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32.62KB ,
资源ID:1318040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1804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植物病理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植物病理试题.docx

1、植物病理试题试题(一)一、 名词解释(15分)病害循环 病原物的寄生性 病害的三角关系 侵染过程 侵染性病害二、 问答题(45分)1 何谓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二者在防治策略上有何不同?(7分)2 柯赫法则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用它诊断新病害?(8分)3 什么是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10分)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0分)5 真菌的营养体有哪些类型?(10分)三 是非题(10分)1 病部形成霉状物是真菌病害特有的。2 吸器是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3 分生孢子器为一种无性子实体。4 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

2、的特点。5 细菌病害主要通过自然孔口、伤口和直接侵入等方式侵入植物体内。6 疮痂和穿孔是细菌病害常见的病征。7 SBMV为南方菜豆花叶病毒,自然状态下由蚜虫传播。8 蚜虫传播的病毒大多数是属于非持久性的。9 真菌的菌组织有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两种。10 以小麦条锈病为材料进行抗性调查时,判断抗感反应型的标准主要看有无过敏性坏死反应。四、 填空题(共20分)1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 、 、 和 。2 植物病原真菌分为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和 亚门。3 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分为 和 。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抗病性可分为 和 。4. 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 和 。5. 植物

3、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 、 。6. 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 ,病征主要 7. 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8.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9.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有 。五、 选择题(10分)1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 +ssRNA b. ssRNA c. dsRNA d. DsDNA2由( )传播的病毒最可能是非持久性的。 a. 叶蝉 b.蚜虫 c.粉蚧 d.飞虱3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 酶 b. 毒素 c.病原物的代谢物 d.生长调节物质4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其呼吸和光合表现一般为( )。 a. 呼吸减弱,光合增强 b. 呼吸增强

4、,光合减弱 c二者均增强 d. 二者均减弱5多循环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形式为( )。 a.抛物线 b.双曲线 c.直线 d. S型曲线6( )的病征为锈状物。 a. 白粉病 b. 黑粉病 c. 锈病 d. 霜霉病7 CMV在自然界的主要传播媒介为( )。 a. 线虫 b. 蚜虫 c.粉蚧 d. 飞虱8小麦白粉菌属于( )。 a. 活体生物 b. 半活体生物 c. 死养生物 d. 非专性寄生物9实验室做临时玻片常用的浮载剂主要有蒸馏水和( )。 a. 酒精 b. 乳酸 c. 通草 d. 乳酚油10一个病害的病征为点状物,若要观察病原物结构应选择 制片镜检。 a. 撕片法 b. 徒手切片法 c. 粘

5、片法 d. 挑片法一、名词解释 病害循环:一种病害从寄主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后一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病原物的寄生性:是病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病害的三角关系:即病害三角,是指需要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发病的观点。 侵染过程:病原物育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侵染所形成的病害。 二、问答题1、单循环病害: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的或在侵染作用很小的病害。 多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能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防治策略(略)。2、(1)在病植株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改

6、为生物可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 的健康植株上。(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纯培养,性状与原来2的记录相同。3、各种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蔓延的寄生部位是不同的。病原物的分布局限在侵入点附近,形成局部的或点发性的感染,也称作局部侵染;有的则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也称作系统侵染。植物病害以局部性感染的较多,如各种叶斑病类。绝大部分的黑穗病、枯萎病、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病害都引起全株性的感染。全株性病害的潜育期一般较长。4、病害循环:一种病害从寄主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后一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略)5、大多

7、数真菌的营养体是丝状体。真菌丝状营养体上的单根细丝称作菌丝(hypha),组成真菌菌体的一团菌丝称作菌丝体(mycelium)。菌丝呈管状,有固定的细胞壁,大多无色透明。不同的真菌苗丝粗细差异很大,多数直径在56m之间。大多数真菌的菌丝有横隔膜,将菌丝隔成许多长圆筒形的小细胞,这种有隔膜的菌丝称作有隔菌丝,如高等真菌的菌丝。有隔菌丝的隔膜上有孔洞,细胞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可以通过隔膜的孔洞进入相邻的细胞。有些真菌的菌丝无横隔膜,称作无隔菌丝,如低等真菌的菌丝,整个菌丝体为一无隔多核的细胞。三、四、填空题1、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2、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接合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

