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718.04KB ,
资源ID:1302636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0263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习题集.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习题集.docx

1、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习题集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 题目:2.护士帮病人打针前,通常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病人会感到该处变凉爽,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发生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吸收皮肤周围的热量.护士测量病人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而制成的.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熔化与凝固,温度和温度计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温度计的原理.解答过程:蒸发吸热.温度计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归纳总结:掌握温度计的特点.答案:蒸发(或汽化),热胀冷缩点拨:题目ID号:题目:4.“祥云”火炬的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和携带,常温下可采用_的方法使其液化

2、,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_(吸收/放出)热量.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液化的方法.解答过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这个过程中放热.液化的方法可以是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归纳总结:本题考查液化的方法.答案:压缩体积,放出点拨:题目ID号:题目:5.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在海波和石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该晶体的熔点是_ .(2)42的海波处于_(固态/液态).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熔化与凝固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熔化的规律.解答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

3、态的过程称为熔化.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需要不断吸热,但温度达到熔点时会保持不变.而非晶体不会有固定的熔点.归纳总结:本题考查学生对熔化的掌握情况.答案:(1)海波,48,(2)固态点拨:题目ID号:题目:6.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标准大气压下)可知:(1)80 的酒精是_态.(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_(酒精/水银)作为测温液体的温度计.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与液化,熔化与凝固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凝固的特点和沸腾的特点.解答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归纳总结:

4、本题考查升华和凝华.答案:(1)气,(2)酒精点拨:题目ID号:题目:7.下列实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 )A.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B.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C.把湿衣服上的水挤掉一些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解答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加快蒸发的方法是增加表面积,升温和加快流动速度.归纳总结:本题考查蒸发.答案:A点拨:题目ID号:题目: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B.放在

5、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升华和凝华,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态变化的规律.解答过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而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升华.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规律.答案:A点拨:题目ID号:题目:10.我叫小水滴,住在大海里,这天阳光晒暖了海洋,我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慢悠悠地升入高空,高空的低温使我们挤成一团,又变成了小水珠或

6、小冰晶,连成了千姿百态的云.关于高空中变成了小水珠或小冰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水珠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吸热B.小水珠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放热C.小冰晶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吸热D.小冰晶的形成是升华现象,需放热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和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解答过程:小水滴受热变成水蒸气,遇到低温液化放出热量变成小水珠或者凝华成小冰晶.归纳总结:本题考查液化,比较简单.答案:B点拨:题目ID号:题目:14.2011年“5.18”海交会上有一种“超声波喷雾降温扇”,在风扇转动时还可喷出水雾.喷雾增加空气中的水分,风扇吹风加快了空气

7、中水分的_,就加快了从周围物体_热量,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加速蒸发的方法解答过程: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加快蒸发的方法是增加表面积,升温和加快流动速度.归纳总结:本题考查蒸发.答案:蒸发,吸收点拨:题目ID号:题目:15.小明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猜想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为此,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观察其蒸发的快慢.实验过程小明需控制_、_和_相同.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和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加快蒸发的方法.解答过程:加快蒸发的方法

8、是增加表面积,升温和加快流动速度.归纳总结:本题考查蒸发.答案: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快慢点拨:题目ID号:题目:16.林则徐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放眼看世界的人.据说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洋人请他吃冰淇淋,他看到冰淇淋上方雾气腾腾,以为很烫,就用嘴吹,洋人以此取笑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林则徐回请洋人喝汤,由于滚烫的汤上覆盖了一层油膜,油膜的上方什么也看不到,洋人端起就喝林则徐用自己的智慧捍卫了中国人的尊严.林则徐看到的“雾气”是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因为油膜的隔绝,阻碍了汤的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种物态变化需要_(吸/放)热.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

9、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汽化与液化的热量变化解答过程: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而由液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液化放热,汽化吸热.归纳总结:本题考查汽化和液化.答案:液化,汽化,吸点拨:题目ID号:题目:18.即使在0以下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晾干,这是_现象.在此过程中,需要_(吸热/放热).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升华和凝华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升华解答过程: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升华需要吸热.归纳总结:本题考查升华.答案:升华,吸热点拨:题目ID号:题目:19.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中,对公共建筑内空调设定的温度有明确要求.为了达

