实验步骤:准确称量一个干净、干燥的坩埚;在坩埚

23、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钠晶体试样,称重,将称量过的试样放入研钵中研细,再放回到坩埚中;将盛有试样的坩埚加热,待晶体变成白色粉末时,停止加热;将步骤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后,称重;将步骤中的坩埚再加热一定时间,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重复本操作,直至两次称量结果不变;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硫酸钠晶体试样中结晶水的质量分数。分析该方案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2)指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错误并改正: ;(3)硫酸钠不能放置在空气中冷却的原因是 ;(4)步骤的目的是 ;(5)下面的情况有可能造成测试结果偏高的是 (填序号)。A.试样中含有加热不挥发的杂质 B.试样中含

24、有加热易挥发的杂质C.测试前试样已有部分脱水 D.实验前坩埚未完全干燥E.晶体加热脱水不完全 F.加热时晶体溅出4.、根据平衡移动原理,设计两种实验方法,以证明氨水是一种弱碱除氨水外,限在以下范围内选用试剂:蒸馏水、酚酞试液、石蕊试液、NH4Cl晶体、消石灰、浓盐酸、醋酸铵晶体。 方案一: 方案二: 5、在1atm、120的条件下,将1L丙烷和若干升氧气混合点燃,燃烧后恢复到原温度和原压强时,测得混合气体的体积为mL。将燃烧后的气体再通过碱石灰,气体剩余nL,已知mn=a,请填写下列空白: (1)若a=7,则nL气体只能是。 (2)若燃烧前后始终保持1atm、120,则a的最大值为;确定该最大

25、值的理由是。6、乙酰乙酸乙酯是一种不溶于水的液体,它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原料。在实验室,它可以由乙酸乙酯在乙醇钠的催化作用下缩合而制得,反应是: 反应中催化剂乙醇钠是由金属钠和残留在乙酸乙酯中的微量乙醇作用生成的,而一旦反应开始,生成的乙醇又会继续和钠反应生成乙醇钠。 阅读下面关于乙酰乙酸乙酯制备的实验过程,并回答有关问题: (1)在干燥的圆底烧瓶中放入约5g的金属钠(已用滤纸吸去表面煤油)和约25mL的二甲苯,用胶塞塞好,加热使钠熔化。然后趁热用力摇振,这样可得到细粒状的钠珠,目的是增大钠与乙醇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其中加入二甲苯的作用是_。若没有二甲苯,改用四氯化碳是否可以,说明理由_。 (

26、2)将烧瓶中的二甲苯小心倾出,迅速加入约55mL乙酸乙酯(约0.57mol),装上带有一根长玻璃导管的单孔胶塞,并在导管上端接一干燥管,这时反应开始。缓缓加热,保持瓶中混合液微沸状态。在实验中,使用烧瓶必须干燥,原料乙酸乙酯必须无水,原因是_,烧瓶配上长导管的作用是_,导管上端接一干燥管的目的是_。 (3)待金属钠完全反应后,向烧瓶中加入约等体积的饱和食盐水,振荡,静置,然后分离出乙酰乙酸乙酯。其中加入饱和食盐水的目的是_,分离乙酰乙酸乙酯的主要仪器(填最主要一种)是_。 (4)向分离出的乙酰乙酸乙酯中加无水硫酸钠固体,振荡后静置并过滤除去残渣,将滤液减压蒸馏,即可收集到产品约14g(0.1m

27、ol)。加入的无水硫酸钠固体的作用是_,实验最后所得产品远小于完全转化的理论产值37g,除了反应过程中的损耗外,主要原因是_。1、答案:NaHCO3 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反应中消耗了水,且生成的NaHCO3的质量比原Na2CO3的质量多 CO2的溶解度小,溶液中HCO3 浓度低2、NH4I;NH4I溶于水发生水解而呈酸性,即 3、答案 :(1)坩埚钳、酒精灯(可以不答“火柴”)(2)步骤有错误,应先将试样研细,后放入坩埚称重(3)因硫酸钠放置在空气中冷却时,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4)保证试样脱水完全 (5)BDF4、答案:方案一:取少量氨水,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然后向其中加

28、入少量CH3COONH4晶体,振荡,可看到红色变浅,说明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说明氨水是弱碱。方案二:取少量NH4Cl晶体溶于水,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说明NH4水解,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说明氨水是弱碱。5、答案:(1)02 (2)7;在题设条件下,1LC3H8在过量02中完全燃烧最多只能生成3LC02气体和4L水蒸气,由于02不能被碱石灰吸收,所以燃烧后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体积减少的最大值也只能为7。6、答案:(1)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不可以,因为CCl4密度大,金属钠会浮在上面。(2)有水存在时会与钠反应,生成NaOH会促使乙酸乙酯水解。冷凝回流,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反应体系。(3)使乙酰乙酸乙酯与乙醇分层。分液漏斗。(4)除去乙酰乙酸乙酯中的水。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反应到一定程度即达平衡状态,不可能全部转化。总结反思: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