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171.52KB ,
资源ID:13193647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31936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泵采购基础知识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泵采购基础知识解析.docx

1、水泵采购基础知识解析水泵采购基础知识目 录一、泵的概述2二、水泵技术参数4三、水泵的选用原则5四、离心水泵介绍8五、水泵安装验收10一、泵的概述通常把提升液体,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加压力,即把原动的机械能变为液体能量的机器统称为泵。是国民经济中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通用机械,除了水利、电力、农业和矿山等大量采用外,尤以石油化工生产用量最多。而且由于化工生产中原料、半成品和最终产品中很多是具有不同物性的液体,如腐蚀性、固液两相流、高温或低温等,要求有大量的具有一定特点的化工用泵来满足工艺上的要求。这方面的技术发展产品开发一直是十分活跃的。泵的分类:按工作原理分:1、容积式泵:靠工作部件的运动造成工作

2、容积周期性地增大和缩小而吸排液体,并靠工作部件的挤压而直接使液体的压力能增加。 根据运动部件运动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往复泵和回转泵两类。 根据运动部件结构不同有:活塞泵和柱塞泵;有齿轮泵、螺杆泵、叶片泵和水环泵。2、叶轮式泵:叶轮式泵是靠叶轮带动液体高速回转而把机械能传递给所输送的液体。 根据泵的叶轮和流道结构特点的不同可分为: 1)离心泵; 2)轴流泵; 3)混流泵; 4)旋涡泵。3、喷射式泵:是靠工作流体产生的高速射流引射流体,然后再通过动量交换而使被引射流体的能量增加。4、泵的其它分类 泵还可以按泵轴位置分为:1)立式泵; 2)卧式泵 按吸口数目分为:1)单吸泵 (single sucti

3、on pump); 2)双吸泵 (double suction pump)。 按驱动泵的原动机来分: 1)电动泵; 2)汽轮机泵; 3)柴油机泵。另外,按压力分为:低压泵(底于2MPa);中压泵 (2-6MPa);高压泵(高于6MPa)。常用水泵型号代号 LG-高层建筑给水泵 DL-多级立式清水泵 BX-消防固定专用水泵ISG-单级立式管道泵 IS -单级卧式清水泵 DA1-多级卧式清水泵 QJ-潜水电泵 泵型号意义:如40LG1215 40进出口直径(mm) LG高层建筑给水泵(高速)12流量(m3/h) 15-单级扬程(M)200QJ20-108/8 200-表示机座号200 QJ-潜水电

4、泵 20流量20m3/h 108-扬程108M 8-级数8级泵的应用范围:各类泵的应用范围(适用的流量及压力范围)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除了高压泵一般采用往复泵及小型泵采用各种转子泵(即回转容积式泵)以外,大多采用离心泵。离心泵具有转速高、体积小,流量连续平稳以及操作方便等优点,它的应用约占所有泵的百分之八十。尿素生产上用的甲铵泵(压力为15MPa以上)原来都是用往复泵,现在也有被高速多级离心泵代替的趋势。二、水泵的技术参数水泵的基本构成:电机、联轴器、泵头(体)及机座(卧式)。水泵的主要参数有:流量, 用Q表示,单位是M3/H ,L/S。扬程,用H表示,单位是M。对清水泵,必需汽蚀余量

5、(M)参数非常重要,特别是用于吸上式供水设备时。对潜水泵,额定电流参数(A)非常重要,特别是用于变频供水设备时。 电机的主要参数:电机功率(KW),转速(r/min),额定电压(V),额定电流(A)。流量:单位时间内泵排出液体的体积叫流量,流量用Q表示,计量单位:立方米/小时(m3/h),升/秒(l/s), L/s=3.6 m3/h=0.06 m3/min=60L/min。其中G=Q G为重量 为液体比重。扬程:单位重量液体通过泵所获得的能量叫扬程。泵的扬程包括吸程在内,近似为泵出口和入口压力差。扬程用H表示,单位为米(m)。泵的压力用P表示,单位为Mpa(兆帕),H=P/。如P为1kg/cm

