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79.88KB ,
资源ID:13124216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1242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原创基础A卷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原创基础A卷含答案.docx

1、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原创基础A卷含答案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原创基础(A)卷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素湍(tun)曦月(x)飞漱(s)鸢飞戾天(l)B轩邈(mio)横柯(k)缥碧(pio)属引凄异(sh)C泠泠(lng)牛犊(d)东皋(go)经纶世务(ln)D襄陵(xing)萋萋(q)燕然(yn)嘤嘤成韵(yng)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跑)B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坠落C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共同,一起)D清荣峻茂,良多趣味(甚,很)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但少闲

2、人/如吾两人者耳实是/欲界之仙都C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二、填空题4古诗文默写。(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2)_,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4)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5)庭中有奇树中,写女子执花在手,无语凝伫,感慨天长地远的句子是:_,_。5名著阅读。(1)读红星照耀中国,完成下面的填空题。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写的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本书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_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

3、且必将照耀全中国。(2)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很多英雄,下面文段中的“他”是指( )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他显然是中国人中间最罕见的一种人,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的知识分子。他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徐特立6你所在学校拟举办“写好汉字,传承文化”系列活动,请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题目。(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考试后网上

4、晒出的试卷有一部分是原始卷,上面的字是学生的原始笔迹。这些试卷中有很多字迹潦草、书写歪歪扭扭的情况,甚至还有很多字根本认不出。记者在学校调研时也发现,有的学校的学生作业也写得极不规范,甚至作业本封面上的名字都难以辨认。材料二俗话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的做事态度。中小学生写字潦草的话,容易养成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粗心马虎的坏习惯,给学习、成长都会带来巨大危害。_(2)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用简洁的语言描绘画面内容。_三、阅读题(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列

5、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写诗人以使者的身份,轻车简从,要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去慰问将士。B颔联诗人以“蓬”“雁”自比,抒写飘零之感。由“归雁”一词可知,这次出使边塞的时间是秋天。C尾联的“都护在燕然”和首联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D全诗叙事与写景相结合,而重点在于写景,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画面宏大、景色壮丽的塞外风光图。8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

6、堤。9诗歌首联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10阅读诗歌中画线的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并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画线诗句所描绘的景象。(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题。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念无与为乐者(2)盖竹柏影也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13怎样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中的“闲人”二字?(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17题。答谢中

7、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下列句子与“山川之美”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学而时习之B无丝竹之乱耳C何陋之有D水陆草木之花1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6“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描写了哪些景物?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17本文中的“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和三峡中的“常有髙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都写到了猿鸣,请说说这两篇文章中的猿鸣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气氛。(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8-20题。与朱元思书风

8、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呜,嚶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风烟俱净(2)泉水激石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20“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除了衬托出富春江奇山异水的魅力之外,还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六)阅读下文,完成21-24

9、题。【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毎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回,虽途迳信宿,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

10、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矣(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有删改)【注】黄牛山:与下文的“黄牛滩”,均在今湖北宜昌境内。色:景色,样子。成就:形成。分明:清晰逼真。纡(y)回:曲折,回环。信宿:连宿两夜,这里引申为两三日。纡深:回环幽深。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重岩叠嶂南岸重岭叠起B其间千二百里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C则索湍绿潭加以江湍纡回D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22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23甲文是怎样从侧面来写三峡的水“急”的特点的?24甲乙两文在写景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结合语段内容具体分析。三、写作(40分

11、)25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天下有一人知已,可以不恨。不独人也,物亦有之。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已;竹以子猷为知已;莲以濂溪为知己一与之订,千秋不移。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想必在你并不漫长的成长经历中,也有过这种与之订,千秋不移”的人生知已,请以“我以_为知己”为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要求:先将题目填充完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参考译文】【乙】江水继续东流,经过黄牛山,山下有滩,叫黄牛滩。南岸峰岭层叠而起,最外重的高崖间有一块岩石,样子像一个人背着刀,牵着牛,人色黑,牛色黄,完全是

12、天然形成,形象清晰逼真,但那是人迹到不了的地方,也就无法去看个究竟了。这块岩石很高,又加上湍急的江流回环曲折,因而虽经两三天的航程,还能看到这块奇岩。所以行人编了一首歌谣说:清晨从黄牛启程,晚上在黄牛栖身,过了几天几夜,黄牛还是这般模样。歌谣是说水路回环幽深,回头眺望时,仿佛总是还在同个地方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A项,s-sh;B项,shzh;D项,yn-yn。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含义。A项,奔”这里指飞奔的马。3.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划分节奏。D项,应为“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4.答案:(1)山山唯落晖(2)晴川历历汉阳树(3)烈士暮年(4)

