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7.68KB ,
资源ID:13150114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1501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祖国山川颂阅读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祖国山川颂阅读答案.docx

1、祖国山川颂阅读答案祖国山川颂阅读答案【篇一:2015年高中语文 专题一 祖国土 祖国山川颂 第1课时导学与探究 苏教版必修3】lass=txt1字音辨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无垠() 徜徉() 铿锵() 荒冢() 蹒跚() 鹰隼() 耸峙() 突兀() 嵯峨() (2)给多音字注音 ?蒙密? ?湖泊? ? ?蒙古? ? ? 露 珠? ?停泊 ? ?蒙?露 头转向? ? 脸儿? ? ?澄 澈? ? ? 头昏脑涨 ? ? ?薄 雾? ? ?澄沙? ?涨?薄饼? ? 潮? ? ?薄 荷? ? 2辨形组词 ? 泻? ? ? 徜? ? ? 婉? ? ? ? 泄? ? ? 倘? ? ? 惋?

2、? ?催? ? ?摧? ? ? ?茔? ? ? ?璀? ? 莹? ?澜? ? ?荧? ? 斓? ?谰? ? 3词语释义 莽莽苍苍: _ 蒙密: _ 浩浩荡荡: _ 无垠: _ 叹为观止: 二者都是动词,指事物的变化。“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含没有规律、使人莫测高深的意思。“变换”指事物由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是事物在形式上、内容上、方法上有意识地改变。 例句: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依旧扑朔迷离,双方不时发布的强硬言论更使得中东局势风云_。 在2012年央视春节晚会上,他在舞台上能否再次_表演手法,观众们拭目以待。 二者都含有人对诉诸听觉的东西产生反应的意思。“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很大。“振聋发聩”

3、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虽然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也可以说声音大,但今天已不作为形容声音的意思来使用,而是用作比喻言论的突出。 例句:10月6日,在贵和购物中心日照店开业仪式上,_的礼炮、花炮声使围观的市民表情各异。 胡锦涛同志的“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掷地有声又发人深省的警世之言。尤其是“不折腾”,虽然用语朴素,但是_,意义重大,不仅道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也遵循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更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宝贵的经验总结。 一、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回答: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除了写山川美景之外,作者还写了什么? 2全文共36个自然段,以“山川”为主线,分为三大部分,补全下面空缺的内容。

4、祖国山川颂错误! 二、深层探究 3阅读12自然段,回答:写了第1自然段,为什么还要写第2自然段? 4阅读37自然段,回答:第3、4、5、6自然段各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5阅读810自然段,回答:本文题为“祖国山川颂”,这几个自然段却热情赞美祖国的语言,是否偏离主旨? 6阅读1123自然段,回答:1120自然段,文章是如何描写祖国春、夏、秋、冬的四季美景的?2123自然段又是如何描写祖国的晨昏美景的? 7阅读2434自然段,回答:第24自然段是从什么角度写的?作者说“这怀念是痛苦而又是幸福的”,是否矛盾?26自然段写扬子江的发展历程,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深层含义?273

5、1自然段写了登山、观海的什么感受?第33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写黄果树瀑布宏伟雄壮的气势,有什么用意? 8阅读3436自然段,回答:群山和流水各有什么象征意义?流水化作羽云瞭望故乡,有什么深意? 三、技法迁移 散点聚焦法 文本回顾 本文从多个角度歌颂祖国,这些角度有大地之美、文化之美、四季之美、晨昏之美、江河瀑布之美、家乡之美等。具体而言,本文采用了全景式的描画与铺陈的方式,超越时空界限,把心中所记的山河美景一一加以铺叙。文中310自然段,从祖国的自然大地、文化、语言等角度横向铺陈。1123自然段,先总说,后分说,分说时以纵向铺陈的方式写祖国的四季之美、晨昏之美。最后写到自

6、己远离祖国时对祖国山川的感受,又从扬子江写到结伴登山、大海旁度假、黄果树瀑布,则是横向比较。而具体写扬子江的发展历程、瀑布的流动变化,又运用了纵向比较。 本文内容虽看似散乱,但作者却以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贯之,故“形散而神不散”。 技法点拨 散点聚焦法,就是围绕话题或中心这个焦点,可以分散选择几则片断式的材料组接成篇。这种选材方法的好处是选材较自由,结构易于安排,在整体构思上易于做到收放自如。其中材料的选择从表面上看是分散的,但通过话题或中心这个焦点,就可以把看似零散的材料聚集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做到散中有聚,似断还连,尤能体现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另外,这几个片断材料往往选择的是或景或