6、2,则 H=(lkg/ cm2)/(1000kg/ m3) H=(1kg/ cm2)/(1000公斤/m3)=(10000公斤/m2)/1000公斤/m3=10m。其中1Mpa=10kg/c m2,H=(P2-P1)/ (P2=出口压力 P1=进口压力)。泵的效率:指泵的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Pe/P。泵的功率通常指输入功率,即原动机传到泵轴上的功率,故又称轴功率,用P表示。有效功率即:泵的扬程和质量流量及重力加速度的乘积。Pe=g QH (W) 或Pe=QH/1000 (KW)。:泵输送液体的密度(kg/m3)。:泵输送液体的重度 =g (N/ m3)。g:重力加速度(m/s),质量流量

7、Qm=Q (t/h 或 kg/s)。额定流量,额定转速,额定扬程:根据设定泵的工作性能参数进行水泵设计,而达到的最佳性能,定为泵的额定性能参数,通常指产品目录或样本上所指定的参数值。汽蚀余量、吸程:泵在工作时液体在叶轮的进口处因一定真空压力下会产生汽体,汽化的气泡在液体质点的撞击运动下,对叶轮等金属表面产生剥蚀,从而破坏叶轮等金属,此时真空压力叫汽化压力,汽蚀余量是指在泵吸入口处单位重量液体所具有的超过汽化压力的富余能量。单位用米标注,用(NPSH)r。吸程即为必需汽蚀余量h:即泵允许吸液体的真空度,亦即泵允许的安装高度,单位用米。吸程=标准大气压(10.33米)-汽蚀余量-安全量(0.5米)

8、,标准大气压能压管路真空高度10.33米。泵的特性曲线:通常把表示主要性能参数之间关系的曲线称为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或特性曲线,实质上,离心泵性能曲线是液体在泵内运动规律的外部表现形式,通过实测求得。特性曲线包括:流量-扬程曲线(Q-H),流量-效率曲线(Q-),流量-功率曲线(Q-N),流量-汽蚀余量曲线(Q-(NPSH)r),性能曲线作用是泵的任意的流量点,都可以在曲线上找出一组与其相对的扬程,功率,效率和汽蚀余量值,这一组参数称为工作状态,简称工况或工况点,离心泵最高效率点的工况称为最佳工况点,最佳工况点一般为设计工况点。一般离心泵的额定参数即设计工况点和最佳工况点相重合或很接近。在实践选效

9、率区间运行,即节能,又能保证泵正常工作,因此了解泵的性能参数相当重要。三、水泵的选用原则1、选用原则:根据所输送的流体性质选择不同用途、不同类型的泵。流量、扬程必须满足工作中所需要的最大负荷。从节能观点选泵,一方面要尽可能选用效率高的泵,另一方面必须使泵的运行工作点长期位于高效区之内。为防止发生汽蚀,要求泵的必须汽蚀余量NPSHr小于装置汽蚀余量NPSHa。按输送工质的特殊要求选泵。所选择的泵应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与维修、体积小、重量轻、设备投资少等特点。当符合用户要求的泵有两种以上的规格时,应以综合指标高者为最终选定的泵型号。 2、各种泵的适用范围3、选用分类1)按性能要求选用:在泵的运行

10、过程中,扬程变化大的,选用扬程曲线斜率大的混流泵、轴流泵较适宜;流量变化大的宜选用扬程曲线平缓、压力变化小的离心泵。如果考虑吸水性能,则流量相同、转速相同的条件下,双吸泵较为优越。选用立式泵,并把叶轮部位置于水下,对防止汽蚀是有利的。 2)按工作介质选用 粘性介质输送:对于叶片式泵,随着液体粘度的增大,其流量、扬程下降,功耗增加。对于容积式泵,随着液体粘度增大,一般泄漏量下降,容积效率增加,泵的流量增加,但泵的总效率下降。泵的功耗增加。 含气液体的输送 :输送含气液体时,泵的流量、扬程、效率均有所下降,含气量愈大,下降愈快。随着含气量的增加,泵容易产生噪音和振动,严重时会加剧腐蚀或出现断流、断

