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6.37KB ,
资源ID:1297652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29765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docx

1、102 活出生命的精彩第二课时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2.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依存和彼此 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生命拒绝冷漠。3.明确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能力目标1.通过日常观察、内心感悟、实践探究等多种方 式,全面理解由于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同,生命的 质童也不一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2.通过小组同学之间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的团 队意识和合作精神。3.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找出自己存在 的价值与定位,超越自我,回报社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

2、生用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态来关注 生命。2.懂得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而且要关切其 他的生命。善待他人,传递温暖,消融冷漠,共同构建 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3.理解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我们 要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丽。重难点突破重、难点:活出生命的精彩。 突破方法:这是以理导行的最重要的一环,由 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阅历十分有限,所以 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有效突破这一知识 点,教学中主要通过结合教材中“探究与分享”板块和 正文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等形式使学生认 识到,在历史上,那些被我们认为是伟大的人物,并不 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而是因为他们运

3、用自身的品 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 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 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与伟人相比,更多 的人是默默无闻的,他们同样也在书写着自己的生命 价值。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 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 凡中闪耀出伟大。探究新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设置,启动思维方法1:谈话式导入,揭示课题。【设计意图】新课程标准倡导教学不仅仅是教师教知识,也包括教会学生 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学习的好习惯。课前搜集资料,一方面学生在学知识,另一 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将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在课堂 上

4、交流,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过程:根据教材“运用你的经验”(P115)板块安排,要求学生将课前搜集到的生 命故事进行整理并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作交流。教师引出课题,导入新课。方法2:多媒体播放视频导入。【设计意图】播放视频,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 意愿,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直接快捷地引人新课。过程:1.多媒体播放马克思的一生的视频。2.师生互动:师:我们应该怎样评价马克思的一生?学生A:伟大。师:与伟人相比,更多的人可能是默默无闻的,那我们又该如何评价呢?学生B: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平凡的人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师

5、: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3.导人新课,教师板书。二、自主探究,信息捜索【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机会,关注学习方式的改变,这将使他们 受益终身。问题:1.为什么说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2.如何让生命充盈? 3.为什么要传递生命的温暖?过程: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115 119正文及“探究与分享”板块中的材料,逐一 归纳并完成提出的问题。1.生活中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 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 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生命日益空虚。2.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

6、习,乐于实 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 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 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3.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 有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三、全员互动,交流共享【设计意图】通过探究、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多 地获取知识,增强学生对生命的平凡与伟大的理解。通过小组之间的竞争活动,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和积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如何正确认识生命的平

7、凡与伟大?过程:要求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探究等方式小组为单位以竞赛的形式完成提 出的相关问题。活动1:多媒体呈现教材P118“探究与分享”。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内容,想一想他们为 什么会这样理解生命。“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 解放而斗争。”活动2:多媒体呈现教材P118的一组图片,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的生命 是伟大的?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能够运 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 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活

8、动3:多媒体呈现教材P119“探究与分享”材料,并提出问题:与伟人相比,更 多的人是默默无闻的,他们的生命伟大吗?当人们为生活而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 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 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师生共同归纳: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 而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 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 人。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平凡的人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 任、勇敢书

9、写自己的生命价值。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 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四、精讲点抜,知识整合【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对重点问题的讲解和点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 一个清晰的认识,帮助学生学会“比较-分析-归纳”与知识整理的科学探究方 法,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问题1:为什么说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会影响生命的质量?因为每个生命都会在生活中展现千姿百态。有的人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也不 善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不敢也无力去面对生活的困境与难题,狭小的世界限制了生 命的生长;有的人缺乏生活目标,无所事事,在时光流逝中

10、生命日益空虚。问题2:如何让生命充盈?因为生命是一个逐渐丰富的过程。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 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 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问题3:为什么要传递生命的温暖?传递生命的温暖应该怎么做?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 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 人,

11、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 世界。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改变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 友善、和谐的社会。问题4:如何正确认识生命的平凡与伟大?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其地位的高低,而在于他 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 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生命 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伟大,平凡的人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 写自己的生命价值。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 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