10、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你认为该决定对室内空调温度的设定要求是( )A.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B.夏季不高于26,冬季不低于20C.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低于20D.夏季不高于26,冬季不高于20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温度和温度计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温度解答过程:为了节能减排就不能无限制的降低温度或升高温度.因此选择A.归纳总结:本题考查凝华.答案:A点拨:题目ID号:题目:20.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组织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觉,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A.温度B.熔点C.沸点D.凝

11、固点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解答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汽化是吸热的过程.物质汽化需要达到沸点.归纳总结:本题考查汽化.答案:C点拨:题目ID号:题目:21.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是冰吸热熔化B.夏天用电风扇对着人扇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风扇降低了室内的气温C.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D.寒冷的冬天,人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汽化的水蒸气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熔化和凝固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液态的过程称

12、为熔化,而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华.解答过程:B是蒸发吸热,C是升华后凝华,D是液化.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熔化和凝固.答案:A点拨:题目ID号:题目:22.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情况正确的是( )A.春天早晨空中出现的雾汽化、吸热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蒸发、放热C.秋天早晨草上出现的露珠液化、放热D.冬季地面草丛上出现的霜凝固、吸热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熔点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和凝华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态变化的热量变化.解答过程:A是液化,放热.B是蒸发,吸热.D是凝华,放热.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的热量变化.答案:C点拨:题目ID号:题目

13、:23.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B.将冰水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里水会凝固,是因为水的凝固点为0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是利用了水的升华吸热D.冬天在菜窑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水的凝固放热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熔点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和凝华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态变化的热量变化解答过程:A是着火点比沸点高.B是水的凝固点是0度,但是在0度不会凝固.C洒水是利用蒸发吸热.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答案:D点拨:题目ID号:题目:24.小美同学对冰加热,她将冰熔化成水直到沸腾的过程,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温度随

14、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像中的DE段是冰的熔化过程B.AB、CD段物质在吸热,BC、DE段物质没有吸热C.水的凝固点是0D.图像中的BC段,物质只能以液态方式存在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熔点与凝固,汽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解答过程:A是沸腾过程.B是一直在吸热.D可以是固液共存的状态也可以是固态或者液体.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熔化和汽化.答案:C点拨:题目ID号:题目:1.下列温度中,约在3637之间的是( )A.人的正常体温B.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C.冰箱冷藏室的温度D.人感觉舒适的环境的温度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

15、基础题考点:温度和温度计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常见的物质温度解答过程:B是100,C是零度以下,D是25.归纳总结:掌握常见物质的温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答案:A点拨:题目ID号:题目:2.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温度和温度计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解答过程: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使玻璃泡完全浸泡在液体中,但温度计不能触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归纳总结: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答案:C点拨:题目ID号:题目:3.新鲜的菠菜放两天就“蔫”了,其中水分的减少主要是因为水发生了( )

16、A.液化B.沸腾C.凝固D.蒸发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和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解答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菠菜水分减少是因为水分蒸发了.归纳总结:本题考查蒸发.答案:D点拨:题目ID号:题目:4.下列做法能使水的蒸发减慢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C.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和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加速蒸发的方法解答过程: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

17、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加快蒸发的方法是增加表面积,升温和加快流动速度.归纳总结:本题考查蒸发.答案:D点拨:题目ID号:题目:5.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下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A.A图B.B图C.C图D.D图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解答过程:抹上酒精之后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温度降低,而后酒精蒸发完温度计回复为室温.归纳总结:本题考查学生对蒸发的掌握情况.答案:D点拨:题目ID号:题目:6.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

18、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部分出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针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解答过程:甲杯中是冰水,外界的气体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外壁上.乙杯中是热水,杯内的气体遇到冷的杯壁液化成小水珠附在内壁上.归纳总结:本题考查液化.答案:D点拨:题目ID号:题目:

19、7.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雪的形成,属于凝固现象B.露的形成,属于熔化现象C.雾的形成,属于汽化现象D.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升华和凝华,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态变化解答过程:A是凝华,B是液化,C是液化.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答案:D点拨:题目ID号:题目:9.在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水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中档题考点:熔化和凝固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解答过程:铁锭是晶体,因此熔化的过程中有熔