11、轴现象。低温液化气的输送 :输送低温介质的泵称为低温泵或深冷泵。绝大多数液化气具有腐蚀性和危险性,因此不允许泄露;一旦泄露,由于液化气体吸热极易造成密封部位的结冰,因此输送液化气的低温泵对轴封要求很严。 含固体颗粒液体的输送 :输送含固体颗粒液体的泵常被称为杂质泵。杂质泵叶轮和泵体损坏的原因有两类:一类是由于固体颗粒磨蚀引起的。另一类是磨蚀性和腐蚀性共同作用引起的。 不允许泄漏液体的输送 :在化工、医药、石油化工等行业中,输送易燃、易爆、易挥发、有毒、有腐蚀以及贵重流体时,要求泵只能微漏甚至不漏。离心泵按有无轴封,可分为有轴封泵和无轴封泵。腐蚀性介质的输送 :泵输送介质的腐蚀性各不相同,同一介

12、质对不同材料的腐蚀性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介质的性质、使用温度,选用合适的金属、非金属材料,关系到泵的耐腐蚀特性和使用寿命。输送腐蚀性介质的泵有金属泵和非金属泵两种类型,而在非金属泵中又有主要部件全为非金属和金属材料加非金属衬里层的。泵的两种实际选择方法 a、利用“泵型谱”选择 将所需要的流量qV和扬程H画到该型式的系列型谱图上,看其交点M落在哪个切割工作区四边形中,即可读出该四边形内所标注的离心泵型号。如果交点M不是恰好落在四边形的上边线上,则选用该泵后,可应用切割叶轮直径或降低工作转速的方法改变泵的性能曲线,使其通过M点。这就应从泵样本或系列性能表中查出该泵的泵性能曲线,以便换算。如果交点

13、M并不落在任一个工作区的四边形中,这说明没有一台泵能满足工作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适当改变泵的台数或改变泵所需要的流量和扬程(如用排出阀调节)等来满足要求。 b、利用“泵性能表”选择 根据初步确定的泵的类型,在这种类型的泵性能表中查找与所需要的流量和扬程相一致或接近的一种或几种型号泵。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都能满足基本要求,再对其进行比较,权衡利弊,最后选定一种。如果在这种型式泵系列中找不到合适的型号,则可换一种系列或暂选一种比较接近要求的型号,通过改变叶轮直径或改变转速等措施,使其满足适用要求。(2) 泵的选择步骤 搜集原始数据 :针对选型要求,搜集过程生产中所输送介质、流量和所需的扬程参数以及

14、泵前泵后设备的有关参数的原始依据。 泵参数的选择及计算 :根据原始数据和实际需要,留出合理的裕量,合理确定运行参数,作为选择泵的计算依据。 选型:按照工作要求和运行参数,采用合理的选择方法,选出均能满足适用要求的几种型式,然后进行全面的比较,最后确定一种型式。 校核:型式选定后,进行有关校核计算,验证所选的泵是否满足使用要求。如所要求的工况点是否落在高效工作区,NPSHa是否大于NPSHr等。4、水泵选型的原则水泵选型要达到的目的是在满足系统需要的水量、扬程的前提下,力求高效节能。为实现这一点,水泵选型应依照下列原则:(1)务求所选水泵的额定流量、扬程与装置实际需要的流量、扬程相近。这样一是减

15、少扬程的浪费,二是使泵在等于或接近额定工况下使用,提高水泵的运行效率。(2)所选水泵效率要高,如尽量选用大泵,因为大泵比小泵效率高。(3)除了考虑水泵本身参数外,应充分考虑到泵联合工作时的情形,尽量使水泵在联合工作时各种情形都保持高效。5、水泵合理选型的方法为了实现上述原则,使水泵选型合理,可采用以下方法:(1)一般泵在一个大修期内,由于磨损扬程可能下降2%5%,故扬程可留放2%5%的余量,但所留余量不应超过10%。(2)如某台水泵既要单独运行,又要并联运行,可使它在并联时每台水泵的工况点接近高效段的左面边界。这样,当单泵运行时,工况点右移,仍可能处在高效段内。(3)系统实际需要的流量、扬程变