8、亚门。 3. 主动抗病性、被动抗病性。物理抗病性和化学抗病性。 4、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5、单年流行性病害,积年流行性病害。 6、 坏死,变色,腐烂,畸形,萎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等。 7、 汁液接触,嫁接,花粉。 8、 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病植株、粪肥。 9、 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五、1.a 2.b 3.b 4.b 5.d 6.c 7.b 8.a 9.d 10.a 试题(二) 一、 名词解释(54=20分)病害的三角关系 初次侵染 病征与病状 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二、 问答题(共50分)1、植物病原真菌分为哪几个亚门

9、?各亚门的主要特征如何?2、真菌生活史的含义?植物病原真菌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在植物病害发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3、 何谓病程?各阶段有何特点?4、 简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内涵,谈谈各种防治措施的特点。5、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三、 选择题(10分)1、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 酶 b. 毒素 c. 病原物的代谢物 d. 生长调节物质2、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其呼吸和光合表现一般为( )。a. 呼吸减弱,光合增强 b. 呼吸增强,光合减弱 c. 二者均增强 d. 二者均减弱3、多循环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形式为( )。a. 抛物线 b.双曲线 c.直线 d

10、. S型曲线4、 ()为坏死型症状。a. 疮痂 b. 红化 c. 茎腐 d. 青枯5、() 病征为点状物。a. 稻瘟病 b. 萝卜白锈病 c. 玉米干腐病 d. 小麦条锈病6、 柑桔青霉病的病征为() 。a. 粉状物 b. 颗粒状物 c. 霉状物 d. 线状物7、()菌丝的变态结构。 a. 假菌丝 b. 两型菌丝 c. 单细胞菌体 d. 吸器8、() 的病征为锈状物。 a. 锈病 b. 黑粉病 c. 白粉病 d. 霜霉病9 一个病害的病征为点状物,若要观察病原物结构应选择 制片镜检。a. 撕片法 b. 徒手切片法 c. 粘片法 d. 挑片法10、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为()。a. 游动孢子 b. 分

11、生孢子 c. 孢囊孢子 d. 接合孢子四、 填空题(共20分)1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 、 、 和 。2 植物病原真菌分为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和 亚门。3 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分为 和 ,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抗病性可分为 和 。4. 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 和 。5. 植物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 、 。6. 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 ,病征主要 。 7. 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8.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9.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有 试题(二)答案一、名词解释1、病害的三角关系:即病害三角是指需要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

12、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发病的观点。2、初次侵染:植物在新的生长季节中受到从越冬、越夏场所来得病原物的侵染。3、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病征: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4、非侵染性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s )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侵染所形成的病害。二、简答题(1)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多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繁殖形成休眠孢子囊或卵孢子。如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2)接合菌门:营养

13、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形成孢子囊,产生不能动的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如甘薯软腐病。(3)子囊菌亚门:营养体为有隔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无性繁殖发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菌的子囊产生在子囊果内,少数是裸生的。如各种植物白粉病。(4)担子菌亚门:营养体为有隔菌丝体,且多数为双核菌丝体;一般没有无性繁殖,有性生殖除锈菌外,通常不形成特殊分化的性器官,而由双核菌丝体的细胞直接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如各种植物锈病。(5)半知菌亚门:营养体为分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尚未发现或不常见或在病害循环中不重要。如玉米大斑病。2、真菌的生活史(

14、1ife-cycle)是指真菌孢了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例如,真菌的无性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通常在营养生长后期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有性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经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进行无性繁殖,又产生了无性孢子,这就是真菌的一个完整生活史过程。因此,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真菌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就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这是它的无性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真菌无性繁殖阶段在它的生活史中往往可以独立地多次重复循环,而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所需的时间较短,产生的无性孢子数量大,对植物病害的传播、蔓延作用很大。在营养生长后期、寄主植物休闲期

15、或缺乏养分、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真菌转入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这就是它的有性阶段,在整个生活史中往往只出现一次。植物病原真菌的有性孢子多半是在侵染后期或经过休眠后才产生的,有助于病菌渡过不良环境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3、病原物的侵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就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病原物的侵染通常分为侵入、潜育和发病三个时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开始建立寄生关系称为侵入期;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症状出现以后的时期则称为发病期