20、点并且不断吸热.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熔化.答案:C点拨:题目ID号:题目:11.以下与物态变化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衣柜里放樟脑片,利用了汽化B.气温低于水银熔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C.北方的冬天,在菜窑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的汽化吸热D.电冰箱使用的制冷物质工作时,在冷冻室中要液化,在冷凝器中要汽化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态变化及其应用解答过程:A是升华,C是利用水的凝固放热,D是先凝固,后液化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物态变化及其应用.答案:B点拨:题目ID号:题目:12.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

21、量的2.53%.如图所示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A.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题型:选择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水资源污染与防治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水资源的分布解答过程:B全球水资源分布不均衡.C是水资源是有限的.D是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但人数也最多,因此也存在资源缺乏问题.归纳总结:本题考查水资源.答案:A点拨:题目ID号:题目:13.水的凝固点是0,当环境温度为0时,水可以是_体,也可以是_体.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

22、考点:熔化与凝固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解答过程:水达到凝固点的时候会保持温度不变并继续放热.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是液体,可能是固体,也可能是固液共存.归纳总结:本题考查凝固.答案:固,液点拨:题目ID号:题目:14.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如图是某人用体温计测量的示数,则他的体温是_.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温度和温度计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解答过程: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计读数的方法.先确定量程,即最大值.然后确定分度值,即最小刻度.归纳总结: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答案:

23、热胀冷缩,37.2点拨:题目ID号:题目:15.使用二氧化碳能灭火,图书档案、重要设备等发生火灾,要使用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这种灭火器是在常温下用_的办法使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装入钢瓶里.使用时需要注意手先握在钢瓶的木柄上,然后再打开螺帽,否则会因液态二氧化碳在_时要_大量的热而对使用者造成伤害.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汽化与液化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液化的方法和热量变化.解答过程:液化的其中一个方法是压缩体积.灭火器就是这个原理.打开开关之后体积增大汽化,吸收热量.归纳总结:本题考查汽化与液化.答案:压缩体积,汽化,吸收点拨:题目ID号:题目:16.把一小块冰放在手心里,小冰块会

24、慢慢地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水;冰在这一过程中要_(吸收/放出)热量.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熔化与凝固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解答过程:冰块吸收手心的热量熔化成水.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熔化.答案:熔化,吸收点拨:题目ID号:题目:17.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物态变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该图像是_(熔化/凝固)时温度变化曲线,该物质的熔点是_.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基础题考点:熔化和凝固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解答过程:熔化温度会升高而凝固温度会降低.到达凝固点的时候温度会保持不变.归纳总结:本题考查

25、凝固.答案:凝固,80点拨:题目ID号:题目:18.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温度降低,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就形成了云.云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名称)或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地球拥有大量的水,但人类还会面临“水荒”,从水资源的现状和使用来分析.这是由于_(写出一条即可).题型:填空题分值:难度:中档题考点:物态变化及其应用,水资源污染与防治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态变化解答过程:水蒸气变成小水滴是液化,变成小冰晶是凝华.归纳总结:本题考查物态变化.答案:液化,凝华,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很少点拨:题目ID号:题目:22.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冻鱼

26、,放在一盆冷水中,过一段时间将鱼从水中拿出,发现鱼的表面出现了一层较厚的冰.剥开这层冰,发现鱼已经完全“解冻”.请分析说明鱼表面这层较厚的冰是如何形成的.(“解冻”过程中,鱼的温度始终低于0)题型:解答题分值:难度:中档题考点:熔点与凝固解题思路:解析:思路启发: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凝固的过程放热.解答过程:由于鱼刚从冰箱中拿出时的温度很低,放入水中后,鱼和水之间存在温度差,水遇到温度很低的鱼发生凝固现象,所以鱼的外面会结冰,水在凝固的过程中放热,所以鱼解冻.归纳总结:本题考查凝固.答案:由于鱼刚从冰箱中拿出时的温度很低,放入水中后,鱼和水之间存在温度差,水遇到温度很低的鱼发生凝固现象,所以鱼的外面会结冰,水在凝固的过程中放热,所以鱼解冻.点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