16、化较大时:把最高效率选在年平均出现概率最高的扬程范围内,这样,即使在最高峰或最低峰供水时效率不是最高,但就全年大部分时间而言,运行效率还是高的。泵站可选用不同型号的水泵组合,或同型号的水泵采用不同规格的叶轮,在运行中进行灵活调度,使各水泵在高效区运行,以求得最经济的效果。当装置需要的流量和扬程变化太大时,机泵就必须频繁开启,即使这样,水泵工况仍然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此时可采用水泵调速。水泵调速可以改变水泵性能参数,而通过调速装置可以使水泵转速无级变化,从而使水泵工况适应系统的需要,使水泵在高效区运行;同时,把不必要的富余流量和扬程减到最小,达到节能的目的。(4)许多泵站都是分期建设的,此时水泵选

17、型应综合考虑近期和远期的情况,既要满足远期的需要,也要使水泵满足近期运行参数。为达到此目的,可采用这些方法:a)近期用小泵,将来发展了再更换大泵;b)近期用小叶轮,远期使用大叶轮。(5)若水泵样本上没有合适的泵,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获得:调整叶轮直径。调整转速。轴流泵,斜流泵可通过改变叶片安放角改变性能参数。若通过上述几种方式都难以满足要求,可考虑特型设计。四、离心水泵介绍房产公司常用的给水泵、排水泵以及消防水泵都属于离心水泵,民用建筑对其他类型水泵需求不大。在锅炉设备中会使用锅炉水泵,在大型中央空调设备中会使用屏蔽泵。本节主要介绍一下常用的离心水泵。工作原理离心泵的典型结构 离心泵的主要部件有

18、叶轮、转轴、吸入室、蜗壳、轴封箱和密封环等,如左图所示。离心泵的过流部件是吸入室、叶轮和蜗壳。 1.吸入室:吸入室位于叶轮进口前,它把液体从吸入管吸入叶轮。要求液体流过吸入室的流动损失较小,液体流入叶轮时速度分布均匀。 2.叶轮:旋转叶轮吸入液体转换能量,使液体获得压力能和动能。要求叶轮在流动损失最小的情况下使液体获得较多的能量。 3.蜗壳:蜗壳亦称压出室,位于叶轮之后,它把从叶轮流出的液体收集起来以便送人排出管。由于流出叶轮的液体速度往往较大,为减少后面的管路损失,要求液体在蜗壳中减速增压,同时尽量减少流动损失。离心泵的命名方法离心泵的特点:转速高,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流量大,结构简单,

19、性能平稳,容易操作和维修;其不足是:起动前泵内要灌满液体。液体精度对泵性能影响大,只能用于精度近似于水的液体,流量适用范围:5-20000立方米/时,扬程范围在3-2800米。离心泵分几类结构形式、各自的特点和用途: 五、水泵的安装验收以下水泵安装验收标准选自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5-98中关于总则以及离心水泵验收部分。第四章 泵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4.1.1条 本章适用于离心泵、井用泵、立式轴流泵及导叶式混流泵、机动往复泵、蒸汽往复泵、计量泵、螺杆泵和水环式真空泵的安装。第4.1.2条 应检查泵的安装基础的尺寸、位置和标高并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第4.1.3条 泵的

20、开箱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清点泵的零件和部件,并应无缺件、损坏和锈蚀等;管口保护物和堵盖应完好; 二、应核对泵的主要安装尺寸并应与工程设计相符; 三、应核对输送特殊介质的泵的主要零件、密封件以及垫片的品种和规格。第4.1.4条 出厂时已装配、调整完善的部分不得拆卸。第4.1.5条 驱动机与泵连接时,应以泵的轴线为基准找正;驱动机与泵之间有中间机器连接时,应以中间机器轴线为基准找正。第4.1.6条 管道的安装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管子内部和管端应清洗洁净,清除杂物;密封面和螺纹不应损伤;二、吸入管道和输出管道应有