16、。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包括直接穿透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三种。4、 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就是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点出发,应用各项措施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使病害造成的损失低于经济允许水平,并力求防治费用少,经济效益大,作物生产符合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同时要把防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主要防治措施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育种、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各种防治措施的特点:简略介绍。5、 病害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17、围绕三个基本环节,阐述每一个环节与植物病害防治的关系,即说明病害循环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三、 b、b、d、a、c、c、d、a、a、c四、1、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2、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接合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3、主动抗病性、被动抗病性。物理抗病性和化学抗病性。4、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5、单年流行性病害,积年流行性病害。6、坏死,变色,腐烂,畸形,萎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等。7、汁液接触,嫁接,花粉。8、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病植株、粪肥。9、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试题(三)一、 名词解释(54

18、=20分) 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寄生性 病征 单主寄生二、 问答题(共50分)1 何谓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二者在防治策略上有何不同?(15分)2 柯赫法则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用它诊断新病害?(10分)3 何谓症状?有哪些类型?症状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地位如何?(15分)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0分)三、 选择题(10分)1、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 酶 b. 毒素 c. 病原物的代谢物 d. 生长调节物质2、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其呼吸和光合表现一般为( )。a. 呼吸减弱,光合增强 b. 呼吸增强,光合减弱 c. 二者均增强 d. 二者均

19、减弱3、 ( )的病征为锈状物。 a. 白粉病 b. 黑粉病 c. 锈病 d. 霜霉病4、 多循环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形式为(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直线 d. S型曲线5、 为坏死型症状。a. 疮痂 b. 红化 c. 茎腐 d. 青枯6、 病征为点状物。a. 稻瘟病 b. 萝卜白锈病 c. 玉米干腐病 d. 小麦条锈病7、 柑桔青霉病的病征为 。a. 粉状物 b. 颗粒状物 c. 霉状物 d. 线状物8、 菌丝的变态结构。a. 假菌丝 b. 两型菌丝 c. 单细胞菌体 d. 吸器9、 的病征为锈状物。a. 锈病 b. 黑粉病 c. 白粉病 d. 霜霉病10、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为

20、。 a. 游动孢子 b. 分生孢子 c. 孢囊孢子 d. 接合孢子四、 填空题(共20分)1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 、 、 和 。2 植物病原真菌分为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和 亚门。3 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分为 和 ,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抗病性可分为 和 。4. 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 和 。5. 植物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 、 。6. 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 ,病征主要 。7. 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8.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9.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主要有; 。 试题(三)答案一、 名词解释 侵染性病害:有病原

21、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s )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单寄生性: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 病征: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 单主寄生:真菌在同一寄主上就可以完成它的整个生活史的现象。二、 简答题1、 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病害,或有少量的再侵染,但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不大的一类病害。 多循环病害:除初侵染外,还有若干次再侵染的病害。

22、 在防治策略上,单循环病害应集中力量防治初侵染,以减少初始菌量,而多循环病害除防治初侵染外,应加强再侵染的防治,控制病害的流行速度。2、(1)在病植株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改为生物可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上。(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纯培养,性状与原来的记录相同。3、(1)症状: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2)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两部分。病状为植物自身的不正常表现,而病征为发病部位的病原物结构。病状的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焉和畸形。病征的主要类型: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等。(3)症状是诊断

23、植物病害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因为每一种病害都有其区别于其它病害的特征,所以大多数常见病害都能依其症状进行正确的诊断。不过症状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仅根据症状进行诊断是不够的,很多时候还需作病原物鉴定和其它相关测定才能正确诊断。4、病害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围绕三个基本环节,阐述每一个环节与植物病害防治的关系,即说明病害循环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三、 选择题b、 b、 c、 d、 a、 c、 c、 d、 a。四、 填空题1、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24、2、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接合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3、主动抗病性、被动抗病性。物理抗病性和化学抗病性。4、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5、单年流行性病害,积年流行性病害。6、坏死,变色,腐烂,畸形,萎焉。 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等。7、汁液接触,嫁接,花粉。8、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病植株、粪肥。9、分生孢子、厚垣孢子、孢囊孢子和游动孢子试题(四)一、 名词解释(54=20分)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 寄生性 病征 单主寄生二、 问答题(共50分)1 何谓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二者在防治策略上有何不同?(15分)2 柯赫法则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用

