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52.80KB ,
资源ID:1310624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1062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金榜作业本十三第十三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金榜作业本十三第十三章.docx

1、金榜作业本十三 第十三章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金榜作业本(十三)内能(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3广州中考)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A.甲是气态B.乙是气态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2.(2012安徽中考)下列关于功、内能和热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一定不变B.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C.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比温度低的物体多D.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

2、递3.(2013长沙中考)下列现象中,属于用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刚从蒸笼里拿出的馒头,放一阵子变凉了B.冬天天冷,通过搓手发热取暖C.用锤子敲打石头时,锤子发热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打气筒壁变热了4.夏天,海边的昼夜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列现象中不能反映水的这一特性的是()A.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用水作为工作物质B.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秧苗冻坏C.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D.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5.(2013济宁中考)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2kg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

3、质10min吸收的热量为()A.5.04105J B.4.2105JC.2.52105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6.根据表中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物质比热容/Jkg-1-1物质比热容/Jkg-1-1水银0.14103砂石0.92103水4.2103冰2.1103A.制作体温计常用水银作为介质,原因之一是水银的比热容小B.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性C.由于水比砂石的比热容大,所以内陆地区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D.由于水比冰的比热容大,所以冷却食品时0的水比0的冰效果好7.(2012哈尔滨中考)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

4、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C.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8.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甲:墨水滴在水中后散开;乙: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台灯;根据分子动理论,以上两个实验分别说明(1)甲说明分子 。(2)乙说明分子间 。9.(2013广安中考)为了推进文明城市建设,彰显广安新风貌,学校举行了“美化我们的家园”实践活动,同学

5、们用砂纸擦除校园周边的“小广告”。擦除过程中感觉砂纸发热,这是通过的方式增加了砂纸的内能,此外,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还有。10.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物体t2时的内能t3时的内能(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理由是。11.(2012东营中考)已知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放出的热量多。12.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内能是通过的方式改变的。如果水的质量是1 kg,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为J。c水=4.2103J/(kg)三、简答题(6分)13.无论是白天还是

6、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如图,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海陆风形成的原因。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14.(9分)(2013临沂中考)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晓雯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相同时间;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1)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应改为。(2)步骤C,加热相同时间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3

7、)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15.(12分)小华学习做饭的过程中,经常加热油和水,她猜想油的比热容比水小。(1)能够支持她这一猜想的事实是()A.同样情况下,油升温比水快B.油能把食物炸黄,而水不能C.油能漂在水面上D.油比水难蒸发(2)为了验证猜想,小华向两个同样的烧杯里分别倒入相同的水和油,并测量它们的初始温度。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如图所示,它们的初始温度为。(3)在同样条件下加热相同时间后,水的温度达到25,油的温度达到30,由此可得油的比热容为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分)16.(10分)(2013杭州中考)某研究小组为测量垂

8、直于太阳光的面积为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用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做实验。经多次试验得到自制太阳能热水器吸收太阳能的效率为50%。控制太阳能热水器接收太阳光垂直照射的面积始终是2m2,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的质量为100kg,水的初温为20,经8750s时间后上升到45c水=4.2103J/(kg)。请计算:(1)在上述过程中太阳能热水器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2)垂直于太阳光的1m2表面上,每秒钟接收到的太阳能是多少焦耳?17.(8分)一瀑布高70 m,水从瀑布顶上流下,假设水的重力做的功全部转化成内能,其中60%被水吸收,水温能升高多少摄氏度?c水=4.2103J/(kg),g=1

9、0 N/kg【拓展提升】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汽车防冻液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防冻液含量(%)30405060708090混合液的凝固点()-17-28-37-49-48-46-28混合液的沸点()103104107111117124141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

10、低10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1)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这是因为水的较大。(2)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A.逐渐升高 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3)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A.30%B.40%C.60%D.90%(4)请在图中作出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推知,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大约是。(5)长时间使用后,汽车水箱中的混合液会减少。与原来相比,混合液的沸点(

11、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其原因是 。答案解析1.【解析】选C。本题考查固、液、气三种状态对应的分子排列。固体分子排列规则,紧密,有固定的形态;液体分子排列有一定规律,较为紧密,有一定的形态;气体分子排列极度散乱,无规则。所以甲图是液态,乙图是固态,丙图是气态。2.【解析】选B。本题考查能的转换和内能改变的方式。物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一定不变,故A错;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内能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多,而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C错;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故D错。故选B。3.【解析】选A。本题考查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

12、方式。馒头变凉,是因为馒头的温度比外界的温度高,馒头的内能从馒头传递给空气,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搓手、敲打石头、打气都是对物体做功,属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选A。4.【解析】选C。本题考查水的比热容的应用。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吸收的热量比其他物质多;在降低相同的温度时,放出的热量也多,所以人们用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在吸收或者放出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较小,故春天的夜晚,农民往稻田里灌水可防秧苗冻坏;城区建造人工湖以降低“热岛效应”造成的夏季高温。炎热的夏天常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利用水蒸发吸热使温度下降。故选C。5.【解析】选C。本题考查热量的