21、各自的支架,泵不得直接承受管道的重量;三、相互连接的法兰端面应平行;螺纹管接头轴线应对中,不应借法兰螺栓或管接头强行连接;四、管道与泵连接后,应复检泵的原找正精度,当发现管道连接引起偏差时,应调整管道;五、管道与泵连接后,不应在其上进行焊接和气割;当需焊接和气割时,应拆下管道或采取必要的措施,并应防止焊渣进入泵内;六、泵的吸入和排出管道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规定时,可按本规范附录二的规定进行。第4.1.7条 润滑、密封、冷却和液压等系统的管道应清洗洁净保持畅通;其受压部分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严密性试验。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执行。第4.1.8

22、条 泵的试运转应在其各附属系统单独试运转正常后进行。第4.1.9条 泵应在有介质情况下进行试运转,试运转的介质或代用介质均应符合设计的要求。第二节 离心泵第4.2.1条 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整体出厂的泵在防锈保证期内,其内部零件不宜拆卸,只清洗外表。当超过防锈保证期或有明显缺陷需拆卸时,其拆卸、清洗和检查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拆下叶轮部件应清洗洁净,叶轮应无损伤;2.冷却水管路应清洗洁净,并应保持畅通;3.管道泵和共轴式泵不宜拆卸;二、解体出厂的泵的清洗和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1.泵的主要零件、部件和附属设备、中分面和套装零件、部件的端面不得有擦

23、伤和划痕;轴的表面不得有裂纹、压伤及其它缺陷。清洗洁净后应去除水分并应将零件、部件和设备表面涂上润滑油和按装配的顺序分类放置; 2.泵壳垂直中分面不宜拆卸和清洗。第4.2.2条 整体安装的泵,纵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10/1000,横向安装水平偏差不应大于0.20/1000,并应在泵的进出口法兰面或其它水平面上进行测量;解体安装的泵纵向和横向安装水平偏差均不应大于0.05/1000,并应在水平中分面、轴的外露部分、底座的水平加工面上进行测量。第4.2.3条 泵的找正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驱动机轴与泵轴、驱动机轴与变速器轴以联轴器连接时,两半联轴器的径向位移、端面间隙、轴线倾斜均应符合设备技术

24、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二、驱动机轴与泵轴以皮带连接时,两轴的平行度、两轮的偏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三、汽轮机驱动的泵和输送高温、低温液体的泵(锅炉给水泵、热油泵、低温泵等)在常温状态下找正时,应按设计规定预留其温度变化的补偿值。第4.2.4条 高转速泵或大型解体泵安装时,应测量转子叶轮、轴套、叶轮密封环、平衡盘、轴颈等主要部位的径向和端面跳动值,其允许偏差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4.2.5条 转子部件与壳体部件之间的径向总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4.2.6条 叶轮在蜗室内的前轴向

25、、后轴向间隙、节段式多级泵的轴向尺寸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多级泵各级平面间原有垫片的厚度不得变更。高温泵平衡盘(鼓)和平衡套之间的轴向间隙,单壳体节段式泵应为0.040.08mm,双壳体泵应为0.351mm;推力轴承和止推盘之间的轴向总间隙,单壳体节段式泵应为0.51mm,双壳体泵应为0.50.7mm。第4.2.7条 叶轮出口的中心线应与泵壳流道中心线对准;多级泵在平衡盘与平衡板靠紧的情况下,叶轮出口的宽度应在导叶进口宽度范围内。第4.2.8条 滑动轴承轴瓦背面与轴瓦座应紧密贴合,其过盈值应在0.020.04mm的范围内;轴瓦与轴颈的顶间隙和侧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4.2.9