1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5)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解析: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1)(3)题为直接型默写,考生平时要牢固记忆,避免错字、漏字、添字。(4)-(5)题为理解型默写,考生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提示“对故乡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执花在手,无语凝伫”等,从诗中选出恰当的句子。5.答案:(1)埃德加斯诺中国共产党(每空05分)(2)C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第(1)题,考查考生对红星照耀中国中相关文学常识的记忆能力。平时要记准书名、作者等常考知识。第(2)题,根据文段中给出的“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胡子又长又黑”“讲英语有点迟缓,但相当准确”“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14、等信息,可以判断“他”是周恩来。6.答案:(1)不少中小学生书写潦草、不规范,这会给其学习、成长带来巨大危害。(意思对即可)(2)一位男士坐在电脑前,扭头摆着手对身后匆匆赶来的钢笔、铅笔、毛笔三个小人说:“都什么年代了,写不好字无所谓!”(意思对即可)解析:第(1)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与探究的能力。本题旨在让考生在理解两则材料大意的基础上,用准确凝练的语言概括两则材料的核心信息。第一则材料反映了中小学生书写潦草、不规范的情况,第二则材料则介绍了书写潦草对学生学习、成长的危害。据此,不难写出正确答案。第(2)题考查考生对漫画内容的把握。首先,仔细观察漫画,抓画面构图元素,如电脑、一位男士,以及

15、拟人化的钢笔、铅笔、毛笔,切不可漏掉漫画中的文字信息;然后,分析各构图元素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将画面内容描述出来。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由“归雁入胡天”可知,大雁是北飞,因此出使的时间应是春天而非“秋天”,故B项错误。8.答案:示例1:这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大漠”对“长河”,“孤烟”对“落日”,“直”对“圆”,两句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意境苍凉。示例2:这两句诗用字巧妙。“大”写出了边塞沙漠的浩瀚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写出了烽烟的醒目,“圆”写出了落日的浑圆柔和。“大”“孤”“直”“圆”四字,描绘出了幅意境雄浑的边塞风光图。9. 答案:交代了

16、诗人观景的地点和时令。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早春风景图。(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10. 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作用。分析诗句的作用时,要结合诗句的具体内容。“孤山寺北贾亭西”点明诗人观景的地点,“水面初平云脚低”点明诗人观景的时令,同时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早春风景图。11. 答案:示例:图二能够表现画线诗句所描绘的景象。“浅草”表明芳草初生,“才能没马蹄”表明草矮小。图一草木茂盛,不符合这一特点。(意思对即可)12.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是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没过马蹄,结合两幅图画的内容可知,图二中“草”的特点符合诗句的描写,据此作答即可。13. 答案:(1)考虑,想

17、到(2)大概是(每小题1分)14.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释义。解释文言词语时,要注意结合语境,特别要注意通假、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的文言现象。15. 答案:(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16.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将语勺翻译完整、通顺。17. 答案:“闲人”一般指清闲的人,有空闲时间的人。这里的“闲人”既有“清闲的人”的意思,也指被闲置的人。苏轼谪居黄州,所担任的只是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这一官职与儒家经世济民”的理想相去甚远,“闲人”委婉地表达了苏轼宦途失意的苦闷。同时,文中的

18、“闲人”还可指具有闲情逸致的人。作者处在人生低谷,仍能看到月光至美,竹影至丽,可见他不失为一个具有闲情逸致的人。18.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可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入手。“闲人”一般指清闲的人,有空闲时间的人。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文章内容可知,“闲人”还可指被闲置的人、具有闲情逸致的人。据此组织答案即可。19. 答案:D20.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山川之美”中“之”是助词,相当于“的”。A项,“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它;B项,“之”是助词,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项,“辶”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D项,“之”是助词,

19、相当于“的”21. 答案: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22. 答案: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种景物;是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的。23. 答案:本文中的猿鸣渲染了清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三峡中的猿鸣渲染了三峡萧瑟凄凉的气氛。24.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对比阅读。解答此题,要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来分析。答谢中书书描写的景物是热闹的、充满活力的,文中的猿鸣是“乱呜”,它们在快乐地嬉戏,构成了幅怡神悦性的生动画卷;三峡描写的重点是天寒峡长滩险,文中的猿呜是“长啸”,让人深感凄凉。25. 答案:(1)皆,都(2)冲击,撞击(每小题1分)26.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

