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26KB ,
资源ID:1312747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1274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计庆国.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计庆国.docx

1、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计庆国留守儿童的养成教育范县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及纠偏计庆国 E-mail:jixiansheng补序:此文成文较早,约在2006年,是我较早独立完成的调查报告,由于研究对象过于狭窄,推广价值不大,所以仅在河南师范大学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交流过, 未正式发表,亦未参与评选活动,因当时未养成学术规范,中有引用他人论文处没有注明出处,当时年幼,以为英雄所见略同,便欣欣然引用,一旦成文,又觉字字珠玑皆出吾笔,已看不出那是英雄的,那是我的. 2011年春摘要:我县外出务工、劳务输出是全县人民的基本收入来源,随我县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多,在我县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这些留守儿

2、童多有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和教庭教育、监护人的监管力度、父母的过度溺爱、范县特殊的区位特征及教育的负向功能有较大关系。本文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入手,以养成教育为主,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努力搞好和家庭的联系,实行“代理家庭制”,从情感上沟通,寻找闪光点,采用留守儿童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促使良好习惯的形成;要把心理纠偏作为养成教育的重点,在心理上疏导、思想上引导、学习上辅导,使留守儿童克服自卑、调节焦虑抑郁程度、改变冷漠孤僻,建立自信心和对生活的热情,强制寄宿,加强管理,在行动上督导避免反复。要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统一起来以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留守儿童 养成教育

3、 习惯1、我县留守儿童的产生及其特点范县位于河南省东北部,黄河中下游北岸,地处黄河低滩区和滞洪区,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农业经济以粮食作物为主,经济作物很少,仍是“初级阶段”,虽然按照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商贸活县、劳务富民的总体思路,发展县域经济。但是随着范县贝利石化公司和范县光濮石化公司范县两个龙头企业的破产,外出务工、劳务输出已成为全县人民的基本收入来源,是求生存的基本途径,“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县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强县富民的一个产业来抓,故我县每年有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在我县形成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现象成了一个新

4、的社会话题,关注留守儿童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成为现实的需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发展成为社会必然的趋势。据对我校留守儿童的抽样调查,有焦虑心理的占27.4%、抑郁的占27.6%,有恐惧感的占24.5%、易怒的占22.7%,性格比较孤僻、自信心相对不足、内向、自卑、不愿交往、不善交流,在外界不当诱惑下,极易发生极端行为和心理问题,他们的自理能力比一般学生要强,他们的适应能力也比一般学生要高,但自控能力较差.管教失当,容易变成问题学生。从学习情况看,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作业不完成、错误多,写字潦草,上课不注意听讲,有48的孩子学习成绩较差,40%的学生成绩中等偏下。而从行为习惯来看,在生活、学

5、习中往往缺乏热情和爱心,逆反心理重,进取心、上进心不强,道德品行较差,常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属于一般及较差的占了近五成,有过失行为的占57,有说谎行为的占35,有攻击行为的占30,有破坏行为的占41。行为隐患众多,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小偷小摸;在家里不听教导,顶撞祖辈;在社会上乱交朋友,喜欢成群结伙,打架斗殴;花钱大手大脚,常沉迷与电视、网吧、录象、游戏,具有破坏性,煽动性。2、我县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2.1、家庭教育和不良习惯之间的关系为了便于系统地研究我县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我分析了部分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家庭可分为以下四

6、种类型2.1.1武力镇压型这类家庭,类似于许三多的家庭,信奉“棍棒下出孝子”,对子女学习上订下的目标,若未完成,则棍棒伺候,对孩子的“犯错”行为,以大声训斥及拳脚训导。这样的家庭的孩子自信心差、自控能力较差,易冲动,经常出现打架等过激行为。2.1.2自由放纵型这类家庭也以“狗大自咬,人大自巧”为座右铭,对孩子的要求是能学多少是多少。“我小学四年级没毕业,如今打工可没少挣钱”,父亲的“口头禅”经常灌向其子女,导致学生不学无术、不思进取。2.1.3 教育无力型这类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是有较高的期望,但自认为自身文化素质低,不懂孩子的心理和教育子女的方法,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与老师谈话总