26、条 滚动轴承与轴和轴承座的配合公差、滚动轴承与端盖间的轴向间隙以及介质温度引起的轴向膨胀间隙、向心推力轴承的径向游隙及其预紧力,均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检查和调整。当无规定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执行。第4.2.10条 组装填料密封径向总间隙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表4.2.10的要求,填料压紧后,填料环进液口与液封管应对准或使填料环稍向外侧。第4.2.11条 机械密封、浮动环密封、迷宫密封及其它形式的轴密封件的各部间隙和接触要求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当无规定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的规定。第4.2

27、.12条 轴密封件组装后,盘动转子转动应灵活;转子的轴向窜动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4.2.13条 双层壳体泵的内壳。外壳组装时,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保持对中;双头螺栓拧紧的拉伸量和螺母旋转角度应符合设计规定。第4.2.14条 泵试运转前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驱动机的转向应与泵的转向相符;二、应查明管道泵和共轴泵的转向;三、应检查屏蔽泵的转向;四、各固定连接部位应无松动;五、各润滑部位加注润滑剂的规格和数量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有预润滑要求的部位应按规定进行预润滑; 六、各指示仪表、安全保护装置及电控装置均应灵敏、准确、可靠; 七、盘车应灵活、无异常现象。第4.2.15条 高温

28、泵在高温条件下试运转前,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2.14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试运转前应进行泵体预热,温度应均匀上升,每小时温升不应大于50;泵体表面与有工作介质的进口的工艺管道的温差不应大于40; 二、预热时应每隔10min盘车半圈,温度超过150时,应每隔5min盘车半圆; 三、泵体机座滑动端螺栓处和导向键处的膨胀间隙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确定; 四、应接通轴承部位和填函的冷却液; 五、应开启入口阀门和放空阀门,并排出泵内气体,预热到规定温度后,再关闭放空阀门。第4.2.16条 低温泵在低温介质下试运转前,除应符合本规范第4.2.14条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一、预冷前打开旁通管路

29、;二、按工艺要求对管道和蜗室内进行除湿处理;三、预冷时,应全部打开放空阀门,宜先用低温气体进行冷却,然后再用低温液体冷却,缓慢均匀地冷却到运转温度直到放空阀口流出液体,再将放空阀门关闭; 四、泵采用机械密封时,应放出密封腔内空气。第4.2.17条 泵启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离心泵应打开吸入管路阀门,关闭排出管路阀门;高温泵和低温泵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执行; 二、泵的平衡盘冷却水管路应畅通;吸入管路应充满输送液体,并排尽空气,不得在无液体情况下启动; 三、泵启动后应快速通过喘振区; 四、转速正常后应打开出口管路的阀门,出口管路阀门的开启不宜超过3min,并将泵调节到设计工况,不得在性能曲线驼

30、峰处运转。第4.2.18条 泵试运转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各固定连接部位不应有松动;二、转子及各运动部件运转应正常,不得有异常声响和摩擦现象;三、附属系统的运转应正常;管道连接应牢固无渗漏;四、滑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70,滚动轴承的温度不应大于80,特殊轴承的温度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五、各润滑点的润滑油温度、密封液和冷却水的温度均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润滑油不得有渗漏和雾状喷油现象; 六、泵的安全保护和电控装置及各部分仪表均应灵敏、正确、可靠; 七、机械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5mL/h,填料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表4.2.18的规定,且温升应正常;杂质泵及输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等介质的泵,密封的泄漏量不应大于设计的规定值;八、工作介质比重小于1的离心泵,用水进行试运转时,应控制电动机的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且水流量不应小于额定值的20%;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颗粒等介质进行运转的泵,其试运转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 九、低温泵不得在节流情况下运转; 十、需要测量轴承体处振动值的泵,应在运转无汽蚀的条件下测量,振运速度有效值的测量方法可按本规范附录二执行; 十一、泵在额定工况点连续试运转时间不应小于2h;高速泵及特殊要求的泵试运转时间应符合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第4.2.19条 泵停止试运转后,应符合下列要求:一、离心泵应关闭泵的入口阀门,待泵冷却后应再依次关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