20、文句子。解答此题,要特别注意“转”字的翻译。27. 答案: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28. 答案:流露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不在意、对官场政务的厌倦,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29.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表达作用。文中“鸢飞戾天者”指代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经纶世务者”指代热衷官场政务的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则表现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不在意、对官场政务的厌倦,暗含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30. 答案:A、31. 解析:本题考查词义的辨析。A项,均是重叠的意思;B项,这/代词,他的;C项,急流/湍急;D项,所以,因此/学过的知识。32. 答案: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啼叫,声

21、音接连不断,凄惨悲凉。33. 答案:往来船只被阻断,可看出水的流量大和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船速极快,写出了水急的特点。(每点1分)34.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侧面描写水急特点的句子“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知文章分别从船只被阻断和船行得快两方面写水的急,据此概括即可。35. 答案:相同之处:都选择主要景物山水来写,都引用歌谣。不同之处:甲文写景细致生动,布局自然,思路清。乙文写景简略,只对山水进行了大致描绘。36. 解析:本题考查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作答本题,应结合语段内容具体分析异同点。甲

22、文第一段写山,后面写水,乙文的“南岸重岭叠起”和“加以江湍纡回”也是对山水的描写此外甲、乙两文结尾处都引用歌谣,由此不难总结出相同点。不同之处在于,甲文对山水展开了细致描写,乙文只是大体勾勒了一下。写作答案:略解析:写作前,考生需要准确理解“知己”的含义。“知己”即了解、理解、赏识自己的人,彼此心意相通,能真诚相待。以物为知己,就是“我”与物如“我”与朋友一样,从相识到相知,再到相惜相敬、精神相通,最后成为知己。考生在补题时要选择在成长过程中与自己产生交集、发生碰撞、心意相通的某物,这种物应该对自己有特殊的意义、对自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道题适合写成叙事类记叙文或写景状物类记叙文,写作时,要把

23、物的神韵特征以及与“我”的心灵是如何沟通的叙述到位,具体可通过运用修辞手法、运用细节描写等方法来表现。【佳作示例】我以墨为知己六岁,少不更事的我被爷爷书桌上的墨吸引。望着砚中一摊浓稠的墨,我移不开眼睛,拉着爷爷的手问道:“爷爷,这是什么?”爷爷轻声笑笑,满眼愉悦地说:“这是墨,是写字的墨。”爷爷一把将我抱起来,把毛笔蘸了墨,放在我手里,握住我的手在纸上写了一个很复杂的字。写完后,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孙子,好的墨,和人一样,有灵性。”几年之后,我才知道爷爷写的那个字是凝。三年级时,我开始学写毛笔字。老师用狼毫笔在纸上折,一勾,一提,一个端庄美丽的字便出现在眼前。我握着毛笔,一遍又一遍地照着描画,

24、可写出来的字总是左歪右斜。我不甘心,老师告诉我要把字扶起来。我又尝试了一遍,可写的字还是像雨中的莲叶,风一吹便要歪到池塘里去。老师叹了口气。我偏过头,又看见了砚中的墨。它只是安安静静地看着我,像一位温婉的江南女子,墨若会说话,应当会轻声细语地告诉我不要着急,要心无旁骛吧?想到这儿,我又一次拿起笔写起来,果然,心静下来才能写出端正的字,宣纸上,我的毛笔字果真站得越来越正。老师笑了,我也笑了。那摊墨,在砚里仍旧不言不语。做事需要专注,静心,这是笔下的墨和砚中的墨教会我的。记得那次朗诵比赛,我精心准备了好久,不料因人数限制,我的朗诵名额被临时取消。我心怀愤懣地回到家,不知不觉走到书桌前,纸素白,墨青

25、黑,我把怒火一股脑儿发泄在纸上。笔在纸上肆意地游走,一横写到底也不知收笔,一笔一画都写得极用力我终于趴在桌子上,哭了出来许久,我抬起头,擦擦眼泪,纸上的墨又一次落入眼底。古人笔走龙蛇的书法被人们交口称赞,却从未听说有人称赞墨。可我转念又想,虽然不被重视,墨何言?与墨相比,我的心胸是不是有点狭隘?墨者,君子也。我的每一次喜怒哀乐都有墨陪伴,得一知己如此,夫复何求?但求携一缕墨香,行走在纷扰的人间,不虛度流年。【名师点评】文章将墨拟人化,写儿时的“我”波墨吸引,后来在练字过程中,墨告诉“我”做事要专注、要静心;自已的朗诵名额被取消,愤怒中,墨提醒“我”要心胸旷达。文章在叙事的基础上,结尾指明“我”将墨作为知已,水到渠成。灵动的语言使全文具有一种高雅的趣味。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