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169.52KB ,
资源ID:130851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085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模块综合试题及答案2.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模块综合试题及答案2.docx

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4模块综合试题及答案2高中物理选修3-4 模块综合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1* (8分) (1)机械波和电磁波都能传递能量,其中电磁波的能量随波的频率的增大而_;波的传播及其速度与介质有一定的关系,在真空中机械波是_传播的,电磁波是_传播的(填“能”、“不能”或“不确定”);在从空气进入水的过程中,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将_,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将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如图1所示复合光经过半圆形玻璃后分成a、b两束光,比较a、b两束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va_vb;入射光线由AO转到BO,出射光线中_最先消失;若在该光消失时测得AO与BO间的夹角

2、为,则玻璃对该光的折射率为_* 解析:(1)电磁波的能量随波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机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从空气进入水的过程中,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增大,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减小* (2)由折射率n知nanb,又n,故vanb;根据sinC可知,a光的临界角较小,当入射光线由AO转到BO时,出射光线中a最先消失* 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n* 答案:(1)增大不能能增大减小(2)a2* (8分)麦克斯韦在1865年发表的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揭示了电、磁现象与光的内在联系及统一性,即光是电磁波* 一单色光波在折射率为1* 5的介质中传播,某时刻电场横波图象如图2

3、所示,求该光波的频率* 解析:设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v,波长为,频率为f,则f,v,联立得f从波形图上读出波长4107 m,代入数据解得f51014 Hz* 答案:51014 Hz3* (8分)(1)如图3所示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S为单缝,S1、S2为双缝,P为光屏* 用绿光从左边照射单缝S时,可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则: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将_;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将_;将绿光换为红光,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将_*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如图4甲所示,横波1沿BP方向传播,B质点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横波2沿CP方向传播,C质点的振动

4、图象如图丙所示* 两列波的波速都为20 cm/s* P质点与B质点相距40 cm,P质点与C质点相距50 cm,两列波在P质点相遇,则P质点振幅为()A* 70 cmB* 50 cmC* 35 cm D* 10 cm解析:(1)由x可知,当d减小,x将增大;当l增大时,x增大;当把绿光换为红光时,增长,x增大* (2)波1和2的周期均为1 s,它们的波长为:12vT20 cm* 由于BP2,CP2* 5* t0时刻B质点的位移为0且向上振动,经过2* 5T波1传播到P质点并引起P质点振动T,此时其位移为0且振动方向向下;t0时刻C质点的位移为0且向下振动,经过2* 5T波2刚好传到P质点,P质

5、点的位移为0且振动方向也向下;所以两列波在P质点引起的振动是加强的,P质点振幅为两列波分别引起的振幅之和,为70 cm,A正确* 答案:(1)增大增大增大(2)A4* (8分)如图5所示是一个透明圆柱的横截面,其半径为R,折射率是,AB是一条直径* 今有一束平行光沿AB方向射向圆柱体* 若一条入射光线经折射后恰经过B点,则这条入射光线到AB的距离是多少?解析:设光线P经折射后经过B点,光路如图所示* 根据折射定律n在OBC中,可得30,60,所以CDRsinR* 答案: R5* (8分)某实验室中悬挂着一弹簧振子和一单摆,弹簧振子的弹簧和小球(球中间有孔)都套在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 某次有感地

6、震中观察到静止的振子开始振动4* 0 s后,单摆才开始摆动* 此次地震中同一震源产生的地震纵波和横波的波长分别为10 km和5* 0 km,频率为1* 0 Hz* 假设该实验室恰好位于震源的正上方,求震源离实验室的距离* 解析:设地震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P和vS,则vPfP vSfS 式中,f为地震波的频率,P和S分别表示地震纵波和横波的波长* 设震源离实验室的距离为x,纵波从震源传播到实验室所需时间为t,则xvPt xvS(tt) 式中,t为摆B开始摆动的时刻与振子A开始振动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由式得:x 代入数据得x40 km* 答案:40 km6* (8分)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

7、形图如图6所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的坐标x0* 32 m* 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1)若每间隔最小时间0* 4 s重复出现波形图,求波速* (2)若p点经0* 4 s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求波速* (3)若p点经0* 4 s到达平衡位置,求波速* 解析:(1)依题意,周期T0* 4 s,波速vm/s 2 m/s* (2)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x0* 32 m0* 2 m0* 12 m* p点恰好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 波速vm/s0* 3 m/s* (3)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若p点恰好第一次到达平衡位置则x0* 32 m,由周期性可知波传播的可能距离x(0* 32n)m(n0,1,2

8、,3,)可能波速vm/s(0* 8n) m/s(n0,1,2,3,)* 答案:(1)2 m/s(2)0* 3 m/s(3)(0* 8n) m/s(n0,1,2,3,)7* (7分) (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7甲、乙所示* 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选填“甲”或“乙”)* (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8甲所示* 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 若保

9、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乙中的t将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解析:(1)小球应放在测脚下部位置,图乙正确* (2)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挡光使得光敏电阻阻值增大,从t1时刻开始,再经两次挡光完成一个周期,故T2t0;摆长为摆线加小球半径,若小球直径变大,则摆长增加,由周期公式T2可知,周期变大;当小球直径变大时,挡光时间增加,即t变大* 答案:(1)乙(2)2t0变大变大8* (8分)20世纪80年代初,科学家发明了硅太阳能电池* 如果在太空设立太阳能卫星电站,可24 h发电,且