25、它诊断新病害?(10分)3 何谓症状?有哪些类型?症状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地位如何?(15分)4 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0分)三、 选择题(10分)1、 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 酶 b. 毒素 c. 病原物的代谢物 d. 生长调节物质2、 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其呼吸和光合表现一般为( )。a. 呼吸减弱,光合增强 b. 呼吸增强,光合减弱 c. 二者均增强 d. 二者均减弱3、 ( )的病征为锈状物。 a. 白粉病 b. 黑粉病 c. 锈病 d. 霜霉病4、 多循环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形式为( )。a. 抛物线 b. 双曲线 c. 直线 d. S型曲线

26、5、 为坏死型症状。a.疮痂 b. 红化 c. 茎腐 d. 青枯6、 病征为点状物。a. 稻瘟病 b. 萝卜白锈病 c. 玉米干腐病 d. 小麦条锈病7、 柑桔青霉病的病征为 。a. 粉状物 b. 颗粒状物 c. 霉状物 d. 线状物8、 菌丝的变态结构。a. 假菌丝 b. 两型菌丝 c. 单细胞菌体 d. 吸器9、 的病征为锈状物。a. 锈病 b. 黑粉病 c. 白粉病 d. 霜霉病10、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为 。 a. 游动孢子 b. 分生孢子 c. 孢囊孢子 d. 接合孢子四、 填空题(共20分)1 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 、 、 和 。2 植物病原真菌分为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和

27、 亚门。3 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分为 和 ,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抗病性可分为 和 。4. 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 和 。5. 植物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 、 。6. 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 ,病征主要 。7. 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8.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9. 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有 试题(四)答案一、 名词解释 侵染性病害:有病原物侵染引起的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Noninfectious diseases )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寄生性

28、:寄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一种生物生活在其他活的生物上,以获得它赖以生存的主要营养物质,这种生物称作寄生物(parasite)。病征: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单主寄生:真菌在同一寄主上就可以完成它的整个生活史的现象。二、 简答题1、 单循环病害: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病害,或有少量的再侵染,但在病害循环中的作用不大的一类病害。 多循环病害:除初侵染外,还有若干次再侵染的病害。 在防治策略上,单循环病害应集中力量防治初侵染,以减少初始菌量,而多循环病害除防治初侵染外,应加强再侵染的防治,控制病害的流行速度。2、(1)在病植株上常伴随有一种病原生物存在。(2

29、)改为生物可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上。(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纯培养,性状与原来的记录相同。3、(1)症状:是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2)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两部分。病状为植物自身的不正常表现,而病征为发病部位的病原物结构。病状的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焉和畸形。病征的主要类型: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锈状物、颗粒状物、脓状物等。(3)症状是诊断植物病害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因为每一种病害都有其区别于其它病害的特征,所以大多数常见病害都能依其症状进行正确的诊断。不过症状有它自身的复杂性,仅根据症状进行诊断是不够的,很

30、多时候还需作病原物鉴定和其它相关测定才能正确诊断。4、病害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围绕三个基本环节,阐述每一个环节与植物病害防治的关系,即说明病害循环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三、 选择题b、 b、 c、 d、 a、 c、 c、 d、 a。四、 填空题1、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2、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接合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3、主动抗病性、被动抗病性。物理抗病性和化学抗病性。4、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5、单年流行性病害,积年流行性病害。

31、6、坏死,变色,腐烂,畸形,萎焉。 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等。7、汁液接触,嫁接,花粉。8、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病植株、粪肥。9、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试题(五)一、名词解释(30分)营养体 病害循环 病原生物 病原物的寄生性 侵染过程 垂直抗病性 初次侵染 并发症二、选择填空(21020分)1. 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A . +ssRNA B. -ssRNA C. dsRNA D. dsDNA2.( )所传的病毒主要为非持久性的。A. 叶蝉 B.飞虱 C. 蚜虫 D 蓟马3. 烟草花叶病毒常简称( ) A. TMV B. CMV C. PVY D.SBMV4.( )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A. 真菌 B.病毒 C. 线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