12、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五、典型题目分析选择题古往今来,消失的生命不知道有多少。但是,有的生命却因其伟大的创造而名 垂青史,例如().李时针撰写了本草纲目孔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传遍世界李白的诗篇被人们广为传诵鲁迅强烈唤醒国人的爱国精神A. B. C. D.【分析】本题以名人及其贡献为话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生命的平凡与伟大”这 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情况。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一个人的伟大,不在于 其地位的高低,这四则材料共同体现了这一内容。选项语言精练,内涵深刻,富有 启发性,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答案应选D。【参考答案】D六、课堂达标训练一、选择题1.著名诗人臧克家在一首诗中写道

13、: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死了,他还活着。这句诗告诉我们()生命不仅有长短之分,更有质的区别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善待他人人生的意义在于既实现个人的幸福,又为社会尽到责任,做出贡献要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A. B. C. D.2.著名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圣西门15岁时要求家人每天凌晨用这样的话语唤醒他:“克劳德,起来吧。伟大的事业等着你。”圣西门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追求,终 于在人类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说明生命的伟大主要在于()A.必须减少睡眠 B.要学会悦纳自己C.创造和贡献 D.只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中二、简要分析题雷锋说:“我觉得自己累一点算不了什么,只要大

14、家多得些方便,就是我最大的 快乐。”孔繁森说:“能为他人解决困难和痛苦,我认为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请结合本课所学知识,谈谈对这些说法的理解。【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C 2. C二、简要分析题人与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关切中感受温暖,传递温暖。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 理由,然而没有人愿意遭遇到冷漠,生命拒绝冷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 而且要关切其他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我们用心对待自己和他人, 不仅能将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温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温暖世界、照亮世 界。雷锋、孔繁森他们在关心他人生命、传递温暖中收获了快乐。七、课堂小结先由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点评总结。

15、教师: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我们对生命的价值,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我 们要让生命充盈,传递温暖.创造伟大。活出自己的精彩,让生命更加绚丽。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活出生命的精彩贫乏的生命 贫乏与充盈充盈的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 冷漠与关切:传递温暖,拒绝冷漠 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平凡与伟大平凡生命时时创造伟大第二课时 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生命平凡与伟大的理解,正确的是()。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伟大的人物是因为他们生而伟大 生命虽然平凡,却也时时创造 伟大 平凡的人不可能创造生命的伟大A. B. C. D.2. 我们要活出生命的精彩,就必须()封闭肖己 充盈生命 传递温暖 敢于创造和贡献A

16、. B. C. D.二、简要分析题1.为什么要传递生命的温暖? 2.传递生命的温暖应该怎么做?教学反思本课教学中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设计合作学习,旨在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自学能力、理解问题的能力。教学资源关于人生价值的名言人生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生命的长短以时间来计算,生命的价值以贡献来计算。裴多菲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人的价值就像果子一样有它的季节。拉罗什富科没有奋斗,人生便寂寞难忍。莱蒙托夫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个过程上。你要细细体味这过程中的每节,无论它是一节黄金

17、或一节铁;你要认识每节 的充分价值。-傅东华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人生的舞台上,而在我们扮演的角色中-席勒 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他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我们的人生随我们花费多少努力而具有多少价值。莫利亚克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萧楚女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 郭小川强者向人们揭示的是确认人生的价值,弱者向人们揭示的却是对人生的怀疑。佚名关于生命的故事生命的价值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的小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 长笑而不答。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着这块石头到市

18、场上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无论 别人给多少钱,绝对不能卖。”第二天,男孩拿着石头蹲在市场的角落,意外地发现有不少人好奇地对他的石头感兴趣,而且价钱越出越 高。回到院里,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笑,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上去卖。在黄金市场上,有人出比昨 天高出10倍的价钱来买这块石头。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市场去展示。结果,石头的身价又涨了 10倍。由于男孩怎么也不卖,石 头竞被传扬为“稀世珍宝。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把这一切都告诉了院长,并问院长为什么会 这样。院长没有笑,望着孩子慢慢地说道:“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

