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 ,大小:25KB ,
资源ID:1305916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059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及应急处理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

1、我国目前通常使用下列一些灭火器:、泡沫灭火器药液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当两者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灭火器内形成巨大的压力,把机内的药剂连同水一起,化为泡沫喷射出去,由于带有二氧化碳的泡沫比油类轻,因此它象绒毯一样把着火的物体或油类盖得严严密密,既降低了温度,又隔绝了空气,以起到灭火的作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成分是液态二氧化碳,当它从灭火器中喷出时,由液态变为气态,要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降低着火点温度,同时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阻止氧气的进入。一般适用于扑灭电器设备,小范围油类及忌水化学物品的失火。、四氯化碳灭火器成分是液态四氯化碳,它灭火主要是

2、由于四氯化碳比空气重,覆盖在燃烧物表面,以阻止氧气的进入。但是由于在下列条件下四氯化碳会产生窒息性的剧毒气体光气;另外它也不能用于扑灭活泼金属钾、钠的失火,因四氯化碳会强烈分解,甚至爆炸。目前已有了灭火效果更好的1211灭火剂,因此,这种灭火器已使用得较少。它仅适用于扑灭电器设备,小范围的汽油、丙酮等失火。、干粉灭火器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等盐类物质与适量的润滑剂和防潮剂。它灭火时依靠加压气体(CO或N)压力将干粉从喷嘴喷出,形成一股夹着加压气体的雾状粉流,射向燃烧物,当干粉与火焰接触时,便发生一系列的物理与化学作用将火焰扑灭。主要用于扑灭油类、可燃性气体、电器设备、精密仪器、图书文件和遇水易烧物

3、品的初起火灾。、1211灭火器目前用得较多的是液态氮气灭火器,它的灭火机理与二氧化碳灭火器类似,但它的效果更好,适用于灭火的范围更广,对环境也不会造成污染。特别适用于扑灭油类、有机溶剂、高压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的失火。二、化学实验室的安全措施1.防火:a.妥善保管各种可燃物(如汽油、酒精、乙醚、苯、丙酮等),特别是易燃物质(如白磷应浸在水里);b.可燃物与氧化剂(如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硝酸等)必须隔开放置,千万不能混放在一起;c.易挥发的可燃物(如乙醚、汽油、酒精等),应密封放在阴暗处(或棕色瓶里),并防止漏气;d.实验室应准备砂箱、灭火器和水源,以防万一;e.如遇起火,必须行停止通风,切断电源

4、,用砂盖熄或用灭火器、水扑灭。2.防爆:a.可燃性气体在管口点火(如氢气、甲烷、乙炔等),必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切莫在混有空气或氧气的性况下点火,以免爆炸。b.金属钠、钾对水、酸或盐溶液反应时,用量不宜过多,以较中敞口为适宜,使用过氧化钠时亦应注意。c.浓硫酸溶于水时,必须将浓硫酸慢慢地注入水中,且不断地搅动。3.防毒:a. 对有强烈刺激性的气体(如氯气、氯化氢、溴蒸气、二氧化硫、硫化氢、二氧化氮等)不宜多嗅,嗅气味时只能用手轻轻扇动。如有通风橱,可放在通风橱内实验。b.对于溴、汞及汞盐、氢氰酸及其盐类、砷的化合物、苯胺等药品必须妥善保管,使用时不能直接手拿取,更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废液不能

5、倒入下水道。c.金属汞易挥发,它通过呼吸进入体内可引起慢性中毒,一旦发生意外洒落在桌上或地上,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其转化为不挥发的硫化汞。d.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实验完毕必须冼净双手。4.防触电: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验,对220 W电源,不能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工具时注意绝缘措施。遇触电时,必须先切断电源。三、发生安全事故采取的救护方法1.割伤:先挑出伤口内的异物,然后在伤口处搽红药水或紫药水,并用纱布包扎。2.烫伤:切勿用水冲洗。在伤口处搽烫伤膏或浓高锰酸钾溶液擦揩灼伤处至皮肤变棕色,再搽凡士林或烫伤膏。3.受强酸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钠或碳酸氢钠稀

6、溶液冲洗。4.受浓碱腐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醋酸溶液或硼酸溶液冲洗。5.受液溴腐蚀:立即用苯或甘油洗涤伤处,再用水冲洗。6.吸入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吸入较多的氯气、氯化氢气体时,可吸入少量酒精和乙醚的混合蒸气使之解毒。吸入硫化氢气体而感到不适时,立即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7.受苯酚腐蚀:立即用酒精洗涤伤处。再用水冲洗。8.误食毒物:可把510 mL稀硫酸铜溶液加入一杯温开水中,内服后,立即用手指伸入咽喉部,促使呕吐,然后再送医院对症治疗。9.触电: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在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10.起火:立即一面灭火,一面防止火势扩展。灭火方法要根据起火原因选择适宜、有效的方法。四、中毒急救处理亚硝