7、物或人,而其中更多的是场景画面。 技法运用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用散点聚焦法写段文字,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篇二:高一语文下册精练检测试题20】【学业达标评价】 一、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2题。 1.作者在这里热情地赞美祖国的语言,并没有涉及对祖国山川的歌颂,是否脱离了文章的主旨? 答:_ _ 答案:没有。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祖国特定生存环境和文化背景长期孕育而成的,

8、是祖国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作者在这里赞美祖国的语言,其实就是歌颂祖国的山川。 2.作者是怎样赞美本民族特有的语言的? 答:_ _ 答案:作者以诗歌为代表,盛赞祖国的语言。作者认为,诗歌是祖国语言中的精华,是最值得人反复吟哦品味的。诗歌中的感情思想、节奏韵律,以及那言之不尽的神韵,都是那么令人拜服;而最让人陶醉的还是它对祖国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生于斯,服务于斯。祖国为诗歌提供了最丰富的营养,诗歌用最优美的语言赞美它、歌颂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6题。 3.请写出扬子江发展历程中的几种形态。 答:_ _ 答案:小泉、细流、溪涧、清溪、瀑布、湖泊、险滩、大江。 4.描写大瀑布的一段文字,用

9、的是什么顺序? 答:_ _ 答案:由远及近、由上而下。 5.选文第4段写瀑布使用了多处比喻,请把喻词和喻体抄写在下边。 答:_ 答案:丘壑雷鸣 像是悬空的彩练如巨龙吐沫 如烟如雾 如雨如尘 6.选文最后两段,群山和流水各有什么象征意义?流水化作羽云瞭望故乡,有什么深意? 答:_ 答案:群山象征祖国,流水象征游子。隐喻游子即使远离祖国,也不会忘记祖国。 三、下面四个比喻句,意思连贯,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请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仿写四个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祖国是一座花园, _, 北方就是园中的腊梅, _,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_,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_。 【解析】此题考查仿写能力。

10、首先注意题干中的提示要求:本体、喻体分别含有递降关系。然后观察例句的形式和内容:外在形式为诗行排列,修辞为暗喻;内容上由大到小的递降。把握住这几点,联系自己的经验和储备就能写出来了。 答案(示例):人生是一本书 历程就是书中的页码 生命价值是精彩的华章 每个人的生活就是华章中的文字 【素能综合检测】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缭绕 荟萃 瞭望 一泄千里 b.度假 灿烂 翠绿 银光闪闪 c.遐思 沧桑 吟哦 莽莽苍苍 d.苍茫 玲珑 澄澈 震耳欲聋 【解析】选a。泄泻。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相聚的时光短暂

11、,分别的时刻已来临,这些平日体育场上坚强的勇士们,如今流露出对山东的_。 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体会最细微的感情,捉摸耐人寻味的思想, _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 _言外不尽的神韵。 祖国的大自然经常改变它的装束。春天,它穿起了万紫千红的艳装;夏天,它披着青葱_的夏衣;秋天,它穿着金黄色的庄严礼服;冬天,它又换上了洁白而朴素的银装。 a.留恋 感受 领悟 轻巧 b.留念 感触 领悟 轻俏 c.留恋 感受 领略 轻俏 d.留念 感触 领略 轻巧 【解析】选c。“留恋”是不忍舍弃或离开的意思,而“留念”是留做纪念,多用于临别馈赠,这里应用“留恋”;“感触”指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的思

12、想情绪,“感受”则是指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对于节奏来说应用“感受”;“领悟”是领会、理解,“领略”则指了解事物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比“领悟”更恰切;“轻俏”指轻巧而美丽,比“轻巧”更能表现出夏天祖国大自然的美丽。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不知经历了多少曲折和起伏,最后它才容纳了许多清和浊的支流,汇成了茫若无涯、浩浩荡荡的大江。 b.看了瀑布使人感到有一股雄壮宏伟的气势,奔腾冲击的力量,云蒸霞蔚的氛围,它虽然没 有具体说出什么,但它的冲劲的确使人振奋。 c.阅读贝克特肖像,那种感觉既让人神往,又饶有趣味,文中贝克特把自己描述为“苹果核里的虫

13、子”,这与钱钟书自称为“能下蛋的母鸡”异曲同工。 d.秋日的北京,阳光明媚,朵朵白云在蓝天飞翔,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4 000万株五花八门的鲜花竞相绽放,装扮一新的北京盛装喜迎祖国60华诞。【解析】选d。“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此处宜用“五彩缤纷”。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不要去说什么俄罗斯的森林,英吉利的海峡,芬兰的湖泊,印度尼西亚的岛群了。中国自有壮丽伟大的自然图画。 b.9月10日上午8时40分,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广东省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在广州市白云国际会议中心广场举行。奥运冠军胡佳、劳丽诗等4名火炬手带领3 000多名各界群众一起圆满地完成了火炬传