7、是“费老师的心,帮我把孩子管严点”,或“我唯有拜托老师了,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之类,忽略了家庭教育通过亲子关系、家庭互动以及所营造的家庭文化氛围对子女的行为与价值观的影响,通过教育期望对子女的学习成就感的影响,通过教养方式使孩子形成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没有尽到家长应尽的义务。“一样的事情,我父母还不反对,你老师管的太多了吧!”,又造成学生和教师的敌对关系,加重叛逆心理的形成。2.1.4合力配合型这类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正确,并能及时与学校沟通、配合,由于家长的素质较高,对孩子的教育也相当注重家庭环境,即使自己外出打工,均能将子女托付给有教育能力的监护人,这样的家庭虽然父母外出

8、打工,其孩子自立自理能力强,虽然留但不守。2.2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职责父母外出务工后,由其祖辈或其他亲戚担任监护人。监护人有没有尽到监护职责是留守儿童许多不良习惯的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县留守儿童隔代扶养的情况非常突出。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祖辈监护,在教育态度方面,有70.8的隔代亲人及73.1的亲戚表示“只照顾生活,别的很少管”,这种方式对孩子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一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使得监护方在施教时,较多地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追求物质、生活上全方位的满足,而少精神和道德上的管束与引导;二是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距一般在50岁左右,“代沟”非常明显,而且这些监护者年龄较大,文化程

9、度不高,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无法承担起对孙辈的监护和养育重任,他们很少甚至没有主动地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他们认为只要一日三餐让孩子吃饱,有个安全的地方供孩子住宿,不让孩子挨冻受饿,就算是尽到了监护的职责,至于孩子的学习品质、行为习惯、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老师应该做的事情。并且百分之八十的老人不仅有看管这些孩子的责任还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他们就是有这个能力也是没有这个精力去看管这些孩子。绝大多数监管人的自身习惯就难以保证,教育方式也是简单粗暴,经调查有55%的留守儿童经常和监护人产生矛盾,20%的偶尔产生矛盾,25%的几乎没有矛盾,并且矛盾产生后,产生争执的只占10%,10%的采用向父母诉苦

10、的方法,10%的同学采用其他方式采用其他行为发泄,70%的同学以“寄人篱下”的心态闷不吭声,这70%的同学由于没有得到合理宣泄,对于心理的健康成长会起到更大的负面作用,如形成自卑孤僻等性格,如会从另一个角度促使形成叛逆心理,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为晚”。2.3父母过度溺爱外出打工的家长一般一年回家一次,最多两次。在家时恨不得把全身心的爱给孩子甚至把变味的爱撒向孩子。孩子要什么给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对他们是百依百顺。这些学生在学校是有章、有度、有规有矩,回家一切都变,难免会出现一些教育上的矛盾与冲突。溺爱使儿童在心理上滋长起特殊感和优越感,进而养成生活上爱攀比、挑吃挑穿、懒惰、浪费、任性骄横、

11、欲望得不到满足就大吵大闹,埋怨家长水平低,变成“可怕的暴君”。2.4、外界环境对留守儿童的影响范县特殊的地理环境为范县留守儿童不良习惯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滋生条件。河南范县地处豫鲁交界处,县城在山东境内,地形呈握手形状,有如孤岛,是全国罕见、独有的区位缺陷。建国后范县曾属平原省濮阳专署,1952年平原省撤销后归属山东省聊城地区,实行五县合一,仍称范县。1964年,为了解决豫北10余县市的排水问题,由水利部、民政部、河南、山东四方协调,将山东范县划归河南,范县与莘县分设,以金堤为界,堤北为山东,堤南为河南。但因范县县城和城关镇在金堤以北,当年确定区划时,又将邻近县城的莘县樱桃园乡金村和张扶村划给范

12、县。范县县城四关街道、企业分别隶属河南省和山东省,由此形成了“奇怪奇怪真奇怪,县城建在省界外,范县有个山东乡,山东乡有个河南村,河南村有山东户,山东户里有河南人。”的水乳相融的局面。在范县县城,稍不留神,就会一步跨两省。所以范县的环境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不容乐观。按照规定,学校附近200米内不能有营业性网吧和游戏厅,可是在地处县城的范县一中和范县实验中学邻墙就是山东省,河南省的政策不能到位。在距学校很近的区域内,有明、黑网吧100余处,游戏厅10余处,多属河南人开办的山东籍网吧、游戏厅。治安环境不好,水浒传中母夜叉孙二娘、菜园子张青开店的十字坡就在我县,民风历来彪悍,青少年打架,可以跨省进