7、酸钠中毒的急救处理:1、一般处理置患者于空气新鲜而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吸氧,并使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2、清除毒物误服亚硝酸盐应及早洗胃及导泻,现场不能洗胃者,只要神志清楚,宜先作催吐。如中毒时间较长,可及时送到医院配合高位灌肠以清除残存毒物。 3、特效疗法:亚甲蓝(美蓝)的应用 用法为1%亚甲蓝12mg/kg溶入25%50%葡萄糖液2040ml,于1015分钟内缓慢静注,如症状仍不缓解,2小时后可重复一次。氯化钡、氢氧化钡中毒的急救处理:可用2%-10%硫酸钠10g-20g/d静脉注射,使血液、肠道内排泄的钡离子结合成不溶性的硫酸钡而解毒。硝酸汞、氯化高汞中毒的急救处理:1、立即移离中毒

8、环境并向“120急救中心呼救;2、口服中毒早期予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禁用生理盐水洗胃),中毒1小时以上洗胃须慎以防胃穿孔;3、口服鸡蛋清4个加牛乳300毫升,或20活性碳溶液;4、无腹泻时予50硫酸镁60毫升导泻;5、咽水肿宜尽早作气管切开以防窒息;白磷的中毒急救处理:1口服中毒以05硫酸铜、2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直至无大蒜味为止。亦可以l硫酸铜5ml口服(硫酸铜能与磷生成不溶性黑色磷酸铜)。1015分钟1次,直至呕吐。洗胃后口服液体石蜡10020ml,使磷溶解而又不被吸收(禁用动、植物油及乳类)。 2口服硫酸镁20g导泻,亦可用33硫酸钠30ml口服,禁用油类泻剂,磷

9、化锌中毒禁用硫酸镁导泻。 3呼吸道吸入中毒者应脱离有毒环境,吸氧、保温、脱去污染衣物。 4皮肤灼伤创面依次用清水、2磷酸氢钠冲洗,然后以1硫酸铜液湿敷。五氯化磷、五氧化磷及五硫化磷所致灼伤禁用水洗,而以l硫酸铜或3过氧化氢液冲洗。有报道以3硝酸银湿敷创面能迅速涂灭磷火,减轻烧伤程度,创面禁用油剂类药及敷料。硝酸铅中毒的急救处理:立即送往医院。五、化学试剂的使用规则1.用于化学实验的化学试剂无论是否有毒,一律不能入口。2.应使用干净的药匙取用试剂。一支药匙不能同时取用两种试剂,药匙每取完一种试剂后,都应将其擦拭干净。3.分装试剂时,固体试剂应盛放在有磨口玻璃塞的广口瓶里,液体试剂应盛放于细口瓶中

10、。碱性溶液应贮存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里,因使用玻璃磨口瓶塞很容易造成瓶塞与瓶口的粘连。4.开启易挥发液体的瓶塞时,瓶口不能对着眼睛,以防瓶塞启开后,瓶内蒸气喷出伤害眼睛。5.易潮解、易风化的试剂,用毕要将瓶盖盖严。长时间不用时,可用石蜡将瓶盖密封,或用胶套封口。并保存在低温干燥处。6.试剂取出后,未用完的剩余部分不能再放回原瓶,以免污染原瓶试剂。7.实验后的反应物残渣、废液,应倒入指定容器内。特别是危险品(如白磷、金属钠、浓酸、浓碱、强氧化剂和有机溶剂以及有毒药品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倒入废液缸中。六、化学实验室安全守则1.水、电、煤气一经使用完毕应立即关闭。2.实验室内严禁饮食、吸烟。实验完毕,必须

11、洗净双手。3.绝对不允许任意混合各种化学药品,以免发生意外事故。4.钾、钠和白磷等暴露在空气中易燃烧。所以钾、钠应保存要煤油中,白磷则可保存在水中。取用它们时要用镊子。一些有机溶剂(如乙醚、乙醇、丙酮、苯等)极易引燃,使用时必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盖紧瓶塞。5.不纯的氢气遇火易爆炸,操作时必须严禁接近烟火。在点燃前,必须先检验并确保纯度。银氨溶液不能保存,因久置后也易爆炸。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6.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切勿使其溅在皮肤或衣服上,眼睛更应注意。稀释它们时(特别是浓硫酸),应将它们慢慢倒入水中,而不能相反进行,以避免迸溅。

12、7.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8.有毒药品(如重铬酸钾、钡盐、铅盐、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特别是氰化物)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剩余的废液也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9.金属汞易挥发,它通过人的呼吸而进入体内,逐渐积累会引起慢性中毒。所以不能把汞洒落在桌上或地上。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磺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七、药品存放注意事项1.金属钾、钠,必须放在煤油中。2.白磷放在泠水中。3.浓硝酸、硝酸银、氯仿、乙醚、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见光易分解或挥发的物质必须放在棕色瓶中。4.浓硫酸、浓硝酸、浓盐酸等必须用玻璃瓶塞塞紧。5.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溶液或固体)及硅酸钠等不能用玻璃瓶塞,可用软木塞或橡皮塞6.实验室所有药品按上轻下重原则且不得携出实验室外。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