14、递活动。 c.祖国的语言是多么神奇!它的每一个词每一个字,都同我的生活血肉相连,同我的心尖一起跳跃。 d.我们对祖国的山河是有情的。我们对它们每唱一首歌,它们总是发出同样响亮而又热情的回响。 【解析】选d。d项前后呼应不准确,应该是“祖国的山河对我们是有情的”。 6.有人赞叹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请你从下面的汉字中任选一个,展开联想和想像,描述一幅画面,来解说字意。不超过100字。 答:_ 答案:略。提示:联想、想像要合理,描述要生动,字意解 说要准确。 7.右面这幅图片是2009年10月1日 国庆阅兵式上陆海空三军仪仗队通 过天安门时的场景。请为下面这幅 图片拟写解说词,

15、要求至少运用一 种修辞手法,能够解释画面的内 涵。(不少于60字) 答:_ _ 【解析】本题不仅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而且同时兼顾了语言的简明、生动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能力。解答时要结合题干中的文字说明(国庆阅兵式、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和图片中主体形象(军人、整齐的步伐、恢弘的气势)两方面内容,同时联系特殊的背景(国庆)。 参考答案:沿着漫漫长征的英雄足迹和巍巍太行的烽火硝烟,踏着滚滚长江的汹涌波涛,穿过战争与和平的峥嵘岁月,肩负着新世纪、新阶段的光荣使命,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阔步走来,展示了人民军队的风采和共和国的荣耀。 8.仿照下面的句式,改变地点和内容,写两个句式相同

16、的句子。 我梦想,来到了塞外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情怀;我梦想,坐在了家乡的明月下,在满月的银辉中,体会“月是故乡明”的感慨。 仿写:_ _ 答案(示例):我梦想,登上了齐鲁的泰山,在云雾的飘绕中,感受“一览众山小”的豪情;我梦想,来到了茂密的松林,在皎洁的月光下,观赏“明月松间照”的美景。 二、类文阅读 古镇魅力 毛国聪 冬日的阳光,剪出青石街沿一角温暖的空间,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被一群小家伙环围着,他旁边的一张木制大圆盘,被线条均分为一个个方格,每个方格里均画有栩栩如生的鸡、鸭、兔、狗、鸟等小动物。木板正中是一根活动的竹制小棒,仿佛钟表的时针。每个孩子只要轻轻地拨动小棒

17、,都会惊喜地获得老人用黄糖做成的小动物。老人用小勺舀起温火熬制的黄糖,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挥舞,像在写字,又像在作画。不到一分钟,一只小鸟就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木板上。老人拿起一根细竹签,轻轻一粘,还没来得及把它插在麦草捆制的草把上,那个性急的小男孩就“抢”了过去,他中奖了。老人目送着那小男孩举着 “小鸟”,蹦蹦跳跳地消失在石板小巷尽头。老人又专注地开始了他的“工作”,不,是在表演,甚至有些夸饰炫耀地展示着他代代相传的精湛糖艺。 斑驳的土墙,经过岁月砥砺的灰瓦屋檐,檐下那个做糖艺的老人,被阳光涂抹成了一幅油画。他仿佛是在远古与现代文明交错中留存下的一个甜蜜回忆。让我每一次在黄龙溪古镇漫步时,不由自主

18、地被这样的情景凝滞脚步。在那遥远的童年,该也有这样亲切而温馨的记忆? 在古镇街头的拐角处,我突然听到一阵叮当的铁锤敲打之声。当我走进去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处铁匠铺。一位约摸60多岁的老师傅,健硕的胳膊抡着一把大铁锤,正在一【篇三:高一语文考试题】己的家底: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2、下面是一位同学编制的一张文言词语卡片:对这张卡片内容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错误b仅有错误 c有错误 d 有错误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一年四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春天,丁香怒放, ;夏 天,树木欣欣向荣, ;秋天, , ;冬 天, , ,清

19、新淡雅,在这洁白的背景上,修剪了枝条的柳 树 ,正待明年春风得意,翩翩起舞。这四季景色里包含 的美,是何等的朴素、淡雅,然而,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 犹如刚刚出茧的蝴蝶的娇弱的翅膀 像天上飘下一朵淡紫色的云霞 婷婷玉立 青翠欲滴 遍野金黄,雾缭烟绕清风徐来,树影婆娑 四野茫茫,白雪覆盖 大雪覆盖,粉妆玉琢 像姐妹般排列成行 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 ab cd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雨还没完全停下来,我们几个人就迫不及待地背上背包浩浩荡荡地出 发了。 b、自去年末至今年初,农副产品价格上涨的速度之快,幅度之大,已令众 多消费者叹为观止。 c、初中时,我们由于年龄