13、行,打完后又可马上跑到另一个省,非常难管理。近些年山东河南联合出警使范县的治安有所好转,但对留守儿童来说,校外安全没有保障,课余生活较为贫乏,非健康的娱乐场所如网吧、游戏厅又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没有坚强意志,经不住各种不良诱惑而误入岐途。2.5、教育负向功能对留守儿童的影响教育是把“双刃剑”,既有教育作用,有时受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影响,也会体现一些负面作用。留守学生由于远离父母,缺乏亲情的呵护,缺少父母的帮助,心理普遍感到孤独、无助,学校及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如果没有给予倾斜的话,他们和其他同龄人相比,爱就少了一点,使其产生孤僻内向倾象,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合理的疏通,他们的心理负担就会变大,心理

14、异常发生率就高。如果学校及老师给予他们太多的关怀的话,一些留守儿童在校认为老师的原谅,学生的迁就,自己就可以自私、骄傲、任性、固执,从而致使他们品质不好。学校在留守儿童管理上已经出现了疲沓现象,只注重行为管理,只要不出现比较大的事故,就可以相安无事。很多教师都感到如今从教的最大困惑是不知怎么管学生了,管多了不是,管少了不是,教师承受的心理压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大,教师在管理学生时“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甚至产生放弃管理学生的想法。3、留守儿童的教育应以养成教育为主养成教育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系统工程,是培养良好的习惯的大教育。好习惯让人受益终身,因此养成教育是管一辈子的教育。实施养成教

15、育的最终意义,也是素质教育的两个任务:一是通过养成内在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的终极:不教而教;二是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健全人格,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平和稳定的心理状态。3.1加强留守儿童的自我教育,促使良好习惯的形成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自我教育的能力,诱导他们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认识自己存在哪些良好的或不良的个性特点,从而自觉的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通过多种途径如班会、教学活动、个别谈话等,灌输“积极的人象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象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的理念,提出古希

16、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优秀是一种习惯”,并且做成标语贴在教室内,促使留守儿童养成优秀的习惯,还要教育留守儿童在顺境和不顺境中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定座右铭、阅读有关书籍、有真对性地树立榜样等。针对学生生活或学习上犯错误分析原因时,我常用上帝不见了这个故事:一对夫妇有两个淘气的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他们经常搞恶作剧,谁也管不住。这对夫妇于是商量请镇上的牧师来管教,听说他对不听话的小孩有一套办法。牧师答应了,但要求先单独见一下孩子。于是8岁的孩子先被叫到牧师那儿。牧师严肃地问:“上帝在哪儿?”小孩没有回答。牧师提高声音又问:“上帝在哪儿?”小孩还是没有回答。牧师站起来,指着小孩的脸,更大声

17、问:“上帝在哪儿?”突然,小孩打开房门,一溜烟跑回自己房间。他的哥哥跟着进来问:“发生什么事?”弟弟回答:“这次坏事了,上帝找不到了,他们以为是我们干的!”告诉留守儿童,一个错误结论的产生往往源于基础知识的不扎实和错误的思维习惯,从而找到学生出错的原因,便于学生自省和良好习惯的形成。3.2努力搞好和家庭的联系,实行“代理家庭制”,促使良好习惯的形成努力搞好家庭的联系,了解留留守儿童的动向,开家长会,给监护人开办监护人培训活动,开设家庭教育咨询点,开办监护人夜校,作出正确的教育方法指导,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的功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通过对监护人的素质培训,使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对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

18、养成有足够的认识且引起高度重视,能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技巧。实行“代理家庭制”。班主任为留守儿童的代理责任人,教师和留守儿童结对负责学生在校的教育管理工作,通过电话、信件等方式与学生的父母联系沟通,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告知父母,交换意见。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情况,经常给孩子以亲情问候和情感疏导。结对的留守儿童随时可以找代理家长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上遇到的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代理家长要多与结对的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掌握这些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给予疏导,要让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3.2以人为本,加强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情感是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亲其师,信其道”。留守儿童因其往往受到他人