10、不受昼夜气候的影响* 利用微波电能转换装置,将电能转换成微波向地面发送,太阳能卫星电站的最佳位置在离地1100 km的赤道上空,此时微波定向性最好* 飞机通过微波区不会发生意外,但微波对飞鸟是致命的* 可在地面站附近装上保护网或驱逐音响,不让飞鸟通过* (地球半径R6400 km)(1)太阳能电池将实现哪种转换_* A* 光能微波 B* 光能热能C* 光能电能 D* 电能微波(2)微波是_* A* 超声波 B* 次声波C* 电磁波 D* 机械波(3)飞机外壳对微波的哪种作用,使飞机安全无恙_* A* 反射 B* 吸收 C* 干涉 D* 衍射(4)微波对飞鸟是致命的,这是因为微波的_* A* 电

11、离作用 B* 穿透作用C* 生物电作用 D* 热效应解析:(1)太阳能电池实现光能与电能的转换,C对,A、B、D错* (2)微波是某一频率的电磁波,C对,A、B、D错* (3)飞机外壳可以反射微波,使飞机安全,A对,B、C、D错* (4)微波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在生物体内可引起热效应,由于太阳能卫星电站的功率很大,产生的热量足以将鸟热死* 答案:(1)C(2)C(3)A(4)D9* (9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 A* 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由光的衍射造成的B* 根据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可知,变化的电场周围一定可以产生变化的磁场C* 狭义相对论认为:不论光源与观察者做

12、怎样的相对运动,光速都是一样的D* 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量单摆周期应该从小球经过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以减小实验误差 (2)如图9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透明球体放置在水平面上,一束蓝光从A点沿水平方向射入球体后经B点射出,最后射到水平面上的C点* 已知OA,该球体对蓝光的折射率为* 则它从球面射出时的出射角_;若换用一束红光同样从A点射向该球体,则它从球体射出后落到水平面上形成的光点与C点相比,位置_(填“偏左”、“偏右”或“不变”)* (3)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周期为2 s,t0时刻的波形如图10所示* 该列波的波速是_m/s;质点a平衡位置的坐标xa2* 5 m

13、,再经_s它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 解析:(1)水面上的油膜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彩色,这是薄膜干涉的结果,A错;均匀变化的电场周围产生的磁场是恒定的,B错;根据狭义相对论的光速不变原理知,C正确;对D项,为减小实验误差,测量单摆周期应从小球经过平衡位置处开始计时,D错* (2)设ABO,由sin得30,由n,得60设红光从球面射出时的出射角为sinn蓝sin30,sinn红sin30由于n蓝n红,故,所以红光从球体射出后落到水平面上形成的光点与C点相比,位置偏右* (3)因为T2 s,4 m,所以v2 m/s质点a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向y轴正方向运动所经过的时间ts0* 25 s*

14、答案:(1)C(2)60偏右(3)20* 2510* (8分)有一种示波器可以同时显示两列波形* 对于这两列波,显示屏上横向每格代表的时间间隔相同* 利用此种示波器可以测量液体中的声速,实验装置的一部分如图11所示:管内盛满液体,音频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脉冲信号由置于液体内的发射器发出,被接收器所接收* 图12所示为示波器的显示屏* 屏上所显示的上、下两列波形分别为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 若已知发射的脉冲信号频率为f2000 Hz,发射器与接收器的距离为x1* 30 m,求管内液体中的声速* (已知所测声速应在13001600 m/s之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解析:设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从显示的

15、波形可以看出,图12中横向每一分度(即两条长竖线间的距离)所表示的时间间隔为t 其中T 对比图12中上、下两列波形,可知信号在液体中从发射器传播到接收器所用的时间为t(t)(2n1* 6),其中n0,1,2 液体中的声速为v 联立式,代入已知条件并考虑到所测声速应在13001600 m/s之间,得v1* 4103 m/s* 答案:1* 4103 m/s* 11* (10分)在桌面上有一个倒立的玻璃圆锥,其顶点恰好与桌面接触,圆锥的轴(图中虚线)与桌面垂直,过轴线的截面为等边三角形,如图13所示,有一半径为r的圆柱形平行光束垂直入射到圆锥的底面上,光束的中心轴与圆锥的轴重合,已知玻璃的折射率为1

16、* 5,则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是多少?解析:当光线到达玻璃圆锥的侧面时,根据几何关系,相对于玻璃和空气的界面,入射角为60,因光线在玻璃中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的正弦值sinC,而sinisin60,故光线在侧面发生全反射,然后垂直射向另一侧面,并射出圆锥* 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CD也为等边三角形,故光束在桌面上形成的光斑半径为2r* 答案:2r12* (10分)如图14所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大小为0* 3 m/s,P点的横坐标为96 cm,从图中状态开始计时,求: (1)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开始振动,振动时方向如何?(2)经过多长时间,P质点

17、第一次到达波峰?(3)以P质点第一次到达波峰开始计时,作出P点的振动图象(至少画出1* 5个周期)解析:(1)开始计时时,这列波的最前端的质点坐标是24 cm,根据波的传播方向,可知这一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因此在波前进方向的每一个质点开始振动的方向都是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P点开始振动时的方向是沿y轴负方向,P质点开始振动的时间是ts2* 4 s* (2)波形移动法:质点P第一次到达波峰,即初始时刻这列波的波峰传到P点,因此所用的时间是ts3* 0 s* (3)由波形图知,振幅A10 cm,T0* 8 s,由P点自正向最大位移开始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答案:(1)2* 4 s沿y轴负方向(2)3* 0 s(3)见解析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