20、小,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直到读高中了, 才痛定思痛,认真读起书来。 d、相对于“病若西子胜三分”的林黛玉而言,玲珑剔透的薛宝钗更招人喜爱。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肖邦,这个欧洲文化伟人中的一个,他的作品不仅使整个欧洲文化放出 异彩,而且为欧洲的音乐增辉。 b、当我们驶下崆岭滩时,眼前果然是一片乱石林立,我们简直不像在浩荡 的长江上,而是在苍莽的丛林中找寻小径跋涉前进了。 c、2008年的年关过后,萝卜青菜的价格都与去年同比增长了三倍。 d、在刚刚结束的2009年大冬会上,韩国队不敌中国队,其主教练接受记 者采访时说,失利主要原因是队员布防技术和心理素质不高造成

21、的。 6、下面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闻一多,现代诗人,早年加入文学社团“新月社”。他的诗歌感情激烈, 形式精美。内容上抒写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作品有春水红烛等。b、舒婷,现代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的代 表作之一,与北岛、顾城齐名。她多数诗的手法采用隐喻、局部或整体象征,很 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达的意象有一定的多义性。 c、阿赫马托娃,苏联女诗人。她的诗多以短小精致的形式,袒露复杂的内 心矛盾。在祖国土一诗中,它采用欲扬先抑和比喻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对土 地一种崇高而庄严的感情。以及对祖国的深厚之情。 d、文天祥,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指南录取名于“臣心一

22、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句意。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其中有过零 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唱。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912题。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吉之吉水人也。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帝 亲拔为第一。咸淳九年,起1为湖南提刑,因见故相2江万里。万里素3奇天祥 志节,语及国事,愀然曰:“吾老矣,观天时人事当有变,吾阅人多矣,世道之 责,其4在君乎?君其勉之。”十年,改知5赣州。德祐初,江上报急,诏天下 勤王。天祥捧诏涕泣,发郡中豪杰,有众万人。事闻,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 其友止之,天祥曰:“第6国家养育臣庶7三百余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无 一人一骑入关者,吾深恨于此,故不自量力

23、,而以身徇8之,庶9天下忠臣义士 将有闻风而起者。”尽以家赀为军费。明年正月,除知临安府,寻10除右丞相兼 枢密使,如军中请和,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丞相怒拘之,北至镇江。天 祥夜亡入真州,展转至高邮,泛海至温州。至元十五年十二月,趋南岭。天祥方 饭五坡岭,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千户王惟义前执之。至潮阳,见弘范, 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 “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崖山 破,弘范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燕凡三年,上知天祥终不屈也,召入谕之 曰:“汝何愿?”天祥对曰:“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

24、姓?愿赐之一死足矣。”然犹不忍,遽麾11之退。言者力赞从天祥之请,从之。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 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年四十七。 注1起:提拔,举用。2故相:原丞相。3素:一向。4其:大概。5知: 任知州。6第:既然。7庶:平民,百姓8徇:通“殉”。9庶:但愿,期望10寻: 不久。11麾:招手。 9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对策:对付的策略 b第国家养育臣庶三百余年 养育:养活、抚养 c吾深恨于此 深恨:非常遗憾 d天祥临刑殊从容 从容:沉着镇静 10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因见故相江万里 b君其勉之越国以鄙

25、远,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君知其难也 c以江西提刑安抚使召入卫d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失其所与,不知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文天祥有“志节”的一组是( ) 捧诏涕泣 与大元丞相伯颜抗论皋亭山 尽以家赀为军费 左右命之 拜,不拜 张弘范兵突至,天祥仓皇出走 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咸淳九年,文天祥任湖南提刑时遇见旧相江万里,谈及国家大事,江万 里容色改变,认为改变社会状况的责任大概在有志节的文天祥身上。 b德祐元年,元军进逼愈急,皇上下诏号召天下起兵帮助朝廷抗敌,文天 祥“发

26、郡中豪杰”响应,有众万人,并倾尽家财为军费,领兵入卫。c德祐二年,文天祥奉命赴元朝都城跟元丞相伯颜谈判时据理力争,遭到 元方的扣押,被带到镇江,后来趁夜色逃离,最后来到温州。 d至元十五年,元将张弘范兵突至,文天祥在五坡岭被执。崖山被攻破后, 文天祥被送往京师。元朝百般劝降,他坚决不屈服,最后从容就义。 13、将下列语句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指南录后序)(2分) 译文: (2)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五人墓碑 记)(3分) 译文: 乎。”(3分) 译文: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借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 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 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 注1 邓剡和文天祥是同乡好友。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为虏。次年邓剡拘押在一地,又一同被 押解北上元都。到金陵时,邓剡因病留下,文天祥继续北上。临别,邓剡作词赠天祥,为好友壮行。 注2 睨柱吞赢,回旗走懿:前者指蔺相如捧和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