19、,由于你的珍惜而提高了它的价值,竟被传言为稀世珍宝。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吗?只 要自己看重自己,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砍掉那双“完美的手”他曾经是人们眼里不可理解的怪人。读高中时,因为他的优秀,有个保送名牌大学的机会摆在他面前,他不要。到了高考,他考出了非常高的考分,却执意选择了又苦又累的地质专业。毕业了,照样在学校里称得上风云人物的他,同时被几个好单位看中,可他却要求去做一个地质人,做一个 浪迹天涯的地质队员。很多人不理解他的选择,他总是笑笑,不置一辞。终于有一天,他在别人再次问起他当初为什么做这些选择的时候开了口: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精心雕塑 一座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巴尔扎克目光炯炯,

20、身披宽袖长袍,一双手非常自然地叠合在胸前。罗丹唤来了 自己的三个学生来欣赏他的得意之作。不料,三个学生不约而同地被雕像上这双栩栩如生的手吸引住了,连声 赞叹:“好极了,这真是一双奇妙的手啊! ”罗丹从学生的表情中感到这双手虽然塑得绝妙,可是作为整体的一部 分,太突出了,起了喧宾夺主的作用。因此,他找来一把大斧,把那双完美的手砍掉了。几个学生被罗丹的举动 吓得目瞪口呆。其实,在生活中,这种“完美的手”随处可见,它时时处处地诱惑着人们忘记了最初对人生的本质追求,常常 因此走上了一条与理想背道而驰的路。只有果断地砍掉那双“完美的手”,砍掉那些局部的、暂时的诱惑,实实 在在、耐住寂寞、潜心做自己想做的

21、事,才能雕塑出生命整体的完美。说这些话时,他已经取得了三个部级、三个局级科技进步奖的成果;编写了两个有关三维地震勘探的专集; 在许多专业报刊上发表了上百篇论文;承担着非常重要的国家科研项目。而且,他还用自己细腻的心去翻阅每一寸自然的美丽,写出了许多充满豪情、激情、深情、智慧的诗篇,成了 一个地质诗人,一个知道如何去追寻生命 真正美丽的诗人。海伦凯勒的故事海伦凯勒1880年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一个叫塔斯喀姆比亚的城镇。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 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 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里夫学院,成

22、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 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 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一个聋盲人要脱离黑暗走向光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字读书。而从学会认字到学会阅读,更要付出超乎 常人的毅力。海伦是靠手指来观察老师莎莉文小姐的嘴唇,用触觉来领会她喉咙的颤动、嘴的运动和面部表 情,而这往往是不准确的。她为了使自己能够发好一个词或句子,要反复的练习,海伦从不在失败面前屈服。从海伦7岁受教育,到考入拉德克里夫学院的14年间,她给亲人、朋友和同学写了大量的信,这些书信,或 者描绘旅

23、途所见所闻,或者倾诉自己的情怀,有的则是复述刚刚听说的一个故事,内容十分丰富。在大学学习 时,许多教材都没有盲文本,要靠别人把书的内容拼写在她手上,因此她在预习功课的时间上要比别的同学多 得多。当别的同学在外面嬉戏、唱歌的时候,她却在花费很多时间努力备课。海伦能够走出黑暗,达到那么高的学术成就,除了靠她自己的顽强毅力之外,同她的老师莎莉文的循循教 导是分不开的。她说“我的老师安妮曼斯菲尔德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 “她使我的精神获得了解放”。是她的老师教她认字,使她知道每一事物都有个名字,也是老师教她知道什么是 “爱”这样抽象的名词。海伦幼年得病致残后,变得愚昧而乖戾,几乎成了无可救药的废物,但后来她却成为一 个有文化修养的大学生,这确实是个奇迹。可以说这个奇迹有一半是海伦的老师安妮.莎莉文创造出来的,是 她崇高的献身精神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结出的硕果。莎莉文小姐不管教海伦什么,总是用一个很好听的故事,或 是一首诗来讲清楚,她的教育经验十分丰富,教育方法也与众不同,她从不把海伦关在房间里进行死板的、注入 式的课堂教育。海伦用顽强的毅力克服生理缺陷所造成的精神痛苦。她热爱生活,会骑马、滑雪、下棋,还喜欢戏剧演出, 喜爱参观博物馆和名胜古迹,并从中得到知识。她21岁时,和老师合作发表了她的处女作我生活的故事。 在以后的60多年中她共写下了 14部著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