19、的冷落、歧视,觉得前途渺茫,于是“破罐破摔”,最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因此,我们要以人为本,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以爱动其心。要关心他们,亲近他们,和他们交朋友。要多为他们办实事,关注他们的知情意行,用心灵感受心灵,用情感赢得情感,用人格塑造人格,让留守儿童真正体会到学校就是我的家,教师就是我的妈。使学生从一件件具体的事实中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从而激发自己的道德情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爱、宽容、尊重是转化留守儿童“问题学生”和“后进生”的一剂良药。平时要多留心观察,要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其进行引导和利用,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让其产生一种成功感,对他们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

20、给予肯定和表扬,并让其他同学给予他们较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们感到有这么多的同学在关心他们,鼓励他们,只有改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才对得起老师和同学的那份真挚的爱心。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形式,以正面教育为主,从一点一滴小事抓起,把思想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之中。如直接传递,即教师找学生谈心、对话时,直接向学生传递信息。当然这不是对学生无休止的批评,不是反复写检查,更不是对他们实行体罚或变相体罚,而是对他们真诚关心,真诚爱护,使他们乐意接受老师对他们所作的分析,所讲的道理。还可通过各种针对性较强的课内、外活动形式,间接向他们传

21、递道德信息。如组织他们观看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录像片,参加法纪讲座,参加对先进人物的表彰会,带领他们参加一些对青少年犯罪的宣判大会,举行一些主题明确的座谈会或主题班会等等。让留守儿童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3.3强制寄宿,加强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学校应对留守儿童的校外情况及时了解,他们放学或放假后都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样的想法,学校或教师都应做到了如指掌,以便于因材施教。针对范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强制寄宿就可以加强学校对留守学生的管理。通过对就寝情况的控制,就可监控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从而减少他们外出上通宵网吧的几率。3.4心理纠偏是留守儿童养成教育

22、的重点3.4.1使学生克服自卑情绪,首先要相信学生能够成材,以自己的自信心影响学生。其次,帮助留守儿童分析自己,找自己长处,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要指导留守儿童客观地分析自己的失利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找到自己的优点,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以积极的心态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比如留守儿童张,英语严重偏科,找她谈话时,她自己说英语一塌糊涂,看到题目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因为英语是选择题多,才没有交白卷,一想到来年高考很残,就无法投入到学习中。当我再问完她的英语成绩(55分)时,我劝她说,其实你有学习英语的潜能并且还很大,你英语什么都不会,仅仅凭感觉就能得到这个分数确实不容易,现在成绩不理想,只不过是前面的

23、学习中在英语上时间和精力分配不合理造成的,只要现在开始下功夫学习外语,成绩是很容易提高的。果然,该生每天都对自己暗示:“我英语潜能很大,我能学好英语”,偏科现象现在已经基本消除。3.4.2适当压力,调节焦虑抑郁程度。要让留守儿童知道什么状态是焦虑状态,那么再有焦虑状态是学生就会积极面对了。如想干脆放弃考试;过度的担心考试后果;脾气很大,爱哭,和父母、同学容易吵架,甚至有暴力倾向;生理表现是出汗,失眠,不想吃东西等情况就是典型的焦虑状态。其次,要使留守儿童学会放松的办法,如深呼吸,意念调整等。3.4.3改变冷漠孤僻,形成健康班集体冷漠一方面是和同学之间,另一方面是和老师之间。融洽和谐的班级氛围,

24、有助于留守儿童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投入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而冷漠的环境会直接导致留守儿童的压抑情绪。应指导留守儿童屏蔽一些消极观念,共同构建一朝气蓬勃的集体,促进同学间正常融洽的交往,增加自信心和力量感,获得更多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为自己的成材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3.4.4 注意留守儿童状态的稳定,避免反复。良好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历醒悟、转变、反复、稳定四个阶段。因此,在良好习惯的形成过程中,留守儿童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现象。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留守儿童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再者,光靠说理教育是不够的。如果仅有开导而无堵塞,不经严格训练并辅之必要的甚至是强制性的措施予以管理,这些留守儿童好的行为习惯是很难形成的,他们长期养成的懒散习惯也是改不掉的。良好习惯的形成不过的一场梦。要怀着爱心,去指出、纠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决不护短。在这之中,少不了严厉的批评,而批评之时决不伤害其自尊心,使他们体会到“严是爱,松是害”的道理,自觉接受严格的管理和训练,良好习惯的形成。搞好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要依靠全社会的有生力量,它应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与参与,只有将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影响统一起来才能产生最佳的教育效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