13、计算及图像识别能力。由题图可知,10min内甲、水吸收热量相同,甲物质温度升高了60,水温度升高了30。由吸热公式Q吸=cm(t-t0)可得c甲=c水=2.1103J/(kg),甲物质10min温度升高了60,故吸收的热量Q=c甲mt=2.1103J/(kg)2kg60=2.52105J。6.【解析】选D。本题考查比热容的应用。由于水银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变化大,用水银制作体温计,示数变化更明显,故A选项正确;暖气用水作为介质、内陆昼夜温差比沿海大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故B、C选项正确;0的冰熔化时,需要从外界吸热,且温度保持0不变,故冷却食品时0的冰比0的水效果好,故D选项不正确。

14、7.【解析】选D。本题考查比热容的实验探究。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弱,故A错;在本实验中,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由加热时间来决定的,故B错;本实验中,由于加热条件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时刻都是相同的,但它们变化的温度不同,故C错;本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变化后的温度越低,说明该物质吸热能力越强,故D正确。8.【解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知识。(1)甲实验中,墨水能够扩散到水中,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乙实验中,两个铅块不会被分开,说明铅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所以台灯才不会掉下来。答案:(1)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存在引力9.【解析】改

15、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擦除“小广告”过程中感觉砂纸发热是通过做功的方法使砂纸的内能增加的。答案:做功热传递10.【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熔化特点及改变内能的方式。由图像可知,晶体在t2至t3时间段内处于熔化状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由于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因此物体内能不断增加。答案:小于晶体熔化时吸热,内能增加11.【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理解。由于铁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根据公式Q=cmt,当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铝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铁块温度升高得多;若它们降低相同的温度,铝块放出的热量多。答案:铁块铝块12.【解析】本题考查热量的计算。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它们之间存在温度差,会发生

16、热传递,所以,鸡蛋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鸡蛋取出时的温度就是水变化后的温度,根据吸热公式:Q吸=c水m水(t-t0)=4.2103J/(kg)1 kg(30-20)=4.2104J。答案:热传递4.210413.【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应用。海陆风是由于陆地和海水的比热容不同造成的。答案:由于海水的比热容大,受到太阳照射后,表面升温慢;陆地砂石的比热容小,升温比较快。于是,白天由于陆地气温高、空气上升快而形成海面吹向陆地的海风;夜晚正好相反,海水降温慢,海面气温较高,空气上升快而形成陆地吹向海面的陆风。14.【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探究实验过程。(1)实验中应当控制两种液体的质量相同,

17、所以A步骤中的错误是取两种液体的体积相同;(2)步骤C中使用相同的加热器给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是为了使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3)步骤B和D分别测水和煤油的初温和末温,是为了计算它们升高的温度并进行比较。答案:(1)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2)吸收的热量相同(3)升高的温度15.【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探究实验。(1)比热容反映了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水和其他液体相比,质量相等、初温相同时,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比较慢,用这种方法可以判断物质吸热本领的大小,故选A。(2)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本领时,要保证物质的质量和初温相同;题中所示的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对应的示数为20。(

18、3)根据公式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相等时,油升高的温度是水的2倍,说明油的比热容是水的一半,即为2.1103J/(kg)。答案:(1)A(2)质量20(3)2.110316.【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热量的计算。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温度的升高值,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知道这些热量是在2m2的表面,经太阳垂直照射8750s吸收的热量的一半,即可求出每平方米面积上每秒接收的太阳能。答案:(1)Q吸=c水m(t-t0)=4.2103J/(kg)100kg25=1.05107J(2)因为=,所以Q总=2.1107J1m2表面上每秒接收到的太阳能是=1200J/(m2s)

19、17.【解析】本题考查比热容的计算。水下落的高度为h=70 m,设水的质量为m,则水的重力做的功为W=Gh=mgh。由于水的重力做的功全部转化成内能,其中60%被水吸收,所以Q吸=W=mgh。由Q吸=cmt得,水温能升高t=0.1答案:0.1【拓展提升】【解析】(1)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他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所以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2)观察表中数据得出,当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时,混合液凝固点先降低后升高,故选D。(3)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由于混合液的凝固点应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15,则混合液的凝固点约为-30-25,由表中数据可知选择40%和90%的防冻液,而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所以选择40%的防冻液较为合适,故选B。(4)混合液沸点与防冻液含量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以找出当防冻液的含量达到75%时,混合液的沸点为120。(5)与原来相比,水箱内的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使混合液的沸点升高。答案:(1)比热容(2)D(3)B(4)120(5)升高水由于汽化而减少,防冻液的含量增大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